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研究论文_郭思璐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研究论文_郭思璐

郭思璐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 山西 太原 030013

【摘要】教育思想是影响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的根本要素,是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区分各种教育学流派的根本标志。本文从教育本质、学校教育的功能与组织形式及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与角色三个方面,对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教育思想 教育本质 教育方式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杜威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区别于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他提出“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构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完善体系,成为“现代教育派”的代表。

一、杜威教育思想的特征之一:认为教育的本质即生活

关于教育的本质,历来存在着不同观点。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就认为,教育目的就是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长期靠教育为业,他的教学方式独特,常常用启发、辩论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苏格拉底重视伦理学,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的人,他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强调道德是由理性指导的,所以“美德就是知识”,认为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另一位著名教育家柏拉图认为:教育即回忆。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系统的教育观:最高培养目标是“哲学王”,教育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古希腊教育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也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正是在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十分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亚里士多德是从灵魂论与教育的关系来解释教育的本质的,他认为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理性的灵魂,这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与上述传统的教育大师不同,关于教育本质杜威概括为三句话:“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第一,“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心理机能的不断发展和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起促进本能生长的作用。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指出:“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第二,“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即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说:教育即是生活”。杜威强调,事物的存在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人是不能脱离环境,同样,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所以,杜威得出结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这也就能理解,杜威反对学校不应依靠文理教科书开展教育活动,而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第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杜威强调:“全部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他认为,一切学习都来自个体的直接经验,没有经验就没有学习。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特征之二:强调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

杜威对学校教育十分重视,肯定学校教育在教育活动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杜威强调的是学校教育的功能,认为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延续功能,即学校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工具,通过学校教育,可以把上一辈人的行为、思想、感情及习惯传给下一代。在此基础上,杜威提出学校教育天然承担着特定的社会功能,这种社会功能表现为对社会的改良调节功能,所以说,学校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途径。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个人与别人共同生活和合作的共事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通过学校教育分享社会意识,在他们走向社会生活现实中,以这种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在社会改造过程中起着其他方式违法替代的作用----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使个人成为“社会的一员”,以维护“一个民主的和进步的社会,”确保社会变动而不致带来混乱的思想习惯。杜威甚至将学校教育看做是调节社会功能的唯一可靠的方法。因此,杜威十分强调学校组织形式的重要性,他认为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把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即“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教育没有目的性。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和《我的教育信条》中都论述了教育目的的问题。他说,教育除了过程之外并无另外的目的,过程本身就是目的。“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教育过程外无教育目的。对此,有许多批评意见。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不赞同这一观点,尽管他是杜威的学生。他认为学校教育是一种武器,是民族、人民解放的武器,是动员民众最可靠、最有效的武器。他强调用教育点着中华民族生命的火焰,放出中华民族生命之光明;学校教育要提高民族素质,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去;学校教育要使中国实现民主和富强,“教人创造富有的社会,不创造富有的个人”。陶行知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在行动上付诸实施,他一生辛苦,亲自创办了安徽公学、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岩洞学校等等,探索学校教育和社会联系的规律的和途径,构建了人民大众所欢迎的教育体系。

三、杜威教育思想的特征之三: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

杜威认为学生在教育中不是被动的、单纯受教师支配的,而是处于“中心”地位。杜威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的一个弊端就是“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教科书“是过去的学问和智慧的主要代表”,而“教师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效地联系起来的机体,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实施行为准则的代言人”。他进一步批评道:“传统教学的计划实质上是来自上面的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差距是如此之大,所规定的教材、学习和行动的方法,对于儿童的现有能力来说,都是没有关联的。它们还是必须灌输给儿童的。”由于传统教育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师和教科书上面,而不是放在儿童的本能和活动中,于是,儿童只能受到“训练”、“指导和控制”以及“残暴的专制压制”。他提出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把传统教育的重心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儿童为中心,“儿童变成了太阳”,一切教育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学生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判断教育过程是否有效,标志之一是要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杜威认为思维就是有机体适应环境,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学校应该提供可以引起儿童思维的经验的情境。为了实施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实践,杜威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强调“从做中学”,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静听”的模式,引导学生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同时,确立新的课程观。杜威认为学校的课程计划必须适应现在社会生活的需要。课程教材必须以社会生活为基础,而且随知识的发展而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具有进步性,至今影响广泛。他批判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三中心为主体的传统教育思想,提出了教育要合乎社会生活等许多积极的主张,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西方教育改革的途径,在教育理论发展的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 姓名:郭思璐 性别:女

职务:教师 职称:讲师.

“学习十九大、坚定文化自信”征文

增强文化自信是文化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何 婷 重庆市渝中区文化馆 400000

摘要:文化自信是我们国家民族对自身所拥有的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一个国家只有增强文化自信,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力量,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而我国的文化工作者作为传播我国文化的主力军,要充分担负起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使命任务。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来阐述文化工作者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使命担当。

关键词:增强文化自信;文化工作者;使命;担当

前言:

在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的观点。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传承发展的载体,文化中所承载的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基因密码。而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从古至今延续数千年而未曾断绝,那些政治文化、伦理文化和礼乐文化等等都深深的刻在了中国人的血液中,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坚持增强文化自信能够更好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让全国人民更好的团结起来,齐心合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文化工作者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工作者的一员,每人都要肩负起增强文化自信的使命和担当。

一、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勇于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者的责任

文化工作者要切实承担起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的应用到、体现到文艺创作活动中。文化工作者应该有足够的底气,通过一部部有温度、有内涵、有道德、有风骨的文艺作品,将我国文化的崇高、深厚的底蕴表现出来。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生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百姓对精神文化需求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与热爱文艺的人民群众打交道比较多,明显感到群众的整体文艺水平有了提高,对文艺审美有了新的认识。所以我们群文工作者必须要坚定不移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文化力量、打造坚不可摧的民族魂魄。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域拥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云南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草原文化的宽广辽阔、齐鲁文化的礼仪谦卑等等,不同的地域文化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内容的多姿多彩。我们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些文化内涵赋予到具体的文艺作品中,让人们充分的体会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富强、多彩多姿。

二、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勇于担当民族精神家园守护者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过,要想让我国的社会主语文艺繁荣发展,必须要向世界各地的优秀文艺作品学习,借鉴它们的优良之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新突破、更好的融会贯通,我国的文化才能不断的发展、繁荣昌盛。因此作为文化工作者,要将眼界放宽广,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家文化,更要向世界先进文明学习,开拓视野,勇于创新。2015年我区带着大型交响合唱全国非遗项目《川江》走出了国门,在意大利木兰世博会上巡回演出,我们带去的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受到了外国人士的好评。在此机会,我们也在世博会上吸纳和学习了各国的特色音乐,这样的文化交流让我们受益匪浅。所以,在当今时代是交流愈加频繁的时代,不管是经济、文化或是其他方面,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文化如果独立存在,势必不会得到长远的发展,因此要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当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合适的、正确的文化形态,加深彼此的交流,以开放的心态加强文化思想的整合、交流、文化艺术的创造等等,使我国的文化保持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比如以地方特色为中心,打造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加强国内外文化人才创造交流,加强文化沟通的同时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正确处理艺术普及与艺术提高的关系,勇于担当文艺繁荣发展推动者的责任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什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文艺需要人民作为载体,而人民也需要文艺提供精神支撑和力量来源。作为文化工作者,要始终坚持把人民作为中心,正确处理艺术普及和艺术提高的关系。人民是艺术产生普及的载体,也是保持艺术不断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做好文艺的普及工作。要让艺术成果普及到人民群众中,为艺术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要做好艺术提高工作,让普及到人民群众中的艺术精品价值得到有效的传扬和引领。每年我馆开展的免费艺术沙龙、艺术免费普及班、社区群众文艺展演参与的群众积极性都很高,也让广大群众提升了艺术审美。我们在推行文化模式的过程中,要潜心听取人民的意见,人民满意什么、反对什么、支持什么,通过不断的总结反思,不断推陈发展、迎难而上,在群众中开展组织文艺活动,不断深入基层民众,深入百姓生活,不断普及、不断提高,不断推动我国文艺的繁荣发展。

四、正确处理历史继承与时代创新的关系,勇于担当建设先进文化实践者的责任

我国拥有数千年的优良文化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过,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命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优秀的文化得以让我们在世界文化的冲击中占据一席之地。我馆近年来围绕市级非遗项目“杖头木偶”为元素,创作了小品《杀出重围》、舞蹈《木偶情》,都是把现有的资源进行利用,在木偶表演上进行创新并融入小品、舞蹈的多种表演形式,也传承了我国的非遗项目,发扬了传统文化。所以两个节目打造出来后都获得了国家级、市级的各类比赛的奖项,这也是我们守护传统文化作出的的一些小小的成绩。我们还要不断弘扬传承我国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学。文艺是一个推陈出新的领域,我们要不断的丢掉传统、破旧立新,将我国的文化不断推向新的高度。新时期,我们要不断突破传统,在固有的文化基础上,不断创新开拓,成就一番新的领域、新的天地。。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整合传统与现代文化,构建先进文明,继往开来,传承创新,提高民族文化的优良品质。

五、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勇于担当文化改革先行者的责任

不要将文艺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割裂开来,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那样,医不好的作品,应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效益。因此,文艺不能彻底成为经济效益的造币机,为创造效益而存在,同时也不能完全将经济效益抛在一边。好的文艺作品,应该是既要在思想艺术方面得到大家的认可,能够具有一定的水准,同时也要受到市场的欢迎,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要不断的深化改革、健全体制建设、推陈出新、推动精品。要坚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艺术生产创造力。要在尊重文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文艺改革路径;成立艺术发展基金组织,重点扶持精品文化内容,让优秀的文艺作品更多更好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完善文艺评价体系,不断培养人才,促进精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发展。

小结:

文化工作者要切实的将增强文化自信作为自己的使命与担当,从把握文化建设规律的基础出发,以开放的心态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以不断开拓创新的魄力,不断推陈出新、开拓创新、融会贯通,开创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许思文.肩负起文化自信的使命担当[J].文化广角,2016(12):68-69

[2] 黄峻.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J].社会主义论坛,2014(12):19-20

论文作者:郭思璐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研究论文_郭思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