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KRAS及BRAF基因在原发性肝癌中的突变状态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其中60例病灶局限于肝脏的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另外20例肝癌伴肝外转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实施KRAS及BRAF基因检测。结果:两组BRAF基因突变率为0.00%;观察组KRAS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BRAF基因突变率低或者是没有突变,KRAS基因突变方面,肝癌伴肝外转移患者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的患者。
关键词:BRAF;KRAS;原发性肝癌;基因突变
每年全球罹患肝癌的患者数量庞大,原发性肝癌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很高的病死率,随着各项医疗技术的进步,靶向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逐渐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当中,但是若患者出现基因突变,将会导致一些靶向治疗药物无效[1]。鉴于此,本文就主要对原发性肝癌患者KRAS及BRAF基因突变情况予以简单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其中60例病灶局限于肝脏的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另外60例肝癌伴肝外转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女患者各为42例、18例,年龄38~74岁,平均(56.3±1.3)岁;观察组男女患者各为45例、15例,年龄37~75岁,平均(57.6±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借助于TAKARA基因提取试剂盒来对患者血液当中的DNA进行提取,在成功提取到基因组DNA之后,借助于吸光度测定法实施定量处理,吸取5ml的DNA样品到试管当中,在试管中加入1ml灭菌水之后,将其注入到分光光度计比色杯当中,将另外一个比色杯作为空白对照,对两个比色杯在波长260nm时的OD值进行测定。对于BRAF及KRAF基因的检测是通过人类KRAS/NRAS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人类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BRAF及KRAF基因检出率。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处理本文中相关数据,若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则以P<0.05来进行表示。
2 结果
两组BRAF基因突变率为0.00%;观察组KRAS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BRAF、KRAS基因突变率比较(n,%)
3 讨论
作为一种原发性肝肿瘤,肝癌的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关于其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统一定论。对于人体正常运行来说,肝脏组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类固醇类化合物、寄生虫病、化学致癌物、黄曲霉素、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都有可能是肝癌的诱发因子。随着各项研究的深入,在开展与肝癌有关的研究当中,除了已经发病的疾病本身之外,还应从正常基因突变的角度去理解癌症的发病机制[3]。
作为细胞当中信号传导蛋白类原癌基因,RAS蛋白是EGFR信号通路当中非常重要的癌基因,其在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等相关信号通路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是分子开关参与到细胞增殖、生长、分化等信号向细胞当中传递的过程。分析RAS基因与人类肿瘤发病存在相关性的特征性基因有NRAS、KRAS、HRAS三种[4]。一旦RAS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出现RAS异常活化,对于细胞持续生长及分化产生刺激作用,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发生突变的RAS癌基因种类与一些肿瘤类型存在密切相关性,其中KRAS基因突变常出现于肺癌、结肠癌、胰腺癌等呼吸、消化道肿瘤当中,NRAS基因突变常见于造血系统肿瘤当中,在正式了RAS癌基因在肿瘤生成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之后,临床上开展了大量的与之相关的研究。BRAF基因是RAS信号通路当中非常重要的激活因子,会参与丝/苏氨酸蛋白特异性激酶编码,参与到细胞当中所终生物学事件调控当中,如常见的细胞的分化、生长、凋亡等,在肺癌、结直肠癌、恶性黑色素瘤、甲状腺癌、胰腺癌当中均检测出不同比例的BRAF突变[5]。在本文当中,通过对肝癌患者的BRAF、KRAS突变基因实施检测,能够了解其相关基因突变情况,两组患者均没有检测出BRAF基因突变,但是观察组存在KRAS基因突变,KRAS基因突变会导致抗EGFR药物失效,但是其也有可能会在索拉菲尼治疗中获益,那么在实际开展治疗过程中,需要对肝癌患者是否存在KRAS基因突变予以准确评估,这与患者后续病情的进展及疾病的治疗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例如:在发生基因突变之后,是否可以作为肝癌靶向治疗药物的一个有效靶点,这将是未来与肝癌患者靶向治疗有关研究的重点内容。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可知,两组BRAF基因突变率为0.00%;观察组KRAS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原发性肝癌患者BRAF基因突变率低或者是没有突变,KRAS基因突变方面,肝癌伴肝外转移患者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的患者。
参考文献:
[1]杨宁,郭妹,宋玉兰,等.430例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KRAS、BRAF和PIK3CA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5,22(6):734-739.
[2]张科平,许洁,颜黎栩,等.结直肠癌患者 KRAS、NRAS 及 BRAF基因突变检测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5(4):254-257.
[3]吴新新,马杰,任鹏飞,等.结直肠癌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病理特征、吸烟和饮酒之间的相关性[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1(1):39-43.
[4]凌云,胡海燕,邱田,等.结直肠癌患者KRAS和BRAF基因突变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6):645-649.
[5]高宁,郗彦凤,王跃华,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KRAS及BRAF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5,27(8):551-554.
论文作者:戴素华1,张伟1,张明雷1,李礼2,尹晓东通讯作者1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肝癌论文; 患者论文; 基因突变论文; 基因论文; 原发性论文; 突变论文; 肿瘤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