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业振兴中的人才培养研究_物流产业论文

我国物流业振兴中的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物流业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10.17.052

1 引言

如何在危机中求生存、求发展,把握住产业振兴的机遇,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滞后,人才培养层次低,缺乏对高端物流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政策制定人才的有效培养机制,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求,物流产业振兴更为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未来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高端物流的发展领域,为我国物流产业的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2 相关理论回顾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人才供给紧缺问题不断受到重视,物流人才培养的探讨也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张旭凤,王蕾,聂玉兰(2009)阐述了现代物流企业人才需求、培养与供给三者间的矛盾,并提出了高校搭建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机制。周艳军(2008)提出了“平台+模块式”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有不少学者从不同层次物流人才的培养角度探索人才培养方略,如王骏,代湘荣,邓传红(2008)等从高职院校角度探讨操作类物流人才的培养方案。易伟义,熊健,李智彬(2008),王又军(2009)等则从高校角度为中高级物流人才的培养建言献策。

3 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物流产业正处于由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关键阶段,现代物流已不是简单的运输、仓储,而是融合了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体。“三流”合一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企业的运作成本,提高竞争力。

物流业调整振兴中,第三方物流、嵌入式物流、物流金融、绿色物流、逆向物流成为物流业发展的新方向,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必然会体现出新的特点:第三方物流发展,要求建立一支能灵活应用物流专业知识,有较强业务操作能力的物流人才队伍。嵌入式物流通过完整的或者部分介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广范围内在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整合,扩大了物流企业服务范围,需要既了解物流产业运作又熟悉所服务企业,能够与企业建立信任关系的物流人才。绿色物流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当前急需既了解物流产业,又有环境工程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物流金融是将物流企业视为物质、资金、信息的统一体,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将物流企业作为核心为企业提供金融产品支持,促进供应链上企业的发展,急需具有物流和金融两方面知识的综合人才。逆向物流是循环经济开展的重要保证,它包含了产品或包装物的回收、再处理、再利用、再制造等流程,要求一批有广泛知识,能进行成本、收益预测和估计,能设计逆向物流网络的人才。

4 我国物流业振兴中对人才的需求

4.1 我国物流业振兴中对人才总体需求分析

据教育部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数据,到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万~40万人,而目前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累计仅为1万左右,每年物流专业高校毕业生也只是4000人左右。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物流操作和营销人员的供给量将不断上升,但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台物流业振兴规划,把物流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这是我国物流产业的重大机遇期。而能否抓住这个机遇期,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关键要看能否培养出新型的物流人才。笔者认为新型的物流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要熟知整个物流链的运作与管理。具体来说,以下三方面人才会更受青睐:

应用型人才。物流产业即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物流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物流业振兴中,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掌握最新物流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而且要具备将这种理念、技术应用于物流企业的能力,以改善物流企业运作与效率。

复合型人才。物流产业特别是现代物流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企业物流人才不仅具有物流方面专业课知识,还要通晓资金周转、成本核算、国际贸易、信息技术和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要有较高英语水准和计算机水平。物流业的振兴更呼唤懂技术、懂经营、懂管理,能整合企业资源,把握物流产业发展趋向的综合性人才。

创新型人才。物流人才必须能通过创新性思维提高物流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帮助企业节约运营成本。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物流业振兴需要物流人才有新的物流理念,新的物流知识,能够创新性的进行流程设计,能促进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4.2 我国物流业振兴中需求层次分析

我国物流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直到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才确立物流业产业地位。但是,我国物流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物流系统、供应链管理等物流理念改变着人们的思想,物流软技术、物流硬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升着物流服务的层次,出现了第三方物流、逆向物流、嵌入式物流等新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已经发展为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三者的综合体,三流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形成了现代物流的发展模式。而物流业的继续发展离不开各层次物流人才的支持。物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物流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由图1可知,物流业的发展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物流人才需求按照层次差异可划分为:对物流操作人员的需求和对中高层物流人才的需求。其中,对中、高层次物流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对高级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政策指导人才的需求三个方面。

物流业的振兴需要基层操作人员熟练操作设备、快速收集和加工信息,迅速运输和配送。这部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有较为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有基础理论作为指导。一般而言,职业院校肩负着输送这方面人才的重任。

物流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中高层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政策制定人才。物流业的振兴需要技术人员通过管理软件开发、改进设备和技术引入活动,提高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促进物流产业升级。现代物流企业的日常运营需要具有预测、统筹和快速反应能力的管理人才来维持企业的运营和日常管理,指导企业发展的方向,提升企业竞争力。物流业的振兴也需要有战略眼光的政策人才通过研究行业发展方向、制定和规划行业发展政策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对这部分人才的培养是高等院校教育的范畴。

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政策的支持也是加速改善物流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推动力量。物流产业是整个社会经济的血液,是促进其他行业发展的加速器,对物流产业的调整与升级改造会带动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把物流行业列入十大重点振兴行业,并出台了《物流产业发展和振兴规划》,这对物流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物流企业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实现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化,以物流业的发展带动整个经济的复苏。而高素质物流人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物流业振兴的基石。

5 我国物流产业振兴中对人才的培养

5.1 我国物流产业振兴中人才培养原则

首先,前瞻性原则,即将人才培养与未来发展相结合。物流业的振兴需要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的不断引入,要求学校把握物流业发展方向,对未来物流人才需求作出合理的估测,根据产业振兴对物流人才新需求,有针对性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其次,全面性原则,即专业知识学习与综合素养提高并重,知识素养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产业振兴所需物流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全面综合素质;不仅要以先进物流理论指导,还应有具备将知识和理念应用于日常运营和操作的能力。这要求物流教育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和自学能力等综合素质;不仅讲授理论,还要为学生提供机会亲身实践。

再次,层次性原则,即操作人才培养与中高级管理人才培养并重。物流产业振兴既需要高级物流人才统筹规划,也需要中级物流人才的运营管理,更离不开一线物流人才的实际操作。这就要求建立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各学校要明确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培养物流人才。

最后,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原则。物流产业振兴所需人才不仅要有国际先进物流理念还要熟悉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学校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看问题的国际化视角,又要促使其立足中国实际;即要使学生清楚国际物流业发展动向,又要促使其思索中国特色化物流运营模式。

5.2 高等院校对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高校作为培养中高级物流人才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应根据物流业调整规划对物流人才的新要求,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优化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目标定位、社会实践、师资队伍等方面提高水准。

(1)增设物流专业。据估计,到2010年我国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将达30万人以上,这不仅包括物流管理人员,而且需要物流政策和物流技术人员,而我国当前物流专业主要设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方面,每年输送4000左右物流人才,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由于物流管理与工程学、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息息相关,有实力的学校可以在已有学科基础上,增加软硬件配套设施,以物流业发展方向、物流业振兴需要为指导,开设独立的物流专业。

(2)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物流学科的综合性,物流产业的跨行业、跨部门特点和中高级物流人才的工作职责决定了物流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这就要求各高校应以构建学生完整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同时,各高校可以把物流产业振兴要求与本校的办学特色相结合,把统一要求与多样化培养相结合,确定侧重技术型还是管理型或者政策型人才的培养。

(3)真正落实实践。为增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促使学生理论与实践同步,学校可以通过构建物流实验室,通过模拟物流运作,学习、操练各种仿真软件,使学生熟悉物流企业的运行流程,为与将来工作对接做好准备;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接触物流运作的关键环节,有机会与企业员工对话交流,了解中国物流业发展情况;加强校企合作,把学校与企业互动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安排学生假期在企业实习,帮助学生加深对企业的了解,提前培育职业素养。

(4)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新的概念不断提出、物流理念不断更新、新的技术加速融入,这就要求高校物流教育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支持,将最新的观念、理论加进课堂。物流业的振兴也需要强大的师资支持,让学生了解行业新动向,为成为中高级物流人才做准备。加强物流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可通过鼓励教师参与或关注行业组织的论坛和会议、财力支持学术研究等方式,促使现有教师了解物流业振兴新动态,加快知识更新。另一方面,支持物流专业教师业余参与企业运营,把实际经验带进课堂,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可从国外、兄弟学校引进师资或协议师资共享。

5.3 高职院校对操作型人才的培养

高职教育的定位在于培养能与工作“零距离”对接的实用型、操作型人才:培养熟悉物流业务流程,具有设备维护与修理、信息收集加工、仓储管理、货物运输管理、物资营销等方面能力的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院校为承担起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物流人才的重任,要根据自己的定位,在特色化培养、加强实践环节、增进与企业合作等方面改进教学。

(1)明确定位,开设特色专业。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设置很大程度上模仿本科院校模式,没有突出高职院校的特色和优势。物流业振兴需要仓储、配送、运输和国际物流等方面专门人才,职业教育在专业定位上应直接以某一细方向为目标,而不是简单冠之以“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的名号。同时,由于大部分学校在师资、教学设施、实验场所等方面配备还很不健全,学校可结合学校发展背景、优势学科,通过资源共享选择方向。

(2)改进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发散思考,提出问题。要充分运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设施给学生以直观性的认识。同时,可以把课堂搬进实习场所,采取边演示、边授课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物流业的调整与振兴促使物流行业向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学校应加进仓储管理软件、物流信息管理软件的学习,满足产业调整与振兴的新需求。

(3)建立校企联盟,开展全方位合作。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学校应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建立实习基地,学生通过操作叉车等设备提高操作熟练度。必要时,可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加深对物流各环节的了解。学校也可以利用教学资源为物流企业员工提供培训,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双赢”。另一种有效方式是“订单式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上通力合作,为企业量身打造人才。

6 结论

第一,未来物流产业会向第三方物流、嵌入式物流、绿色物流、物流金融、逆向物流等方向发展,对人才的培养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物流人才的教育还相当薄弱,远不能满足物流业振兴需求。第二,我们要把物流人才的培养当作重点工程来抓,结合物流业发展趋向和物流业振兴对人才的新要求,使物流人才的培养按照前瞻性、全面性、分层次、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原则展开。第三,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在培养目标定位、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改进,培养出适合企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标签:;  ;  ;  

我国物流业振兴中的人才培养研究_物流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