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结构与电气设计施工的协调处理论文_赵广贺

论建筑结构与电气设计施工的协调处理论文_赵广贺

河北省 石家庄 050051

摘要:建筑结构以及建筑电气设计均属于建筑设计中的关键,同时也是保证后期整个建筑施工质量的主体,建筑结构和建筑电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而在实际设计施工中应注重对两者关系的运用,充分协调建筑结构以及电气设计,本文主要就建筑结构与电气设计施工的协调处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电气设计施工;协调处理

建筑结构以及建筑电气都是保证建筑物具备正常使用功能的关键,在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设计需要依据结构力学基本原理,在受力分析以及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完成结构设计;建筑电气同样的需要根据建筑照明、动力、通信等相关要求,完成建筑物中强电和弱电的设计。当然在具体设计中不管是建筑结构还是建筑电气都需要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施工可行性、建筑节能以及经济性等。通过对建筑结构和建筑电气设计的有效协调,避免施工中出现设计变更,同时有助于提高建筑功能[1]。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就建筑结构与电气设计施工的协调处理问题进行分析:

一、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不管是建筑结构设计还是建筑电气设计,在真正开始设计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是保证设计以及施工质量的基础,比如在结构设计方面,需要明确工程所在区域、建筑层数、抗震设防烈度、地质水文条件、相关荷载代表值等,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根据建设单位要求,确定出对应的钢筋材料、墙体材料、基础类型、建筑结构类型等,这些都是在建筑结构设计前期需要明确的;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主要设计内容包含了照明系统、电力系统以及供配电系统等。在设计前期需要明确建筑电气设计要求,熟练掌握国家电气设计方面的标准规范,比如:《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等,这样才能够保证完成的建筑电气设计满足规范要求,保证电气设计的安全性、可行性等。不管是结构设计图纸还是建筑电气设计图纸都是进行具体施工的基础,因而在施工前期需要对设计单位设计完成的结构图纸和建筑电气设计图纸进行比照,明确建筑结构和建筑电气之间的关联,同时由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和建筑电气施工人员进行共同探讨,从而在施工设计中兼顾建筑结构以及建筑电气[2]。

二、建筑结构与电气设计施工协调处理要点分析

1.防雷设计施工

现代建筑以高层建筑为主,高层建筑中的防雷设计和施工,能够保证建筑物本身、建筑内部的人员以及建设相关设备的安全。在防雷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同样的需要注重经济性,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安全标准要求采用不同的防雷设计标准。在防雷设计过程中,现代建筑结构大多采用剪力墙结构,在梁柱、板墙等不同部位均有钢筋网片的存在,因而在防雷设计过程中可充分的利用建筑物本身存在的钢筋网片作为避雷网带,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保证了高层建筑顶部在出现雷电过程中,雷电中的电荷能够通过防雷引下线将其引导到大地中,整个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防雷安全性,从安全性角度出发,所有的电气线路需要设置钢管配线或者是具备蔽层作用的电缆,防止了电荷在传输中出现的电势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层建筑中电荷传输距离较远,也很容易产生电势差,此时需要每隔几层设置一个压环,这样引下线和水平层圈梁钢筋会形成闭合通路,形成的闭合回路一方面能够屏蔽雷电,另一方面能够对电压进行均分,整个防雷设计中,建筑结构中的钢筋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要发挥防雷作用,导电的钢筋需要采用搭接焊接形式,采用的搭接钢筋需要采用圆钢,这些都有助于充分发挥钢筋的导线作用,实现对建筑的防雷施工,当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电气专业的施工人员深入现场指导施工,实现建筑结构和建筑电气设计施工的协调[3]。

通过建筑结构中钢筋和防雷设计的协调,可将建筑结构中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材料,可以节约施工材料,而且本身处于结构内部,安全性高,降低了后期的维护费用;钢筋处于混凝土内部,可发挥较好的防腐作用,保证了建筑物防雷接地效果。

2.钢筋混凝土基础和防雷接地的协调

建筑在施工中存在着不同的基础类型,比如:筏型基础、桩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扩展基础等。根据《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中的要求,接地装置需要处于地面以下50cm范围内,考虑到人员的安全,建筑接地体还需要和人行道、建筑出入口位置等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然在距离不够的情况下,就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根据国内大多数建筑结构基础类型的设计以及施工要求,接地装置可选择柱下独立基础、箱型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等,这些都能够作为基础接地体装置。当然在浇筑混凝土前,电气施工人员需要将所有钢筋按照电气要求进行连接,保证钢筋符合建筑电气要求,通过所有钢筋的整体提高接地的安全性。当然由于其中有混凝土的加入,因而对于一些特殊的建筑结构类型,则无法达到接地的作用,比如:采用的混凝土为防水水泥、铝酸盐水泥等类型的水泥在浇筑后不可以作为接地装置。在这个施工设计协调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明确建筑基础结构类型以及所采用的材料,参照规范要求对基础类型中的埋深等参数进行核对,保证同时满足建筑基础结构以及接地要求[4]。

3.建筑结构土建施工和建筑电气预埋件的协调

现代建筑结构在土建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建筑电气管线以预埋方式为主,对此需要重视建筑结构土建施工和建筑电气预埋件的协调,土建施工人员和建筑电气施工人员需要保持一致,在土建施工过程中,电气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进度及时完成电气管线以及相关设备的预埋。要求预埋的管线材料符合质量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布线以及管线、基座的布置和固定。在完成预埋管线以及相关预埋件后,还需要参照电气设计图纸进行核对,确保设计图纸和实际施工完成的各类预埋件在方位、标高以及走向等方面保持一致。当然在后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电气技术人员还需要停留在施工现场,避免混凝土浇筑中造成的管线移位、错位等。这些都能够保证后续电气施工中的穿线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垂直方向预埋管线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以及钢筋混凝土构件属于主要的管线埋设区域,垂直方向会因为较多因素发生移动,对此在施工中需要充分进行固定,根据管线情况进行有效布置。当然水平方向的各类管线布置也是如此,比如:管道井周边通常会有较多管线的汇聚,造成多种管线的交叉,此时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地布置,交叉严重厚度较大的会影响到楼板施工质量,而且在混凝土压力作用下,可能造成预埋管道挤压在一起,这样后续施工将会受到影响,因而在施工中需要土建单位和建筑电气人员进行充分商讨,避免管线预埋过程中对结构的影响,同时还需要保证预埋管线不会受到混凝土浇筑的影响,预埋管道需要做好封闭处理,告知土建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中的注意事项等,通过建筑结构和建筑电气的配合,既不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功能,也不会影响到电气功能[5]。

结束语

建筑结构和建筑电气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交叉部分,在施工中通过两者的协调处理,能够充分利用建筑结构中的钢筋材料以及基础结构,为防雷接地奠定基础;在施工中的建筑结构和建筑电气协调则能够保证相关相功能的正常发挥。

参考文献

[1]张伟.浅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与结构相关的若干问题[J].福建建筑,2013(01).

[2]朱利.小议建筑结构与电气设计施工的协调处理[J].建筑设计管理,2013(04).

[3]徐锋.建筑结构与电气设计施工的协调研究[J].四川水泥,2014(12).

[4]朱芝靖,郑新领.试论建筑结构与电气设计施工的协调处理[J].江西建材,2014(21).

[5]符晖.建筑电气与建筑物在设计施工中协调探讨[J].门窗,2017(05).

论文作者:赵广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论建筑结构与电气设计施工的协调处理论文_赵广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