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当有大格局论文_杨建

做教育,当有大格局论文_杨建

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学 100000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在对青年的培养上,学校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它承载着教书育人的神圣天职和弘扬信念的光荣使命。我们不仅是学生增长知识的导师,也是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不仅是心灵世界的开拓家,更是理想信念的锻造人。尤其对于广大中学而言,如何唤醒青年学子的家国意识,挖掘他们身上的无限潜质,为其搭建创新、发展的平台,是每所当代中学理应思考的命题。在此,我想谈谈我的观点。

一、明确办学方向增强特色

如何有效开展教育工作,是一所学校发展和提升的首要问题,是集中发力的重点环节。在我看来,教育主旨要解决的就是“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代中学每一个毕业的学生可能不会都是成绩最优秀的,但一定要充满正能量,一定要有家国意识,要心存大我、励志笃行;要具备“家国意识”“责任担当”和“诚信孝爱”的精神气质。要让学生在校园成长为真正的有用之才,能够承担起社会的重托;要用拼搏的精神赢得质量的提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赢得社会的信赖,用充满智慧的工作方式赢得学生的尊重,用饱含真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立品、明德、修身。

因此,在日常教育中,学校可以通过微党课、党员教师主持的升旗仪式、党员同志在国旗下讲话等方式唤起师生心中的自强与自信意识,借助“开学第一课”与“毕业最后一课”,并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送上一节特别的历史课,演绎、传递中华情怀,增强师生的家国归属感。教师也不能单纯地将学生只看作学生,而要将其当作有独立思想的青年去培养;要注重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引导他们去做有正能量的社会公民,做好每一件小事,积极帮助他人,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微薄之力。通过学校的精致设计和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作用,让他们升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深刻哲理。

二、挖掘和处理好核心问题

要处理好三个核心问题,即理念、生态与团队。我认为,学校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重在理念:这是明确办学思路,提升质量的方向问题;强在团队:这是提升质量的重要载体,是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基础;核心在生态:这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源动力,也是教师拥有良好状态的根本保障。

理念是直接决定有没有走弯路的问题,是方向问题,它检验着学校领导是否具有超前的意识、能力与水平。团队是学校发展的载体,学校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是要通过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做为校长,要常常思考,自己学校的这个载体到底是自行车还是跑车?要怎样才能达到跑车的水平?

要善于对行政团队加压,更要及时对干部队伍充电、补给,要通过中心组学习、集中培训、外派学习等多种方式,升级干部队伍管理理念、眼界和格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要对教师展开培训,不仅要在教师技能上培训,更要促使教师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职业教师”,成为学校发展可以倚仗的智慧力量。

良好的生态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简单来说,要致力于用温暖和诗意打造校园生态,用传承教育志业终见此生天命,铸就教师“扬在脸上的自信,藏在心中的善良,融进血液中的骨气和刻进生命里的坚强”的精神风貌。一个团队精神不垮,工作就会充满动力。

三、努力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要让教师时刻充满正能量,积极进取,不懈探索,我认为,学校要做好两件事来留住教师:其一,要有健全的软硬件设施,做到“别人没有我们有,别人有我们更好”。要让教师以学校为傲,让他们感到在学校工作是值得他人羡慕的;第二,就是要给予教师足够的自尊,这一方面是靠“给”,就是要求领导班子要充分尊重基层教师;另一点主要靠“挣”,也就是学校要为教师挣面子,赢得外界的尊重,通过教学质量的提升,让老师们自信起来。有了这些前提,再去做一些工作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努力把教师队伍建设的故事讲好,例如:我在学校中为教师打造了“方寸之间”,即休息、交流的空间。在这里,教师可以喝茶、聊天,获得愉悦与放松。而且,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相互取经,共同进步。另外,精致建设了“健身中心”,升级多样的健身器材,老师们可以通过按摩、锻炼来缓解“职业病”。同时,在温馨舒适的教工之家中,我们布置了照片墙,定期更换不同主题的照片。

此外,要善于运用教师表彰活动,要创造性开展,让其充满新意和亮点。这类措施有很多,我以教师节表彰为例:某一年的教师节,我尝试过设立十个奖项。比如,为了表彰那些早起晚归、爱岗敬业的教师,设置了“跋山涉水奖”。这些教师并不是教育名家、先进个人,但是也有着可敬之处,他们不顾路途遥远,总是早早到校,他们身上的这种劲头能够对其他教师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孝老爱亲奖”则是为了唤醒所有教师的家庭责任感,引导教师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还要懂得品味生活;“腹有诗书奖”则通过让热爱阅读的教师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去影响学生,从而扩大教育格局。实际上每年的教师节表彰活动我们都可以有意识地避免做重复性的工作。概括来说就是:用感人的故事和活动促教师敬业提升,用微小的教育故事打动人,用榜样的力量影响人,让教师在学校能够收获职业幸福感。

在我心中,教育者要踏实、质朴,不能总是受到外界的干扰与诱惑,不能计较不必要的得失,做教育先要明白“教育是为了什么”。我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人”教育好,要培养出真正合格可靠的祖国的未来。作为校长,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与亮剑精神,要敢于求新,敢于突破。做出好的教育,做出优质教育,就应当有大格局。

论文作者:杨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做教育,当有大格局论文_杨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