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勇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岩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涉及到诸多的内容,其中深基坑支护施工就是重要的施工内容。深基坑支护施工是保障岩体工程质量的施工基础,在具体施工技术的应用类型方面也比较多样,这就需要结合实际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此,文章先就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要求和施工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就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问题及施工设计进行分析,最后探究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以及技术保障措施,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保障。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岩土工程;施工技术
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下,高楼建筑逐步耸立并且越来越多,深基坑支护技术就直接成为了建筑物的安全可靠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关系着社会经济的保障。文章对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方法种类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深入研究深基坑支护在施工里的运用。
1.深基坑支护的现状
某工程基坑北侧距居民楼最近距离为3.36m,西侧距丽晶苑(24)层为6.9m。工程占地面积9444.8m2,总建筑面积23.96万m2。该工程基坑开挖长279m,宽47-67m,开挖深度为24.86-26.56m。
基坑北侧:砖砌挡墙+灌注桩+5层锚杆支护体系。
西侧、南侧:连续墙+5层锚杆支护体系。
基坑的东侧、南侧东段:采用土钉墙+灌注桩+锚杆支护体系。
连续墙厚度600-800mm,深度20.24-34.1m;管棚采用φ108钢花管,水平间距1.5m,竖向间距1.5m;护坡桩采用φ800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间距均为1.4m;锚杆长度21-30m。
降水方式:采用大口管、渗井抽渗结合的闭合降水方案。
西侧支护形式:连续墙+锚杆桩
北面支护形式:挡土墙+灌注桩+锚杆桩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要注重满足施工的相应要求,这样才能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对深基坑支护设计的环节要注重要点的控制,深基坑支护设计对支护的稳定性以及变形性有着直接关系,深基坑的结构出现滑动以及倾倒破坏,都是折翼技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就需要在应用的时候对支护承载的安全系数能加以保证,保障支护作用的充分发挥。对深基坑支护设计的过程中,就要进行严密的计算,要加强位移量的控制,对支护结构的变形计算也要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充分重视,加强对水平位移的监控,只有保障设计环节的质量,才能有利于后续的施工质量控制。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也要按照相应的要求执行,要充分重视工程的地质条件以及深基坑边缘距和占地面积等,要能保证结构的设计科学合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防水性功能的发展比较突出,能对工程渗漏的问题有效避免,从而保障了岩土工程的稳定。在支护技术的应用要求的满足下,就能保障整体的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
目前普遍使用的深基坑支护方法,主要包括支持深层搅拌桩、钢板桩的支持和内部支持锚配套技术等。
深层搅拌支护:深层搅拌支护采用石灰及水泥等原材料当作固化剂,在工程建设前,将固化剂及软土经过搅拌机深层搅拌,使固化剂和软土产生固化反应,软土地层有一定的桩身强度,实现了深基坑的支持。通常当基坑模型属于二次开挖基坑或级别,基坑的深度将小于7米,然后你可以用深层搅拌土壤保护,防水技术支持。
钢板桩支护:钢板桩主要由热轧钢材和下巴,这种类型的连接钢板桩、钢板桩、土壤保护和防水。目前,钢板桩支护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过程。因为钢板桩施工引起周边地面变形和噪声较大,因此不适合使用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此外,钢板桩的灵活性更强,超过7米深基坑,不宜使用这项技术。
锚杆和内支撑支护:螺栓的支持是一个重要的结构深基坑墙,锚的大小和支持强度和变形,影响整个结构的深基坑稳定。
3.深基坑支护施工存在的问题
3.1深基坑边坡修理不规范
在进行深基坑开挖时,存在过度挖掘和挖掘欠量的现象。通常情况下,进行深基坑开挖时,先进行机械开挖,再对基坑边坡进行人工修复,最后进行档土支护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受施工技术人员技术交底不彻底、施工管理不规范、机械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达标等因素限制,出现基坑施工作业面平整度和顺直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后期人工修复也难以达到要求标准,再加上施工质量验收不严格,在进行档土支护后,出现了过度挖掘和挖掘欠量的现象。
3.2土层开挖与支护施工不协调
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协调问题也属于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岩土工程施工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基坑工程的特点较多,如操作简单,技术要求较低,与基坑工程相比,深基坑施工过程相对繁琐,管理较为复杂。但在具体的建设,许多建筑工人经常把这两种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缺乏严格的手段,尤其是土方开挖工程的建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成本,但由于开挖施工是规范运作缺乏,从而支持支持建设没有及时完成施工进度,严重影响。
3.3实施进程和初期设计出现差异
根据施工顺利进行要求,要仔细的对施工现场的物理及地理环境进行研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的有效利用,而且还包括深基坑支护施工施工。混凝土施工中的实体,很对企业大范围的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成本,过分的提高经济效益,忽略了项目施工的步骤及施工进程的设计,未觉得施工中建筑设计的关键性,在不造成严重的施工和设计实践。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有弯道,导致深基坑支护力很难保证项目施工的实际需求,未达到工程设计的最低标准,导致后期使用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4.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及技术保障措施
4.1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4.1.1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应用
水泥土墙结构、桩形式栅格形技术的应用实施需要固化剂。施工中在机械的作用力下进行强力搅拌水泥和软土使之均匀的混合并发生硬化,最终形成整体性和稳定性高的挡墙,这一支护技术的应用能够保障支护的强度,可保证施工的安全。
4.1.2钢板桩支护技术的应用
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中钢板桩支护技术的应用,把热轧型钢采取锁口或是钳口进行连接的桩墙,施工应用比较方便,用来阻隔水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4.1.3排桩支护技术的应用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中的排桩支护也是比较常用的支护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是通过钢筋混凝土进行挖孔以及钻灌注桩在柱列式间隔布置下,能够起到良好的挡土作用。这一支护技术的应用有着比较良好的灵活度,能结合岩土工程的强度来改变桩间疏密度增加强度,支护的效果比较好。
4.2从基坑深度来优化深基坑支护方案
在基坑支护中会涉及到悬臂桩的嵌固,且对其进行嵌固的深度通常要达到其高度的倍数,而由于悬臂桩在进行支护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弯矩的承载,且会出现侧向性位置移动,这将会对基坑周边的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考量好基坑位移所产生的敏感度。若存在悬臂桩支护方案与实际施工支护有出入时。则可使用联合支护方式达到支护效果。如在基坑上部采用喷锚支护,基坑下部采用排桩支护或直采用桩(锚杆支护形式进行基坑支护,这两种联合支护方式不仅能够解决悬臂桩无法达到的效果,更能有效减少施工资金的投入。此外,在支护施工过程中。还要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支护方案的应用。
4.3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变形观测力度
针对岩土施工中深基坑施工来说,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变形观测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变形观测时,主要是观测边建筑、基坑边坡变形情况等。在进行具体的观测时,相关的观测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施工的规定,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测量技能,从而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观测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土方开挖在深基坑支护设计中的应用,并同时对深基坑变形情况进行跟踪,从而提高深基坑的施工质量。如果在具体施工中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并从中找到原因,并采用相应措施进行解决,降低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结论
总而言之,岩土工程的施工在深基坑支护施工环节是一个重点,这一环节的施工对整体的岩土工程质量有着紧密联系,这就需要从技术的应用方面加强质量的控制,保障技术应用的科学性。施工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只有从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保障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对整体的岩土工程的施工水平提高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乔石.刘家渠特大桥临近既有线深基坑防护设计[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7,(4).
[2]范中坡.庙山特大桥深基坑钢管桩支护设计研究[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7,(4).
[3]高英武.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研究[J].新疆有色金属,2016,(6).
论文作者:李伟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深基坑论文; 基坑论文; 技术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钢板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