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本纳教育实践论的现代内涵思想
王 鑫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系,河北 邢台 054035)
摘 要:底特利希·本纳是当代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对当代教育学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指出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化割裂,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两者缺乏内在的统一性。他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突出教育实践的基本结构和自身逻辑的视域融合,把人类行动本身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注重人的实践能动性研究,并建立可塑性与主动性基础原则。
关键词:本纳;教育实践;分化割裂;建构融合
底特利希•本纳,被誉为继赫尔巴特、杜威之后最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原创性的德国教育学家。他对德国教育学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针对教育变革与教育理论等问题见解独特,提出了著名的教育实践论,从根本上深化了教育学自身的理论研究。在其教育哲学代表作《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本纳以严谨的论证、翔实的材料及生动的案例区分了管理、教学、行动三种教育行为方式,论述了教育、教养、教育机构三者的关系,解决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问题,对现代教育学研究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背景动因:教育学理论发展面临的内外境遇
客观上,本纳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客观环境要求其面对教育学理论在发展中的问题,运用教育哲学理念提升自己的研究主题;主观上,本纳认为建构教育实践理论是有效融合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效途径。
从《普通教育学》中可以看到,本纳在深入考察了教育学理论发展历史后,认为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以学校为主要载体的教育实践已经建立起来,教育管理机构也逐渐建立,并不断完善,而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实践却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就教育学来讲,外延发展在借鉴其他学科时,往往简单照搬其他学科的概念范畴、立场视角、思维逻辑,很少从教育学视角上来思考学科交叉问题;内涵方面则是不断分化为管理、课程、教学、政策等专业。就教育实践来说,外延发展是借鉴与移植教育以外的社会实践经验;内涵方面则是采取简单加减修补的方式,持续地分解、添加或删减学校教育的各要素,以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总之,教育学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呈现出了内外两方面的非统一性。
实地调研发现,不同区域、不同地势、不同枝条、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模式、不同管理水平以及不同预防措施下,花期低温冻害对苹果坐果及产量、质量造成的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异。总体来看,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当用户下载文件时,系统先判断用户是否拥有该文件的访问权限,如果拥有权限,系统从区块链合约中读取该文件的分片信息,根据分片信息获取分片存储主机地址和路径,然后下载数据分片并重新组合数据。这与上一步的电子数据查询功能类似,用户下载的数据文件必须获得相应的授权,以此保证用户的隐私安全,具体如图7所示。
本来随着社会现代性的变革,学科发展逐渐多样性,不断细化深化,也是必然趋势。但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处在同一个学科框架之下,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却因各自侧重点不同,生硬移植、照搬照抄,导致了发展沿着两条截然不同的方向进行,在某种意义上削弱了教育学理论的影响,特别是两者之间出现了“二律背反”,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化、工具化、产品消费化日益明显,也偏离了教育学的本质要求和应有之义。因此,它的发展又一次面临内外困境,其发展的方向性、合理性问题也受到质疑。人们不禁会问,问题根源到底在哪里?而理想中的教育学是怎样的,它的前提基础应该是什么,“如何理解教育学基本思想这一问题,是今天普通教育学最紧迫的任务之一”[1]。同时,面对这种发展境遇,本纳指出了教育学理论发展所面对的困难,是因为其内部分化而失去共通性、外部弱化而失去独立性。
二、问题关键: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分化割裂
一是要从行动本身的必要性出发。本纳认为,重新建构教育学理论,既不能通过不同的教育实践活动,也不能通过多种教育科学依据,而是要以人类行动本身的必要性作为出发点,提出教育实践基本结构和自身逻辑的新见解。他通过行动理论和问题史的研究发现,教育学或教育实践的独特性问题,只是到了近代,在人类总体实践和对人类生命的思考中,在争取与其他实践平等地位时才被认识。而在这一认识中,卢梭、康德、洪堡、施莱尔马赫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提出教育实践与其他社会基本实践,在形式上应处于平等地位。如洪堡所言,每一种职业都可以使人高尚,并使其获得一定的尊严,关键在于从事它的方式方法。这种实践观其实也是人性观,本纳对此充分肯定,“他不再使个体适应自己生来就预先确定的社会等级和职业,不再仅仅使他成为同样早已为他规定好的某种宗教的信徒,不再成为一个等级制的专制国家的臣民,而是使他有能力成熟地参与人类实践的一切形式”[4]。所以,要寻求现代教育学的立论依据,就需要寻求具有普遍意义的实践概念,即是“人”的本身实践来确立教育思想和行动结构。
建构,即是建立、构造和“建立结构”的双重意义,也就是建立系统整体结构。面对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实践分化与割裂、探求两者的基本思想问题,对本纳来讲,是要从普遍意义或从一般性上来解决问题。
杜威的想法是构建一种共同基础,来摒弃二元论思想所带来的理性与感性、工具与目的、个人与群体、理论与实践这种割裂的状态。他认为,这种思想基础便是所谓的“经验”,也就是一种理念,而这种理念强调“行动”或“做”对于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倡“做中学、学中做”,使学校教育与课外生活融为一体,思想理解与实际运用形成统一性。但本纳却认为,以所谓“经验”为依据的教育,只能发生在部分学习状态中,比如学习走路、抓泥鳅,这个行为既是学,也是用。然而学校的教育教学,主要训练学生读、写、说的能力,这种教育是普通的、全面的教育,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目标,就如同训练学生读、写、说,并不是因为以后要成为一个作家;学习外语,并不是想成为翻译家,而是为了培养学生怎样多角度观察世界,就是说学校里的知识只是培养一种抽象的能力。如果按杜威所说的“做中学、学中做”,假如我们教育学生历史战争时,也不可能组织一场战争让学生体会学与用的一体化。所以,本纳认为,杜威所寻求的现代化教育理论只能解决部分问题,不能从人类实践的内在特性上,根本揭示教育的本质,最终还会导致两者的分化与割裂,无法将两者有效融合。
三、理论建构: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实践理论
“如果普通教育学既不能以自身的力量确立其全部实质,又不能借助获得普遍认可的观念重构,也不能听任各分支教育学行动模式和教条争执的话,那么,系统建立教育学思想和行动的基本思想的宏愿将以何为根据,又如何将此思想作为对所有教育实践领域和教育学理论研究都十分重要的形式诉诸讨论呢?”[3]也就是说,如何界定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内在统一性,如何构建两者的共同思想,及如何处理教育实践与其他社会实践的关系。
本纳认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同时,由于过度推崇认识上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让人失去了思想本来的自由性,“使人的实践变成了对近代科学的发现、说明和运用,但不再是人类实践本身了”[2]。这些问题在教育上主要的表现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割裂,以专业性替代普通性,把人关进了专业性的狭隘圈子。因此,学科专业的演化越来越细化,人的实践也变得越来越片面化。在这里,本纳与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认识相同,都深切感受到了不仅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实践处于分裂状态,而且它们两者内部也存在各种分化。
二是要注重人的实践能动性研究。如何理解本纳所说的普遍意义上的实践概念,是融合教育实践和教育学理论的关键。在本纳看来,人与动物相比,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全成熟,躯体技能也不是很完善,但这种未完成性或不完善性并不是缺点,恰恰蕴含着积极意义,它为人自己确定自身、为人通过实践完善自身创造了可能性。或者说,只有人才具有实践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本纳认为,人要获得确定性,就是要通过自身实践来达到。首先是身体感知, 通过肉体我们感受着与世界的关系,不同的动作表达不同意义;其次,人也是一种语言性的存在,通过语言沟通了肉体与精神、历史与未来、自我与世界、思想与行动等,并与现实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使我们能回顾过去、规划未来。正如马克思所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5]深刻表达出了人的实践能动性。总之,人在实践上的种种特质,为人处在实践的多重联系之中提供了基础,人通过这些实践不断完善自身。
从上述结果当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与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护理相比,观察组患者经过运动护理程序护理后,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降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得到显著提高和改善,与同类研究中的相关研究结果高度一致。
三是建立可塑性与主动性基础原则。基于对实践与人的关系的如上研究认识,本纳找到了解决现代教育问题的钥匙,即一方面充实巩固,阐释发扬自卢梭、康德、施莱尔马赫所建立的可塑性和主动性两个基础原则,将其作为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内在立场和共同灵魂;同时,把社会影响合理的部分转化为教育学原则和“人类总体实践非等级秩序原则”,作为教育思想和行动的调节机制,以此来弥合沟通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学与其他科学的割裂。相比杜威的思路与理论,本纳的立足点更为坚实,他从宏大的人类历史实践与从人自身发展层面,为现代教育学建立了统一性框架,融合了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分化割裂,找到了其内在立场和内外转化原则,既是对教育实践自身发展史的回应,也是对人类实践的整体反馈,实现了教育与人类之间的沟通,完成了普通教育学最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4](德)底特利希•本纳.普通教育学[M].彭正梅,徐晓青,张可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10.
[2]向华.罗素“爱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理论导刊,2006(11):88-89.
[3]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
[5](德)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5
On the Modern Connotation Thought of Benner's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ory
WANG Xin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Xing tai, Hebei 054035, China)
Abstract: Dietrich Benner is a famous contemporary German educator. He mad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re is a serious division between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key to this problem is the lack of internal unity. He propos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by highlighting the basic structure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the fusion of horizon of its own logic, taking human action itself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research,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human initiative and establish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lasticity and initiative.
Key words: Benner; educational practice; fragmentation; construct the fusion
收稿日期:2019—06—19
作者简介:王鑫(1982—),女,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讲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29(2019)04—0043—03
标签:本纳论文; 教育实践论文; 分化割裂论文; 建构融合论文;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