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制改革论文,进程论文,粮食流通论文,思路论文,关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农民收入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过程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除2001年外,其他年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均逐年下滑。自1996年增长9.6%以后,以下年份的增长幅度分别是1997年4.6%、1998年4.3%、1999年3.4%和2000年2.1%。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所以出现逆转,增长4.2%,是多种突发性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出劳务收入贡献了1.1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贡献1个百分点,畜牧业1个百分点,其他收入1个多百分点。
从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的情况看,纯农业收入增长最慢,其中粮农收入增长更慢,除2001年外,有些年份粮农收入可能是绝对下降的,后果非常严重。因此,粮食流通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一定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要在流通体制上形成一个促进粮农收入持续提高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调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对象——粮农的积极性,这是衡量改革成功的基本标准。1985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历史证明,任何不兼顾农民利益的改革都难以进行。
当然,这并不是说下一步粮食流通体制仍然要提高粮价。提高粮价实际上已经不可能。我们认为,从农民收入角度,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流通费用问题。目前在粮价形成中,流通费用约占1/3,这实在是太高了。目前,有些销区宁愿进口粮食也不愿从产区调进,原因之一就是主产区的粮价太高,如果把流通费用有效降下来,比如降50%-70%,主产区粮食竞争力就上去了。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也可以通过流通体制改革解决。二是通过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的粮食市场主体,形成比较充分的竞争性市场,从2001年主销区改革的情况看,竞争性市场有利于粮价的提高,有利于保护粮农收入。当然,我国粮食价格的进一步提高已经基本上没有余地,关键是多元化的竞争性市场主体形成后,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粮食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粮农整体利益水平的提高。
一是促进粮食加工企业的发育和成熟。目前,我国粮食年产量已达4.5亿吨,而加工成工业食品的粮食只有4000万吨,不到总产量的9%,这个比例太小,说明我国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潜力还很大。在发达国家居民的餐桌上,80%以上的食品是经过多层次加工的食品。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3:2以上,我国只有0.5:1。加工业充分发达以后,生产者手中的粮食销路就有了保障,从而生产者价格就有了保障,生产者就有了合理的利润预期,从而有利于粮食产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粮食生产成本的降低。通过粮食产业化,可以利用一些特有机制,如扩大生产规模(不是农业生产单位种植面积的扩大,而是通过合理区域化布局,同一品种粮食生产农户的增加等来扩大生产规模),推广先进技术(品种和裁培技术等),有效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或者通过提高粮食产量的办法来相对地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粮食品质的提高。和国外粮食相比,我国粮食的一大劣势是粮食品质太低,且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过去片面、单纯提高单产,不节制地施用化肥、农药等原因造成的。我国的东北大米的质量在二十世纪50年代时明显高于欧洲大米,但50年来由于单纯提高产量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以及灌溉水质量的下降等原因,质量持续下降,其中蛋白质每十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现在,东北大米的质量已经大大低于欧洲大米。经验证明,提高粮食质量的有效办法是实行公司加农户制度。龙头企业和农户结成产业联盟后,企业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要求农户按市场需求的标准(比如出口到某国需要适用该国的标准)生产,从而规范农户行为,不断提高粮食质量,并最终与国际接轨。
二、在WTO框架下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在WTO框架下,我国粮食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都要与国外廉价而优质的粮食产品进行短兵相接的遭遇战。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粮食主要品种的国内价格就大大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比较优势早已不再。有些粮食品种尽管有一定优势(如东北大米),但存在着大量非关税壁垒,如日本对我国大米进口检疫标准提高了10倍,大大增加了粮食出口的难度。
在加入WTO最初几年(2004年以前),对粮食采取配额制度(小麦、玉米、稻谷各年配额如下:2002年1832.8万吨,2003年2023.2万吨,2004年2215.6万吨),尽管在实际执行中,配额用完的情况较少,但由于我国粮食的质量和价格与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等)的差距很大,用完配额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这就要求必须通过流通体制的改革来提高粮食产业的竞争力。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的理论,一个产业的竞争力由六个方面组成,其中主要的是资源条件、企业发育状况、政府状况和相关产业状况等。资源条件决定产业是否有比较优势,而粮食属于典型的土地密集型产品,与我国的农业资源禀赋特点——人多地少恰好相反,因此,与人少地多的新大陆国家相比,我们的粮食产业天然不具有比较优势。
企业发育状况是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甚至是把比较劣势转化为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与国外粮食企业相比,我国粮食企业明显存在着僵化、包袱重、财产关系不明确等缺陷。因此要通过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改善粮食企业的经营状况,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构建粮食行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放开市场,允许非国有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参与粮食经营,形成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构建真正具有活力的粮食企业体系和企业集团,为提高我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非常重要,没有这个基础,即使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东北大米)也难转化为竞争优势,按WTO的规定,配额不能仅仅下达给国有企业,以玉米为例,非国有企业的配额分配比较是:2002年37%,2004年40%,国有企业用不完的还要二次分配给非国有企业,包括外资企业,这实际上是逼迫着国有粮食企业必须彻底改革。
政府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主要指政府的决策能力、决策水平、决策制度等。WTO要求:(1)决策透明化。如配额的分配要公开、公正,不能暗箱操作。这一要求也使得政府不可能运用政策手段继续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父爱式”保护。(2)决策民主化。如在制定粮食保护价格时,不能像现在这样单纯由政府一家说了算,要有多方参与,比如说要有政府、粮食企业、粮农、消费者等多方面代表参与。必要时可以召开价格听证会,广泛征求社会各阶层的意见。(3)决策效果评估制度。即对于政府决策的效果要有社会评价机制,效果好的决策继续执行,扩大效力;效果差的决策要及时修改乃至终止。
在波特的模型中,相关产业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里,主要是粮食加工企业(当然还有其他产业,比如技术推广产业等,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前面已经说明,我国粮食加工产业的发育尚有很大的空间。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加工业作为下游产业,对粮食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在此无需赘述。
三、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路
1.继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财政、农发行的支持下,粮食企业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封闭运行”的三项政策。同时推进自身改革,在人员分流、政企分开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粮食企业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如历史包袱重,遗留问题多,资产质量差;储备规模缩小;粮食来源减少,收购量减少;受“顺价销售、封闭运行”等的影响使粮食企业资金减少等。在进一步改革中,粮食企业首先要解决上述问题。此外,粮食企业的市场压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国外资金的进入使原有粮食企业的垄断地位下降,丧失垄断利润。粮食企业要化压力为动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革用人、用工制度。要打破吃“大锅饭”、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分配机制;要实行人员分流,解决企业冗员、费用高、人浮于事等弊病,提高在职员工的积极性。在减员分流工作中要坚持唯才是用,不能用人唯亲,要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同时要做好下岗职工的安置工作,使在职职工有工作压力,转岗或下岗职工能信服。
(2)坚持“有进有退”。对收购量小,仓储设施条件差的站点,逐步撤消合并,实行资产重组。
(3)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粮食企业要彻底脱钩。实行粮改以来,粮食部门在政企分开方面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行政管理部门与企业还没有完全脱钩,表现在:各级粮食部门还有一部分计划经济的业务权力,企业找一次负责人,比在市场上忙一个月还要强;企业方面,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不规范的情况下,企业愿意由主管部门去承担相应市场风险。造成这种结果的另一原因在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环境下的粮食企业负责人突然之间进入市场经济环境当中,不熟悉新的行为方式,尤其是需要进行决策时更是如此。在进一步改革中,各级部门要严格遵守政企分开的原则,同时更要培养和引进粮食企业管理人才。
(4)粮食企业的业务多元化,加工要逐渐成为其主要业务。粮食企业的利润来源主要有三:一是粮食收购代理费用,二是顺价销售的差价,三是粮食加工带来的收益。近几年由于粮食价格下降,农民没有种粮积极性,粮食收购量就不断下降,因此,与收购业务成比例的收购代理费用也在下降。由于粮食进仓时价格已经很高,因此顺价销售很困难,即便是能够顺价,价差也不大。因此粮食企业真正有效的利润途径应该是发展粮食加工业,扩大业务范围,并使粮食加工业逐渐成为其主要业务。
(5)发展龙头企业,这是粮食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努力方向。要发展一批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使其在粮食生产、收储和加工中,发挥主要作用,并促使粮食企业变被动为主动,由过去农民生产——企业收购的模式转变为企业收集信息——签订收购合同——农民生产的企业粮农连接模式,努力发展“订单农业”,从而成为粮食产业的龙头,带动整个粮食产业的发展。
2.完善粮食市场和价格形成机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个问题,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WTO规则的粮价形成机制和粮价体系。
(1)良好的价格形成机制得益于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多元主体和多元市场。就主体而言,市场主体发展滞后,各种主体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目前粮食市场上主要有三类主体,一是国有粮食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个体和私营粮商;三是粮食生产者。市场主体的这种布局对粮食价格的形成有一定作用,但不够完善。国有粮食企业有资本量充足、社会关系资源丰富、运营能力强的优势;个体及私营粮商有经营灵活、退出成本低等好处;唯一重要的生产者,在价格形成中作用却很小。理论上讲,生产者可以在价格高时才生产,在粮价低时不生产,但实际上由于以下三个原因而不得不成为价格的接受者:一是生产者除此没有其他更多的收入来源,生产总比不生产好;二是生产者把前一年粮食价格作为生产决策依据,这期间即使发现市场变化,生产者仍无法改变生产决策;三是与此相联系,任何一个生产的常量变化都不足以影响市场价格,因此在没有粮农组织的情况下,生产者只能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多元市场主体要求他们能够公平竞争,能够在同等地位上讨价还价,因此必须增强生产者的力量,如发展粮农组织等。就多元市场而言,主要是发展粮食期货市场。
(2)形成真正的保护价格机制。首先,价格水平要使粮农在一定经营规模下达到平均利润水平。其次,保护价格要在作物种植前公布,以指导和影响粮农决策。再次,当市场价格高于保护价格时,国有粮食部门要按市场价格收购,低于保护价格时按保护价格收购,以切实保护粮农利益。国有粮食部门在此业务运作中出现的亏损由政府财政予以补贴。最后,保护价格是动态的,要根据生产成本、平均利润水平、粮农收入水平和国际粮价等多种因素不断加以调整,最好每年调整一次。
3.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粮食储备是粮食正常流通的必要保证,是粮食流通体制中的重要环节。完善粮食储备制度需要恰当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按保护价收购粮食的量应该为多大?国家粮食保护政策指出,当农民生产过剩时,农民可以按保护价将粮食卖给国家指定的粮食收储企业,国有粮食部门对农民的余粮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不得限收、拒收。这一政策本意是好的,不仅体现出国家的政策偏好,而且保证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就其结果来看并不理想。实际上,国家应准确计算按保护价收购的量,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所有粮食都实行“敞开收购”。因为敞开收购的结果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不仅增加了财政负担、增加了仓储压力,而且由于种植原有粮食品种还有利可图,农民就没有压力和动力去采用新技术和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因而使粮食质量更加低。因此,在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多个方面,要准确计算其收购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2)粮食储备的规模应该为多大?中央要求粮食的吞吐量产区要保证3个月的需求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这种要求是否真的与实际情况相吻合?有调查表明,浙江、广东、海南等省都表示“6个月销量”的储备粮规模要求过高(注:韩一军、赵玉田:《粮食主销区市场放开后的效果问题与政策建议》,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2期。)这些地区之所以觉得6个月的销量规模偏高,这些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使粮食复种指数高,有3个月一季的水稻,如果粮食供应紧张,完全可以增加种植面积来缓解。作者也认为这些地区有3个月销量储备规模足够了。会不会有认为6个月销量规模的储存仍然不足的地区呢?如果完全按这一规模储存,如果发生特殊情形如洪涝灾害等,其粮食差额如何应付?要保证良好的粮食流通,使其更好地发挥平抑粮价的作用,我们必须弄清上述问题。
(3)应采用什么标准计算粮食储备量?如果粮食储存规模不再是问题,那么,应采用什么标准来确定储存规模呢?存储规模的计算方法各地不一,如广东省东莞市按人口的多少来计算,海南采取国有粮食企业1995—1999年期间6个月的平均销售量计算,浙江则按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多少分别计算。与不同的计算方法相对应的是不同的储存费用。如果东莞不按本地人口而按总人口(包括流动人口)计算粮食储备规模,则需增加储存费用1.38亿元(注:韩一军、赵玉田:《粮食主销区市场放开后的效果问题与政策建议》,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2期。)。但要各地严格按照一个标准计算储备规模也不是不现实的。建议中央有关部门尽快按照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粮食调入、调出特征制定出若干个计算粮食储备规模的标准,以便于各地参照使用,同时也便于掌握全国的粮食储备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