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哥”——深海的精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章鱼论文,深海论文,精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0年足球世界杯最火的是谁?不是足球,不是南非,也不是表现稀松的球星,而是章鱼保罗。它以八场预测全胜的优异成绩,创造了动物预测体育赛事百分之百正确的惊人记录。因保罗未卜先知的神奇,人们不由地把关注的焦点,从足球转向“章鱼哥”。
章鱼究竟是种什么动物,是谁赋予它超乎种群的智慧和难以解释的高超本领呢?
作为软体动物,章鱼通常与蜗牛、蛞蝓、扇贝、贻贝等动物有着亲缘关系,但是章鱼比它的这些亲戚更具智慧,在很多方面与相当高级的脊椎动物相近似。它能在迷宫中找到通路;能利用线索导向回到捕猎场所;能在开口的玻璃瓶中抓到螃蟹;或用一根钢丝撬开扇贝壳而食其肉……
怪异连连的举止
目前在全世界500多家水族馆中饲养着2000多只章鱼,每个饲养员都有一肚子的章鱼故事,而且每一个故事的精彩程度都不亚于保罗预测世界杯。
章鱼是海洋动物中为数不多的个性鲜明的族群,它们搞怪的方式千奇百怪,唯有接近陌生人的方式是基本一致的。它那半张半闭的大眼睛会如影随形地盯着你,同时,它还会用一米半长的触须去触碰你的手,顺着你的胳膊慢慢地攀爬上你的肩膀,触须上的吸盘不时地吸附或松开,让你感觉自己正被数以万计的化学感受器嗅探着。
当章鱼小手指一样粗的触须爬到你脖子上时,它会像橡皮筋一样啪地弹回去,接着,它敏捷地退缩回原处,身体紧张地缩成一团,身上的颜色也由褐色变成浅红色,用眼角的余光警觉地打量着你,直至感觉到你没有敌意,它才逐渐恢复平静。
早在公元3世纪,罗马自然历史学家克劳蒂亚斯·埃廉纳斯就曾这样写道:“很显然,搞恶作剧和玩弄诡计是这种生物所独有的特征。”如今,潜水员在执行海底探测任务时,最头疼的事情就是遭遇章鱼的纠缠。即使潜水员用气泡和夸张的动作驱赶它们,也无济于事。它们除了进行上述的近身探摸外,还纠缠潜水员与自己玩耍。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它们就会上前撕拽潜水员的面罩和氧气调节阀,终止他们的工作。
不仅如此,水族馆里的章鱼戏谑人的怪异行为更是五花八门。它们会藏在隐蔽处向饲养员的脸上吐口水,并在饲养员找到它们之前,逃之夭夭。它们会将水族馆水泵的零件卸掉,用其堵住排水管,使水流得到处都是。干完坏事,它们便会利索地回到自己的位置,摆出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让你永远找不到肇事者。当无聊时,它们是制造奇怪声音的高手,收紧触须然后猛地弹出,碰撞水族箱的侧壁或是上了锁的盖子,巨大的声响总会给人们带来一阵惊慌。
更有调皮的家伙,在半夜时分会悄悄地从水柜里溜出来,潜入其他展馆,在那里随意吞食珍稀的鱼虾品种,而后又偷偷潜回。只有那干湿间断的水迹,能泄漏它们神秘的行踪。
灵光闪闪的智慧
章鱼和它的近亲乌贼、鱿鱼等头足类软体动物,是生物进化领域的怪胎,虽然没有脊椎,但却有脊椎动物才有的大脑,它们能感知和行动,并表达情感,传统的观点认为这是更高级的脊椎动物才具备的特征。
科学家一直对章鱼依赖单眼视觉和用一天中的绝大多数时间睡眠大为不解,想以此打开章鱼研究的突破口。章鱼在精神集中关注某种物体时,会眯上一只眼,主要依靠另一只眼,与人类劳动时多选择右手或左手的习惯相类似。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它们大脑的左右半球具有不同的支配作用,如此交替使用大脑的功能,可以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科学家在给章鱼做脑电图时发现,章鱼的大脑的确比大部分鱼类和爬行动物的要大,虽说它们的大脑是盘绕食道而生的,但却具备脊椎动物大脑的典型特征,如褶皱的脑叶、明显的视觉和触觉记忆中心。它们的脑电图竟然与狗、海豚甚至人的脑电图十分接近,只是脑波稍微弱一些而已。
章鱼的行动方式,是动物界最复杂、最自由、最具智慧的。章鱼的腕足并没有关节,也没有什么骨骼或骨骼肌,但它却可以在需要时选择腔囊吸水后喷射,获取反作用力的方式前进;也可采用8条腕足上下左右摆动前行;还可以用腕足支撑行走,尤其是在陆地上,它们用腕足直立行走得敏捷流畅,甚至能够超过人类的近亲——猴子和猩猩。生物学家们认为,章鱼的这种腕足活动方式非常独特,说明章鱼具有学习的本领和概念思维模式,不然不可能掌握这么复杂的行动技巧。
章鱼一生的大多数时间在休息,准确地说是在睡觉。一旦入眠,它们对外界的感知能力便会下降,但“快速眼球运动”恰好佐证了它们是热衷学习、擅于记忆的智慧生物。
章鱼除了能够赋予自己的腕足捕猎、搬运、防御等不同功能外,还将自己的喷水口作为主要工具加以利用,比如,清扫居室、移动微小的障碍物,以及驱赶不受欢迎的访客等。
在海底对章鱼进行观察研究的科学家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它们在捕获几只螃蟹后,便匆匆返回自己的洞穴美美地享用。当进餐结束后,它们会警觉地出来巡视一番,在确定没有危险后,还不放心,于是弄几块石头,以最稳定的码放顺序堵在自己的洞口,确认结实后,才慢慢缩回洞里休息。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预见、策划及工具的使用,无一不是高级动物才可能具有的行为。
最令人惊诧的还是章鱼摄取食物的手段,那随机应变的机智超乎寻常,让名义上的所谓高级动物们也自愧弗如。
章鱼会根据取食猎物的难易程度使用不同的方式。如果猎物是外壳薄软的蚌类,它会直接采取敲碎的办法。如果是碰到外壳坚硬,而且一旦发现危险就把嘴死死闭紧的蛤,则是需要耐心的,着急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章鱼的智慧无疑表现在不急于收拾猎物,等蛤的防御心理松懈,紧闭的嘴就会出现缝隙,章鱼此时会用自己锉刀一样锋利的齿舌轻松地撬开猎物。
研究人员了解到章鱼的狡猾,于是把喂给它们的蛤用细钢丝缠上,看它们怎么办。面对如此特殊的食物,章鱼眯眼沉思起来,最后没用多长时间便把顽固蛤吃成空壳。原来,它们在使用敲、撬等老办法不能解决问题时,便改用钻的方式,最终达到了吸食蛤肉的目的。
谜团重重的矛盾
大约两亿年前,海洋中日益兴旺的哺乳动物和硬骨鱼类,给头足类软体动物带来了灭顶之灾。侥幸生存下来的成为动物学意义上的怪异分子。面对强势种群的疯狂屠杀,它们不得不果断地扔掉笨重的外壳,以更敏捷的速度逃生与捕猎。而内在变化则是既聪明又狡猾,让捕食者感到怪诞得难以捉摸,知难而退。这些躲过劫难并繁衍至今的生物,就是章鱼、鱿鱼和乌贼等动物。
生物进化的主流观点认为,智能是从鱼类和两栖动物向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早期灵长类动物直至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但章鱼、鱿鱼和乌贼等软体动物对这种公认的科学观点提出挑战。虽然孜孜以求的科学家对这些奇怪的生物进行了近一个世纪的探索研究,但重重谜团至今仍难以破解。
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复杂的大脑只有在复杂的环境中才会得到进化,聪明动物的寿命一般比较长,因为漫长的童年期和长辈的悉心指导使它们在学习中得到锻炼,比如狮子、猩猩,乃至人类。
但问题来了,章鱼生活的环境一点也不复杂,就是海洋生物废弃的洞穴。它们是独居动物,除了捕食就是安静地休息。寿命最长的章鱼也只能活4年。充盈的大脑、出奇的智慧,并不能挽留住它们短暂的生命。而在如此简单的环境和短暂的生命中,它们的智慧从何而来,又是为何而来的呢?
人们喜欢章鱼,主要是因为它们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学会模仿和暗示,并牢牢记住解决难题的办法,必要时可以举一反三。此外,它们明显具有人类儿童的顽皮,就像准确预测世界杯的保罗,它们还是我们最好的伙伴。它们似乎知道人类最需要哪方面的满足,同时也明白自己怎么做才能讨得这些真正直立行走的动物们的欢心。
与其他海洋生物一样,章鱼繁殖一次后便日趋衰弱,不久就会死亡。它们会用自己仅存的一点气力细心看护自己的鱼卵,直至它们孵化出来,游向远方。
最近,科学家发现,章鱼每天只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捕猎,其余的时间便躲在洞里似睡非睡,看不出一点活跃思维、磨砺智慧的模样,如此的生存状态,却拥有这般聪慧与本领,实在令人难以想象。人类假如这样生存,说不定就会退化回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