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标准,重视反馈,编写特色,充分利用特色--西南师范大学义务教育第183卷教材的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四年级数学_数学论文

依据标准,重视反馈,编出特色,用好特色——西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183;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编写特色及教学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色论文,下册论文,义务教育论文,教科书论文,四年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修订情况、编写特色及教学建议简要说明如下.

      一、修订情况

      此次教科书修订,一是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二是根据实验教科书使用后老师们的反馈意见,努力使修订后的教科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修订.

      1.降低难度

      本次教科书的修订,把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作为首选.一是梳理了本册教学内容的难度类型,删除人为制造的问题或教学情境.如原教科书中第30页例1就删去了出发和相遇的时刻,改为直接告诉相遇时间,并把数据变小,减小计算难度;原教科书第31页的例2,删除了施工的开始日期等,直接将问题改为“8天能否修复这条公路”;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的例5,将原例题中的“102×45”改为“(100+2)×45”,直接利用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来进行简算.二是通过与已有知识建立迁移关系来降低难度.如在编写小数大小比较的内容时,配上计数单位的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三是重新审视了全部习题,将习题中难度过大、思维复杂、离学生实际较远的难以理解的习题删去或修改,如删去了原教科书练习一中的第5、8、10、11题.

      2.统一规范表述

      修订时,对全套书中一些表述不统一的内容进行了规范.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中,“原来的小数就扩大(或缩小)10倍”的表述方式改为“扩大到原数的10倍”和“缩小到原数的

”,使全套书的表述保持一致.又如,在小数的近似数中,将原教科书中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改为: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3.调整的教学内容

      将原教科书中第五单元中的“生活中的小数”去掉单独的小节名,将此内容移至“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节中,作为该小节的例4和例5,利于学生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进行名数的互化.同时对名数的互化做了适当的修改,例4是各单名数之间的互化,例5是复名数与单名数的互化,使编排的结构和体例更加清晰,方便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根据该套教科书对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整体安排,将原教科书第八单元“统计”的单元名改为“平均数”,原教科书中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调至四年级上册,保留了平均数的小节,然后将条形统计图作为该单元的第2小节,内容包括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调整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的认识.原教科书是采用先折一折,再展开,画出折痕即是高的方法,但广大一线教师反映这样的编排不利于学生对高的认识,而且在今后的面积教学中学生还是不会画高.修订后改为:用画垂线的方法在三角形中认识高,但不要求学生画;在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中就要求学生会画高,体现对高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

      4.增加的内容

      在第六单元的“探索规律”小节中增加了一个例题,探索图形的循环变化规律.在第七单元小数加减法中,将原来的内容进行整合,增加了一个“问题解决”小节,感受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5.删掉的内容

      删去了原教科书中第13页例3的数的整除内容,让学生在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单元中去感悟和理解整除,不给出整除的概念.删去了原教科书中第26页的“探索规律”小节,即探索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全书只保留第六单元的“探索规律”小节,使整套书的体例一致.删去了原教科书第52页中三角形的稳定性内容,将此内容移至第三学段.

      6.适当调整“综合与实践”的内容

      修订后的教科书仍然保持每册3个“综合与实践”,但在活动内容上做了两个方面的修改:一是删去了原教科书中的“节约一滴水”和“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调查”,重新设计了“制定乡村旅游计划”和“防灾小常识”,保留了“我们长高了”.修订后的“综合与实践”,既符合了每册1个农村题材的“综合与实践”的整体风格,又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强化了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自身成长规律的了解等.二是遵循了全书的“综合与实践”的编写体例,即每个“综合与实践”都只有1页,都以1幅主图和2幅分图或问题的形式呈现,最后是“活动拓展”,旨在通过活动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将活动拓展到课外,从而进一步发挥“综合与实践”的教育价值.

      二、修订版教科书的编写特色

      1.选材注重“三实”,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

      第二学段学生的活动空间有了较大的扩展,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因此,教科书选用素材时,在反映数学本质的前提下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注意创设符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情境,让学生在可感可知、激活思维的情境中学习.如,第五单元学习小数时,通过学生喜欢的运动会中的跑步、跳高、跳远等情境中出现的小数,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小数的兴趣.又如,第34页、第51页第5题、第73页例1、第80页的游戏等,通过科学选材,设计主题图、插图和实际问题情境,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股票信息、梯形、有关小数的加减法等问题,这种愉悦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形式活泼多样,增强教科书的可读性

      教科书尽量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游戏、表格、文字等形式,做到直观形象地呈现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引发出想学数学、愿学数学、爱学数学的情感.如,第5页课堂活动,用扑克牌“凑24”的游戏练习混合运算,就将枯燥的运算变得妙趣横生;第75页例2的探索规律,让学生在合作拼图中,找到所用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与拼出图形的周长的关系,从而发现一般的规律;第99页的整理与复习,把所学知识整体用一棵大树表示,形象地把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画成树上的果子.同时,教科书还逐渐增加了使用数学语言的比重,如,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些形式活泼多样,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展现教学过程,提供探索与交流平台

      本册教科书不仅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结果的掌握,而且也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究和交流空间,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问题的设置尽量具有启发性,问题的呈现尽量有利于展开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如,第57页通过“比一比”“议一议”,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又如,对乘法运算律的探索与归纳,都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4.渗透数学思想,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双基”变为“四基”.为了将“基本思想”目标落到实处,在编写本册教科书时,注意结合相关内容,适当蕴含基本的数学思想.如,第3页第6题渗透了计算机程序思想;第29页例1用数对确定位置,渗透了一一对应思想;第40页3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图渗透了集合思想;第53页例1、第54页例3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第75页的探索规律渗透了数形结合与变中找不变的思想.这些数学思想的渗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5.落实整理复习,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本套教科书重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整理和复习,特别是在单元和全书结束时更落实了让学生进行整理与复习的思想.在第一学段,考虑学生年龄小,已有的数学认知少且结构不稳,一般是偏重复习,对整理的要求较低.从第二学段起,教科书比较注重让学生了解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整理、复习、反思的习惯.本册教科书主要采用了知识树、表格式、讨论式、框图式等多种整理知识的方法.

      6.选择背景知识,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

      教科书中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在数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引入有关数学发现、数学家和数学史的知识,丰富了学生对数学发展过程的一些认识,对数学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也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本册的数学文化仍然以图文配合的方式进行.“括号的由来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数学符号括号的产生、由来及其作用;“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介绍了华罗庚的生平和成就,让学生学习他热爱科学,对事业的执著精神;“计算工具的演变”,让学生了解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

      7.重视“综合与实践”,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科书力求反映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以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整体认识.本册教科书注意了以下三方面:

      一是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呈现例题,既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所学新知识,又让学生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通过感受数学的价值而促进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如,第20页例3计算小剧院一场电影中最少有多少名观众;第97页第5题调查本班同学所喜欢的学科,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这些例子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又需要用综合性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是在一些单元独立安排“问题解决”小节,让学生集中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在“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中,安排了问题解决的小节,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四则运算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是精心设计“综合与实践”,强调数学知识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促进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如,“我们长高了”就是一个集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等为一体的“综合与实践”,它既能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建议

      结合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要求和教科书的编写特色,对四年级下册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把握好四则混合运算的深浅度

      本册教科书中的四则混合运算,包含没有括号、括号里有两步计算、有两个小括号以及含有两种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例1和例3时,要引导学生结合问题情境,理解问题的解决过程正好吻合运算顺序,感受运算顺序的现实意义,但不能像问题解决那样进行教学,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运算上.对于运算顺序的理解,不必要求学生作为结论加以背诵,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并能在实际中进行应用就可以了.此外,要把握好混合运算的深度和难度,数学课程标准(2011)在第二学段中指出:“能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在补充练习时,一要注意数据不宜太大,二要控制计算步数在三步以内.

      2.重视对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间的关系、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乘法运算律、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探索规律等内容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基础,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学习能力.首先应让学生在计算、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得出新知,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全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从中领悟抽象概括的方法,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教师还应让学生在经历探索的过程中,有交流展示自己收获(不一定正确,但可以在交流中找出错误原因进行修正)的机会,发挥评价的功能,使学生从中感受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真实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3.强调在观察和操作中认识图形,把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到实处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的,本册教科书重视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图形,更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去了解图形的特征.如,通过用吸管围三角形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用三角形的3个内角摆图形的过程中去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用手握住长方形木框的两个对角向外一拉,形成平行四边形;在课堂活动和练习中设计了很多摆、围、画、剪等动手操作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促进学生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从而有利于把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到实处.

      4.充分调动学生的旧知,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已有知识和经验不断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教科书在教学内容的编写上,特别强调和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建构过程.如,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注意结合元与角、米与分米的互化,帮助学生回忆十分之几与一位小数,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对百分之几与两位小数,千分之几与三位小数……的理解;应用整数读、写的方法,促进学生对小数读、写方法的掌握;应用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促进学生对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由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类推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等.总之,教学中要尽可能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学习、理解、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正迁移影响.

      5.注意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使知识融会贯通

      小数的认识与整数、分数的认识有很紧密的联系,教学时要注意沟通整数、小数、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如,整数与小数的数位,十进关系,读、写方法,大小比较,求近似数,数的改写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小数与十进分数,0.1与

、0.01与

、0.001与

等也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又如,小数的末尾添“0”、去“0”,小数大小不变,而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大小要变,如何用“变与不变”的思想认识相关知识.又如,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等.总之,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注重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6.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第八单元的平均数,无论是例题、课堂活动还是练习题,都安排了收集、整理、看统计图(表)回答、分析问题等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同时感受统计的价值.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对平均数的认识、统计图(表)的学习,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得以提高.

      【编辑手记】近期本刊集中转载了新教材修订介绍的文章.各版本教材修订的依据都是课标,基于学生学习的难度对部分内容作了调整.但是,难度如何去衡量,还缺乏量化的标准,教学内容的调整也缺乏实证依据.正如刘坚教授等研究者在《大陆地区义务教育数学学业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所提出的问题,“我们有多少证据证明,现阶段我国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内容容量和难度是合适的?我们的教材呈现方式和课堂学与教的方式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以人为本、以儿童发展为本?”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开展深入的研究,教材的修订也应该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

标签:;  ;  ;  ;  

按照标准,重视反馈,编写特色,充分利用特色--西南师范大学义务教育第183卷教材的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四年级数学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