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化思想——兼论现代社会发展的实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社会发展论文,实质论文,人类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马克思人类社会化思想立足于其社会性概念,揭示了在物质生产工具变革基础上人类社会演化发展的内在机制,阐明了人类社会化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趋势。它是我们建立科学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石。
150年前,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个论断从人类的存在形态同一定的哲学形态、人的本质同哲学的本质的内在关联出发,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化的人类”是对分散、孤立和利己的市民社会的扬弃和超越,是人类的一种新的存在形态,并指出新唯物主义正是从人类的这种存在形态中获得自己的哲学规定和时代本质。在往后研究中,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人类社会化进程的内在机制和发展规律,形成了蕴含丰富的人类社会化思想。
今天,人类的社会化发展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并愈益清楚地显示它将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基本主题。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研究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化思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的社会性概念
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化思想的深层理论根据,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社会性思想。“社会性”概念揭示了人类进化超个体、超自然的特征,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正是在对人类活动社会性发展的分析中,马克思阐明了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时代本质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自我扬弃的内在根据,并从宏观历史走向的高度,指出了人类社会化进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趋势。
“社会性”概念是我们经常引用但又缺乏深入理论分析的一个概念。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社会性”是表征人和社会同一性的概念。其基本涵义,是指人们相互依赖协作的社会属性。它的现实形态,就是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人的社会性是通过交往体现出来的。通过交往,个人特殊的活动转化为社会的活动;个人自然的存在,转化为社会的存在。因此,社会性意味着人对自身自然性和个别性的扬弃和超越。习惯上我们往往把社会性直接说成为社会关系,严格讲这是不够确切的。社会性是相对于个别性、自然性而言的社会属性,社会关系则是人们社会联系的结构化形式。社会性是社会关系的内在含义,社会关系则是社会性的现实体现。作这样一种区分,对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关系体系的演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性”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社会性的质,是指其历史规定性。一般说来,“社会性”本身就是人们活动的一种性质,即活动超个体、超自然的社会性质。但这个意义上的社会性质,是抽象掉活动的具体历史特征的一般性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们的活动还具有特殊的历史规定性,马克思称之为“质的社会规定性”。〔1 〕我们不妨称之为社会性的特殊的质,以区别于社会性的一般的质。这种质赋予人们的社会联系以具体的历史的性质,就如马克思所说“分工的相互关系是由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使用方式(父权制、奴隶制、等级、阶级)决定的。”〔2〕所谓“使用方式”, 指的就是社会的特殊的质。
“社会性”的量,是指人们互相依赖协作范围的大小和领域的多少。人们互相依赖协作的范围愈广泛普遍,领域愈丰富全面,其活动社会性程度也就愈高。一定的社会关系,就是社会性的质和量的统一体。社会关系的演化发展,就是在物质生产的推动下,社会性由量到质的转化发展过程。因此,社会性的发展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含义和实质,也是不同社会形态互相区别的内在根据。社会性体现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不同领域中人们活动的社会性的质和量有各自特殊的内容,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如在政治领域,社会性的量表现为民众参与政治的程度,社会性的质表现为一定的政治制度。在社会领域,社会性的量表现为社会结构分化和专门化水平,社会性的质,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制度,等等。
人们活动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物质生产领域,马克思称之为生产社会性。生产社会性的基本涵义是指生产者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生产社会性的量,体现在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上。马克思曾说过,分工的发展也就是生产社会性的发展。〔3〕生产社会性的质, 则以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表征,它赋予人们之间的物质变换以一定的历史规定性。一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就是在生产力的推动下,生产社会性由量到质的运动转化过程。
生产社会性除了具有量和质的规定之外,还有一个媒介问题,即把人们互相联结起来的中介。一定的媒介形式由生产社会性的发展水平所决定,而一定的媒介则决定人们社会联系的具体方式。从历史的角度看,生产社会性的媒介有三种形式。一是前资本主义阶段中的人身依附关系。这种关系是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它使劳动一开始就具有了社会性。这里,“前提本身起媒介作用”,生产社会性的质与媒介直接同一,劳动的特殊形式直接就是它的社会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关系表现为直接的人与人的关系。但这种媒介的作用范围,以共同体的规模为限,因而这种直接的社会性具有狭隘的地方性质。第二种媒介是交换价值。商品的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这里,劳动的一般的人类性质形成了劳动的社会性质,交换价值成为生产社会性的表现和媒介,从整个社会生产的范围来看,生产社会性的质与媒介分离。交换价值这一媒介,使人们的社会联系间接化、物化了。第三种媒介是未来的社会所有制。由于生产资料归全体人员所有,人们按照预先商定的计划生产。因此,劳动的共同性又成为前提,它使劳动一开始就成为一般生产的环节,前提又充当媒介,劳动的特殊形式和社会形式重新归于统一,生产社会性的质与媒介又趋同一,人们在生产中的社会联系又成为直接的、简单明了的关系。
根据人们物质联系的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历史区别,马克思又把生产社会性区分为一般和特殊两种类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条件下,劳动的社会性是通过个人劳动采取一般性这种抽象形式得到表现的。马克思认为这种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的社会规定,“不是通常的意义,而是特殊的意义。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4 〕这种社会性必然要表现为一个物,从而造成人们社会联系的间接化,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分裂。这种社会性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间接社会性。相反,在农村宗法式劳动、早期自然发生的共同劳动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的劳动中,成为社会纽带的是劳动的特殊性,而不是劳动的一般性。一定的社会联系(家庭,公社和自由人联合体)使个人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这种社会性就是相对于特殊社会性而言的一般社会性或“通常意义”的社会性,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直接社会性。
社会性思想的提出,把社会基本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具体化了,并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关系的含义和实质。社会关系是人们活动社会性的现实表现,这种表现又具有自己的历史规定性。因此,一定的社会关系总是人们活动社会性的量和质的统一体。活动社会性的质(历史规定性)制约着活动社会性量的发展,而活动社会性的量,又制约着活动社会性质的水平。换句话说,一种社会关系性质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发展程度(规模和水平)。因此,我们考察和研究一种社会关系时,必须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进行。只有在社会关系的量和质的统一中,我们才能对一种社会关系作出客观的科学的评价。过去我们研究社会关系,往往侧重于质的评判,而忽视量的分析,特别是忽视社会性的量对社会性的质的制约作用,如对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的分析就是如此,这样往往导致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抽象理解和肯定。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当然主要应视其性质怎样,但也不能忽视这种社会制度所蕴含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全面程度,离开了具体的社会关系,一定的制度形式就只是形式上的、抽象的。实际上,所谓先进的社会制度,无非是指这种制度所蕴含的或允许蕴含的社会性程度要高于其他的制度形式。
我们对马克思社会性概念所作的上述阐发,目的是要对唯物史观作一种不同于因果性或功能性解释的意义解释。这个意义内在于历史,也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固有的,只是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罢了。这种解释本身,也为我们提供了马克思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视角。
二、人类社会化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社会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社会化概念,是指人们的活动、产品等所具有的社会的公共的性质,如我们通常所说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产品的社会化等等。目前我国理论界所提到的生产社会化,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这个意义上的社会化概念,同社会性概念的含义相当。狭义的社会化概念或者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化概念,是指相对于特殊社会性而言的“通常意义”的社会性,即直接社会性,是指社会性的一种新的类型。这是由于生产社会性的质(同时也是媒介)的转化所引起的人们社会联系方式的变革,即由间接的联系转化为直接的联系。人类社会化是表征人类应有的一种存在形式的概念,它的基本涵义,是指随着人们社会联系的丰富全面,人们的社会关系由间接转化为直接,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分裂消失,人们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这样一种状态。
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早期,人类社会化就作为人类解放的内容和目标提出来了,虽然当时还没有明确使用“人类社会化”这一概念。人类社会化思想的提出,以确立人的社会本质为理论前提。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马克思就指出,人不只是个体感性的存在,而且还是类的存在,“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从对人的本质的这一理解出发,他分析了资产阶级革命造成的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裂所产生的后果。他指出,这种分裂使个人利己主义的活动和生活,同他的公共的政治活动相分离。在市民社会中,个人作为具有私人利益的人从事活动,人们社会联系的纽带是私人利益,个人只是一种感性的自然的人。在政治共同体中,个人从事的是类的活动,个人把自己视作是一个社会存在物,虽然是一种抽象形式的存在。因此,当个人在自己直接的现实的存在中时,他却失去了自己的类生活,从而失去了真实性;当个人在自己成为类存在物的地方,又失去了自己的现实生活,成为一种抽象的普遍性。在这种背离中,包含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分裂和对抗。马克思认为,人类解放就是要消灭这些对立,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统一。他当时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只有当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抽象的公民,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人劳动、自己的个人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的‘原有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成为社会力量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当作政治力量跟自己分开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类解放才能完成。”〔6 〕马克思把实现了这种统一的人类存在状态称之为“社会”:“建立在人们的现实差别基础上的人与人的统一,从抽象的天上降到现实的地上的人类概念——如果不是社会的概念,那是什么呢?”〔7 〕这里的“社会”概念同社会化概念含义一致。
但是,当时马克思还处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之下,他虽然开始认识到人的活动和一定的社会形式之间、人的本质和社会关系之间的本质联系,但对这种联系作了人本主义的解释。马克思用人的本质来定义社会,把人与人之间的以交往为基础的社会联系视作是人的类本质、类生活。所谓人与社会的分裂,无非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分裂或二重化。扬弃异化就是存在与本质、个体与类的矛盾的解决,是人向社会人的复归。这表明,当时他还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考察人,还没有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8〕上来考察人的真实的历史发展, 因而不可能揭示实现人类社会化的途径和内在机制,人类社会化思想也还没有获得科学的形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社会历史研究领域,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开辟了从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中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道路,从而使他的人类社会化思想奠定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
人类社会化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历史过程,它经历着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化的一般界定,在古代社会人类处在社会化的状态。马克思曾多次提到,在古代的公社、中世纪的农村家长制中,生产的共同性使人们的劳动具有直接的社会性,我们可以“看到一幅有计划和有权威地组织社会劳动的图画”,〔9 〕人们的一切社会联系都表现为直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古代的这种社会化,具有自然规定的狭隘地域的性质,我们不妨称之为原始的人类社会化。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打破了封闭的地域界限,大大促进了生产社会性发展和人们社会关系的全面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但资本主义社会在促进了人的社会化发展的同时,又造成了社会关系的物化,造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分裂。因此,马克思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既是人类社会化的一个肯定形式,又是它的否定形式,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内在对抗中发展出来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化新的肯定形式,也是严格意义上的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人类社会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人类活动不同领域的社会化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作为原动力的是生产社会化。生产社会化是马克思分析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基础性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凸现了马克思分析现代社会发展的方法论特色:以生产资料的变革为起点、生产社会性的发展为中心线索,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矛盾机制和发展逻辑,并以此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关于生产社会化这个重要概念,理论界的研究并不充分,对它的具体涵义的理解也不一致。人们往往从这一概念本身研究这一概念,而没有把它放到马克思人类社会化思想的总体框架中加以审视,因而不能充分认识这一概念重要的方法意义。
从生产社会化这一概念的形成来看,它是马克思在比较资本主义的协作同农民的小块地耕作和手工业的独立经营时提出来的。相对于小生产孤立分散的劳动,生产社会化意指一种社会结合的劳动,即劳动本身由个人的活动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劳动方式获得了社会的性质。这是生产社会化的基础性含义。
从生产社会化产生的前提来看,它的形成又是以劳动从属于资本为前提。它是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劳动者的私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产生的人类劳动方式的一次重大转折。所以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现为孤立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历史必然性。”〔10〕因此,马克思当时所说的生产社会化主要局限于生产单位内部。恩格斯曾根据19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的新发展提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无计划性也没有了”,〔11〕但这是以股份公司和托拉斯的存在为前提的。列宁也说过,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紧紧接近最全面的生产社会化,它不顾资本家的愿望与意识,可以说是把他们拖进一种从完全的竞争自由向完全的社会化过渡的新的社会秩序”,〔12〕但列宁也认为这是垄断的结果,可见生产社会化主要局限于生产单位内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致看法,这也反映当时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实际。
由于劳动从属于资本,服从资本的支配和指挥,因此劳动的社会结合表现为有计划的分工协作。马克思在谈到生产社会化的最初形式即简单协作时指出:“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 ”〔13〕恩格斯也曾说过,社会化生产是无政府状态的直接对立物。 在列宁的用法中,生产社会化也是同计划性相联系的:“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最严格的普遍的计划和监督,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在事实上社会化。”〔14〕生产社会化的这一涵义或特征,同马克思关于社会化概念的狭义界定也是相吻合的。由于生产的共同性和计划性,在生产单位内部劳动者之间并不交换商品,人们在劳动中的相互关系表现为一种直接的关系。
鉴于当时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基础是机器体系,所以马克思把劳动的社会结合主要理解为是生产资料和人员的集中,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生产的集中化和大型化。虽然他当时已敏锐地看到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劳动的社会结合将日益超出个别生产单位的范围,如他曾说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单纯单个劳动或者单纯内部的或外部的一般劳动的活劳动的直接性质被扬弃。”〔15〕但是生产单位外部或整个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在当时仅处于萌芽状态,马克思也没有明确把它作为生产社会化的一种新的情况提出来,所以他始终把集中化和大型化视作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基本趋势,由此导致他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及商品货币将被扬弃的过早判断。
现在看来,集中化或大型化并不是生产社会化的涵义或本质特征。生产社会化的基本涵义是社会性和计划性。集中化或大型化只是生产社会化的表现方式。基本涵义是稳定的、不变的,而表现方式则将随着生产资料的变革和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手工工具时代,生产社会化的基本形式是简单协作。机器体系的形式,使机器不再表现为单个工人的劳动资料,它只有通过直接社会化的劳动才发生作用,“劳动的协作性质,在这里成了由劳动资料的性质本身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了。”〔1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智能化,科学知识、信息将成为主要的生产条件,生产社会化的表现形式也将由此发生重大变化。当代生产出现的小型化、分散化趋势,就是生产社会化愈来愈表现为对一般社会知识的依赖的产物。同时,生产社会化的新形式,也必将影响资本主义私有制自我否定的具体方式。
生产社会化作为一种崭新的劳动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形式,也是这种生产方式内部的否定因素。生产社会化从以下三方面否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作为一种社会性劳动, 否定了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私人性;(2)作为一种有计划的劳动, 否定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3)作为生产者之间的一种直接的社会联系, 否定了生产者之间以物为中介的间接联系。因此,生产社会化预示着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召示着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诞生。总的进程是: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不断扬弃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的私人性,促进资本的社会化,同时也推动社会领域的社会化进程,最终趋势是实现占有方式事实上的社会化,从而实现“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一客观历史进程清楚地表明,社会化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进程,是它的内在本质和必然趋势。当然,社会化进程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深层逻辑,是通过该社会的表层即经济层面的一系列规律发生作用的。
三、人类社会化和社会现代化
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化思想涉及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1 )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目标;(2 )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含义和实质;(3 )关于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社会化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结。这些内容表明,社会化是一个具有广阔分析视野的概念。但我们这么说并不是要用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化思想来取代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或现代化理论。作为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人类社会化思想,同现代社会发展理论,至少有如下两点区别:
1.人类社会化作为一种结果和状态,是指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现代化作为一种结果和状态,则是指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的现时代,是指现代社会各个方面所经历的前所未有的变革和达到的新的发展水平。就此而言,现代化只是人类社会化发展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
2.人类社会化思想和现代化理论,它们概括和说明的问题,分属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层面,是两种不同层次的社会理论。人类社会化思想,主要揭示现代社会发展的实质、内在机制和客观趋势,属于发展哲学理论。现代化理论虽然也要涉及上述问题,但重点在于阐明现代社会各个层面经历的种种变革、特征以及发展战略,等等,基本上属于经验科学。当然,“社会化”本身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本质特征,但它并不能涵盖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切特征。
但是,作为深刻地概括和揭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本质和内在逻辑的人类社会化思想,为建立一种科学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和理论构架。马克思也正是以这个思想为基础,建立了自己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理论,即马克思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化思想和现代发展理论的关系,在目前这个分析阶段,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人类社会化作为一个过程,严格说来是从现代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开始,并一直延续到共产主义。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现代”概念的时间含义是明确的,即专指现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阶段。所以马克思著作中的“现代社会”,指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因为当时资本主义是现代社会的唯一形式。在马克思晚年研究了俄国的发展问题后,这个看法有所改变,提出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并存的可能性问题。
现代化理论中的现代概念,其时间含义一般也是指自16世纪以来并延续至今的世界性社会变革进程,这同人类社会化进程的起始时间一致。但现代化的下限在哪里?并不明确。人们一般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以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为标志的人类发展阶段,但这个说法的时间含义也是很模糊的。“现代”概念时间含义的模糊性,影响了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性。我们认为,应该采用马克思关于“现代”的时间界定,这有利于我们科学地把握现代社会的时代本质。和马克思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所说的现代社会,不仅包括资本主义社会,而且也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处于同一个历史时期。当然,这样的“现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它将有若干个发展阶段。西方学者提出的“后工业化”、“信息时代”、“后现代化”等等概念,作为区别于现代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缺乏科学根据,但如果是标志现代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则是可以考虑的。
2.由于目前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关于“现代”概念的时间含义模糊不清,人们关于现代社会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独特时代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而也就无法阐明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化思想通过对人类活动社会性发展的分析,指出了社会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必然趋势,这实际上也就规定了现代社会的时代本质。把握住这个本质,有利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各个方面实际的变革及其内在规律。
当然,一个历史时期的本质是多方面的,如何揭示它的本质,取决于人们所取的分析角度。如果从人对自然的活动方式的角度来概括,那就会把现代化的本质归结为工业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就是这样做的。如果从经济角度来概括,那么现代的本质就是商品化。在国内的许多著作中,往往把现代化的内容归纳为四个方面:工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社会化。这种概括较为简单,易于帮助人们对现代化进程的把握,但把这四个方面并列起来,不利于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模糊了现代化进程的本质。
把现代社会发展的本质归结为社会化,所取的也是一种特殊的角度,即从人类物质活动出发,把社会理解为是社会关系的体系,现代社会是人类活动社会性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从这个角度看,现代社会的发展,就表现为在人们活动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上,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即社会化的过程。因为社会化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生产的、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等等,而且是各个领域活动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从这一角度概括现代社会发展的本质,比从其他角度进行的概括来得全面深刻。当然,本质总是抽象的、相对贫乏的。把现代社会发展的本质归结为社会化,只是有利于人们去认识理解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本质,有利于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而不能代替对各个领域发展特殊规律和具体特征的研究。
3.现代社会是人类活动社会性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它之所以构成一个具有特殊规定性的历史阶段,是由于人们活动的社会性在这个阶段采取了物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曾指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17〕当时马克思说的这个形态主要是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现在看来,社会主义也属于这个阶段。所谓“第二大形态”,也就是现代形态。
活动社会性的物化,既决定了一种经济形式(市场经济),也决定了人类社会化发展的特殊方式,即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推动活动社会性发展,促进人类的社会化进程。活动社会性的物化,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并将伴随现代社会发展的始终。实际上,现代社会就是以商品经济在社会生产方式中占统治地位开始,又以商品货币的消亡结束,它属于人类活动的社会性以商品货币为表现形式和媒介的整整一个历史时期。如果我们要对现代化下一个定义的话,那不妨说,现代化就是以生产社会化为动力,以商品货币为媒介的人类社会化进程。
4.人类社会化思想还给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提供了一种解释。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人类社会化进程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具体的矛盾机制、社会各个层面社会化进程的先后次序等,会有不同的情况和特点,这些就是不同现代化发展模式形成的重要根据。这对理解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两种基本的现代化模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早发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走的是一条典型的内生型现代化道路。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首先在生产领域获得现代特征即生产社会化,生产社会化促进占有方式的社会化,并推动社会其他层面的社会化。这个进程中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社会性与占有方式私人性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化进程中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进程,决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点是,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条件下,首先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使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转变为社会化的生产关系,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社会性与占有方式私人性之间的矛盾,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由此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的矛盾机制:在社会化占有方式同生产社会性(化)根本性质一致的前提下,解决社会化占有方式同生产社会化性(化)量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具体说来就是要解决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束缚生产社会性(化)发展的问题,同时要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一种社会化的所有制形式,这种所有制形式也有一个量的规定性,即社会化(公有化)程度问题。这种社会化程度决定了公有制性质的现实程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优越性的发挥程度。但公有制的现实的社会化程度并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决定的,而是由生产社会性的实际发展程度决定的。只有当公有制的现实的社会化程度同生产社会性的实际发展程度相适应时,它才能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类社会化进程就表现为,生产社会性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从而使社会主义的本质(优越性)愈来愈充分地体现出来。
5.人类社会化思想还蕴含着一种新的发展观。目前,现代化作为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变革的全面进程的观点,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那种认为现代化只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或工业化的观点,逐渐被抛弃。但是,具体揭示社会各个层面变革的内在联系,从理论上阐明现代化的有机整体性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建构一门科学的现代化一般理论,仍然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西方有些学者企图通过引入某个价值参考系的方法,来弥补单纯经济增长说的不足。但他们的所谓价值系统,往往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只是浪漫的幻想,如罗马乐俱部主席提出的新人道主义,费朗索瓦·佩鲁的新发展观,丹尼尔·贝尔的所谓“神圣意义的发掘”,〔18〕等等。
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化思想,以人类的物质活动为出发点,把人类活动的发展同活动的社会性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同这种发展的内在意义统一起来,从而使人类社会化思想成为一种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发展理论,它为我们建立一种全面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注释:
〔1〕〔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471、361页。
〔2〕〔8〕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第11、37页。
〔3〕〔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91、104页。
〔4〕同上,第18卷,第20页。
〔5〕同上,第42卷,第24页。
〔6〕同上,第1卷,第443页。
〔7〕同上,第27卷,第450页。
〔9〕〔10〕〔16〕马克思:《资本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版,第360、336、388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270页。
〔12〕《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版, 第341页。
〔13〕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52页。
〔14〕《列宁全集》第34卷,1985年第2版,第152页。
〔18〕参见番尔利欧·佩奇:《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一百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费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标签:生产社会化论文; 现代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抽象劳动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个人计划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