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人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_市场经济论文

建立人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_市场经济论文

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生活质量论文,理论依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逐步缓解,人们不再满足于短缺经济下追求生活条件数量上的提高,而是越来越注重于提高生活质量。党的十五大和国家“十五”规划从发展战略高度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为中国21世纪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之一。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因而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将理论、实践与发展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应以以下理论作为指导依据。

一、人本社会发展理论

人本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从人类自身要求出发,以人为中心,把社会发展看做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人的素质与才能得到全面发挥的过程,即人本性的社会发展观。

联合国组织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1988年,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报告指出:人类发展不仅仅是对付债务危机、经济重建及其他问题的短期补救方法,而且是长期提高人类福祉的基础。1989年,“人类发展”成为联合国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发展战略的要旨。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人类发展为主题出版了第一本年度《人类发展报告》。1995年3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发展首脑会议正式将“以人为中心”提升到“发展观”的高度,会议通过的《宣言》和《行动纲领》指出:“社会发展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中心需要和愿望,也是各国政府和民间社会各部门的中心责任”,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社会发展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人民是从事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解为:(1)由人自己并为自己来完成的发展过程;(2)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要关心人的命运和改善;(3)发展过程只能是一个开放的过程;(4)每个国家的发展都应当按照自己的愿望来确定方向;(5)不仅应关心人的本性的各个方面的平衡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而且也应该重组人与自然的和谐;(6)以各国人民的互利为目标的富有成效的合作:真正与持久的发展是全球性的[1](第4-7页)。

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从理论上阐明了发展的本质问题,为生活质量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和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动力,以人的参与为前提,以人的素质为保证。有鉴于此,当前国内外都围绕人的发展构建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其中尤为强调生活质量。

作为衡量人的生活与发展最为密切的评判标准,生活质量既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人的发展体现为个人不断现代化的过程,英克尔斯在个人现代性研究中曾指出,现代人的特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涉及人的环境,另一部分涉及人的态度、价值观念和感情,即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外部特征的变化可以用一系列重要条件(都市化、教育、大众传播、工业化、政治化)加以总结。这些外部条件在个人现代化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个人可获得的生存和发展资源,同时也构成现代人生活质量的评价标准。

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对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现实意义在于: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必然要求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目标,这正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相一致。马克思主义缔造者对于人的价值与命运、人的解放与发展给予了极大关注,但主要是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指出方向及原则,并未提出在特定国家和特定历史条件下如何通过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基本水平的问题。前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一个严重教训就在于发展目的不明确,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忽视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更未将生活质量纳入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中。因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能再抽象的、一般的谈论人的价值、命运和人的发展,而要把发展同人民利益直接联系起来,从人民利益得失角度来考虑发展问题。占有一定的发展资源是实现个人发展的必要途径,离开发展资源,人的全面发展将无从说起。

二、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在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必须立足于国情,高度重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

首先,生活质量是一个适应性相当广泛的概念,就宏观认识而言,它既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受制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特别是在经济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社会事业的结构在客观上决定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总体状况。从世界范围看,各国社会事业管理分为政府主办型、民间主办型和市场购买型三种模式,前者主要见于计划经济体制,后两者则是市场经济中社会事业的一般模式。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深化,我国社会事业正经历着结构性调整,由政府管理转向民间主办,由计划分配转向市场购买,人民生活质量的总体状况在市场化进程中不断改善。

其次,市场经济理论是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依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另一方面,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的也要求规范其发展模式,从传统的单位统包模式转向政府、市场合理分工,相互协调,推动一部分社会事业产业化、市场化。具体表现为:(1)社会事业的基本模式由单一的政府主办型向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市场中的个人三方配合的模式转变。除了政府将继续在社会事业管理中承担广泛而又必需的责任外,民间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将扮演重要角色,个人将通过市场购买大量的和必要的社会服务。(2)社会事业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标志现代社会生活质量的服务、娱乐、健身、享受活动将逐步增加,市场机制还在不断刺激和拓展社会事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3)用于社会发展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资金投入将逐步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其中民间和个人支出所占比重不断上升。(4)社会事业产业化。市场经济下各种社会事业的生存方式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而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以收养支、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商业化运作。

最后,我们所要建立的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必须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市场经济对社会事业发展带来挑战。首先,市场机制打破收入分配上的平均格局,朝着拉开差距方向发展,避免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课题,甚至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关键问题不在于采取临时措施限制业已表面化的收入差距,而是要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机制,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协调。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就是要量化收入分配效果,从新的角度来衡量公平与效率。其次,市场机制将推动更多的社会活动进入市场,这在客观上需要启用新的标准衡量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传统计划体制将社会事业视为单纯的社会福利和政治宣传手段而采取非经济的管理方法,无须考虑经济效益。而市场配置资源则要求一切能够由市场调配以及能够按照市场竞争原则发展的社会事业都必须进入市场,由福利型、宣传型转变为经营型、商业型,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恰好能够反映出这部分市场化的社会事业的经营效果。最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将严重威胁到全社会生活质量状况和后代人的生活质量。市场主体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但由于单个市场主体都只追求自身利益,很少顾及其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会出现“外部不经济”现象,表现为资源过渡使用和人类生活条件、自然环境受到破坏。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能够通过一系列生活质量指标来监控市场活动,从而为政府制定统一环境保护政策和环境立法提供依据,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轻由市场经济带来的环境破坏。鉴于以上问题,人民生活质量指标应该既具有描述性功能,又具有解释性和预测性功能,引导市场活动的健康、有序的进行。

三、系统工程理论

系统工程理论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任何复杂的大系统都由众多子系统构成,子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大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确保大系统的有机存在。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必须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对社会系统中的各个维度给予关注,确定生活质量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维度。

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从特定角度总结并提炼出社会系统整体的特征,是对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的一种反馈和检验,也是评价和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确立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下原则:(1)综合性原则,包括全面性和整体性两个角度。一方面要对生活质量的多个层次、多个因素做全面周密的考察,不仅从横向,也要从纵向;不仅对其要素、结构、功能以及联系方式,也要对其历史过程、现时状况和未来趋势做考察。另一方面要从整体的角度把握指标体系构建,注意考察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在社会大系统中以及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2)协调性原则,社会良性发展的协调性是指社会各部分、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包括结构性协调、功能性协调、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三个方面。在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时期,为达到新的协调而进行的结构调整必然会与原有结构的稳定性和发展的惯性产生冲突,需要我们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协调,正确评价社会发展现状,包括生活质量的现状。(3)需要满足原则[2](第73-78页)。生活质量既能反映出人的自然需要,也能反映其社会需要,既能反映出与物质条件相联系的客观需要,也能反映出与精神活动相联系的主观需要。衡量生活质量所达到的程度需要确定性的量度标准,即一定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故此,本次研究从生活质量的自然维度、人为维度、直接维度、和影响生活质量的间接方向、直接方面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具体而言,本课题中系统工程理论将有助于协调好三方面的关系:

1.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系统工程理论要求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贯穿于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全部过程。学术界对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经济社会学的“大社会”观点,认为社会认为经济系统镶嵌于社会系统中,是社会系统的特例。另一种是“小社会”观点,认为经济系统独立于社会系统,本研究采用第二种观点。根据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而社会发展又是一国总体发展中与经济增长相互平行的方面,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的,客观上二者存在相互适应、协调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社会都取得了较快发展,对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也不断进步。从1982年起,我国的年度和中长期“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正式改名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突出了社会发展在国家计划体系中与经济增长的并列地位。

2.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第三部门,即非政府组织,其作用既不同于作为第一部门的政府,也不同于作为第二部门的企业。根据1991年联合国亚太地区部长级社会发展会议上发表的《马尼拉宣言》,非政府组织是指“各种社区活动群体,地方自愿组织、社会服务机构、宗教团体和其他不计私利而为公益服务的社会群体”。第三部门因其所具有的民意代表性、管理自治性和非盈利性特征在现代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社会转型中必须协调好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第二部门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第三部门有待形成,所以成熟的第一部门的作用不可以马上消失,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十分重要。简言之,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政策导向和功能措施上,既需要大力加强第三部门和整个社会的作用,又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还需要政府职能有序而理性的发挥作用。

3.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得以绵延的基本保障,只有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水平,才能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经济学家罗斯托把经济增长划分为时间上继起的5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其中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反映的是一种数量上的消费特征,在此以后,人们可能转而“对质量的追求”,“这种质量”就是生活质量[3](第4页)。

经济增长虽然在某些方面推动了社会发展,但往往并不意味生活质量同步提高,相反,由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诸如贫困、两极分化、环境污染等等问题,却导致生活质量总体状况日趋恶化。之所以会产生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的不同步,是因为:(1)传统意义上的增长并不自动地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2)传统意义上的增长不能保证一国或地区的发展是可持续的。(3)传统意义上的增长忽略了全面的经济发展所包含的远为丰富的内涵。(4)最根本的一点,传统的增长概念忽略了增长的目的。虽然任何增长理论都不会否认经济增长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准,但是当传统增长观在人们思考增长,制定发展战略中占据统治地位时,人本身往往被置于增长所关注的视野之外。因此,新的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理论提出把人当做目的,而不是仅仅当做工具,也就是说,人类生活质量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的发展趋势,为了使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21世纪议程》,并在《“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应当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

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进步速度空前加快,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但与物质文明进步相伴随的一系列阻碍发展可持续性的现象也日益突出,人口爆炸性增长、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恶化、区域性贫富差距扩大等全球性问题威胁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其具有历史意义的著名报告《增长的极限》中,首次对人类以往的发展模式做出反思。1981年,美国人莱斯特·R·布朗在《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中对“可持续发展观”首次进行了系统阐述。稍后,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明确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融合形成可持续人类发展思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告·1994》中指出:“可持续人类发展乃是这样一种意义上的发展;它不仅创造经济增长,而且关注经济增长成果的公平分配;它要再造环境,而不是破坏环境;它给予人助益,而不是使人边缘化。它是这样的发展,它优先关注穷人,增加其选择和机会,使他们更多参与到影响他们生活的决策活动中来。它是这样的发展,关注人、关注自然、关注就业和妇女的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因为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过程也就是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具体化、操作化的过程。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是三种可持续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高度统一与协调的系统整体,其中以生态可持续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为主导,以社会可持续为根本目的。而人民生活质量状况是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展状况的集中表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赖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部分长期的协调发展。

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不仅要用生活质量指标描述并解释社会发展,而且要充分发挥生活质量指标对社会发展的预测性功能,用生活质量指标来规范发展。具体表现为,用生活质量指标代替单一的经济指标,在经济发展之外尤其突出生态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的重要性,使生态标准和社会标准成为生活质量应有之义。一方面,生态可持续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的基础,而且是人类社会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当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生态资源维持持续、稳定的供给能力,才能既满足当代人又满足后代人的需求和生活质量水平。另一方面,社会可持续性要求发展既能保障当代社会诸因素、诸结构的全面协调,又能为未来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社会可持续的中心是“以人为本位”,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尤其对教育这样反映社会潜在发展的变量和指标给予足够的重视。

标签:;  ;  ;  ;  ;  ;  ;  

建立人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