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确保变电检修现场的安全风险可控,积极应对变电检修现场的危险点,我们要强化危险点分析与安全控制策略探讨。
关键词:变电检修现场;的危险点分析;安全控制策略
1变电检修现场的危险点分析
1.1 什么是危险点分析
“危险点分析”或“危险点控制”的完全表述应该是“工作前危险点危险源的分析与工作中危险点危险源的控制”。
人类从事的每一项生产活动都存在着包括劳动者本身、工具设备、劳动对象、作业环境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危险性和不安全因素。危险点是指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行为等。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设备损坏、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和状态。工作前经过认真分析,充分认识危险点和危险源之所在,工作中采取隔离、警示、个人防护等有力措施加以防范,达到超前控制和预防事故的目的。
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电业员工创造了许多预防事故的方法与措施,如检修中的“安全措施卡”。当前提倡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旨在使这项工作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通过规范化的措施,使一线员工在工作现场形成预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一种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安全机制。
1.2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
(1)工作场地的特点,如高空、井下、容器内、带电、交叉作业等,可能给检修作业者带来的危险因素。
(2)工作环境的情况,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幅射、有毒有害气体、缺氧等,可能给检修工作人员安全健康造成的危害。
(3)工作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等可能给检修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4)操作程序工艺流程的颠倒、操作方法的失误等可能给检修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5)检修作业人员当时的身体状况不适、思想情绪波动、不安全行为、技术水平能力不足等可能给检修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6)其它可能给检修作业人员带来危害或造成设备异常的不安全因素。
1.3对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进行分析的重要意义
由于变电检修现场的环境非常繁杂,存在着诸多影响因素,如变电站内设备布局、停电范围的差异都有可能增加检修工作的难度,甚至引起安全事故。倘若事先未进行认真查勘,则无法掌握现场的实际状况,很容易引起多种安全事故,影响检修工作的实施、威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对变电检修现场的危险点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出其中的主要因素,再编制出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这样方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危险点,减少事故的发生几率,避免作业人员因担忧自身安全而分散注意力,促使其集中精神开展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作业人员操作失误,提高变电检修效率及质量,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通过对变电检修现场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可以为检修技术的选取提供可靠的依据,有助于缩减工作时间、提升检修工作效率及质量。由此可见,对变电检修现场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的安全控制策略
2.1在班组的制度管理上应做好的工作
(1)设备装置性违章会直接引发事故,因此必须熟悉掌握设备主接线方式、设备平面布置图、出线断面图、二次线路图,了解可能出现的设备装置性违章并加以防范。同时要加强本专业的技术培训,并且加强与相关专业的沟通,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以提升班员的业务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应及时获取新建变电站及新上设备的相关资料(技术资料和安装图纸等),为班组的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保证。
(2)为减少因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不全或错误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可采用典型工作票制度。该工作票由经验丰富的工作票签发人及相关专业人员负责编写,并做到管理人员与班组成员共同讨论停电方案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应尽量采用危险性较低的典型停运方式,如确需采用危险性较高的停电方式,应事先考虑方案,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
(3)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综合预控法,结合班组实际做好危险点预控工作,把危险点的排查、分析落实到每位班组成员身上。工作班成员若发现危险点控制措施不到位或有新的危险点,都有责任和义务及时反馈。工作负责人在检修工作结束后,不但要对技术内容进行总结,更要对安全情况进行总结,并在班组安全活动上对总结内容进行讨论,使未参加该项检修工作的其他班组成员也掌握其危险点。
2.2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做好的工作
(1)在检修等工作中,要严格履行保证安全的组织和技术措施。如工作票许可时,工作负责人必须认真核对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只有在安全措施满足要求,全体工作成员都清楚运行方式、停电范围、工作内容、安全措施后,方可开始工作。要明确工作负责人的职责范围,工作负责人应以监护为主,只有在符合安规的规定时,工作负责人才能参加检修工作。工作负责人要负责对工器具和安全防护用品进行使用前的全面检查和管理。
(2)在检修工作中,工作班成员在工作负责人交底后,要根据分工的内容,准确、细致地核查相关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保证自己的工作范围至少处于2组接地线之间的安全地带,同时对接地端的接地可靠程度做检查,确实做到“一看、二查、三工作”。应遵循“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严格执行检修导则及各项专业规范(检修工艺卡),做到不缺项,不漏项。
(3)在日常班组活动中,要保证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内容丰富,质量高,促使班组成员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增进班组成员的交流沟通,增强班组成员之间的互保意识,使生产任务能在相互协作、安全的气氛中顺利完成。开展重点突出、目标明确、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使班组成员都能树立起牢固的自我保护意识。
2.3在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做好的工作
(1)积极对变电检修流程进行记录,并针对变电系统在实际运行期间各项参数数据的变化,为后期实际检修工作提供重要的执行依据。举例而言,在进行电力设备检修的过程中,应对电力设备的具体使用年限、电流值以及老化程度进行记录,提升电力设备使用的有效性。
(2)检修人员进行进修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安全操作规范,采用标准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检修,降低检修中的安全风险。变电站的检修工作中有比较多的突发状况,针对作业风险防范手册中的各种工况,检修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作业,对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登记,以文本的方式实现检修作业的规范化。
(3)变电检修的工作有着一定的操作顺序,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做好有效的工序控制,尤其是对每一个阶段和环节的过程实行有效控制,应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区域的检修工作,以保障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当天落实到位,保证设备可以及时地投入和使用。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几乎都是高价格产品,在检修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应该进行有序的工序控制,用分区分片的轮流断电方式以此实现检修,以此保证维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4)在目前的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工作过程中,应当加强安全监管方面的力度。由于部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安全意识较差,没有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守则,极有可能使自己处于安全威胁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事故。因此,监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如果发现了不规范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直接关系着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关系着电力单位的长远发展。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变电检修工作的风险,为变电检修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及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从而促进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寒.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及安全防范控制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6(31):17-18.
论文作者:潘小鹏,畅珽,吴少华,郑循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工作论文; 危险论文; 作业论文; 班组论文; 现场论文; 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