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信息化管理在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芸

评价信息化管理在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芸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651500)【摘要】目的:探析在免疫规划工作进行过程中,应用评价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效果。方法:在本中心2017年8月3日-2018年8月3日以及2018年8月3日-2019年8月3日这两段时间内进行免疫规划的儿童当中,以一到五岁为区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各自抽取35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2018年8月3日之后开始开展评价信息化管理工作。前一个阶段的儿童为对照组,后一个阶段的儿童为研究组。对这两组儿童的建证率水平、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儿童,最终的建证人数仅为3122例,建证率为89.2%。研究组儿童最终的建证人数高达3428例,建证率高达97.94%。两者之间存在不容小觑的显著差异,其中P<0.05。除此之外,两组儿童在接种率方面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其中P<0.05。结论:将这一评价信息化管理的手段有效应用于免疫规划工作当中之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最终的建证率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关键词】评价信息化管理;免疫规划工作;建证率;儿童疫苗接种;接种规划【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317-02
引言:开展免疫规划工作的目的,在于借助疫苗这一工具,来降低各类疾病易感人群患病的风险。而儿童群体则是这一免疫工作的重点人群。在规划之内,各类儿童常见疾病的疫苗都以免费的形式提供给我国所有的适龄儿童,并希望能够以此来优化我国儿童的身体健康水平。但是当前受制于诸如接种工作人手不足以及任务量大等原因,我国许多地区的儿童都没能得到及时的接种。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于这一现状,采用评价信息化管理的手段,来提高这一免疫规划工作的执行效率。并在本县区2017年8月3日-2018年8月3日以及2018年8月3日-2019年8月3日这两段时间内进行免疫规划的儿童当中,以一到五岁为区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各自抽取四百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此来展开前后的对比研究。现做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中心2017年8月3日-2018年8月3日以及2018年8月3日-2019年8月3日这两段时间内进行免疫规划的儿童当中,以一到五岁为区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各自抽取35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前一个时间段的3500例儿童为对照组,以后一个时间段的3500例儿童为研究组。2018年8月3日之后开始开展评价信息化管理工作。在研究组的3500例儿童之中,有1686例的男性儿童,1814例的女性儿童。在对照组的3500例儿童之中,有1645例男性儿童,1855例女性儿童。两组儿童的年龄都介于一岁到五岁之间。且经统计,两组儿童并不具备一般资料上的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临床上的对比研究,其中P值大0.05.两组儿童的具体资料如表1所示。表1两组儿童资料分析表 组别 例数 男性儿童例数 女性儿童例数 研究组 3500 1686 1814 对照组 3500 1645 1855 1.2研究方法具体而言,采用这一评价信息化管理手段需要如下步骤。首先,先引入北京金卫信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并在工作人员的电脑当中进行安装。接下来,对接种门诊的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循序渐进式的培训,以求帮助其全面化地掌握这一平台的运用途径。再者,本中心免疫规划科人员协同技术指导人员,综合现有以及过去的一系列资料,并将之悉数导入到这一信息化系统当中。同时,对系统的相应硬件进行及时的配套。而录入数据的方式,也必须及时地从以往的人工式的方法,转变成当前的自动化方式。以此来更新整个部门的信息管理、运作方式[2]。1.3统计学方法借助SPSS22.0作为本次研究的统计学软件,将所有实验数据均录入其中进行统计处理[2]。在处理计量资料的时候,我们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进行表示。在处理计数资料的时候,我们选择百分数进行表示,并且使用卡方检验作为统计学方法。2研究结果2.1管理前后的建证率对比分析对于实施评价信息化管理之前的对照组的3500例儿童而言,最终的建证人数仅为3122例,建证率为89.2%。而在实施这一管理手段之后的研究组的四百例儿童当中,最终的建证人数高达3428例,建证率高达97.94%。两者之间存在不容小觑的显著差异,其中P<0.05。2.2管理前后疫苗接种状况分析经统计,两组儿童在接种率方面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其中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1 两组儿童疫苗接种情况对比分析表 项目 对照组接种例数/接种率 研究组接种例数/接种率 卡介苗 3109/88.83% 3422/97.71% Bopv 3107/88.77% 3451/98.6% Ipv 3027/86.49% 3359/95.97% DPT 3088/88.23% 3488/99.66% 麻风 3124/89.26% 3419/97.69% HBV 3018/86.23% 3455/98.71% 甲肝疫苗 3012/86.06% 3410/97.43% 乙脑减毒活疫苗 3024/86.4% 3420/97.72% 麻腮风 3112/88.91% 3471/99.17% A群流脑疫苗 3089/88.26% 3408/97.37% A+C群流脑疫苗 3108/88.8% 3409/97.4% 白破疫苗 3099/88.54% 3412/97.49% 3讨论当前随着我国二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开放,每年我国人口的出生率都在逐渐提高。而在此背景下,幼儿的健康也成为了一个亟需探索的重要课题。免疫工作作为提升儿童综合免疫力以及抵抗各类常见疾病的基础免疫力的重要手段,这一工作在我国各个地区的落实程度,将会对我国儿童的健康水平产生不容忽视的深远影响[3]。而当前许多地区由于信息管理条件落后、人员不足且工作量巨大等因素,往往无法及时有效地为当地的所有儿童进行接种。因此,探究一种有效的、科学的,且能够为接种人员降低工作负担的管理方式尤为重要。而依托于信息化管理平台而搭建起来的评价信息化管理手段,正是这样一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免疫规划工作管理效率的手段。而本研究也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发现,通过这一手段的落实,原有的建证率从89.5%提高到了98.75%,而接种人员不管是在预约效率还是在及时接种效率方面,也都获得了显而易见的提升。因此,这一手段值得在实践过程之中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参考文献:[1] 于慧勤, 高爱红. 评价信息化管理在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30):24-25.[2]秦博. 信息化管理在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7):296-297.[3]崔国勤, 孙献忠, 杨治勋, et al. 信息化在免疫规划工作中应用效果分析[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5, 26(2):194-195.

论文作者:李芸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评价信息化管理在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