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应用到道路工程施工中极具有效性,有助于提高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依据具体工程背景及要求,将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落实到位,合理选择原材料,使施工流程更加规范,以达到良好的工程效果,实现经济效益,提高道路工程质量,实现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道路工程中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道路工程;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
一、道路工程中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准备
建筑材料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基础与前提。因此在实际施工之前必须实现对建筑材料的严格检验,检验结果符合相关要求与标准的才可以真正投入使用,这对工程质量的保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首先需要进行实验的是施工场地土样,其实验内容主要包括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以及磷酸盐含量测定等。需要注意的是,有机制含量以及磷酸盐含量实验并不是必须进行,在特定的情况下进行即可。同时石灰的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会对施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不能忽视对上述因素的实验。级配不好的材料会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极大阻碍。面对情况时施工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改善,然后再进行施工。在实际进行石灰配合比之前需要对土壤种类以及石灰质量进行合理的参考,这对石灰质量的保证有重要作用,最终实现对施工质量的保障。这不仅对到了施工工程自身建设与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对社会以及经济建设发展有积极意义。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机械组合效果以及压实系数系数的保障,可在真正施工之前进行试验段施工。
二、道路工程中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要点
2.1石灰土拌和
材料进场检测合格后,首先对石灰进行消解,生石灰应充分消解,使用未消解充分的石灰后,在灰土层后期养护过程中,石灰块遇水继续消解,导致局部爆裂,造成灰土裂缝、松散而破坏,影响基础质量;石灰充分消解后,根据配比进行灰土的拌合,为了充分确保配比的准备性,就需要采用滴定法进行石灰土中石灰含量的检测,但是如果不对石灰土中的含水量进行及时的前叉,就不能够达到最佳的含水量,当处于最佳含水量 -2% 则应洒水,超过最佳含水量 +2% 时应晾晒。石灰土的拌合应在两遍以上,拌合完成的目测标志为:混合料色一致,无灰条、灰团和花面,无粗细集料窝。
2.2 石灰土运输
为防止重载车辆对下承层的破坏,运料车采用5T 自卸汽车,每车装料量要求相等,保证每车数量一致,按计算好的格卸料。并采用覆盖装置防止扬尘,至现场后,车辆按指定路线形式,不得在施工面上掉头、急转弯、急刹车,并保持低速和运输行驶,防止破坏下承层运。
2.3 石灰土摊铺
摊铺前,因将下承层适当的洒水保持其湿润,根据需要摊铺的厚度和面积,计算除每个断面需要灰土的需方量,并根据每车的装料量,专人指挥定格卸料,摊铺前,人工按照需方的厚度,直线段每10米为一个断面,设断面桩。曲线段每5米为一断面,设断面桩,在断面桩上标出高程的控制线。一般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进行灰土的摊铺作业。必要时采用配合,对不均与卸料部位进行调配。一般机械摊铺的系数为 1.2~1.4。
2.4碾压
选择合适的碾压设备与实施合理的碾压工艺,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情况、环境和技术的不同,施工人员需要选择相应的碾压设备和碾压工艺来保证压实度符合工程的标准。首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先慢后快、先轻后重、从边缘向中间递增的顺序循序渐进,并且由于不同的碾压速度对路基土密度的影响不同,而过快的碾压速度会造成路面不平整,因此施工人员还需合理控制碾压速度,通常控制在1.5~3km/h 之间,最好不要高于4km/h 这一标准,至于碾压次数通常控制在5遍上下。其次,较长的碾压时间应与较低的碾压速度相对应,同时由于碾压速度与材料的能量成反比关系,因此可使碾压材料的能量随之变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压实能量不变的情况下,施工人员需要提高碾压的速度,从而确保材料对应的密实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压路机碾压段的长度需要同其摊铺的速度保持协调一致,合理的碾压段长度能够为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道路工程中石灰土基层质量控制
3.1土质的合理选择
在施工中如条件允许,在做灰土时应尽可能优先选用塑性指数在 12 ~ 20 之间的粉质粘土或粘质粉土,使强度能够得到保证,若土源紧缺,也可选择砂性土或重粘土,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灰土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处理。即对于砂性土,除了加大石灰剂量来提高强度外,有时还需要加一定剂量的水泥才能得到稳定的强度,但对于重粘土,就必须对土块进行晾晒与充分破碎,否则与灰土会很难拌和均匀,进而影响到强度。
3.2准确标准密度的确定
要求最大干密度准确与测点实际干密度相对应标准密度是用来衡量现场压实度的尺度,这也是压实度可靠的一个重要前提,通过它才能测试出路基的优劣等级,因此在做确定标准密度的击实试验时,为了保证标准密度有足够的精度,以达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标,我们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要求去做。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变质的土质时,应当及时重新做一次击实试验工作。
3.3控制压实含水量
压实是否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含水量控制的效果,同时含水量是一个极其敏感的指标,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会因天气、气温、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由此,施工人员要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且含水量在±1% 变化范围内碾压时效果最佳。另外在施工中还要注意压实的含水量一定不要大于最佳含水量,其温度要在 0℃~ l0℃,并且施工最好在当地气温进入 0℃前一个月结束,以防在不利季节产生严重温缩。
3.4布灰要均匀
在进行布灰操作时,很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随意性很大,不够谨慎,因此造成相同面积内布灰效果的差异很大,这将直接影响压实度的高低,灰多的地方压实度不够,反之,灰少的地方压实度过高。这个看似简单的操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5 成品灰土养护要及时到位
完成石灰土压实度检测之后需要进行养生,且养生期要为一个星期以上,并且养生期间禁止车辆通行,同时成品灰土养生要及时到位,一般情况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洒水养生,其可防止灰土层表面干湿交替的现象发生,从而避免产生干缩裂缝,破坏板体结构。
3.6季节问题控制
施工条件的改变对于道路工程的建设意义重大,施工单位制定方案时要对工程工期有一定的把握,从而采取措施应对季节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其工程质量及工期最具影响,造成施工困难的一是雨季施工,一是冬季施工。雨季施工要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雨量大时应严格掌握施工时间,不得已的情况下要停止作业,以免造成人员伤亡;每天的作业结束后做好防范措施,用塑料布等将路面或石灰土覆盖,防止雨淋。冬季施工要保证日最低温度应在℃以上,并对石灰土材料进行特殊处理
结束语:
石灰土对于施工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施工技术对于质量的控制影响较大,而且外界影响因素也较多,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确保道路工程中石灰土基层施工质量。因此,我们在进行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从各个方面做好材料、施工工艺、人员的管理上、施工的环境等因素抓期,科学的管理,确保其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艳秋,徐露华,郑原生.浅谈道路石灰土基层施工[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6(13).
【2】黄秀宝.市政道路工程中石灰土基层施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37).
【3】于欢欢,王丕峰.公路石灰土基层强度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J].山东交通科技,2015(21).
论文作者:刘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石灰论文; 含水量论文; 灰土论文; 道路论文; 基层论文; 工程论文; 压实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