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儿科 贵州铜仁 554300
【摘 要】目的研究小儿水痘使用热毒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将我院儿科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水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热毒宁静脉给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水痘患者,采用热毒宁静脉给药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儿水痘热毒宁静脉点注疗效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用的一种多发于儿童的出诊性传染病。主要有呼吸道传染与接触传染两种传染途径,有自限性、传染性等特点,临床表现为发热、出疹等症状,有继发性皮肤细菌感染、水痘脑炎及水痘肺炎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由于水痘流行性快常常在儿童聚集区流行传染,一旦发生大面积传播,则后果严重。随着临床对小儿水痘的治疗研究发现,对患儿采用热毒宁静脉给药治疗,能取得确切疗效。本文就热毒宁静脉给药治疗小儿水痘患者的疗效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临床提供借鉴经验,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用我院儿科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水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生化检查、胸片等检查明确诊断为小儿水痘。排除其严重脏器功能衰竭、意识障碍、药物过敏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2.2±0.5)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2.3±0.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给药治疗,利巴韦林每次剂量5-10mg/(kg.d)加入250毫升0.9%NaCl溶液进行静脉滴注,一日一次,一个疗程共5日。观察组采用热毒宁静脉给药治疗,每次剂量10mg/kg加入250毫升0.9%NaCl溶液进行静脉滴注,一日一次,一个疗程共5日。其他治疗无异,告知监护人让患儿多休息,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剪短患儿的指甲,防止患儿抓伤皮肤,给患儿勤换衣服,选择柔软棉质的衣物,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严防继发性感染。患儿发烧超过38.5°C给予布洛芬口服溶液降温治疗,皮肤瘙痒给予口服赛庚啶、钙剂抗过敏止痒,患儿疱疹破裂给予炉甘石洗剂摇匀外涂破溃疱疹,出现感染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1.3 疗效评价
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愈:患儿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显效:用药72小时内体温保持正常且稳定不反弹,5日治疗结束原发皮疹结痂率大于60%且无继发皮疹。有效:用药72小时内体温保持正常且稳定不反弹,5日治疗结束原发皮疹结痂率大于30%且无继发皮疹。无效:用药72小时后患儿仍出现发热症状,5日治疗结束原发皮疹结痂率小于30%。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行卡方检测。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过飞沫和接触进行传播,该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是一种DNA病毒。病毒进入机体后发生复制,继而间接性进入血液中导致病毒血症的形成,由于其间接性入血,故皮疹亦分批出现,此类皮疹往往不留瘢痕。小儿水痘好发于春冬两季,且流行性快。被水痘病毒感染后14-17天,患儿出现高热现象,并伴有头痛、呕吐、咳嗽等临床表现。患儿皮疹萌出由向心性呈四周蔓延,腹部或者背部先出现,继而发展到上下肢,从皮疹萌出到结痂脱落一般需要20天时间。
我院儿科对患儿采取相对治疗,皮肤瘙痒给予口服赛庚啶、钙剂抗过敏止痒,患儿疱疹破裂给予炉甘石洗剂摇匀外涂破溃疱疹上药,出现感染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发热患儿给予退热治疗,这些治疗措施对患儿的病情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观察组患儿采用热毒宁静脉给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40例患儿中有12例患儿用药72小时内体温保持正常且稳定不反弹,5日治疗结束原发皮疹结痂率大于60%且无继发皮疹,12例患儿用药72小时内体温保持正常且稳定不反弹,5日治疗结束原发皮疹结痂率大于30%且无继发皮疹,仅四例患儿治疗无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运用热毒宁静脉给药治疗小儿水痘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加以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丰丽.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水痘62例中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68-69.
[2]韩艳英.小儿水痘临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3):43-44.
[3]曹荣,崔琪瑛.350例水痘临床特征分析与护理[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5):1002-1003.
[4]夏晓,解凤莲.舒适护理在小儿水痘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14):54-54,55.
论文作者:代,彪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水痘论文; 患儿论文; 皮疹论文; 小儿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给药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