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教育
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思考
刘彩琴
(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摘 要: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科学地阐释了价值的来源,揭示了劳动的重要性,指出了劳动者、工人阶级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创造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虽仍焕发着真理光芒,但部分令人疑惑的社会现象的出现对其理论再探提出需求。作者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和基本内容为出发点,着力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探需求,从而引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要求与启示,以期对我国某些社会现象、理论与政策的理解有所裨益。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再探;需求;时代要求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概述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产生有其社会历史条件,有其理论渊源。对其背景渊源进行简要梳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及内涵,也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该理论的真理性。
这两台机组均为1000 MWe压水堆,分别于1973年6月和1976年4月首次并网发电,根据最初的运行许可证可分别运行至2013年和2015年。运营商安特吉核运营公司(Entergy Nuclear Operations)2007年4月提交这两台机组的运行许可证换发申请。鉴于安特吉在最初许可证到期前5年就提交了申请,因此,尽管当时没有正式批准这两台机组延寿,核管会允许这两台机组在最初的运行许可证失效后继续在“及时换发”(timely renewal)的模式下运行。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
古典经济学派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对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理论观点的批判与继承中得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
市场成交价比较法是将相同或相似的林木资源资产的现行市场成交价格作为基础,计算拟核算对象经济价值的方法。参照对象一般应选取三组以上的已成功交易的可参照案例对象。其计算公式为:
威廉·配第是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1〕。威廉·配第于1662年在《赋税论》中提出商品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观点,他还对价值的源泉是劳动这一观点进行了初步论证。他曾尝试论述价值量、简单劳动及复杂劳动在内的一些概念,但受到重商主义观点的影响,将交换价值和价值、价值与价格等概念混同了。威廉·配第虽然没能系统、全面地论述劳动价值论,却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北美地区2017年的核电装机容量为113.5 GWe。该地区核电容量在2030年、2040年和2050年的高值情景预测值分别为107 GWe、94 GWe和107 GWe,低值情景预测值分别为78 GWe、36 GWe和36 GWe。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涵在他的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得到了更为系统、更为具体地论述。“一国国民所需要的一切必需品和便利品”是他对国民财富的界定。他明确指出这些财富是靠劳动创造的,并且这些必需品和便利品是用来交换的。他称“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2〕。由此,他对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亚当·斯密对劳动价值论做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并存于商品中的两个因素,商品是由这两个因素构成的矛盾统一体〔3〕。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这一属性为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的体现。原始社会的猎物、妈妈给女儿织的毛衣,虽然不用于交换,但都是劳动产品,都有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通常被用来交换以满足他人需要。生产商品的目的在于以商品的使用价值换取商品的价值,价值与使用价值两者不能同时兼有。对生产者来说,要获取价值就意味着放弃使用价值;对购买者来说,要获得使用价值就要舍弃价值。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使用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4〕。商品的价值决定了商品之间按照何种比例进行交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科技,逐步实现网络信息化、电气自动化、经济虚拟化,逐步向人工智能化发展。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世界逐渐成为“地球村”。科技变化日新月异,人们生活的环境与状态也日新月异。机器人客服、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家政服务业、无人工厂等的出现或可能出现,使活劳动的使用量可能减少甚至在某些行业消失。一旦活劳动的数量减少甚至消失,企业的利润是哪里来的,物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从表面看,这些价值全部是由处在生产第一线的“生产工人”创造的,而这些“生产工人”不是活劳动。在这种情况下,要如何说明活劳动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如何阐释劳动创造价值。科技发展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再探提出需求。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而收入不平衡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国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但部分地区为了鼓励投资、发展经济,过分强调非劳动要素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劳动的主体性,造成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的严重失调,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人们不禁感到疑惑:为什么有人累死累活一年的收入抵不上企业家、银行家一天的收入;为什么住了十几年的旧房子的价格比它刚买时的价格还要高;为什么演职人员的片酬可以达到几百万、几千万……一般而言,房子作为商品出售后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房子的价值会逐渐转移或消失,房子会出现折旧,因此旧房子的价格应该比刚买入时要低,但现实中房价居高不下;同样是付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明星的薪资却是普通工人的成百上千倍。收入不平衡导致社会分层逐渐明显,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合常规的现象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再探提出需求。
商品的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5〕。价值是一种社会属性,这种社会属性为商品所特有,价值中蕴含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价值被认为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其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但这种经济关系被物的外壳掩盖了。任何一种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都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但只有这种物品是通过劳动获得,并将其用于交换时,它才具有价值。不同商品之间为何能够进行交换,由于它们皆有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6〕。劳动创造价值,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劳动与劳动的交换。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1.商品二因素
1.1.1 培养基 LB肉汤(批号:02-136),MH(B)培养基(批号:02-052),麦康凯琼脂培养基(批号:02-005A),SS琼脂(批号:02-002),均由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用标准菌株检验均符合质控标准。
马克思正是吸收借鉴了这些经济学家的各种理论思想,以商品为起点,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等重要理论观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体系由此得以构建、形成。
2.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7〕。生产商品时,其具体形式的劳动被称为具体劳动;无差别的、消耗人的体力和脑力的劳动被称为抽象劳动。在商品的具体劳动过程中形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商品的价值则在抽象劳动中得以产生。这便揭示了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并存于同一劳动过程之中,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劳动都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体,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一般性,这便是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正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及抽象劳动所决定。
(3)带式输送机在制动器作用下的制动减速度满载时,az=0.435 m/s2,空载时,az=0.153 m/s2。
3.价值的量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其统一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空上统一于同一劳动过程,是不可分割的。其对立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劳动属性有所不同,“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8〕。
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价值量是由劳动量创造的。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所消耗的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劳动量越高,商品的价值量就越高,价值就越高。“商品的价值与生产这些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而与所耗费的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9〕。社会生产力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人们生产商品的速度就越快,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少,那么商品的价值量就会越低,商品的价值也就越低。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之间是负相关,也就是说,是反比例关系。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受市场情况影响,基于价值上下波动。
4.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劳动是指人的劳动,人的劳动能力称为劳动力。劳动力是人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从事某种具体劳动的能力,它只能依附劳动者的身体而存在,是劳动者对自己劳动能力的使用。当劳动力作为商品时,同样具备价值和使用价值。虽然受生理、社会和道德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里,构成劳动力价值的物质要素的范围和数量会有较大差别,但“劳动力的价值在本质上都是生产和繁衍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10〕。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会在其使用过程中随着商品的消亡而消失或者等量转移到新产品上,不能使价值增值。但劳动力商品不只是单纯的价值转移,而是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所在,也是活劳动创造价值的体现,揭示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探需求
(一)收入不平衡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再探提出需求
在处理本案的时候出现了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依据的是裁判官法的原则,保罗将其表述为两点:1.指任人为自己辩护而提出的论点是:放贷的媒介行并不属于指任的范围,因此他不会为此承担责任;2.在批评生活资料供应官作出判决的理由之时,此等媒介活动似为担保之一类,故此,只要他未曾向奴隶作过这方面的委托,一般不授予针对指任人的总管之诉。显然,在这类论点看来,指任具有的意志论因素具有根本性的排他地位。
(二)科技发展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再探提出需求
大卫·李嘉图在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对劳动价值论所做的论述,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所能达到的最充分全面的阐述。他以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为基础,进一步修缮和拔高了劳动价值理论。他对亚当·斯密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关系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与继承,并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阐明。大卫·李嘉图对劳动创造价值的坚持使劳动价值论得以继承与发展。
(三)自然力作用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再探提出需求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物品是久而旧之。旧了的东西通常变得不值钱了,可也有物品越老越宝,比如古董、窖藏。那究竟是“新”更有价值还是“旧”更有价值;在“新”“旧”物品付出几乎等同的劳动量被生产出来以后,为什么随着时间、历史、地域等因素的变化,售价会出现那么大的差别,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使人们的认知似乎又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混乱。很明显,时间、空间等自然力因素对商品价格的起伏变化是有影响的,其作用有时甚至超过了原有劳动力。那么,自然力与活劳动在商品价值创造方面各自扮演什么角色,两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自然力的作用是否会影响到价值创造源泉的唯一性。这就引起了现实思考,从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再探提出需求。
新时代有新需求。怎样不违背劳动价值论基本思想以解答这些疑惑,是当前理论界应该思考的着力点,也是理论再探的突破口。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要求与启示
新时代有新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要求与启示应落脚于何处,这与它所面临的再探需求是密切相关的。
(一)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平衡发展
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我国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和政府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稳健发展。市场以效率为先进行初次分配,在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收入不平衡。政府以公平为重进行社会财富再分配,掌握经济航船的前进方向,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平衡发展。调节收入差距,须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一方面,控制、限制过高收入,防止社会分层更加明显。在这一层面,国家出台系列政策,限制炒房、片酬等引起的过高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国家广电局也发布通知,对演职人员的片酬作了限制,等等。在相关政策实施过程中,还应根据实际情况与需要,及时作进一步的矫正与完善。另一方面,保障、提高低水平收入,以提升社会整体收入水平。在这一层面,政府需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行精准扶贫政策,调整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实,国家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建设、危房改造政策等也属于改善低收入者生活条件的具体措施。此外,政府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也要求逐渐缩小收入差距,增加中等水平收入人群,使收入结构更加合理、更加平衡,促进社会稳定繁荣。
(二)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发展,不能因为有所疑问,就倒行逆施。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落后于他国。我国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核心技术领域仍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差距,这就要求我国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力,推进自主创新,转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制造2025”就是针对我国制造业领域技术含量不足、竞争力不强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意在增加我国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科技含量,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发展本身没有好坏、对错,机器、人工智能本身也没有好坏、对错,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用在何处。所以关键还在于人。“无人工厂”的利润从表象看来源于“生产工人”,归根到底来源于从事基础性研究的科技研发人员〔11〕。现代企业不断引进科学技术,从而导致的活劳动相对减少与价值量不断增加的矛盾,只是就表象而言,其在实质上并不能构成矛盾。科研人员以“生产工人”为媒介,创造了无人工厂的利润。这也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为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就要加强对人的教育与培养,注重人力资源。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多是我国的优势,也是我国的劣势。培养社会所需的精、尖、专人才,培养有知识、懂技能、勇创新的新时代劳动者,将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将人口所处的劣势方面进一步转化为优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汲全国人民之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清康熙年间,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下令建造《甘珠尔经》印经院,由于消耗颇大,地方财政难以为继,只得停工。18世纪中叶,颇罗鼐执掌西藏政权,再办印刷业,刻就全套《甘珠尔》和《丹珠尔》木刻印版,于清乾隆七年(即公元1742年)完成西藏历史上最大的经书印刷工程。自此,雕刻技术在西藏流传下来并延续至今。[2]
(三)回应时代难题,实现理论创新
当代社会出现了一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难以解释的现象与难题,这与社会的发展、变迁是分不开的。每个历史时期都会出现这一时期的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而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解决历史问题、不断突破社会发展瓶颈的过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诞生的时代与近两百年后的今天是不同的,当今社会出现了太多马克思时代未曾出现甚至未曾预料到的情况和现象,所以他的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当今的社会现象也在所难免。但不能因此否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核。当然,要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真理光芒得到更耀眼地绽放,就必须回应现实问题,解决时代难题。而自然力也只有在人的活劳动发生作用的条件下才能使物品实现增值或贬值。“自然力是价值的自然基础,但不是它的源泉”〔12〕。古董之所以昂贵,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它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具有珍贵性、艺术性,含历史文化底蕴于其中,具有收藏价值、历史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等。窖藏也并非越久越贵,也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很多人将价值的创造源泉与财富的创造源泉混淆了,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价值的来源是一元的,就是劳动;财富的来源是多元的,包含众多因素。要区分价值与财富的异同,要与时俱进,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或内容里,增加新的内涵,实现理论创新,完善理论体系,形成适合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参考文献:
〔1〕齐丹.劳动价值论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到卡尔·马克思的发展〔D〕.长春:吉林大学,2016.
〔2〕陆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探究〔J〕.新西部,2018,(5):1-2.
〔3〕〔4〕〔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62;162;163.
〔5〕〔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3;42.
〔6〕〔7〕董正平.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9;20.
〔10〕刘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继承与发展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11〕刘冠军.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5.
〔12〕段进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自然力的论述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04,(8):15-18.
中图分类号: G410
中图分类号: A
文章编号: 1672-5646(2019)01-0063-04
作者简介: 刘彩琴(1994-),女,甘肃崇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研究。
(责任编辑 澄 晗)
标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论文; 再探论文; 需求论文; 时代要求论文;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