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16-01-01~2017-01-01我院老年医学科病房 住 院 的162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多变量分析。 结果 (1)发生SAP者86例,占53.1%;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复数菌感染占32.2%(19/59)。(2)单因素分析:年龄、意识状态、心肺基础疾病、NIHSS评分、卒中部位、鼻饲治疗各组间比较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65岁、肺部疾病史、延髓性麻痹、意识障碍、鼻饲治疗是老年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4)合并SAP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及病死率增高(P<0.05)。 结论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是老年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与多种因素有关,影响住院时间及预后,应足够重视,尽早预防并有效治疗。
【关键词】老年;脑卒中;肺炎;危险因素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453-02
肺部感染是急性脑卒中最常见并发症之一,Hilker等首次于2003年提出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概念,而老年急性脑卒中更易发生SAP,导致病情加重,康复延迟,甚至死亡。本文拟通过细致评估我院神经内科病房6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寻找其独立危险因素,分析SAP危险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帮助。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卒中患者680例,年龄60~90岁,平均77.32±4.68岁,男429例,女251例,脑梗塞510例,脑出血170例,符合全国第4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根据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分为感染组(98例)及非感染组(582例)。两组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1.2病原学检查
①清晨咳出深部痰液,痰液置消毒试管中,立即送细菌室培养。细菌分离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进行分离培养,经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初筛,上机鉴定;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操作和判断标准严格按照CLSI规定执行。痰中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为合格标本。痰培养阳性者进行药敏试验。
②仪器及试剂: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compact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MH琼脂及药敏纸片均购自于英国Oxoid公司。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用表示,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结果
老年卒中患者合并感染与不合并感染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病死率比较的结果,见表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病死率比较
3 病原菌检测结果
见表3。98例肺炎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18株,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82株,占69.49%,以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6株,占22.0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物敏感实验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大多对头孢Ⅲ、Ⅳ代耐药,对亚胺培南、美洛配能、多粘菌素及丁胺卡那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基本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
4 讨论
卒中后感染(stroke-associated infection, SAI)是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SAP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预后尤为密切相关,是患者住院病死率增加、出院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SAP这个概念是2003年德国科隆大学附属医院Hilker等最早正式提出的,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卒中患者罹患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有研究认为,并发肺部感染的急性脑卒中患者,30天内的病死率是无感染患者的3倍。这就更需要临床上加大对该病的重视,早期发现及控制危险因素,从而减少该病的发生率。本研究通过对老年SAP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针对性防止老年SAP的预防方案提供相关线索。研究结果数据显示,高龄是SAP发生、发展的首要危险因素之一。既往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SAP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高,年龄每增大1岁,SAP发生率增高2%。这是由于一方面老年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减退;另一方面其呼吸道的机械屏障作用减弱,清除分泌物的能力下降,支气管弹性减退,纤毛摆动能力减弱,咳嗽反射灵敏度下降。由此提示年龄越大,SAP的发生率越高,在临床上遇到高龄SAP越是需要加强重视。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卒中患者合并吞咽障碍发生SAP的可能性是无吞咽障碍患者的1.686倍。吞咽障碍常常容易因呛咳并发肺部感染,国内外相关研究均表明,积极、正规的吞咽康复锻炼是避免老年卒中患者发生SAP的有效方法。因此,对于有吞咽障碍的卒中患者,需要早期加强吞咽功能的锻炼。
长期卧床也是SAP的危险因素之一,卧床使得肺部挤压而呼吸运动度减弱,局部循环血流减少,免疫细胞及抗菌药物难以很好到达局部发挥作用;同时因为受挤压的部位低,气管内分泌物、误吸的呕吐物以及侵入的致病微生物容易在此处存留,使肺部感染成为可能。因此,需要注意患者的体位,建议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加强翻身,促使位于低垂受压的肺部交替得到很好的膨胀,局部循环改善,便于免疫细胞及抗菌药物的到达而发挥作用,并有利于致感染因子的清除;加之辅以合适的拍背使胸廓产生机械振动,更有利于循环的改善及分泌物的向心性移动、排出,从而有效地防治肺部感染。另外,对于能进行功能锻炼的患者也要早期鼓励下床进行早期康复。
综合以上危险因素,临床上在治疗急性卒中患者颅内病变的同时,还需要考虑SAP的相关危险因素,做到早发现、早预防,通过预防和治疗SAP以影响脑卒患者康复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郝莉莉,刘雯.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病原学特点与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10)
[2] 李巧薇,谭少华.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04)
[3] 刘海花,姚书燕.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关系及预后研究[J].河北医药.2014(17)
[4] 吕少敏,王玲玲.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2)
[5] 吴继祥,承欧梅.卒中相关性肺炎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3(14)
[6] Jeff Edmiaston, Lisa Tabor Connor, Karen Steger-May, AndriaL.Ford. A Simple Bedside Stroke Dysphagia Screen, Validated against Video fluoroscopy, Detects Dysphagia and Aspiration with High Sensitivity[J]. 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14(4)
论文作者:萧皞玲,通讯作者:蔡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7
标签: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因素论文; 卒中论文; 危险论文; 肺部论文; 脑卒中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