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_内部控制论文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_内部控制论文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内部控制论文,有效性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评价职能

《法案》认为内部审计应帮助、支持管理当局完成评价责任。同时内部控制涵盖范围很广,涉及企业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系统检查和评价,不仅需要执业人员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执业胜任能力,还需要执业人员对企业情况有详尽的了解和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尽管在形式上出现了内部控制专项鉴证业务,执业规范中对此也提出了要求,但在审计实践中,注册会计师不能掌握全貌,只能依赖以凭证、账簿和财务报告为载体的会计系统以及可以找到管理痕迹的书面控制程序,无法实施对内部控制的公允评价,更谈不上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健全和完善的合理建议。相比较而言,内部审计处在企业内部,置身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对企业内部控制最熟悉,因而也最有能力对其进行评价和建议。此外,外部审计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诸多限制,也凸显内部审计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独立审计日益关注内部控制单独评价的同时,内部审计更有责任和条件重视开展内部控制评价,营造组织内外共同关注内部控制建设的氛围。

二、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1.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1)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力求科学、系统、准确地反映公司内部控制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层次结构。(2)可操作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具有可操作性。内部控制是公司经营过程的规范程序和控制约束,公司中内部控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经营业绩的好坏。对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数量要尽可能少而精,便于评判人员操作,同时也要能概括内部控制的真实状况。(3)重要性原则。企业加强实施内部控制必定要消耗资源,但企业的管理控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应遵循重要性原则。随着实践的发展,可供评价的因素不断扩大,应抓住公司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进行评价。

2.指标体系的建立。内部控制组成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每一个要素又可以再分为更多的项目,例如控制环境要素涵盖的项目就有诚信和价值观、致力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及促进员工职业发展的承诺、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监管部门的参与、组织结构等。在此,笔者借鉴《法案》的研究成果,建立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列表如下。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控制环境 道德价值观

促进员工职业发展的承诺

管理哲学

风险评估 公司层目标

经营层目标

风险识别

控制活动 政策和程序

持续的控制活动

信息和沟通信息质量

有效沟通

3.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原理。经典的集合论认为,一个元素要么属于某个集合,要么不属于某个集合,没有介于二者之间的其他情况。用一个隶属度(即隶属于某个集合的程度)的概念来描述那些处在“属于”和“不属于”之间的模糊事物,并记为A(X)。当A(X)取“0”时,就是“不属于”集合,当A(X)取“1”时,就是“属于”集合,这时的集合A就是一个经典集合。当A(X)取“0-1”之间的小数时,A就成为一个模糊集合。这样,对那些模糊事物的性状就有了一种可靠的定量分析的方法,也为内部控制评价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要有效地评估企业某项能力,如内部控制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等,就必须设计一套指标体系,该套指标体系要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的该项能力,并能将不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其中,由于各项实际指标的重要程度并不完全一样,所以还必须给出其隶属度在分配上的不同权重。权重也是一个模糊集合问题,权重的确定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集值统计法、对数排序法和专家评分法等。

4.模糊评价模型的构建。经济管理中模糊数学方法目前应用很广泛。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具备了模糊评价的条件,原理是把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它通过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因素集,然后分配这些内部控制点的权重,对这些内部控制点分别进行评价,最后利用模糊矩阵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有效性的评价结果。对于多层次的因素体系应该从最底层因素开始计算,按不同因素的子集进行模糊评价,得到该层次因素的评价结果向量,将该层次所有因素的评价结果向量求出,以此结果作为上一层因素的隶属矩阵。通过与上一层因素的权重进行模糊运算,进而得到上一层因素的模糊评价结果向量,以此类推,直到得出最高一层的综合评价结果。

5.模糊评价模型的说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模糊评价在确定内部控制的因素时,考虑到了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与层次性。同时我们要合理确定内部控制因素的权重,使评价更加科学。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而言,不同的企业内部控制措施对内部控制目标的作用是不同的,即有关键的内部控制点和非关键的内部控制点之分。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模糊评价赋予这些指标不同的权重,在进行评价时会使评价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赋予这些指标权重,更有利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量化。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模糊评价模型强调综合评价,内部控制有一级评价模型和多级评价模型,在模糊评价的过程中,每一次从下一层的内部控制因素到上一层内部控制的计算都是一次综合的过程。

总之,本模型利用定量的方法将定性的评价结果统一转换为定量的结果,从而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在模型中,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是对基层的各个评价指标的评价。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在一定程度上能正确反映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还需要我们继续研究。

标签:;  ;  ;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_内部控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