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连州供电局 531400)
摘要:集约化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率。管理要求在适当的条件下,集中、统一地进行人、财、物、技、管的整合和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它是一种实现高效组织运作的管理模式。对低压配电计量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质量、效果和资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
据报道2015-2020年,我国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约在2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配电网变电容量达到2.1×1010kVA、线路长度达到1.01×106km。在此种环境下,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整合资源,实现集约化管理势在必行,也是今后管理的主要趋势。基于此,对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进行了探究分析。
1.构建完善集约化管理制度,重视人才培养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下,电力企业的发展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为了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低压配电计量设备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集中管理,提高电能计量质量,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1完善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
综合电力企业的具体状况,构建完善的岗位体系模式,规范标准,根据岗位的具体状况和任职要求,优化调整管理模式,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构建完善的操作规范和作业标准。依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完善现有的电力计量制度和标准,综合制度规定进行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从而提升工作质量和效果。
1.2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是技术人员。他们虽然有一定的技术经验,但缺乏管理经验。在实践中,为了提高低压配电计量设备的集约化管理效果和质量,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手段,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避免各种风险问题,以突出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的效果。
2.构建管理系统,确定管理责任
根据低压配电测量设备需要集约管理,国家的要求,完善现有的管理建设,构建完善的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中管理系统,通过建立一个计量运营管理部门,技术、质量检验系统,室内评价部门和其他相关业务功能,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其中运行管理系统主要负责低压配电计量设备的计划管理、生命周期管理、计量检定、存储和配电管理;技术质量监督体系主要负责生产调度的运维管理、计量检定的质量控制、计量技术监督、技术研究、跟踪推广等工作。室内评估部门主要负责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采购终端的监测和质量抽样检查,对低压配电计量设备进行集中、系统的管理,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了统计评估和配电管理。
2.1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前提
要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实现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
2.1.1合理选择技术先进的电能表
应用新型电能表,可以提升电力企业的工作质量和效果。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要剔除落后的电能表,严格落实计量技术的改造工作。选择应用电能表时,要加强对功能、性能以及精准度等相关指标的落实,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度,实现电力计量的远程化和数字化发展。
2.1.2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直接影响电力计量工作的精准度。在电力计量工作开展过程中,电流互感器具有一定的变化,会导致电力计量存在误差问题。为了减少误差,要结合实际状况,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以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度。同时,实践中要在濒临现场的位置上设置一个二次回路设备或者多抽头电流互感器,以有效避免电力损耗等问题,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度。
2.1.3合理选择计量方式
为了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度,可以综合实际状况合理选择计量方式。电力企业在进行对接线方式和计量措施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电力企业的具体状况开展工作,通过科学的方式和手段合理选择,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度。
2.1.4减少施工质量对计量工作产生的影响
电力计量精准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施工质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度表中存在一些细微的倾斜度和电力计量误差。电力计量误差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负荷率的影响,且中性线或者中线点的状态在变化过程中会影响电力计量的精准度[3]。因此,电力企业在施工作业中必须合理选择材料,保证其符合国家规定,并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系统的监督控制。
2.2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规范流程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主要包括计量资料的采购、合同、发放、核销和支付。在实践中,要结合具体情况,实现统一采购、统一核查、统一配送、集中管理。根据要求和实际规范,对低压配电计量设备的集约化管理进行全面检修。低压配电计量设备的集约化管理应与ERP、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计量中心生产调度平台等有效集成,规范低压配电计量设备的集约化管理,实现统一的信息管理。在金融、操作和废除整个过程,必须进行系统,管理系统基于不同设备类型,可分为需求计划、采购、检验、监测、分布、安装、操作,删除和丢弃一些关键流程,通过动态业务监督过程,规范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中管理,综合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为了确保闭环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集约化经营的低压配电计量设备,计量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是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计量资产的信息的管理,如强化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改善计量资产的精益管理。它具有操作智能化、资源密集、技术含量高、实时控制等特点,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集约化的信息管理
3.低压配电计量设备的监督管理
低压配电计量设备的集约化管理必须重视质量监督管理。在实践中,计量生产调度平台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载体,通过对低压配电计量设备进行质量识别、库存复检、抽样检查、监督、质量配置、运行设备审核等,提高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在设备质量检验过程中,应随机选择低压配电计量设备进行二次质量管理,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比对,以保证评估质量。在盘存复检过程中,应进行综合分析,确保低压配电计量设备的及时配回学校,注意质量抽样检查和监督,执行国家规定和要求,对低压配电计量设备进行系统检查。在配电质量管理和控制过程中,要及时统计和报告低压配电计量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并对占配电总量1%以上的事故进行详细评估。设备运行过程中取样,通过现场仪表读数,以电的形式检查和旋转采样和处理,智能电表的巡逻检查运行状态,充分合理使用电力信息,检查和监控手段,及时处理异常问题,同时,根据相关的法规和要求定期采样监测。
4.全寿命周期的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
低压配电计量设备的集约化管理改变了传统的分散管理模式,这是低压配电计量设备管理的必然趋势。在实践中,应整合网络信息数据,构建科学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集约管理的实践中,低压配电计量设备应有效地结合智能存储管理平台和生产调度平台,和监督控制低压配电计量设备的招标和选择、采购、交付验收,应进行评估和分配实现管理和可视化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应当监督和控制整个操作过程的低压配电计量设备,确保所有信息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使工作过程记录,实现数字化,法律和集约化经营,提高集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的低压配电计量设备。
结论
集约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资源的集合管理和统一的配置处理,具有节俭、约束、高效的特征,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实现高效管理。在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合具体状况,系统分析各项工作,集合各项资源,从而提升企业的集中核心力量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章鹿华,王思彤,胡涵清.应用于计量器具集约化管理的智能仓储系统设计与实现[J].物流技术,2012,(4):39-44.
[2]张芹,谢玮,马胜国,等.电力企业计量资产集约化管理机制的建构与管理水平提升建议分析[J].电子技术应用,2016,(1):129-130.
[3]华新安.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的集约化管理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17):323.
[4]戴忠芳.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的集约化管理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6,(8):232.
论文作者:陈泽凉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集约化论文; 设备论文; 低压配电论文; 电力论文; 质量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