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加强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举办公益性文化和建设农村公共文化网络的职责。加快构建以县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室为基础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配置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其工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地方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是全面构建和谐双清的需要,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步迟,步子慢这与日益蓬勃的经济发展和广大群众不断增强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与发达地区的县市区公共文化发展和建设速度相比我市的文化发展存在着一些极不协调的现象。
一、盐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盐城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在全市建成覆盖城乡、普惠均等、实用高效、群众满意、苏北领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程度、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等指标达到苏北领先水平。按照城乡人口发展和分布科学规划,全面建成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万人拥有公共设施面积由目前的1386平方米增长到1600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程度达到90%,公共文化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达到95%。
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统筹机制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水平稳步提高。通过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强化地方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责任,推动城乡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一体化。
到2020年,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均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市博物馆、新四军纪念馆均达国家二级馆标准,县级博物馆、纪念馆均达国家三级馆标准,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达国家三级站以上标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按照省定“八个一”标准进行建设。通过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加大惠民工程实施力度、维护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文化权益、提高公共产品质量、提高文化遗产的公共服务水平等措施,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二、盐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利用率低
作为全市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专门的文化广场,设施建设的滞后是我农村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大难题之一。农村要举办大型的文化活动只能临时找地点搭建舞台,广大城乡群众的健身娱乐活动也只能“化整为零”,三三两两地分散在各个角落。农村各地没有一处象样的展厅许多省市级以上的档次较高的美术、摄影等展览活动都与我们擦肩而过。农村还没有自己的图书馆,这给我市文化服务大众带来难度。大部分乡镇文化站无任何文化设施,文化站是“空壳”大多是“一间房子,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口章子”。现有的文化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年久失修,文化站服务功能严重弱化。
2.文化人才极度缺乏,文化品质较低
在已统计的全市农村文化系统中,具有文化专业中级职称的仅有几人,专职从事文化工作的只有几个人,在编的文化干部绝大多数已被移作他用或身兼数职。由于年龄老化以及专业不对口等因素导致他们中的大多数已很难组织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而文艺类专业、艺校毕业的大学生却被拒之门外找不到施展才艺的舞台。这种“出不去而又进不来”的怪现象在农村已屡见不鲜。在人事制度上缺乏保障使许多艺人看不到出路流动性极大,人员的不稳定直接导致生存危机,人才的缺乏又导致我区文化产品生产相对不足,文化精品匮乏。
3.传统文化挖掘利用不够,文化服务模式套路化
过去逢年过节时,农民们会自发地组织舞龙灯,耍狮子等一些民间活动并且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既给节日平添了喜庆的氛围,又给人们送来了健康的精神食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些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不再是为丰富老百姓的节日文化生活而开展甚至个别艺团组织演出已发生了“变味”,轮番到商家、企业门口,乱舞一番以讨要“彩头”
4.文化传播媒介落后,难以适应新常态
当前公众的日常交流方式已经电子化,网络化,根据国家最新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已超越传统纸质图书,但是我市农村的文化宣传模式和媒介,依然依靠党报,广播,电视等单向度的媒介,与“自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交互,便捷需求有较大差距。在“互联网+”的新常态下,文化与技术的融合成为趋势。
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含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文化需求的判断与满足、公共文化权力的行使等环节。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是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营造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这也是各级政府履行法定文化管理服务职能的要求。
1.建立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是要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创建文化先进单位、乡镇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地方党委政府的保障和监管职责。二是要明确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好、管好、用好”责任,统筹规划、有效整合各部门开展的公共文化建设工程和项目,实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共建共享。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对基层文化行政部门和公共文化机构的绩效考核机制,不断激发活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2.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在政策、资金、人才方面加大对农村的倾斜力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老少边穷地区和农村基层延伸覆盖,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使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布局、合理配置、科学组合。要建立城市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口帮扶机制,鼓励城市的文化单位面对农村开展流动服务、网点服务,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3.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机制。一是要明确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上的主体责任和各级政府的分担比例,建立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二是要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明确县乡公共文化机构的人员编制标准,逐步实行从业资格制度,注重发挥民间文化人才的积极作用,建立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三是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推进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4.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格局。一方面要深化县乡公共文化机构内部的劳动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强化服务功能,激发公共文化机构的活力另一方面要综合采用政策鼓励、社会赞誉等多种手段,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提供设施、资助项目、赞助活动等多种方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格局。
5.完善相关政策与立法,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多元治理机制。第一,扩大政策弹性,鼓励、吸收非政府组织力量参与,尤其是要认真落实扶持文化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和鼓励对宣传文化事业捐赠的政策,放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准入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公益性文化领域,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从而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 第二,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立法,避免和减少以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政府推动,政策、法律对政府的约束较少,在政府单元治理模式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管理上往往呈现任意性、人为性状况; 第三,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考核评价机制,包括制定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健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机构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评价制度,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能否深入生活,服务基层,群众满意作为考核的基本标准,以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成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
总之,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加快构建以县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室为基础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举办公益性文化和建设农村公共文化网络的职责,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引导和激励文化艺术团体下基层、进农村的长效机制,在人才队伍培养培训、剧本创作等方面为民间文化团体发展创造条件,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梁永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国内外研究宗述[J].群文天地,2012,(5).
[2]赵鹏.关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齐鲁艺苑,2014-(5).
[3]周正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诠释的新视角武陵学刊,2014-(5).
[4]王芬林.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2).
论文作者:吴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文化论文; 农村论文; 服务体系论文; 体系建设论文; 政府论文; 城乡论文; 均等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