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未来_文学论文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未来_文学论文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批评论文,未来论文,方法论文,社会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在一般意义上是一种按照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去解释文学活动的文学研究方法。这一方法由来已久,中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19世纪之前,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更多地体现在批评实践当中,其体系化主要归功于法国学者丹纳和德国哲学家马克思。随着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加之西方文论发生的语言学转向,在20世纪的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中,社会历史批评方法逐渐沦为极度边缘的话语。当今世界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也从现代到后现代,从知识话语到意识形态批评,在文学发展的全球语境中,重新审视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无疑有益于我们思考和解决当代问题。

一 传统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特征

19世纪,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兴盛不是偶然的,它与西方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的树立,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同步。其主要代表人物丹纳和马克思,也都是在这一时期不约而同地对社会历史批评方法进行理论上的体系化建构。丹纳把孟德斯鸠的地理说、斯太尔夫人的文学与社会关系研究、黑格尔的理念演化论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实证研究等综合起来,提出种族、环境、时代三元素说。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文学现象决定于它所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状况,因而,分析文学现象必须从社会历史状况出发。丹纳和马克思对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建构又被其追随者发扬光大,使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成为一个时期文学批评的主导话语。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把作品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来分析。黑格尔认为“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的和其他的观念和目的。”① 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所有不属于我们这时代并且不属于我们的文化的艺术作品,都一定需要我们置身到创造那些作品的时代和文化里去,否则那些作品在我们看来就将是不可理解的,奇怪的,但却是一点也不美的。”②

2.把作品看作是深化对社会认识的一种认知模式。社会历史批评方法试图通过对作品的分析,透视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从而深化对社会的认识。社会历史批评家认为,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对艺术作品的阅读,就是通过作品来认识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生活。好的艺术作品可以让我们把握生活的本质。

3.把作品对现实的反映程度作为判断作品的重要标准。社会历史批评方法要求作家反映生活的真实,提倡塑造“典型”,就是要在特殊性中见出普遍性从而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塑造“典型”是否成功,是衡量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志。“文学价值的等级每一级都相当于精神生活的等级。”③

4.把政治问题、阶级斗争作为核心内容进行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这是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在阐释作品时,总是把社会、阶级、政治因素放在第一位,发掘作品社会的、阶级的、政治的价值。如马克思对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分析,就认为这部巨著总体上交织着新兴资产阶级与没落贵族阶级的尖锐冲突。而这正是作品的意义所在。

5.把文学史与社会形态的演变相对应。在文学发展与社会形态的关系上,社会历史批评主要通过对社会形态演变的分析来看文学的发展。文学史就是一部社会形态的演变史。文学史与社会形态的演变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写文学史时,总是把文学的发展放在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中来分析,而这部历史又主要是一部政治史。

二 传统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局限

1.哲学基础的局限性:传统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哲学基础是“模仿论”和“反映论”。詹姆逊指出,“现代主义的理论家们并不真正想要摈弃卢卡契—奥尔巴赫所辩护的现实主义模式,这种模式基本上是审美的和认知的;相反,他们感到现实主义的薄弱环节是前审美的,是其基本哲学前提的主要部分。因此,他们所攻击的目标就成了关于现实本身的概念,即卢卡契或奥尔巴赫所概述的现实主义美学暗示的概念。”④ 在现代主义理论家看来,“现实”是一种事先的构想,是现实主义理论家的一种意识形态建构。

以上对“模仿论”、“反映论”和现实主义的质疑,彻底动摇了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哲学基础。

2.理论建构的局限性:

(1)丹纳的三元素说,只考虑种族、环境、时代,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作品的产生、传播、阅读,远比这三要素复杂得多。比如,丹纳强调生理因素、地理因素,而忽略了历史文化的连续性;重视时代,却仅局限于“精神”领域,而没有达到更广阔的视野;注重影响作品产生的因素,而忽视对作品本身的分析等等。

(2)马克思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出发,构建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同样基于一个信念,即普通日常生活的、人们所共享的世俗现实是存在的。注重对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的分析,对作品整体性的把握不够,等等。

3.批评实践的局限性:

(1)对作品的内部研究单一化、定向化。社会历史批评对作品的分析以通过作品认识生活为要旨,其批评实践往往是定向的、单一的。特别重视对政治因素的分析,而忽视对非政治因素,诸如文化、语言符号等因素的分析。比如,我国自1949年以来,分析艺术作品主要运用社会历史分析方法,但一个时期演变成为一种狭隘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作品的分析往往以偏概全,忽略了作品的丰富性。

(2)对“超历史的美”的解释显得苍白。社会历史批评强调艺术作品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因此,对在各种社会形态,各个历史时期都是“美的”艺术品,解释不够充分。比如,对古希腊艺术品的魅力,归结于人类的童年情结,显得简单化。

(3)忽视读者。社会历史批评简单地把阅读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实质上是把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教化工具。忽视读者的能动性,读者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通过设计这样一种模式和采取这样一种策略,即艺术作品是告诉读者真理,而读者的阅读活动就是去寻找这个真理,从而实现对读者的控制。

三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未来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局限,使其在20世纪文学批评实践中的边缘化成为必然。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不管是古代、当代还是将来,文学活动始终是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审美实践活动。这一点,正是社会历史批评方法顽强的生命力所在。面对已经发展变化了的世界,面对20世纪异彩纷呈的中西方文论,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只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突破自身的局限,吸收各种新鲜理论成果之精髓,以激活其生命力。

1.追寻社会历史批评在20世纪的发展踪迹。社会历史批评尽管在20世纪西方文论中处于边缘地位,但其批评实践仍在继续。前苏联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一批理论家,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中国的社会历史批评实践,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西方马克思主义——尽管与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相距较远——也应看作是社会历史批评在20世纪的一个重要理论形态。这一观点已为一些理论家认同。如胡经之、王岳川在主编的《文艺学美学方法论》中认为,“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者的一批人物,如卢卡契、本雅明、阿多诺等,理论上渊源于新康德主义、黑格尔学说和马克思主义,以‘社会批判’为宗旨,注重考察社会结构、阶级结构在文学中的反映,强调文学对现成社会的‘否定’效果。这种方法很难说是马克思方法的沿用,但无疑有很深的联系,是现代社会历史研究方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分支。”⑤ 在后现代语境中的各类意识形态批评,诸如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都能看到社会历史批评的影子。正是这些若隐若现的踪迹给了我们重建社会历史批评的希望。

2.重置理论前提:对社会历史研究方法的理论前提进行再认识是使之焕发新活力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摈弃那种简单的“模仿论”和“反映论”,应代之以“实践论”。艺术作品不是“反映”现实,而是现实本身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实践。具体而言,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一种审美文本实践,这种实践是一个过程,是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文本的意义就在于是审美实践。我们阅读文本,不是透过文本来寻找社会历史背景,而是直接参与社会历史文化中的一种实践活动;不是研究种族、环境、时代对作品的影响,而是研究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含种族、环境、时代)对文本、作者、读者的态度和建构文本、作者、读者时采用的策略。

3.重建社会历史批评的几个原则。

(1)坦然面对多元并存局面,大胆吸收各派理论精华。20世纪的中西方文论,任何自称一统天下或手握真理的理论策略都是愚蠢的,任何封闭的理论学说都难以在众声喧哗中占据一席之地,发出一家之言。社会历史批评要获取新的生命力,必须是宽容的、开放的。要大胆吸收和善于吸收各派理论的精华。比如,对作者、读者的分析,必须对主体性建构问题(包括文化的、精神分析的、意识形态的)进行思考;在读者参与文本的阅读实践时,阅读本身(共时与历时的)构成了一个文本体系,这一体系又属于文学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因而必须对文本作共时性和历时性研究。

(2)把批评作为一个实践过程。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作者对作品的实践关系。作者运用语言这一载体进行审美实践(一种话语写作)。二是读者对作品的实践关系。读者主动对作品中的空白和未定点进行二次审美实践(再创作)。三是作品自身的实践与参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通过作品内部的实践关系见出社会实践关系。传播过程就是参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过程,对作者在写作实践中的反作用。阅读过程对读者的建构作用。四是作者与读者在作品中相遇的对话关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读者的一种主动实践行为;第二层次是读者与作者进行对话和交流(有认识论意义);第三层次是参与文本自身的社会实践。

这种以“实践论”为基础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我们暂称之为“新社会历史批评”,既有传统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接续,又吸收了各派理论的最新成果,其特点在于综合,其魅力在于方法的开放性。

注释:

①黑格尔:《美学》卷一,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9页。

②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9页。

③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58页。

④弗朗西斯 马尔赫恩编,刘象愚等译:《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187、188页。

⑤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30页。

标签:;  ;  ;  ;  ;  ;  ;  ;  ;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未来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