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人民医院 广东 516300
【摘 要】目的:本次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具体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015年收治并已经得到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炎和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共8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支气管舒张剂、吸氧治疗、祛痰、抗感染、改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支持以及营养、糖皮质激素以及呼吸兴奋剂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外加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呼吸频率以及心率的变化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PH值为(7.38±0.05),二氧化碳分压(PCO2)为(55±13)mmHg,氧分压(PO2)为(46±7)mmHg,二氧化硫(SO2)为(97.5±2.4)%,RR为(97±15)次/分钟,HR为(24±4)次/分钟,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H值为(7.36±0.03),PCO2为(65±14)mmHg,PO2为(54±9)mmHg,SO2为(90.4±5.5)%,RR为(113±17)次/分钟,HR为(29±4)次/分钟,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无创呼吸机对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减轻呼吸肌的疲劳与耗氧,对氧气与二氧化碳潴留进行结正,显著缩少治疗的时间,减少相关的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COPD;呼吸衰竭;治疗效果
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临床中常见的呼吸性疾病,该病发病率与病死率较高,且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劳动能力。COPD患者急性发作后,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临床症状,但肺功能仍会恶化,最终引发各类并发症。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治疗。随着无创呼吸机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上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主要有操作方便、治疗效果显著以及无创伤的特点。本次就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进行探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015年收治并已经得到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炎和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共80例,在所有患者中有55例为男性,有25例为女性,年龄在68-78岁,平均为年龄(74.98±4.24)岁。排除无创呼吸机的禁忌证。血气分析显示,PH值平均为(7.28±0.04),PCO2为(71±15)mmHg,PO2为(51±8)mmHg,SO2为()75.4±5.1)%,所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标准。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治疗前的血气分析情况等基本资料的对比没有太大的差别,在治疗上可以相互比较。
1.2 方法
1.2.1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对症、支持、补液、糖皮质激素、化痰、平喘以及抗感染的治疗,外加呼吸兴奋剂[2]进行治疗。
1.2.2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外加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呼吸机采用美国泰科公司(tyco)生产的KnightStar330无创呼吸机,其模式主要为S/T,经同步双水平气道正压与持续气道正压进行通气治疗,参数与呼吸设置调制范围为为S-BIPAP为3-25cmH2O,EPAP为3-20cmH2O,逐渐调至适宜的治疗水平,此外,呼吸的频率设置为每分钟12-18次,氧的浓度调制能够达到95%的血氧饱和度,4-6次/d,1-2h/次,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24h后的血气分析、呼吸频率以及心率的变化进行观察与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对SPSS20.0软件的采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运用卡方检验的方式对资料进行计数,并使t值带入到计量的资料中,当P<0.05时,统计的相关方法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绀以及呼吸困难的症状显著改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分析得到改善,治疗前后的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实验组心率、血气分析以及呼吸频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详见表1。
表1: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分析对比情况(x±s):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能够预防与治疗的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特征为受持续存在气流的限制,气流表现为进行性的发展,常伴有肺和气道对有害气体与颗粒造成的慢性炎症增加,患病率极其高。
从本次对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中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心率、血气分析及呼吸频率分别为PH值(7.36±0.03),SO2(90.4±5.5)%,PO2(54±9)mmHg,PCO2(65±14)mmHg,RR(113±17)次/min,HR(29±4)次/min;实验组患者分别为PH值(7.38±0.05),SO2(97.5±2.4)%,PO2(46±7)mmHg,PCO2(55±13)mmHg,RR(97±15)次/min,HR(24±4)次/min,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临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能有效避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易搬动,撤机方便,降低治疗的费用,此外,无创呼吸机还有大幅度减少医院内部的交叉感染情况,操作方便,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乔红艳.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78(10):947-948.
[2]林茂华,黎小惠,叶彬等.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5,56(14):3007-3008.
[3]韦庆.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4,19(5):42-43.
[4]陈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4):133-135.
[5]张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辅以无创呼吸机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21(34):127-128.
论文作者:黄志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实验组论文; 呼吸机论文; 血气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率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