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奕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近年来社会发展中,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国建筑事业也得到空前发展。混凝土作为目前工程项目中最常见的结构材料,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更新与完善得到全面优化与完善。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混凝土施工质量已成为建筑结构施工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建筑结构整体性、安全性和相关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一、常见建筑工程施工工序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中,由于建筑结构体型庞大、施工量大,因此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常采用流水施工的方法。一般在施工过程中纵向是由下至上进行施工的过程,而横向则针对各种不同建筑结构来进行实际规划和控制。在横向分析的过程中主要根据建筑结构总体走势、施工环境和周围地质条件等。在施工过程中常见施工工序主要为:测量定位→钢筋绑扎→柱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柱混凝土养护工作→梁模板安装→梁板钢筋绑扎→梁板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梁模板拆除→梁模板混凝土养护→预应力钢筋绑扎→预应力浇筑与振捣→梁模板拆除。基于这些工程施工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再层层往上进行施工。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工程材料为混凝土和模板结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这两部分应严加处理和完善。
二、主体结构工程施工
2.1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施工应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模板与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安全可靠,成本低,设计合理;在符合标准的质量要求和使用年限内,能最大限度完成预期在安全和耐久性方面的目标;选用材料时,主要看是否普遍、是否可循环利用,维修养护方便;结构选型时,选择受力均匀、明确,内部构造合理,便于维修拆验,检验养护方便。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检查标准要求,按混凝土的要求对模板进行设计,以满足模板的硬度、刚度和稳定性为基础,使表面最大限度保持光洁,阴阳角模板统一整齐,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安装模板前,要保持清洁,对焊接或修整模板的要预先定位,测量和放线工作都要做到位。模板安装顺序应严格按照相应规范进行,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组装模板时要根据模板配板图尺寸大小拼装成整体,模板拼装要在现场进行,要控制好板与板之间的缝隙大小,把卡子设在两个板子的接头处,以防漏浆,完成拼装后用钢丝把模板各个部分绑扎加固,保证其整体性的完整体现。
2.2钢筋工程
(1)钢筋制作和运输。在钢筋加工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验收及送检工作,验收合格后并经甲方、监理确认,方可开料,入仓库要分类挂牌堆放整齐,并应作相应的保护工作,防止钢筋在储放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钢筋加工形状及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等。加工好的钢筋,根据进度需要按品种、规格分类挂牌堆放整齐。
(2)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在钢筋安装前需要备好必要工用具,了解施工条件,做好技术交底,并使每个工人都懂得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绑扎钢筋时必须搭设工作台,纵向钢筋必须设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钢筋保护层与结构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垫块绑扎在相应位置,垫块厚与保护层相同。保护层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绑扎好钢筋需要严格定位,绑扎前还需要放样,以保护该部位钢筋绑扎质量。钢筋在安装时有其一定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如在帮扎钢筋网时,其长宽尺寸偏差不应超过正负10毫米,需经过钢尺测量。
2.3混凝土工程施工
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主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控制内外温差,减小混凝土内外由于温度差而产生的温度应力。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进行各项施工准备,如钢筋通过隐蔽验收,主体结构防雷接地验收合格,插筋位置、规格、间距、标高、弯钩方向等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位置准确;测量准备;机械(机具)准备;劳动力准备及技术准备等工作。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应根据在建工程的混凝土工程特点进行设定。浇筑过程中,需要有人工随时检查浇注过程中的混凝土情况,防止离析等现象的发生。浇注完成设计标高后的混凝土,应由专门抹面人员收面找平。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水泥凝结过程中产生大量水化热,易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当温差大于25℃时混凝土易产生温度裂缝。
混凝土施工控制:在进行混凝土使用前要做好搅拌振捣工作,振捣的不密实将直接引起混凝土的麻面,多孔以发蜂窝现象,影响使用效率。用于浇筑的混凝土要做好配比计算,原材料及外加剂的配制情况。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要做好模扳处理工作以发轴线的设置高度,一切准备工作完毕后才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由于混凝十浇筑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整个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要求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精心设计,保证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在严格管理下进行。
2.4预应力工程施工
预应力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施工序,预应力就是建筑结构的组成构件还没有承受外载荷时,将拉应力预加给模块中受拉力的钢筋,使构件刚度提高,裂缝延缓出现,各构件的耐久性增加。在机械角度分析,其就是提前产生应力,主要优点是可使构件的刚性增强,振动使减少,避免变形日。提高原构件的抗性,改善其强度和硬度。
2.5防水隔热工程
(1)基面处理:施工表面基层坚实,平整,无尘土,无油污,干燥。处理好所有穿过天面的管道,去水斗,烟道口等。所使用的防水涂料必须在有效期内。
(2)底漆:cw系列产品,防水主剂使用前,先在基层面刷一层CW-200透明底漆。粘结残留在基层面的灰尘,增强基层面与防水主剂的粘结力。
(3)防水涂料施工:用橡胶刮板或棕刷均匀地将防水涂料涂刷在基层上,涂刮应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反复多次,确保涂料在基层表面的渗透和粘结。固化后防水膜厚度一般为1.5mm~2mm(视具体工程要求而定),KS系列产品涂料,需做二层涂刷。第一层涂刷约为最后完成固化后厚度的1/3,在第一层涂料表面干固后(常温约10h~24h),则可进行第二层涂刷,约为最后完成固化厚度的2/3。在有墙脚、烟通、竖管的地方要涂刷至底脚上15cm~30cm。
(4)检验:防水工程完成后,在饰面工程施工前,在业主有要求时由分判商进行试水试验。并由地盘总管或其代表在”单项工程验收表”上做记录确保建筑物达到防水要求。
结束语: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是建筑物整体中最关键的部位,主体结构能承受来自建筑物的上部结构荷载,并能传递上部结构的荷载,且能确保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充分发挥出建筑物的结构性能优势,因此其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乐.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7).
论文作者:李定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模板论文; 结构论文; 主体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