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下工程建筑防水设计及其变形缝防水做法论文_周恩

浅析地下工程建筑防水设计及其变形缝防水做法论文_周恩

青海佳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对于建筑施工而言,防水设计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地下建筑而言,地下建筑的地势本就低于地面,如果不做好防水工作,很容易导致整个地下建筑不能正常使用。尤其是当前很多地下建筑都设有变形缝,防止建筑变形过大导致建筑无法使用,一般留有一定的变形空间。因此,在地下建筑使用以及施工过程中,进行合理的防水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对地下建筑防水设计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并分析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防水设计的具体做法,研究地下工程建筑变形缝防水设计的具体做法,旨在提升地下工程建筑防水设计水平,保证地下室不受雨水等的侵害。

关键词:地下工程;建筑工程;变形缝;防水设计

一、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重要性

地下防水工程在实际的应用中是为了解决地下室防水和基础渗水而采取防水性设计和施工。建筑的地下室防水施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防水的软性材料,即卷材进行施工,如App、SBS等防水卷材;一种是结构性的防水设计,即采用防水的混凝土进行施工。为了保证建筑的地下部分正常使用在建筑施工中必须对地下部分采用防水工程来做好预防工作;否则下部分一旦出现渗水一则会影响地下室的正常使用,一则会影响整个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对其进行处理还需要耗费后期维护的费用。

同时防水工程是建设工程项目必须具备的一个应有的功能,此功能从小处看是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环境和卫生条件,从大处看还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无论是那种建筑形式其地下室和地下部分都不能出现渗水现象,因此地下防水工程对建筑工程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程。

二、地下工程防水设计的内容

(一)主体防水设计

1.结构自防水设计

防水结构(包括外加剂)的主要思想完全体现在“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它利用结构本身的紧密性和疏水性来改善结构本身的抗渗性,通常称为刚性防水。它要求结构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合理的结构形式是改善整体结构的关键。在地下工程结构的自防水设计中,混凝土孔隙受到抑制,裂缝减少,混凝土密度增加,钢筋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宽度得到控制。

2.附加防水层设计

对于防水防潮要求较高的地下工程,即使地下水位不高,也应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增加防水层。其他防水层常用材料包括防水砂浆、防水涂料、聚合物防水卷材等防水材料。

(二)节点防水设计

构造节点的设计在地下工程防水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防水薄弱环节。

1.最大限度地减少变形缝的设置,并将单一防水设计变为复合防水设计。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复合防水型在外部结合了埋地止水带和防水层:埋入式止水带、水膨胀式橡胶带和嵌入式材料的组合,以及埋入式止水带、可移动止水带结合使用。

2.施工缝的防水设计,传统的凹(凸)缝、梯缝、钢结构(橡胶)止水带,其原理就是延长渗水线。相当于增加了混凝土的厚度。除了这个原理本身就是有缺陷外,它在施工过程中还不容易建设,所以不再建议单独使用它。建议在外部使用防水胶带与埋地钢板(橡胶)结合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使用水膨胀带或腻子条最好与埋地钢板(橡胶)结合使用,但钢板应在保护结构中使用以确保防护项目的效果。

3.穿墙管、线、螺栓宜采用止水环与遇水膨胀腻子条复合使用,且应采取防止转动的措施,如将止水环平面外形改为非圆形。

地下防水设计,主要是概念设计。这个概念是正确的,而且更加有效(概念设计的内容非常广泛,只涵盖了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影响概念设计正确性的重要因素是:业主降低质量成本,或者对地下工程的长期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结构设计很重要,但结构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在当前的建筑设计行业中,将所有的问题都留给结构设计是一种坏习惯,而且在目前的地下防水设计中,结构一般比较粗糙,节点一般比较简单。这种坏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但最直接的原因很简单:重型和轻型技术。解决这一现状的方法也很简单:尽快全面实施责任赔偿制度。

三、地下室中的变形缝设计

1、地下室防水,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刚性防水或柔性防水,必要时可采用刚柔结合的防水方案,但应以钢筋混凝土自防水为主,柔性防水层为辅。在特殊要求下,可以使用多种防护方案,如架空和夹墙。地下室外防水层保护,可采用聚苯板等柔软防护。对于变形缝、施工缝、感应缝、后浇带、墙体管(箱)、预埋件、预留通道缝等特殊部位和桩头等细节,这也是地下室防水薄弱的地方,其结构应加强防水处理。在实际工程中,应尽可能避免防水处理的薄弱细节。例如,应该设置较少的变形接缝。根据不同类型的工程结构和工程地质情况,可以采用后浇带、加固带和感应接头等替代措施。后浇带在双方混凝土龄期达到42天后施工,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低于混凝土两侧。

2、当无法避免要设计变形缝时,则需要按工程的具体情况,设计变形缝的防水做法。因此,变形缝经过的底板、侧墙、顶板、梁等地方都需要考虑具体的可靠的防水设计。由于形式不同,需要设置变形接头。变形缝的宽度为70mm,比一般的20mm-30mm变形缝宽得多。防水措施应加强。在变形缝的防水设计中,我们遵循“预防为主”的先进基本原则。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防水要求,采用《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的设防表要求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在回水中增设了截水沟并增加了一个可拆卸的钢板水槽,其一端固定在屋顶板变形接缝背面的自由表面上,以防止水实际泄漏到地下室也可以立即通过排水沟和水槽排入下水道或集水井,以避免渗漏对地下室使用和设备运行的影响。

3、变形缝经过顶板、梁和柱时,变形缝及其防水设计在梁与梁之间、柱与柱之间、梁与柱或剪力墙之间等,大样构造根据实际的收口及施工情况而有所不同。如当变形缝在剪力墙、柱和梁之间时,为了满足变形缝可卸式橡胶止水带的水平安装要求,从剪力墙或柱子伸出一小段混凝土梁与缝的另一侧梁持平,变形缝内侧就可安装可卸式橡胶止水带和钢板成品水槽;而在变形缝的迎水面,由于要安放中埋式止水条,但在剪力墙、柱和梁柱的有拉筋或箍筋,无法在其内部安装中埋式止水条,因此需要上反高度为300的混凝土构造来安装中埋式止水条,此顶板变形缝防水做法。

为了加强变形缝的防水措施,顶板的变形缝防水做法也在变形缝的背水面增加了可卸式钢板水槽,以防万一水渗进地下室;侧壁的变形缝结合结构专业的建议,变形缝只考虑水平的变形,侧墙处的变形缝在迎水面处可缩小至施工缝的大小,以橡胶止水条封堵,再做地下室侧壁的柔性外防水。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如今地下工程的建筑施工防水处理中,除了应用建筑防水材料,应该提升地下工程建筑防水技术水平,尤其注重主体防水中的结构自防水与节点防水。关于变形缝的施工设计,可以采用刚柔结合的防水设计方案,尽可能的提高地下建筑的防水性。

参考文献

[1]庞启东,姜守明,丁浩.城市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施工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17(06):70-72.

[2]李保营.城市地下通道变形缝防水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2017,24(01):38-40.

[3]雷永生,邓国华.城市地下铁道工程防水技术探讨——以西安地铁为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8(03):637-644.

[4]项桦太,项晓睿,叶飘飘.地下工程变形缝粘贴式卷材止水带防水新技术[J].中国建筑防水,2009(01):5-7+10.

论文作者:周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  ;  ;  ;  ;  ;  ;  ;  

浅析地下工程建筑防水设计及其变形缝防水做法论文_周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