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产妇分娩中助产士助产护理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收治的142例孕妇进行研究,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71例纳入对照组,孕期与分娩中不与助产人员接触,利用助产士助产护理的71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出血量、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2h出血量分别为(8.21±0.59)h、(155.74±57.88)ml,对照组分别为(11.34±1.26)h、(212.54±62.34)ml,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分娩方式,观察组自然分娩率90.14%(64/71)高于对照组70.42%(50/71),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新生儿窒息情况,观察组发生率4.23%(3/71)低于对照组15.71%(11/71),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孕期与分娩中,助产士助产护理的引入,对分娩质量的提高可起到显著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产妇分娩质量;助产护理;影响
分娩质量关乎产妇与婴儿的生命健康,尤其对于产妇,分娩过程中生理与心理变化都极为明显。临床实践研究表明,产科中助产士护理下,能够帮助改善分娩质量,无论在产后出血、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方面,优势都极为明显。本次研究将就此进行分析。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孕妇142例,经过检查,所有孕妇均无并发症,且均为初产妇,年龄24~32岁,平均(25.4±1.2)岁,孕期38~42周,平均40周。根据孕产妇意愿,将142例孕产妇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71例行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日常监测与处理,孕期与分娩中,孕产妇不与助产士接触。
观察组71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助产士助产护理方法,具体如下几方面。
(1)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如分娩中如何使疼痛缓解、产后新生儿的护理与喂养等,需将相关的知识内容向产妇讲解。产妇可根据自身医院选择是否由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健康教育的同时,助产士需为孕产妇做好心理方面的支持与开导,产前或产中结合孕产妇心理状态,帮助其消除烦躁、焦虑与恐惧等心理。
(2)第一产程指导。该阶段护理中,产程变化情况是助产士首先需注意的内容,由于产妇分娩时消耗较多体力,加上疼痛,容易有疲惫感产生。对此情况,助产士需将分娩常识与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如宫缩期间休息,且保持合理进食以增加自身体力。对于疼痛问题,主要采取转移注意力方式,使患者放松精神,减轻疼痛感[1]。
(3)第二产程指导。该过程护理中,要求引导产妇在腹压上合理使用,体力消耗严重下,可通过间歇休息恢复,确保产妇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指导,顺利完成分娩过程[2]。
(4)第三产程指导。分娩后,助产士护理对象应为产妇与新生儿,产妇方面的护理主要以会阴伤口的处理为主,同时,在2h内对产妇的阴道流血、子宫收缩情况进行观察记录,若不存在异常应送入产房中休息[3]。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进行观察。同时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包括自然分娩、引导助产以及剖宫产等。另外,对新生儿窒息情况统计,如胎儿宫内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录入WPS xls数据表,由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通过t检验或方差分析,利用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由 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 1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比较( ±s)
组别(n=71)产程时间(h)产后2h出血量(ml)
观察组 8.21±0.59* 155.74±57.88*
对照组 11.34±1.26 212.54±62.34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71例产妇,剖宫产、阴道助产与自然分娩分别为4例、3例、64例,自然分娩率90.14%(64/71),对照组71例产妇,剖宫产、阴道助产与自然分娩分别为14例、7例、50例,自然分娩率70.42%(50/71),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新生儿窒息比较
观察组71例新生儿,未出现窒息情况,仅有3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4.23%(3/71),对照组71例新生儿,窒息2例,胎儿宫内窘迫9例,发生率15.71%(11/71),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分娩质量的影响因素有许多,如产妇自身精神因素、胎儿情况、产道与产力情况等。尤其在精神因素方面,一般分娩前与产中,产妇恐惧、焦虑与紧张心理都会极为明显。这种负性心理影响下,产妇在产前睡眠、饮食等方面都可能受到明显影响,一旦体力难以保证,便会造成过多分泌儿茶酚胺问题,分娩过程中宫口扩张缓慢、宫颈痉挛以及宫缩乏力等都可能出现,这些问题都将延长产程时间。若分娩中不安心理严重,加上疼痛,很可能引发新生儿窒息、难产问题,对母婴的健康都带来较大威胁。对此,可考虑引入助产士助产护理,通常该类护理人员在护理技术、助产技术以及产科知识等方面都较为专业,且临床经验较为丰富,能够帮助产妇顺利分娩。从助产士助产护理的要点看,集中表现为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第一产程护理、第二产程护理以及第三产程护理方面[4]。
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护理后,产后2h内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能够自然分娩的产妇较多,且出现新生儿窒息情况的例数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助产士助产护理对分娩质量的提高有显著效果。实际开展护理工作中,助产士需对产妇实际情况充分掌握,如产前生命体征情况、胎儿情况等,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工作,同时需在助产护理专业技能上不断强化,如掌握助产护理的基本要点,提升自身的应急能力,以此帮助产妇顺利分娩,保证母婴健康[5]。
综上所述,助产士助产护理方式应用于产妇分娩中,对自然分娩率的提高、产程时间的降低、出血量控制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减少可起到显著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芝英. 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3,3(7):361-362.
[2]高丽霞. 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10):111-112.
[3]沈华. 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4,4(31):94-96.
[4]江丽娜. 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3(1):19-20.
[5]黄小琴. 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17):2389+2414.
论文作者:马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助产士论文; 产妇论文; 新生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情况论文; 统计学论文; 质量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