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论文_邓玗

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 215200

【摘 要】目的:对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住院的5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主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对其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44.0%,明显高于常规实施护理干预后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2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易发生安全隐患的人群为老年脑卒中患者,寸易发生安全隐患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可以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的保证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保障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脑卒中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多发病症,严重地威胁了患者的健康及生存,如治疗或护理不当极易使病情发生恶化,最终导致残疾,严重还会死亡[1]。老年脑卒中患者由于年龄偏大、机体抵抗力差及运动受到限制,患者的反应会逐渐变慢,导致其他脏器功能逐渐出现障碍,引发护理安全隐患[2]。此次研究对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现将此次研究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5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患有沟通障碍的患者。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60~75岁,平均(67.5±8.2)岁。

1.2护理方法[4]

对本院住院脑卒中患者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根据临床特点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护理人员重视安全隐患。另外可以定期举行讨论会,对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分析,找出诱因,制定对策,并找出责任人,对当事人及其他护理人员产生教育的意义。②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评估:老年脑卒中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评估,如患者属于易发生护理安全的高危人群,可以在患者的床头做出标识,在交接班时针对这类患者给予重视。对出现眩晕、中度贫血等不良反应的患者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因患者在下床活动时会因眩晕、贫血易出现跌倒的现象。③制定相关的安全护理措施:针对易跌倒的患者来说可以在病床上安置护栏,如果有必要可以对患者使用约束带,加强对患者的陪护;针对易出现误吸的患者应对其吞咽功能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出科学、护理的饮食食谱,在进食的过程中应注意食物的温度、进食的速度等;针对易出现压疮、皮肤破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皮肤的处理,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并观察患者局部循环的情况;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输液的过程中应选择健侧,避免在下肢静脉进行输液,在输液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血管并多加巡视,可以使用超薄、标准的辅料进行外敷,降低发生静脉炎的几率。另外在患者家属使用热水袋对患者进行热敷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做好健康宣教避免出现烫伤的现象。④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宣教,例如针对易跌倒患者的宣教重点则是防跌倒的内容等,积极宣传保证患者掌握宣教内容。⑤加强对患者疾病的监测:临床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在巡视的过程中会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可以化解这些安全隐患,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多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⑥合理的排班制度:应根据科室的特点及工作量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排班制度,以此保证护理人员得到充足的休息,使护理人员可以全心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另外应在夜晚增加护理人员,避免患者发生意外。

1.3观察指标

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对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经过SPSS 21.0进行总汇处理,用率(%)来代表计数资料,进行c2检验,当检验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前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44.0%明显高于常规实施护理干预后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2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实施护理干预前后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①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自身控制能力等会明显减弱,致使患者的行动和反应出现迟钝的现象,患者失去平衡功能,易发生不安全事件;②疾病:由于老年脑卒中患者在患病时伴有一定的意识、运动、感觉及语言障碍,因此易发生不良事件,如跌倒、压疮、误吸等,易发生不安全事件。外因:①环境:主要是患者对医院环境不熟悉、不适应,如灯光、摆设、地面、衣服不合适、坐便过高等,都会引起护理安全隐患;②药物:在临床中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以脱水剂、血管活性药物、高浓度营养液为主,这些药物在起到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对血管产生比较大的刺激[5],另外由于患者自身的原因患者易发生静脉炎;③护理人员的因素:在临床中普遍缺少护理人员,因工作量较大所以在护理的过程中易忽略患者的一些病情。另外护理人员存在年轻化的趋势,她们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对安全隐患的重视度不是很强,再加上缺乏对老年患者的护理经验,所以易发生护理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易发生安全隐患的人群为老年脑卒中患者,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可以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保证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保障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蒋永会,尹建华,张莲花,等.自护理论安全教育对脑卒中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9):3036-3038.

[2]杨小凤,赵立线.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0):196-197.

[3]孙舒,李瑞雪.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安全隐患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379-380.

[4]孟楠楠.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安全隐患及护理需求研究:新乡医学院,2016.

[5]杨彩霞,章霞.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护理的安全措施[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1):118-119.

论文作者:邓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8月上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  ;  ;  ;  ;  ;  ;  ;  

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论文_邓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