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保障农业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高效节水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助于推动农业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但是,如果高效节水工程在具体的运用中,没有采取有效的运行管理,将限制高效节水工程的运行质量,不利于节水节能,亟需改善。基于此,本文阐述高效节水工程的运行管理。
关键词:高效节水工程;运行管理;利用率
引言
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工程只是工程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如何使工程后期投入使用后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这离不开好的管理工作,世界上节水发达国家如以色列、日本、美国等之所以节水工作搞得好,一半归功于管理工作。
1实施高效节水工程的重要性
1.1高效节水工程能够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高效节水工程的运行,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同时,高效节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也是解决农业生产中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一个关键因素,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可以为农业生产增产增收提供很大的便利,对农业经济作物的发展,也是一次很好的机遇,这一生产经营模式的形成,对农民增加收入,有很大的优势。高效节水工程的方式很多,比如应用最广泛的滴灌技术,在充分保障农业生产中灌溉质量的同时,让农田中土壤的水分在农作物的生长中,长期保持一种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水平,这种状态下,农作物不但能更加便利的获取土壤中所需要的养分,让作物充分保持体内的生长机能,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促进农业生产。
1.2高效节水工程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矛盾
长期以来,该地区农业生产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水资源短缺,在高效节水工程落实以前,农业生产因干旱导致连年低产。传统生产灌溉中,广大地区普遍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这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即是一种浪费,也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灌溉的要求。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整体提高,与农业运行管理方法的不断完善,广大地区普遍推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高效节水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广大地区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因此,我们要借鉴优秀的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用于农业生产运行管理中。因此,我们要大力兴建高效节水工程,完善农业灌溉的相关设备,在实践中摸索高效节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办法,改变传统灌溉方式,在高效节水方面,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出一份力量,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农业生产。
2高效节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措施
2.1构建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
具体的运行管理中,需要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以“谁受益、谁管理”为基础,推动区域居民能够主动参与到高效节水工程的管理中,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并根据高效节水工程的基本情况,实现运行管理分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果。再制定相应的运行管理机制,实现统一管理,配合自动化系统,进一步发挥管理效果。由相关部门制定完善的维护机制,由专业的维护人员定期展开高效节水工程的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工程设备问题,并对其进行维修,提高设备的工作质量,满足区域农业灌溉的需求。再结合人员培训机制,加强对运行管理人员的培训,包括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高效节水工程的管理效果。
2.2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投入长效机制
工程的建设运行需要资金的支持,工程的先期投资由项目资金解决,后期的运行费用是影响工程持续运行的重要因素。一是建议由政府协调建立节水基金,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运行管理经费不足和滴灌设施维护费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建议由用水户协会建立节水基金,通过争取国家农技项目补贴一些,受益群众从增加收入中自筹一些,社会援助项目及农业推广项目支持一些。三是针对目前节水器具市场还没形成,为了保证高效节水工程正常运行,建议在项目建设费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备品备件费用。
2.3混合管理模式
a.“灌溉公司+协会+用水户分级管理模式”,由政府组织成立“节水灌溉有限责任公司”,其次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灌溉公司主要负责水库调蓄水、首部枢纽和主干管以上管道设施的运行管理,以及第1、2级过滤设备的技术操作和维修保养,农民用水者协会主要负责第3级过滤设备、分干管、支管及田间地埋管、地面管等设备的技术操作和维修保养。由灌溉公司、农民用水者协会、用水户根据各自职能履行责任。
b.“水管单位+农民用水者协会+农户管理模式”,由政府投资建设节水工程,产权归国家所有,水管站根据灌溉用水定额负责制定用水户配水计划,村委会组织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负责工程运行管理和制定灌溉计划。
2.4加强指导,跟踪服务
构建符合高效节水工程运行管理需求的保障体系。建设中,以水务局为中心,灌区水管单位为辅,成立专业的技术团队,由团队提供优质服务。具体工作包括技术指导、技术宣传等,并解答高效节水工程运行管理的相关疑惑,从而积极推动高效节水工程服务质量提升。此外,后勤保障体系的构建,结合工程设备的基本情况,配置符合工程需求的零件,并按需配送,保障零件能够及时到达灌区,维持高效节水工程的稳定运行。
结合信息网络,合理对传感器进行布置,由传感器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中的相关设备进行监控,采集设备的运行信息,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果出现异常,则发出报警信息,由相关工作人员采取及时的维护措施,为运行管理提供帮助。
2.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认知水平
一是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多宣传,让农户切实感受到目前环境在恶化,需要保护生态,节约开采地下水,调整结构、节水增效是唯一的出路,使其在思想上接受高效节水工程。二是规划设计时邀请农户参与规划设计,使管网的分布更加科学合理,增强其主人翁责任感,进一步认同高效节水工程。三是以水管单位主体打造高效节水工程综合示范点,通过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及受益群众的切身体验,让群众切实从节水、增收、省工、节地中得到实惠,使群众在思想上对大田节水工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形成点上受益群众的自觉行动,持续地总结经验,扩大大田滴灌规模,达到以点带面,带动周围群众的自觉行动。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正面引导,提高群众的认识水平,通过报纸、互联网、村级电教等媒介多范围、多渠道宣传报导教育,引起广大干部群众水忧患意识,增强节水自觉意识。五是建立乡(镇)、村、组三级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教育模式,及时宣传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指导农户发展节水种植模式,开展节水灌溉。六是充分发挥示范点的带动作用,通过组织干部群众观摩学习,让示范点以身说教将节水、增效、省工、节地经济效益向群众介绍,使其掌握滴灌节水技术。七是认真总结示范点建设的经验,形成群众易于接受的运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灌水方法等。形成培训—应用—总结模式,激发群众的积极性,确保已建成的大田滴灌工程全面运行。
结语
文章从强化节水宣传、构建保障体系、管理体系、完善制度和强化指导等角度入手,全面推动高效节水工程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发挥高效节水工程的功能作用,突出节水节能特性,积极推动区域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玉秀.国外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经验和启示[J].水利发展研究,2002(5):46-48.
[2]冯广志,谷丽雅.印度和其他国家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0(4):23-26.
[3]贾蕾,甄瑞.以色列农业水资源管理模式和节水经验[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2):156-158.
论文作者:刘小鹏1,程超2,刘红云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高效论文; 工程论文; 用水论文; 农业生产论文; 水资源论文; 农业论文; 群众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