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利川市中学生长跑爱好者参与马拉松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从组织者(学校)和参与者(在校学生长跑爱好者)两方进行调查研究,对利川市校园马拉松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利川市校园马拉松赛的科学发展,提高学生健康体质水平,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为其他省市开展校园马拉松赛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利川市中学长跑爱好者;马拉松;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7-179-01
马拉松赛是为了记念一位希腊战士,在西元前490年时,自希腊的马拉松地方附近的战场,携带著战胜波斯国的消息奔向雅典传达胜利战报。这位战士却累死於此历史性长跑的终点,因此马拉松赛即是为这位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3而设立。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在雅典东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语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长众多茴香树而得名。体育运动中的马拉松赛跑的英文名就来源于此42.195公里,马拉松松赛公里作为这一项目的赛跑距离。之后这一运动成为了历届夏季奥运会的常规比赛项目。马拉松的意义不仅跨越了历史的长河,而且对于当下的社会中的人起着身心洗涤的作用。
马拉松长跑运动能够改善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肺活量、加速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缓解精神压力,可以让在校大学生体会到运动中“蓝调”的乐趣。同时我国高校的制度管理、学生的生活习惯、学生性格特征、家庭教育决定了大学生对户外运动的热爱程度.马拉松长跑运动是一项非常消耗体力的有氧和无氧的混氧运动,也是一项广泛接触社会的运动,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孙中懿论文中提出:大学生应是马拉松团队的主体。马拉松长跑运动项目还可以为每一位参加比赛的学生提供对自己的身体各方面情况深刻了解的机会。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运动项目,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它不仅能够养成学生爱运动的好习惯,也会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健身、影响周边人群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最为关键的是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特别长距离的跑步,可为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会让他们在活动中结识更多的跑友,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学会更好地与人相处。本文抽取了天津市的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进行了走访调查,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天津市各高校学生参与马拉松现状为研究对象,从组织者(学校)和参与者(在校本科大学生长跑爱好者)两方进行调查研究,对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参加马拉松比赛和参与马拉松训练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天津市大学校园马拉松赛的科学发展,提高大学生健康体质水平,培养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为其他省市高校开展校园马拉松赛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利川市中学学生马拉松的参与率
从发放的有效问卷中一共有140人,而参与过马拉松的占比92%,绝大多数的人参与过其中,没有参加过的人数仅占比8%。主要原因是因为近几年来校园马拉松在全国风靡开来,2015年 4 月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一次校园马拉松赛,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校园马拉松赛事正式走进大学校园。随后各省市大学校园的校园马拉松运动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开展。如在2017年我校就举办了校园马拉松的天津体育学院站,是响应中央团委的号召,这样类新的赛事在高校间也在不断的开展,也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在校大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到马拉松的比赛中去。
2.利川市中学长跑爱好者的人群特征
学生是马拉松赛事的重要的参与者,在大多数人的观点中,无论是女生身体结构还是心理素质都胜任不了马拉松的大强度,所以女生参加马拉松的人数相对于男生少很多。明马拉松这个项目,男女大学生都喜爱参与其中。
3.利川市学生长跑爱好者马拉松知识的获取来源的结构
人们获得马拉松知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从大众媒体获得马拉松知识的达到了76%、从观看比赛获得知识的达到了15%、从朋友们的介绍中获得知识的也占到了31%、体育教师在课上的讲解获得知识的占到了30%、还有一些学生从其他途径了解到马拉松的知识这部分学生也占到了32%。由此可以看出从大众媒体、体育教师讲解、朋友的介绍这三方面获得知识的比例最大,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可能是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多以互联网为主,人与人的沟通较少,所以马拉松知识来源渠道也多以大众传媒为主。
4.制约高中生参加马拉松的因素
制约学生参加马拉松运动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的因素、学校因素、场地环境因素、经费因素、安全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参加马拉松运动的最重要因素,自己没有经过系统的长跑训练,平时又缺乏体育锻炼,无论是体能还是心理都不支持自身参加马松比赛;经费不允许,参加一次马拉松的路费、食宿费在1000元左右,有的个人家庭条件无法承担这笔费用;52%的学生认为学校是参加马拉松运动的重要因素,许多学校领导对它还是很不重视。
5.对策
首先,学校要采取强制性措施要学生进行跑步运动。在我国大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形成体育生活方式时,强制性体育不失为最佳手段。例如组织者要求参赛单位必须以规定人数参赛,且个人奖励采用“励志奖”等方法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技术难度小、体能消耗大的项目。其次,健全高校校园马拉松运动的医疗保障机制。在以往的马拉松比赛中,对于参赛选手的医疗保障措施只局限于两个方面,第一是赛前的体检,第二便是赛中的医疗陪护,这两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大多数参赛者的生命健康,但在比赛中的猝死事件也时有发生,这就说明如果单靠这两点来保障参赛选手的安全是远远不够的最后,校园马拉松的宣传和普及的重要性。马拉松的发展离不开课堂的教学传授、以及课余体育的锻炼和国家和社会的帮助来完成。各高校应努力完善校园迷你马拉松的赛事管理体制,制定合理的赛事规程。
论文作者:唐艺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马拉松论文; 利川市论文; 长跑论文; 学生论文; 校园论文; 因素论文; 大学生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