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区域活动创新意识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教育形式。幼儿亲自动手,自由发挥,从选择游戏材料到完成游戏内容,都是由幼儿按照自己的情趣和爱好自主完成的游戏活动。幼儿有较大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内在动机,在与材料、环境、教师或同伴的相互作用中能更好地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它使每个孩子都充分动手动脑,并且与教师和同伴相互作用的机会增多,同时也为教师观察了解幼儿,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提供个别指导创造了条件。
1 创设丰富的区域环境,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一个轻松、活泼、富有启迪性的氛围,可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幼儿多向思维的发展,产生创造的欲望,为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打下基础。在幼儿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教师是营建这种氛围的关键。心理学家指出: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一个符合其生理特征以及与他们生活相适应的区域游戏环境,能给幼儿营造一个更好发展的自由空间。我们既要准备一个丰富的、精心设计的、有序的外部环境,又要提供一个开放的、变化的、有多种探索发现机会的内部环境。在走廊、地面、墙面、桌面、窗台等一切能被充分利用的空间,通过设置、创意、充分发挥材料、设备等蕴涵的教育作用,让幼儿获得充分自主的活动,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创设新奇、动态的物质环境也非常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是幼儿自主活动的重要条件。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主题内容、季节变化不断创设新奇的环境,如在“和动物做朋友”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准备了“找尾巴”、“帮小动物找家”等图片和操作材料,并利用教室的墙壁,让幼儿在观察中去了解,为幼儿提供探索的机会和探索的对象,从而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选择适宜的有利于幼儿创新发展的区域材料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游戏材料在游戏中玩耍、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创新。幼儿园活动区教育就是在幼儿园的室内、室外共同活动区域所开展的内容不同、形式多样、可供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操作、自发探索、自主学习的教育活动。探索适宜的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材料投放策略是本研究拟达成的目标之一,有目的的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活动的工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区域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在选择、提供操作材料时,我们根据本班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和发展水平进行投放。
在我们小班的区域活动中投放了许多的小花片,让孩子们串着玩。刚开始活动时,孩子们都争着抢着要玩花片,而且都很认真、专注的穿成一条条长长的项链。穿好后,有的孩子自己带着玩,有的孩子就请老师挂起来,给其他的小朋友看。一段时间,幼儿对穿花片的兴趣有所减低了,有几个孩子在玩花片时,会把花片从一个盒子里倒入另一个盒子,还将盖子盖上,不停的重复摇晃。针对这一现象我马上对孩子们进行游戏的启发,“如何让材料发挥它的作用?”并且加强了这个区域指导,通过和孩子一起游戏,引导他们找一样的花片串起来。对能力强一些的孩子,引导其间隔着串、用毛梗变化着图形穿。
通过观察幼儿活动中发生的事,以及及时进行的反思中使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游戏行为,更要学会发现问题,并且及时的反思和采取措施,推动孩子向高一层次发展。真正让所投放的材料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另外对于同个别孩子的行为,提供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加强个别化的教育。
3 适时地帮助与指导,促进幼儿独立性与创造性随着周围世界的变化和教育的改革,我们头脑里原来一些固有的认识日益受到冲击,教育活动中的单一性被多元性所替代,知识的“惟一正确答案”受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观念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又面向幼儿的学习问题,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是幼儿的学习,什么是幼儿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幼儿的学习,并非只是成人教学的结果,常常也是幼儿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
区域活动开始了,在“套桶”一组里来了好多小朋友。今天,来到这个活动区的幼儿在玩法上有创新。整个探索活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他们发现把大的,开口的放在上面时,小的积木就会掉下去。有了第一次的失败教训之后,他们发现把大的开口往下就可以避免失败。第二,他们尝试将小的放在下面,有了前一次的经验教训后,他们很快发现能够堆高的秘密。但是又有问题出现了,大的容易将小的盖住,这怎么办?他们再一次研究发现只要与第一次的玩法相反,就可以堆起来。到了第三次,在积累前两次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尝试用堆高比赛的方法,结果他们不仅掌握前两次的堆高方法而且在活动中还不断摸索出更好的方法,使得教师提供的仅有的材料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经过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使我对教师的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那就是:教师是一个辅助者,而不是一个“手把手的教授者”,只有当幼儿自由地探索、研究才能获得来自自己实践的经验,才能在脑海中留下扎实牢固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所以我认为在对幼儿进行指导时,只有当幼儿有一种求助于老师的愿望时,教师这才是介入的良好时机,适时地帮助与指导,能促进幼儿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未来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二十一世纪是创造的世纪,我们的孩子只有具备了这种创新的意识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让我们都来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培养新一代的创新人才吧!
作者单位:苏州市姑苏区彩香一村第二幼儿园
论文作者:徐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幼儿论文; 材料论文; 区域论文; 游戏论文; 环境论文; 孩子论文; 活动中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10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