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蕊[1]2004年在《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妇女地位的提高》文中研究表明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广大妇女在抗击日本侵略和进行边区建设的过程中,开始在社会上崭露头角,她们以无私的奉献和无畏的牺牲,赢得了社会对女性价值的承认和尊重,其社会地位出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对这一时期边区妇女解放运动进行探讨,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今天的妇女解放运动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政治上积极参政,走向社会。晋察冀边区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使边区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妇女不再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通过民主选举,一些妇女走上政坛,与男子同堂议政。此外,在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政治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 第二部分:经济上参加生产,逐步自立。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妇女开始走出家门,广泛地参加生产劳动。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她们不仅增加了收入,逐步实现了经济上的自立,而且展示了自身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承认。 第叁部分:文化上接受教育,文化素质提高。晋察冀边区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强调男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各种形式的教育,尤其是社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妇女积极学习文化知识,文化素质有了显着提高。 第四部分:在婚姻家庭中,男女地位趋于平等。首先,《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使妇女的婚姻自主权在法律上得到了保障。其次,由于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在经济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家庭中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家庭地位明显提高。 第五部分:这部分在对以上四部分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妇女地位提高的原因及妇女地位提高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妇女的地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依然存在问题,两性平等还未真正实现。实践证明,妇女解放只有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统一起来,使妇女获得经济上的自立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伟大作用。
郭晓磊[2]2012年在《晋察冀边区妇女抗日救国会研究》文中认为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全国一切抗日力量,抵御日寇,号召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其中必然包括占人口半数的广大妇女群众。晋察冀边区妇女抗日救国会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的不分阶级、不分民族、不分党派、不分年龄的妇女群众组织。它的成立不仅标志着晋察冀边区的妇女抗日救亡运动从此有了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同时对全国范围内妇女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妇女政策变化与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时代要求下党领导妇女群众走向胜利、走向解放的必经之路。晋察冀边区妇女救国会成立以后,便担负起组织、团结边区各界妇女群众,积极参加抗战与根据地建设的历史使命。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完善的工作制度为边区妇救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前提保障。为发动妇女群众走出家庭、参加抗战,边区各级妇救干部切实深入妇女群众中,用各种方法大力宣传参战抗战与妇女解放的道理,打破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妇女的思想禁锢;通过深入开展关乎妇女切身利益问题的工作,把妇女从封建婚姻和各种疾病中解放出来。同时,边区各级妇救会对妇女开展文化教育,提高妇女文化素养;组织妇女参加生产与建设,鼓励妇女参政议政,在增加其家庭收入的同时,更提高了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使妇女充分享受到当家做主人的权利。在边区各级妇救会的带领下,妇女们扮演起从未体验过的角色。她们虽不能像男子一样在前线奋勇杀敌,却以同样英勇的姿态出现在后方各项抗战工作中,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晋察冀边区妇救会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扎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妇女干部,离不开广泛开展、蓬勃高涨的群众运动,更离不开根据地的发展建设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边区妇救会既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与边区广大妇女群众相互沟通的重要桥梁。在它的带领下,广大妇女群众为抗战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这充分说明女性个人的解放与国家民族的解放是相互促进的。这个经验对于今天妇女地位的改善有着重要的启示:在妇女问题多元化、复杂化、隐性化的今天,作为当代妇女团体在发挥桥梁作用的同时,要更善于发现社会中的妇女问题,增强妇女问题意识,消除妇女惰性思想,全面提高妇女素质;而作为一名当代女性,在全面发展个人素质之余,要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崛起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为国家的建设增砖添瓦。这样,个人的自由才有更进一步的实现,社会地位才能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马顺岭[3]2014年在《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对社会问题的治理及其历史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边区的建设,不仅包括武装斗争问题,还包括社会改造问题。对社会问题的治理无疑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晋察冀地区地形复杂不一,北岳区主要是险要的山地,冀东区则为山地与平原的交错区。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晋察冀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极不平衡的。政治上有的地区已建立了党的组织,有的地区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某些落后地区仍保留着某些古代制度。七七事变后,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晋察冀边区经过了不断的斗争逐渐形成,同时开始了对社会问题的治理工作。历史上,妇女一直处于被歧视、受压迫的地位,男女不平等现象长期存在。晋察冀边区十分重视妇女问题,将解放妇女、保障妇女权益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相关选举法规中明确了妇女同男子一样,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同时注重对妇女干部的培养,保障了妇女的参政权。动员妇女参与劳动,使妇女获得了经济上的自由。《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保障了婚姻自由,确定了妇女在婚姻中的平等地位。在教育方针上,鼓励女子入学并采取了灵活的方法,使女童的入学率提高,提高了妇女的文化水平。针对妇女的健康状况,边区组织了妇婴训练班,给予女工特殊照顾,将保障妇女的身体健康作为重要内容。晋察冀边区自成立起,便成为日本侵略者企图破坏与消灭的目标。日寇不仅对边区进行残酷的扫荡,还派遣了大批汉奸潜入根据地进行活动。针对汉奸问题,晋察冀边区制定与颁布了锄奸法规与政策,建立了锄奸机构,形成了严密的锄奸网络。严厉镇压罪大恶极的汉奸,剥夺其政治权利、没收其财产。且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群众普遍参与军民誓约活动,提高民众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同时注重在锄奸工作中保障人权,使汉奸活动得到有效遏制。烟毒问题是近代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烟毒泛滥,不仅危害吸食者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其家庭和社会都产生了严重的危害。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麻痹人民的抗战热情、缓解军费上的紧张,对中国实行毒化政策。边区地处华北敌后,深受毒化政策的影响。边区颁布了禁烟禁毒的法规,设置了负责禁烟禁毒的机构,打击走私贩毒者,对吸毒者进行戒毒与教育工作,保障了边区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了边区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毒化阴谋。从晋察冀边区治理社会问题的举措中,可以得出的历史经验有: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体系,使社会问题的治理有法可依;明确职责,规定部门职责,使社会问题的治理切实有效;动员群众,扩大宣传教育,使社会问题的治理开展顺利;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使社会问题的治理为民服务;预防极端,及时纠正偏差,使社会问题的治理合理有序。
夏微[4]2010年在《抗日战争时期党对晋察冀边区民众的宣传动员工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宣传动员,简单地说就是宣讲传达,向群众说明讲解,发动人们参加某项活动。本文所指的宣传动员专指党派、团体为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对社会成员施加有理论依据的、有说服力的影响,以起到相应目的的组织活动。所谓对民众的宣传动员,主要指社会团体,特别是政党集团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针对广大的人民群众而采取的一系列的宣传动员活动。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宣传动员这种强有力的工具被广泛用于各种社会活动。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宣传动员工作就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武器,是革命斗争的重要法宝。随着革命的不断发展,我党的宣传动员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制度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式与方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战争初期的弱势到最后的胜利,宣传动员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把我党的政治主张及时地传递到千家万户,使广大的老百姓了解、响应政府的号召,动员起来,保家卫国,从而加速了战争胜利的进程。晋察冀边区的宣传动员工作是保证边区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它推动了战争的进程,为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抗战时期的大多数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方面均处于劣势,但是,处于劣势的中国共产党却成为真正的胜利者。这里,决策英明、指挥得当、战士英勇等等诸多因素与此不无关系,但正确的宣传动员工作使广大民众成为战争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成为战争的主体,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这是不可否认的。本论文力求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以现有的档案资料为依托,主要考察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对民众的宣传动员工作,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宣传机构的逐步健全与组织活动方式。第二部分对边区政府在宣传动员群众中的工作做了简要的概括和分析。第叁部分对在党的领导下各团体在抗战中的宣传动员工作做了阐述和概括。党是政策策略的制定者,宣传动员是需要发挥广大先进分子的作用以带动群众,在抗战中,绝大多数的宣传动员是依靠广大的群众团体来完成的。论文的第四部分对晋察冀边区民众宣传动员工作的历史功绩作了粗浅的分析和论述。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宣传动员工作的历史作用不可抹杀,不仅在当时发挥了动员广大民众参加抗战、巩固抗日民主政权的作用,同时也为党在新时期的宣传动员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李建权, 康文浩[5]2015年在《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民众教育》文中提出抗日战争初期,晋察冀边区的文化教育非常落后,民众的思想觉悟低下。为了动员民众积极参加抗战,边区政府从实际出发,开展了冬学运动。通过举办民校、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来普及民众教育。这些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促进和巩固了边区的发展,使抗战救国思想深入人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民众基础。
董军芳[6]2007年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的民众动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众动员,是指政党、国家、或其它一些政治集团,在特定的动员环境中,为实现特定的政治目标而利用各种动员资源,运用各种动员方式去激发和鼓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行为与过程。在战争年代,民众动员是指政党、国家、或其它一些政治集团按其自身利益、政治主张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和鼓动社会成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的行为与过程。民众动员是战争必不可少的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政治学和历史学结合的角度,对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中共领导的民众动员的动员主客体要素、动员方式、动员过程和动员效果进行动态考察和评判,为中国当代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民众动员提供经验和借鉴。全文分为五部分。前言部分,首先界定了民众动员的主要概念,并对国内关于民众动员的研究概况进行了初步交代;第二部分系统分析了民众动员主体和客体两大要素,说明动员主体和客体的具体情况;第叁部分是全文重点,系统阐述了民众动员的方式,把其概括为四种方式:精神型、组织型、物质型、民主型的民众动员。第四部分以中共动员高阳县的农民参军和涞水叁区交花月村征粮为例,具体分析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晋察冀边区民众动员的过程。第五部分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众动员的效果及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是余论,分析了对当代民众动员的启示和借鉴。
宋弘[7]2019年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妇女自卫队》文中认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妇女自卫队是中共领导下的人民武装的重要力量,它的组建是抗日战争形势和根据地斗争实践的需要,也是中共推动社会解放和妇女解放的题中之义。中共在组建妇女自卫队的过程中积极贯彻群众路线,采取促膝谈心、启发觉悟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妇女的思想和政治觉悟;在武委会和妇救会的领导下,对其进行军事训练、政治训练和文化培训,激发妇女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妇女自卫队不仅承担着扰敌、破路等军事斗争任务,还在锄奸、送信、运输、生产等根据地保卫和建设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妇女自卫队是所有抗日根据地妇女自卫队的一个缩影,也是抗战时期中共民众动员的一个成功实例,其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提炼。
杨柳[8]2013年在《婚姻、革命与法律——陕甘宁边区的离婚法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陕甘宁边区的司法档案,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的背景下考察陕甘宁边区的离婚法实践。尽管边区的婚姻立法已从苏维埃时期完全支持离婚的激进立场撤退,但革命带来的各种现实变化,尤其是对个人身份的重塑,仍然激励妇女积极地行使离婚的权利,而她们在革命中所处的位置或身份与她们在离婚诉讼中权利的实现有重大关联。作为革命主要社会力量的男性农民在婚姻市场上经历了下滑,他们和“公家人”在离婚诉讼中的对抗清楚地显示了立法者预期的婚姻理想和现实的婚姻市场之间的紧张关系。对此法官们创造性地摸索出一套以调解为主要手段的司法技术,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制度有根本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妇女地位的提高[D]. 汪蕊. 河北师范大学. 2004
[2]. 晋察冀边区妇女抗日救国会研究[D]. 郭晓磊.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3].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对社会问题的治理及其历史经验研究[D]. 马顺岭. 天津商业大学. 2014
[4]. 抗日战争时期党对晋察冀边区民众的宣传动员工作[D]. 夏微. 河北师范大学. 2010
[5]. 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民众教育[J]. 李建权, 康文浩.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
[6].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的民众动员[D]. 董军芳. 河北师范大学. 2007
[7].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妇女自卫队[J]. 宋弘. 党的文献. 2019
[8]. 婚姻、革命与法律——陕甘宁边区的离婚法实践[J]. 杨柳. 中国乡村研究.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