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测绘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性能与效率越来越高,在进入新地理信息时代后,数字化测绘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测绘技术对建设工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该项技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功能越来越强大,测绘的准确性也越来越高。测绘体系可以向人们提供综合地理信息服务,测绘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测绘事业的发展,在科技的影响下,测绘技术也实现了创新,这对测绘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1 信息化测绘概述
信息化测绘概念的提出依据是我国测绘技术的发展走向与社会对测绘技术的进步需求。它是以数字化测绘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旨在网络的运行环境下,向社会各界提供相关地理信息的综合型服务。信息化测绘有着数字化测绘的全部特征,同时也有其所不具备的特征。信息化测绘的功能取向已经由相关产品的生产转变成了提供综合的地理信息;而其地理信息的获取也由静态转变成了动态的更新与监测;其应用范围也从仅供专业使用转变成了服务广大民众。测绘技术已经从传统的数据库交互以及文件拷贝发展到了网络实时在线的共享方式。由此可见,信息化测绘是我国新地理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与基础性资源,虽然信息化测绘技术还没有完全实现,但我国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进行研究来加快我国测绘事业与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
2 传统测绘体系中的弊端
测绘产品社会化不强。虽然传统的4D测绘产品能够将基本的地理要素呈现出来,但是不具有深入挖掘的价值,所以限制了应用的范围,只能用于识别地理特征之用。新时期针对测绘产品的社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将地理要素、周围环境、当地人文、经济发展状况等都包含其中;产品实时性不强。由于技术的制约,产品更新不及时,经常出现延迟或者缺失,仅能反映出某时间的截面反应,不能为应急响应提供依据;产品处理效率低。在传统的测绘中,处理产品的效率很低,并且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不强,例如拍摄角度、数据采集环境、航片中判读误差等,影响对地物属性的判断。
3 信息化测绘服务的内容与形式
3.1 信息化测绘服务的基本要求
第一,大众化。Web2.0等技术的发展让测绘地理信息有了更好的应用与普及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空间数据的基础设施。而各类信息通过集成与通信机制共享与发布,可以让信息化测绘更加的大众化。
第二,开放性。开放式的Web Services接口通过各种定义、绑定和发现方法将大量的地理信息收入互联网系统中,而用户也可以参与到软件应用与开发的过程中来。所以,未来的网络地图将会是由众多网民联合打造的开放性“数字地球”。
第三,三维可视化。三维可视化可以集成各种分辨率与尺度的影像与地形,让属性数据、空间数据与图片数据得到统一的组织与管理,来迎合新地理信息时代的需求。
第四,可挖掘与可测量。信息化测绘所提供的服务不仅直观,而且用户还可以通过插件、API、应用软件直接进行浏览、属性信息的挖掘、定向解析以及相对测量。信息化测绘服务所代表的是实际的地理状况,它将经济、人文知识以及人们生活的社会融合在了一起。
第五,实时/准实时。实时/准实时的信息化测绘内容包括各种地理数据的快速获取、产品作业的流程化、共享测绘资源以及地理服务的互操作。它可以及时并快速地解答用户的问题,满足各种应急响应,比如抗震救灾。
3.2 信息化测绘服务的内容
信息化测绘主要由测绘服务的提供者、网络基础设施、服务使用者以及注册中心组成。在信息化测绘基础硬件与网络服务的支持下,系统可以将各种地理空间框架数据进行服务分发与组合,然后以零码组装、在线或离线等各种形式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新地理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发展
新地理信息时代服务方式的转变有赖于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包括信息化的测绘生产与技术体系、丰富而适用的地理信息数据体系、科学而先进的地理信息管理体系、完善而合理的地理信息共享体系和高效、全面的地理信息应用体系。
4.1 信息化的测绘生产与技术体系
地理信息是测绘价值的综合体现,“测绘学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就是测绘科学、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提高地理信息的采集效率、成果质量、管理水平和应用层次。测绘技术在经过漫长的模拟测绘时代后,通过数字化改造,正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面向数字地球的信息化测绘时代。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内容很丰富,主要表现在空间数据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和分发服务网络化,最终促进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发展。
4.2 信息化测绘依靠科学、先进的地理信息管理体系
地理信息管理是地理信息服务的关键,不仅需要实现从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到集成管理的转变,还要解决现势数据与历史数据、电子档案与历史档案、在线应用与脱机备份、异地备份与灾难恢复等关键问题,实现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制图数据与 GIS 数据、历史数据与现势数据、数据更新与分发的一体化管理,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合理划分内部核心数据、行业共享数据和社会服务数据密级,建立起基于网络环境的分布式集成、管理和交换体系。
4.3 信息化测绘依靠高效、全面的地理信息应用体系
地理信息服务是测绘工作的根本目的,①转变服务模式,建立从模拟地图服务、数据拷贝服务、数据定制服务、系统集成服务、在线应用服务到数据挖掘服务的多层次服务体系;②提高应用层次,研究跨区域、跨行业、跨比例尺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建设以协同办公为基础的纵向、横向联动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③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和开展地理信息的在线服务,打造以政府门户网站为基础的一站式访问和服务平台;④扩大应用范围,广泛开展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增强对空间问题认识的准确性、可比性和深刻性,为信息化社会提供基于地理空间关系的知识服务。
结论
在地理信息时代下,采用网络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工具的信息化测绘方式将逐渐趋于完善和现代化。信息化测绘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图纸测绘方式,从单一的平面测绘向立体空间的转变。无论是从自身特点,还是外界需求看来,地理信息的信息化测绘有利于国家的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然而,在新地理时代,信息化测绘的数据处理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怎么保证,数据共享的权限怎么设置以及数据改动的一致性问题。这都是在新地理时代所要考虑的问题,相信在信息化测绘高速的发展下,这些问题将逐一解决,数字信息化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止。展望未来的信息化测绘科学将更加完善,更好的服务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刘红军,姜丽丽.信息化测绘在新地理信息时代的运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278-00278.
[2]孟庆刚.关于新地理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测绘的研究[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8):00106-00106.
[3]花向红,邹进贵,许才军.信息化测绘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平台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9).
[4]宁津生,王正涛.面向信息化时代的测绘科学技术新进展[J].测绘科学,2010,(5).
[5]鹿庆龙.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测绘学科新进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5).
论文作者:陈烈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地理论文; 数据论文; 地理信息论文; 技术论文; 信息时代论文; 在线论文; 体系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