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疏附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新疆疏附 844100
【摘 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牙周病采用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牙周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甲硝唑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菌斑指数为(0.95±0.25),对照组为(1.20±0.45);研究组的出血指标为(0.20士0.10),对照组为(0.86土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牙周病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牙周病;阿莫西林;甲硝唑;临床效果
牙周病是临床口腔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口腔菌斑微生物是牙周病的发病因素,患者口腔中菌斑微生物与其他毒性产物,引起口腔机体局部乃至全身产生宿主免疫反应等,而宿主免疫具有过强或过弱反应,最终导致牙周病的发生[1]。本文主要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牙周病患者,来研究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方法对牙周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牙周病患者,均经口腔X线片检查确诊为牙周病。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26-63岁,平均(45.32±7.01)岁;症状表现:均发生了程度不同的牙齿松动、牙周溢脓、牙龈红肿和出血、牙槽骨吸收以及牙齿疼痛等。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牙结石清除、牙合创伤消除等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其中阿莫西林500mg/次,每天3次,甲硝唑250mg/次,每天3次;给予对照组单纯甲硝唑治疗,250mg/次,每天3次。10天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坚持服用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牙龈恢复正常,呈粉红色,且颜色逐渐减轻,无出血发生;显效: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牙周袋的质地和牙龈肿痛状况得到显著好转,牙周轻微出血,但未见溢脓;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牙龈红肿症状有所缓解,牙龈质地疏松,牙周出血及溢脓症状均得到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未发生变化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两组患者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标改善情况的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菌斑指数分别为(1.26±0.54)、(1.26±0.55),出血指标分别为(1.78±0.34)、(1.77±0.3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菌斑指数为(0.95±0.25),对照组为(1.20±0.45);研究组的出血指标为(0.20士0.10),对照组为(0.86土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牙周病的发病机制是患者的牙周组织与牙龈等被细菌侵犯,引起慢性、破坏性及非特异性的口腔疾病,以牙齿松动、形成牙周袋和牙周袋壁炎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2]。本病的早期症状不典型,故不易被发现。但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会导致其牙齿脱落,从而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
牙周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分为全身因素与局部因素。全身因素为患者内分泌紊乱、营养代谢功能障碍等,局部因素为患者口腔中出现细菌产物和牙菌斑细菌等,使患者的口腔产生炎症。目前普遍认为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病的病因中,牙菌斑滋生、牙石压迫刺激以及食物嵌塞等可使患者发生牙龈部分肿胀发炎,随着炎症的加重,自牙龈由上而下的延长,最后使患者的牙槽骨受累[3]。所以,根据牙周病的发病因素,清除患者口腔中可能引发牙周病的致病菌与微生物,将口腔炎症予以消除被现代医学认为是治疗牙周病的关键。但临床目前对哪种细菌引发牙周病还不明确。所以,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在治疗牙周病的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
甲硝唑是一种由人工合成的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其抗厌氧菌感染的作用极为强大,所以,在牙周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牙周病是多细菌的感染性疾病,且各种抗生素抗菌谱不能适用于全部牙周病的致病菌。所以,单纯应用甲硝唑治疗牙周病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阿莫西林是一种青霉素类的广谱抗生素,其杀菌作用非常强,故将其与甲硝唑联合使用可使杀菌范围得到有效扩大[4]。
综上所述,对牙周病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艺超.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67-68.
[2]徐圣贵.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20例牙周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7):3926.
[3]董志超.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及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310-1311.
[4]林辉赞.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及甲硝唑治疗7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J].求医问药,2012,10(6):788.
论文作者:帕提古丽·玉苏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甲硝唑论文; 牙周病论文; 阿莫西林论文; 患者论文; 牙龈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