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韩日经济竞争与合作_朝鲜经济论文

中韩日三国未来在经济上的竞争与合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韩日论文,在经济上论文,竞争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导言

(一)改变中的世界经济

数千年前,古代中国在比较厚实的基础之上,就已发展出灿烂的文化,而这先进的文化与经济也通过“丝绸之路”向西方传播。因此就形成了华夏文明与阿拉伯文明以及罗马文明融合,并为欧洲文明长期深植于东方社会的局面提供了条件。标榜冒险精神和理性主义的希腊和罗马哲学,在复兴欧洲的文明和经济上还有其他的贡献,最后为十九世纪的产业革命铺路。①

尽管欧洲社会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向来保持稳定,美洲新大陆在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悄悄地取得领导地位。当全欧洲正饱受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而又因为缺乏一套对付科技发达和财富累积所带来的内部矛盾有用的哲理苦无对策之际,美国开始在经济上取得世界的领导地位。不过,从主要的经济指标看上去,美国的领导地位其实不如想象中稳固。与此同时,中国、日本以及韩国都纷纷在经济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即使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相比。

有趣的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世界的经济领导地位一直是呈由东而西的态势变动的。终于,中国总算又有一次机会,重新在经济上取得领先地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一些主要的数据,例如国际贸易盈余、国内生产总值(GDP)成长率、外汇汇率的变动、物价指数,以便针对全球经济的走势一探究竟。

(二)经济中心由东而西移动的证据

附表一显示的是美国、日本、中国和韩国每年度的贸易余额。本表中,读者可以清晰看出这些国家的贸易盈余的变化趋势。

〈表Ⅰ-1〉1995-2005年各主要国家国际贸易盈余

单位:百万美元/US million dollars

USA美国 CHINA中国JAPAN日本

KOREA韩国

1995 -186,109 16,696 107,234-10,061

1996 -196,952 12,215 61,749-20,624

1997 -209,838 40,422 82,203 -8,452

1998 -262,215 43,475 107,443 39,031

1999 -363,643 29,232 108,105 23,934

2000 -477,382 24,109 99,738 11,787

2001 -450,080 22,545 54,407 9,341

2002 -507,127 30,420 79,532 10,345

2003 -578,279 24,839 88,887 14,990

2004 -707,160 32,756 111,133 29,382

2005 -804,900 101,500 99,458 22,112

Source:Economic Statistical Yearbook,Bank of Korea,1996-2005

中日韩三国的贸易余额,基本上呈稳定成长,而美国则显然是终年呈赤字的局面。美国的贸易赤字将继续恶化,也正显示美国面对挽救自己恶化的经济,面临比原来预期更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中国则拜一些主要生产因素(例如初级原料、劳力和土地等)较低的价格之赐,享有巨额的贸易顺差。

换句话说,美国已经逐渐因为其国内昂贵的生产因素(例如劳力),而在科技上失去优势,而让工资、土地和初级原料较廉价的中国在科技的开发上急起直追。②

与此同时,日本和韩国,也受惠于经济重心由美国向中国转移的事实(参照附表Ⅰ-1),其实算得上是一种“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日本和韩国的经济结构迥然不同;日本的贸易顺差大部分来自美国,而韩国的贸易盈余则来自中国:相对于韩国,日本明显较仰赖美国的经济。因此,日本未来的经济地位会逐渐转弱,而美国的贸易赤字连年扩大,是由于竞争力逐渐被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所削弱的关系。日本的确也尽了努力以修正其经济结构,而且成效亦属卓著。

〈表Ⅰ-2〉各主要国家GDP成长率

单位:%

USA美国

CHINA中国

JAPAN日本

KOREA韩国

19952.510.5 1.89.2

19963.79.6 2.27.0

19974.58.8 0.84.7

19984.27.8 -1.8

-6.9

19994.57.1 -1.09.5

20003.78.0 1.28.5

20010.88.3 -2.13.8

20021.69.1 -0.77.0

20032.7

10.0 1.03.1

20044.2

10.1 0.64.6

20053.59.9 1.84.0

不仅仅如此,还有一些证据显示经济重心逐渐偏离美国而转向东亚国家。一如附表Ⅰ-2所示,1995年至2005年间,中国和韩国比起日本和美国,GDP成长率明显高,而且各方估计这股趋势将会持续下去。另外一项证据则和相关各国浮动的外汇汇率有关。

〈表Ⅰ-3〉各国货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

Europe China

Japan

Korea

(Euro)欧洲的欧元 (Yuan)中国人民币

(Yen)日圆

(Won)韩国圜

1995 -8.4 94.1771.0

1996 -8.3108.8804.8

1997 -8.3121.0951.1

1998 -8.3130.9

1398.9

19990.9

8.3113.9

1189.5

20001.1

8.3107.8

1130.6

20011.1

8.3121.5

1290.8

20021.1

8.3125.4

1251.2

20030.9

8.3115.9

1191.9

20040.8

8.3108.2

1144.7

20050.8

8.2110.2

1024.1

附表Ⅰ-3显示各国货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看得出,韩圜和人民币一直稳步升值,而美元和日圆则相对走弱。③ 当今韩圜和人民币兑美元的价值维持高水平,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将持续增长,特别是相对于美国而言。出于经济上对中美两国依存度的不同的缘故,日圆在贬值,而韩圜在升值,但不变的是,日本靠着先进的技术和不断的产业改造,经济上仍旧比韩国来得强劲。

(三)推动世界经济板块变动的因素

许多之前的研究,论述的都是主要的生产要素,诸如资本、劳力、技术等,所以在此应当对各国上述各项生产要素的国内价格进行一下比较。首先,让我们来比较中日韩美四国的情况。

〈表Ⅰ-4〉各国蓝领阶级平均月薪

单位:美元/US Dollar

USA美国

China中国

Japan日本Korea韩国

20002,688

882,719 1,417

20012,880

982,449 1,319

20022,898 1112,364 1,525

20033,072 1252,558 1,740

从附表Ⅰ-4,看得出中国与其他各国在工资水准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举例来说,2003年美国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24倍之多,中国的工资水平亦与日韩两国相去甚远。很显然地,中国经济的优势与廉价的劳力是脱不了关系的。

其次,众多生产要素当中,相当重要的一项,非土地莫属了。因此,笔者接下来打算以土地的价格来说明,当前为何有一股重心转移的趋势在酝酿中。2003年,韩日两国的城市地价分别为1726美元和6745美元。这样的水准,甚至可与美国相“比美”。而由于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似乎尚无确切的地价,是以此处暂且以土地的租金为准。大体上,地租在中国都在200美元一平方米以下,比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来得低。

第三,看看近来黄金以及原材料的涨势。显然工业用的原物料的价格,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贸易上,为一些国家提供了优势。

〈表Ⅰ-5〉原油,铜,黄金价格的走势

Item商品

Oil(Dubai)迪拜原油 Copper铜

Gold黄金

Year年度

USD/Barrel美元/桶USD/Ton美元/吨

USD/Ounce美元/安士

2000

19.46 1,803.0 272.3

2001

19.03 1,460.4 278.9

2002

27.07 1,542.5 348.1

2003

28.76 2,318.0 415.5

2004

34.58 3,264.0 438.5

2005

53.16 4,542.0 517.0

资料来源:韩国银行经济统计年报,2001至2005年

值得一提的是,自本世纪以来,原油的价格已经涨了三倍,而且这股趋势丝毫没有减退的迹象。这个现象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大规模经济发展,再加上各界假定的中东的紧张局势使然。再者,大部分工业用原物料的价格,在过去几年来,也呈上涨的局面,最后造成全球性的政治和经济上的不安定,如果缺乏任何的对策或协调的话。

下面第二部分,笔者将探讨各国的经济趋势的概况,以资找寻各国经济的优势和劣势。第三部分则研究中国崛起后的角色,以及其所带给各国的挑战。最后,本文将在第四部分,针对世界经济现状进行总结与建议。

二、东北国家经济趋势概览

(一)国际贸易

尽管1997年间发生了一场外汇危机所导致的经济危机,但韩国已一如附表Ⅱ-1所显示,彻底走出谷底,恢复失去的经济力量。这表示韩国在前总统金大中的领导下,经济危机处理得当。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期间内,韩国的外汇储备的美元现值增加了整整十倍之多,而且GDP的成长率,除了1998年由于全国性的金融危机的关系未见成长之外,也一直处于正成长状态。国际贸易自1998年以来,也是年年都呈现黑字,使得韩国的经济一直是活力十足。

〈表Ⅱ-1〉韩国主要的经济数据

Index指数 dollar reserves外汇储备 annual growth GDP exports 出口额 Imports 进口额

Year (百万美元) 年成长率

(million USD)

rate of GDP (million USD)

(million USD)

199719,710 4.7%

138,619 141,798

199851,963-6.7%

132,121 90,495

199973.700 9.5%

145,463 116,792

200095,855 8.5%

175,948 159,076

2001

102,498 3.8%

151,262 137,770

2002

120,811 7.0%

162,553 148,374

2003

155,352 3.1%

193,820 178,830

2004

199,066 4.7%

253,840 224,460

2005

210,391 4.0%

284,420 261,240

资料来源:韩国银行经济统计年报,1996至2005年

中国的经济是如何直接间接影响了朝鲜半岛双方,是值得研究的。附表Ⅱ-2显示了中国与主要国家间的国际贸易的贸易额(以美元表示),同时也不难看出几点现象。首先,中国同欧洲、俄罗斯和韩国间的贸易额,一直不断增加,而与美日等国间则有减缓的趋势。这说明了中国在贸易伙伴的选择上,已渐趋多元,尤其是中国与朝鲜间的贸易额,去年也是正成长的局面,尽管朝鲜的核问题在国际上造成不小的负面效应。不可否认地,这同时也显示中国同朝鲜以及韩国双方,同时保持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关系的强烈意愿,以便稳坐区域强权的地位。④

从韩国的立场看,中国也的确给韩国的经济带来不小的贡献。一如附表Ⅱ-2所示,在2002年,韩国与中国,不论是在贸易顺差上也好,或在贸易总额也好,都双双急速成长。另外,对中国的出口占韩国国际贸易总额的20.38%,可能也超过美国所占的比重。

附表Ⅱ-2也显示,韩国与美日中等国间的国际贸易最近十年来的趋势。看得出,韩国与中国的国际贸易呈现增长的情势,而与美日则呈现循环性的态势,进而从2004年起,中国已经成为韩国首要的贸易伙伴。

中韩间经济合作的加速,伴随着贸易、投资和文化交流,其间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中国拥有大量的原材料以及廉价的劳力,而韩国则拥有先进的科技,绝佳的管理观念和融资的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两国互有优势,结合互补。

其次,邻国间相似的文化背景,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双方经济合作关系。去年一年当中,有超过两百万的韩国人和中国人,为观光、求学和经商等事由,涌入对方的国家。

〈图.Ⅱ-1〉韩国与主要伙伴的外贸金额

金额(百万美元)

(二)投资活动

附表Ⅱ-3显示以资金来源国为区分,中国吸引到的外资的金额。

首先,虽然到2002年为止,美国居外资投资中国的首位,但从2003年起,已由日本取而代之。其次,德国对于投资中国也兴趣不减,尽管其他欧洲国家似乎相对而言,兴致没那么高。第三,衡诸韩国的经济的大小,韩国也已经取得中国外资来源相当重要的地位。

例如,2003年中国外资的年增长率超过60%,堪称全球所有主要国家中最高的。这便意味着韩国在第21世纪,经济依赖中国的程度会越来越深。

(三)服务领域

最值得一提的是,中韩的经济合作尚且涉及旅行活动和运输。主要的旅行目的包括商务、观光以及学术活动。特别是观光产业,无论在韩国还是中国,都表现出极高且快速的成长(见附表Ⅱ-4)。

本附表显示前来中国的韩国人,比较起来人数上增长极为快速。或许是因为双方经济上的交流增长迅速,无论是在访客的人数,抑或在人均消费上,都嘉惠了两国的观光事业。虽然表面上来自日本和美国的访客人数仍然比来自韩国的多,但他们在成长率上,是减退的。这反映出该两国对拓展在中国的经济活动低迷的情绪。

来自中国的众多游客,也给韩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中国人赴韩的人数,在2001年成长了8.9%,首次超越了来自美国的游客。尽管来自日本的游客人数上仍旧居首位,但却较前一年减少了3.8%。可惜的是,韩国在旅游部门的创收近来减少了;2001年韩国赚取外国游客的收入是63.73亿美元,全世界排名第20位,但比前一年度少了6.4%。导致的结果是,2001年韩国成了观光旅游的入超国,全年入超1.74亿美元。

其次,韩国一直不断致力于建立一座经由朝鲜的洲际大桥,直达欧洲,以改变目前进出口贸易高度仰赖海运的做法。的确,这样的运输结构(海运)虽然为韩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但不容否认地,在国际贸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大环境里,它同时也有负面的效果,迫使韩国不得不找寻其他可资替代的交通路线,例如TCR(横跨中国铁路)和TSR(横跨西伯利亚铁路)。⑤

对于这项划时代的项目,俄罗斯尤其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些项目一旦完成,事关朝韩双方,乃至于中国、俄罗斯以及欧洲各国的经济利益,将是非常巨大的。举例而言,横跨欧亚的陆桥将使得韩国商品的运输成本较目前海运降低至少20%,进而增进洲际间的贸易。

再者,与教育和艺术表演有关的文化交流,则是多得不胜枚举。渐渐有一些韩国的父母,开始鼓励孩子前往中国留学,而不要一味地往热门的留学国度跑,像是美国和日本。据统计,2002年全中国的韩国留学生人数,已超过三万人,而且必定持续增加。

(四)政治上的制衡

现在该检视一下,朝鲜半岛上与核武问题息息相关的紧张局势。基本上,南北之间尚未发生过严重的军事冲突。纵使朝韩双方尚未建立起足够的互信基础,以便在短期内完成国家统一,至少双方有默契不以武力解决相关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前总统金大中才开发出所谓“阳光政策”,强调持续推行与朝鲜保持和平关系的一贯方针。

2002年1月间,朝鲜总理金正日访问了上海浦东工业园区,了解中国经济开放的情况。朝鲜在新义州一带,建立了特别经济开发区,并且与中国有铁路连接。尽管朝鲜方面缺乏吸引外资的法律和行政条件,但显示其处理由于自我经济封锁所导致的经济问题,立场开始有了转变。在这一点上,中国已经多次向朝鲜提出建议,要他们以开放为指导思想,对经济进行改造。在做出重要的政治决定的过程中,朝鲜也向中国倾斜,毕竟中国是朝鲜极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尤其在朝鲜从事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和原材料都告短缺之际。

就另一方面来说,正因为美国策动了一系列侵略性的军事行动对付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国,不少韩国人对美国实现世界和平这一点,总心存疑虑。因此,在韩国国内渐渐兴起一股反美情绪,进而让他们开始考虑让中国取代美国的地位。

由于中国对朝鲜半岛双方都具有政治上的实质影响力,很自然地,很多国家就认定中国具有能力化解朝美间围绕核武问题发生冲突的危机。中国介入朝鲜与美国间的关系,或许也可以作为中国角色日趋积极的补充证据;衡诸两国过去二十多年来的共同的经济利益,中国在制衡美国和日本上,是有一定的办法的。

三、韩国的经济所面临来自中国的挑战

就理论上而言,中韩经济合作,是在学者Heckscher-Ohlin的所谓“要素赋予理论”的基础上开展的。⑥ 换言之,中国在劳力和初级产品等部分生产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而韩国则是在资本和技术上有优势。两者合作,结合各自的优势,让双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以价格取得优势。如此的互利互惠的经济合作关系,自从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一直持续着。衡诸一些统计数据,例如直接投资和贸易盈余,韩国在未来几年继续借由同中国的贸易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应该是没问题的。

话虽如此,吾等也必须考虑一下学者Vernon所谓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International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方足以准确预测中韩的经济合作关系的明天。只要中国提升其产业技术,中国所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就会与韩国的形成激烈的竞争,进而使中国自韩国进口高科技产品的需要日减。姑且假设韩国未来都没有任何的技术创新,中国将迎头赶上韩国目前的科技水平。这种现象将使中国不再在高科技产品上仰赖韩国的输出,并逼使韩国放弃国际市场,将既有的地盘拱手让人。果真如此,那么中国将成为威胁韩国的对手。

附表Ⅲ-1表示依据产品分类,中国在国际贸易上的表现。从表不难看出,中国的产业结构自九十年代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举例来说,在1990年,初级产品占据中国的总出口额的比重是25.5%,到了1995年则是13.7%,到2001年降到9.5%,到2003年更降低至7.9%。在此期间属于高科技产品的机械类产品,占据的比重则从1990年的9%,提升至2003年的46.5%。这些数据所反映的转变,无非显示中国的产业结构,或多或少已经改变到能以自己生产的高科技产品,来取代舶来品的地步。这样的结果会给韩国带来不利的效果,倘若韩国无法及时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抵消来自中国的压力的话。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对韩国所造成的另一项挑战,同时给韩国带来威胁与机遇。起初,各方认为中国的入世,对韩国是利大于弊,前提是如果韩国能成功在中国境内行销其高科技产品的话。不过,一旦中国对全世界开放其国内市场,中国就有更多的机会向更多的国家取得技术,开发更多的产品。长期下来,中国就比较没有必要仅仅向韩日美等国进口高科技产品。

四、结束语

因为朝韩双方都处于和平统一的转折点上,如何妥善处理由于朝鲜宣布其拥有核武所引起的政治和军事上的紧张局势,实在再重要不过。就连美国也并未润饰其一如对伊拉克和阿富汗使用武力的强烈意愿,最终造成朝韩双方都将面临爆发让经济基础受到无法挽回的破坏的战争的危机。

为了解决共同的问题起见,没有人敢否认,各方一切的无条件对话都是有必要的。其中,在对付朝鲜、日本和美国这点上,许多韩国人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的角色,赋予了高度的注意。

幸亏,中国着眼于自己的利益,也完全明白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的必要性。因此,至少目前是如此,中韩间的经济合作,极有可能会在双方对东北亚地区的共同政经利益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下去。

就这点意义而言,互利互惠的项目工程(例如TCR),事关朝韩、俄罗斯、中国等,以及以防止外汇危机为立意的东北金融联盟的建立,都可以在各方合作的基础上,加以完成。另一方面,中国迅速增长的经济,在竞争优势上必定会给许多国家带来相当的威胁,包括美国和日本。举例来说,众多韩国的劳力密集的产品的国内和国际市场,都已经不得不拱手让人,而且更有甚者,就连韩国一些高科技产品,面对来自中国的竞争威胁,其市场也在萎缩当中。假使韩国再不加紧提升科技水平的话,中国将很快地在许多经济指数上超越,甚至取代韩国。

为了能更好地迎接东北亚世纪的到来,韩国必须尽速提升到科技创新的境界,又同时兼顾美国、俄罗斯、日本以及朝鲜等各方面利益的平衡。很显然,朝韩双方应当善用中国的地位,来制衡各有关强权大国,以寻求一己最大的利益。

就日本的经济而论,其亦喜亦忧,自中国和美国的立场来看的话。为了恢复其同他国的竞争优势,日本业已尽了相当的努力来让技术升级,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然而,只要日本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不减,解决经济问题将面临同样的困难。换句话说,日本最好是能够把其经济的重心,由美国逐渐转向中国。同时,在此也强烈呼吁日本一改其在外交上对韩国和中国的固有立场,才有可能从他们那里获得什么经济利益。在此同时,日本也对开发连接韩国、中国、俄罗斯和欧洲的陆桥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个兴起中的世界大国,在此建议中国对其经济的处理和经营,必须谨慎。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必须适度予以控制,否则与其他现存的领导大国,包括美国和日本,一旦发生冲突,将是一发不可收拾,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有鉴于过去,经济的和政治的争端最后往往以战争收场,各方往往都不是赢家。从而,我们希望中国在发展自身的经济之际,能审慎检讨其发展策略,并考量到环境的动荡,一改世界经济的面貌。譬如说,节省原料的产业结构,对中国而言应属可行的策略之一。

作为结束语,笔者建议我的祖国韩国,宣告成为永久中立国,一如瑞士,为了真正解决朝鲜的核武所引发的区域性的问题起见。这影响世界和平至大。一旦这个理想获得实现,朝鲜半岛就足以为中国、日本和美国等各方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紧张局势的缓和,做出贡献。

注释:

①Toynbee,A.J.,Study of History,Vol.12,1961

②Hoge,J.F.,Foreign Affairs,July/August 2004

③The Korean Won and Chinese Yuan are 950/USD and 7.9/USD respectively.一美元分别兑换950韩圜和7.9人民币元

④Pollack,J.D.,China and Changing North Korea,Conference on North Korea' s Engagement,Perspectives,Outlook,and Implications,2001,USA

⑤AsiaPulse News,Korean Govt.Aims to Link Inter-Korea Railways to TCR,TSR,2002

⑥Heckscher,E.F.and Ohlin,B.,Heckscher-Ohlin Trade Theory,1991,The MIT Press,USA

标签:;  ;  ;  ;  ;  ;  ;  

未来中韩日经济竞争与合作_朝鲜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