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我国的称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我国论文,称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对山的称谓多姿多彩。本文就山的称谓中除“山”字之外的各种名称做一些简单的说明。
岭 指高大的山脉,在我国分布较广,但又有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东北和长江以南等地区,如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子午岭、秦岭、南岭、大相岭、云岭、苗岭、黎母岭等。岭还用来表示高大的山,如黑龙江天岭、太平岭、吉林老爷岭、牡丹岭、辽宁燕窝岭、内蒙古太平岭、河北花皮岭、北京八达岭、甘肃乌鞘岭 陕西草链岭、山西红岩岭、韩侯岭、四川摩天岭、江西大庚岭、湖南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五岭或南岭)、香花岭、云南大白草岭、广东飞云岭、广西莳良岭、宝界岭、岜关岭、海南鹦哥岭、弥猴岭、马咀岭、八仙岭等等。
峰 一般用来表示尖而高的山,分布亦很广,如新疆博格达峰、公格尔九别峰,慕士塔格峰,安徽黄山莲花峰、天都峰、九华山十王峰、重庆三峡地区十二峰(登龙、圣泉、朝天、神女、松峦、集仙、争坛、起云、飞凤、上升、聚鹤、翠屏等峰),江西庐山汉阳峰、五老峰、湖南衡山祝融峰、广东白云峰、云南马龙峰、西藏南迦巴瓦峰、念青唐古拉峰、加拉白垒峰、江苏玉女峰、缥缈峰、莫厘峰、中朝边境的白云峰、中巴边境的乔戈里峰、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中蒙边境的友谊峰等等。
顶 本意指山的最高部分,亦常用来表示山峰,如辽宁五佛顶、吉林中心顶、河北东猴顶、山东龟蒙顶、泰薄顶、泰山玉皇顶、山西五台山北台顶、四川雪宝顶、峨眉山金顶和万佛顶、安徽黄山光明顶、湖南苏宝顶、湖北神农顶、背中顶、浙江仙人顶、云南太极顶、广东薄髻顶、豫鄂交界处太白顶、湘桂交界处山马塘顶等等。
岩 指岩石突起的山峰,以南方为多。在石灰岩地区,岩常被用来指石灰岩深洞,亦代指山峰,即所谓山因洞名。如浙江千丈岩、狮子岩、灵岩、湖南罗汉岩、三姐妹岩、夫妻岩、金鞭岩、福建日光岩、鼓楼岩、白云岩、大慈岩、广东七星岩、燕岩、广西七星岩、狮子岩、冠岩、四川书剑岩、万窗岩、澳门观音岩、江苏万丈岩、山东宝盖岩等。
嶂 直立如屏嶂的山峰,如广东铜鼓嶂、白云嶂、七目嶂、鸿图嶂、江西严岭嶂、江苏嶂等。
尖 原意指物体末端非常尖锐,这里指山的顶部非常陡峭,如浙江黄茅尖、安徽白马尖、龙王尖、玉皇尖、鹤鹄尖、福建苦林笋尖、湖北火炉尖、四川铧头尖、江苏团子尖等。
梁 山脊,也用来指山的最高部分,如陕西洪峙梁、跑马梁、河北岱尹梁、内蒙古黄岗梁、山西大石人梁等。梁,多见于北方,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高原塬面被切割成许多地貌单元,其中以梁、峁最常见。梁在平面上呈长条形,顶部宽度不大,长度在数十米至数公里之间,面积在2km[2]左右;梁的横剖面略呈穹状,坡度在1~5度之间,梁顶以下有较明显坡折。峁是孤立的黄土丘,平面呈椭圆或圆形,多为凸形坡,坡度可达20°左右,面积小,约0.25km[2]
台 顶平坡陡的山,如东江飞仙台,湖南望涧台、陕西八仙台(太白山)、拔仙台、山西峨眉台、河北沙岭台等。全国有四个五台山,它们是山西五台山(包括东台、西台 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座山峰)、陕西耀县北五台、西安市南40公里处南五台、河北唐县小五台等。
崮 四周陡峭顶部较平的山,多见于山东,如孟良崮、抱犊崮等。
岳 高大雄伟的山,一般多用于别称或雅称,如五岳 泰山古称岱岳、古南岳安徽天柱山等。
岗 一般指不高的山,如江苏蜀岗、浙江雁湖岗、山东景阳岗、河南青岗、裴李岗、安徽椿树岗、七贤岗等。在我国西部亦有许多被称为岗的山峰,海拔较高,如青海的尕格迪如岗(6065m)、陇马岗(4805m)、德连岗(4537m)等。
坪 指平地,多见于山间平地和黄土高原地区,如江西茨坪、陕西杨家坪。有时亦用来表示山峰,但并不多见,如贵州韭菜坪、山西荷叶坪(芦芽山)。
寨 本意指有人居住的村子或兵营以及强盗占据的地方。用来表示山峰,常有典故或因附近的村寨得名,如安徽灵山寨、湖南黄石寨、广东平头寨等。
用来表示山峰的还有塱、岞、脑、丘、峦等,如广东观音矅山东岞山、陕西静峪脑、江苏虎丘等。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亦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来称呼山或山脉,如:
塔格 维吾尔族人对山或山脉的称谓,如新疆乌孜塔格、苏拉本塔格、喀拉塔格、库鲁克塔格等。
日 藏族人对山(山脉)的称谓,如西藏的岗扎日、萨玛绥加日、普若岗日、玛依岗日、拉轨岗日等。
套 哈萨克人称山为套,如新疆别珍套等。
乌拉 蒙古族人称山为乌拉,如内蒙古的包尔乌拉、乌兰乌拉、巴彦乌拉等。
标签:乌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