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普通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艳艳

李艳艳

(四川省泸州市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预诊组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普通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5年8月普通门诊患者1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8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88例联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评分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评分(SAS评分、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心理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改善普通门诊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焦虑和抑郁,易为患者所接受。

【关键词】普通门诊;心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204-02

Clinical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ordinary outpatients Li Yanyan. Outpatient pre-diagnosis group,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Southwest China, Luzho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46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psychological nursing effect in ordinary outpatients. Methods 176 ordinary outpatients were selected in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to December 2015, who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88 patient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s control group. 88 patients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as observation group. Psychological scores and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Psychological nursing scores (SAS score, SDS score) after nursing in two group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an before nursing (P<0.05). Psychological nursing scores (SAS score, SDS score) after nursing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improv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of ordinary patients, which can relie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That can be easily accepted by patients.

【Key words】Outpatient; Psycholog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门诊是医院接待患者的第一站,初次接诊时,很多患者不了解就诊程序,对环境比较陌生,加上疾病困扰,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1-2],例如焦虑、抑郁等。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关键,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此次研究对88例普通门诊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6月~2015年8月普通门诊患者1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88例,年龄为14~63岁,平均年龄为42.8±13.4岁,男性48例,女性40例。观察组患者88例,年龄为13~65岁,平均年龄为42.4±12.9岁,男性47例,女性4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取得患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到院就诊后,由接诊护士引领进行挂号,介绍医院常规知识,联系门诊医生,告知其如何就诊、领药等。

观察组患者联用心理护理,内容如下:(1)主动接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护士要主动热情陪同患者,可设立问讯处和候诊处,使用和蔼可亲的语言,尽量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要主动告知患者主治医师的基本情况,介绍成功的治疗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2)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患者到院就诊需要知道病症、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急切盼望得到全面细致检查,医生需要尽快做出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护士给予患者关心体贴,给予其必要的协助,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宣教。针对不同患者,护士要给予其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耐心、科学的解释患者提问,消除其心理顾虑。⑷出院。主动护送患者出院,告知其相关的注意事项,稳定患者的情绪。

1.3评定标准

焦虑(SAS)评分标准[3]: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然后换算为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焦虑越明显。

抑郁(SDS)评分标准[3]: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然后换算为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抑郁越明显。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评分(SAS评分、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心理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评分比较(分)

3.讨论

医院门诊不同于其他科室,人流量较大,且检查手续繁琐,加之就诊环境陌生,很多患者会产生精神负担,分析其心理特征如下:(1)焦虑与抑郁。由于疾病困扰了患者生活,身体不适,且担心疾病预后,到院就诊也不熟悉,需要排队候诊,容易出现情绪波动。(2)自我意识增强。长期疾病困扰会让患者的自我意识增强,需要安慰和呵护,加之医疗资源匮乏,难以达到患者所希望的医疗服务标准,使其产生被忽视的感觉,易引起患者反感。(3)期望值过高。患者都希望药到病除,但忽略了疾病的发展规律,病痛折磨、医疗水平有限、操作不当都有可能引起患者的不满。(4)不信任心理。由于医患关系紧张,很多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降低,同一疾病诊治可能需要找很多专家咨询,担心治疗问题,害怕泄露隐私等。

针对上述问题,医院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方案,诸如:营造良好的人文气氛,创造温馨的就诊环境,优化就诊流程,缩短就诊时间,重视导针工作,提供优质服务等。因而认为,心理护理发挥着重要作用[4-5]。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面对护士温馨的服务,为患者提供了各种帮助,患者能保持平和心态配合诊治。同时心理护理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够得到患者的信任,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提倡人文关怀和主动服务,可以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加强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对医护人员的更高要求,做好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信任感、满足感。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评分(SAS评分、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心理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心理护理可改善普通门诊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焦虑和抑郁,易为患者所接受。单此次研究也存在一定弊端,样本量较少,仍需要进一步扩大再研究。

【参考文献】

[1]叶雪玲.门诊注射室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69-70.

[2]曹金珠.心理护理对门诊输液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8):80-81.

[3]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4]李萍.门诊心理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179-180.

[5]孟凡娟.人性化心理护理在妇科门诊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3):1517-1518.

论文作者:李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做好普通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艳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