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论文_李熠璐,徐迪,温静雅

(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检验科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为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成人较少见,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呈多样化改变,全身多器官系统可受累。因为本病成年人患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在病程早期易误诊。现将我科通过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发现异形淋巴细胞并最终确诊的一例病例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异形淋巴细胞;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EB病毒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163-02

1.临床资料

患者,张某,男性,37岁。因反复高热三天,左上臂处出现一黑褐色丘状疱疹于2015年11月26日前来就诊。体检:T39.5℃,P109次/min,颈部触及数个绿豆大淋巴结,无压痛,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腭部无瘀点,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除左上臂有一直径约1cm圆形疱疹(图1)外全身其余皮肤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WBC 2.45×109/L,L 1.67×109/L,分类67.6%,MON 0.74×109/L,分类30.2%,尿常规无异常;次日复查血常规WBC3.79×109/L,L 1.020×109/L,分类26.8%,MON 2.72×109/L,分类69.8%,CRP>120mg/L;外周血形态检查 N 0.05,L 0.42,M 0.23,异形淋巴细胞0.30(图2),生化免疫检查及粪尿常规均无殊,疱疹穿刺液直接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及球菌(图3);

2.诊疗经过

初步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给予更昔洛韦及干扰素抗病毒处理,同时将其血样送检EBV-PCR进一步明确诊断。11月28日EBV-PCR结果为8.87E3,EBV阳性。11月29日复查血常规WBC 5.56×109/L,N 0.92×109/L,分类16.5%,L 3.450×109/L,分类62.1%,MON 0.94×109/L,分类16.9%,外周血形态检查 N 0.26,L 0.48,M 0.12,E 0.02,异形淋巴细胞0.12。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抗病毒治疗直至痊愈。12月3日复查血常规正常,异淋11%。

3.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1]。本病多见于学龄前与学龄儿童,主要由飞沫与唾液经呼吸道传播,其次经密切接触传播。6岁以下患儿表现为轻症或隐性感染,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2]。病程2~3周,常有自限性,预后良好。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EBV感染所致的急性网状内皮系统增生性疾病,多见于儿童。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及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例可有咽峡炎、扁桃体肿大,有的伴脓性渗出物、肝脾肿大及多形性皮疹等表现[3]。外周血白细胞增多,主要为淋巴细胞增多,血涂片可见异形淋巴细胞,若>0.1则具有诊断意义[4]。血清EB病毒抗体测定,早期抗原(EA)-IgG效价≥1:20,病毒衣壳抗原(VCA)-IgM阳性或效价≥1:10,VCA-IgG效价≥1:160,或VCA-IgG在恢复期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EB核抗原在病程3~4周阳性,血清特异性凝集反应或EBV-IgM特异性抗体测定有助于进一步确诊[5]。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血液、唾液、口腔上皮细胞、尿液中的EB病毒DNA阳性。骨髓检查基本正常。因为嗜异性抗体效价上升缓慢,在疾病初期阴性率高,需重复检测;对EB病毒IgM、IgG阴性者,每周查一次EB病毒抗体,连续复查两次,多可以提高检查的阳性率[2],而EBV-PCR技术的应用会使诊断更有效、更准确。在预后上,本病大多良好,病程一般2~4周。部分患者低热、淋巴结肿大、乏力、病后软弱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极个别者病程迁延可达数年之久。

本例患者为盛年男性,除发热、咽部充血、淋巴结增大及左上臂单发丘疹外并无其它显著症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涂片染色镜检发现异形淋巴细胞显著增多,遂诊断为EB病毒感染,最终EBV-PCR检测阳性确诊。给予抗病毒治疗后第三天异淋由30%降至12%,症状消失后依然保持该水平月余。本例中,白细胞降低,检验人员按照复检规则及时发现了异淋,减少了不必要的检查,避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笔者认为,对于白细胞降低的血常规结果必要的人工复检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多年来检验工作中轻人工重仪器的现象,导致部分年轻工作人员对镜检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发现细胞形态异常的能力有待提高,希望通过本例的分析能够引起大家对人工镜检工作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薛培丽,聂丹丹,韦明勇等.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附23例报告[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9, 4(2):125-126.

[2]谢杨新,秦恩强,李文刚等.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56例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3,12(007):546-547.

[3] Cunha B A,Mickail N,Petelin A P.Infectious mononucleosis-like syndrome probably attributable to Coxsackie A virus infection[J].Heart & Lung th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2012, 41(5):522-4.

[4]任彦,陆伟.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意义[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6,12(1):62-63.

[5]刘凌云,黄文祥.Epstein-Barr病毒感染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疗进展[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4,41(3):209-212.

论文作者:李熠璐,徐迪,温静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  ;  ;  ;  ;  ;  ;  ;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论文_李熠璐,徐迪,温静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