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探讨论文_ 姜兆娜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探讨论文_ 姜兆娜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占据着关键地位,混凝土施工的好坏密切影响着建成建筑的最终质量,也影响着建筑的后续使用安全。虽然说现阶段国内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飞速发展,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因此,施工企业应该直面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并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同时还应该不断的学习国外的混凝土施工新技术,以此不断优化国内混凝土施工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1配比技术

(1)在施工中,混凝土是由水泥、集料、水以及外加剂组合而成的,这些成分所占比例对混凝土性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其所占比例被称为配合比。在配置混凝土配合比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对施工现场的具体要求进行考虑,还要对施工所需成本费用、施工经济合理性进行考虑,通过科学详细的计算得出最优的配合比。(2)在施工当中要对集料含水量与理论数值存在的差距进行分析,在搅拌混凝土之前,工作人员要到现场测量集料实际含水量,根据选择的配合比添加适当的集料掺入量到混凝土中,保证混凝土各项成分使用量都与配合比要求相符合,使得混凝土质量达到标准。

1.2浇筑技术

浇筑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浇筑施工的合理与混凝土施工质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该项施工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认真严格的检查模板支设、模板钢筋绑扎情况,保证模板和钢筋的尺寸、型号的合理性,从而根据钢筋特性选择适合的浇筑方式。在开展浇筑施工工作中,要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接缝和接头,下落高度尽量控制在 2米以下,有效避免溅落问题的出现。另外,还要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这样既可以保证整个混凝土施工质量,也可以大大缩短浇筑时间。

1.3振捣技术

做好浇筑工作后就能开展振捣操作,科学有效地进行振捣能够使得混凝土各个组成成分均匀分布,将混合材料中的空气排放出来,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同时,采用振捣技术可以填充好模板内部的混凝土,防止局部混凝土出现缺失现象,并且施工单位还要适当进行振捣,保证振捣到位和不泄露。如果振捣施工当中,混凝土下沉缓慢、没有气泡产生,就说明振捣施工已经到位。如果振捣过度则可能引起混凝土浆液流失、粗集料下沉。除此之外,要根据混凝土材料种类、施工规模将振捣施工划分成为机械和人工操作两种,应用这两种操作方式时都需要均匀的布设混凝土振捣插入点,保证振捣棒逐渐深入到下层混凝土中,确保上层和下层混凝土有效融合,避免分层裂缝产生。通常情况下振捣施工应该维持在 20s 左右,还要将边、角等部位振捣到位。

1.4养护技术

做好以上几项施工工作之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养护,及时有效的进行养护,可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通常等到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应在 12 小时内进行养护,并且在养护中需定期向混凝土表面洒水。对于一些塑性比较低的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之后应该采用喷雾养护。此外,值得注意的事项是养护都应该保证持续性,并且持续时间大约为14h。在养护当中混凝土表面要保存湿润,同时要想大大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率,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润草帘或者麻片。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混凝土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2.1.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水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选择什么样的水泥这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基础,确保所选择的水泥要活性好,同时标准稠度的用水量也是最低,水泥和各种外加剂的适应性也是最佳的,水泥的原材料色泽要保持均匀一致。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通常是 42.5MPa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搅拌。与此同时,要确保各种技术指标符合国家建筑材料的标准,比如要有水泥的出厂合格证、进入施工现场的复试报告检验单,尤其是水泥的技术性能指标。

(2)粗、细骨料。不同的石子粒径中有着不同的颗粒含量,这样就造成对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将产生影响,导致骨料的含水量发生变化,也同时影响到混凝土的水灰比。建筑工程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粒径一般是在 3~5mm 之间的碎石,对于细骨料可以选择洁净的河砂,对于抗渗的混凝土含砂量一般保持在 1.5%以内,将泥块的含有量保持在 1.0%以下。同时,骨料中具有有害物质,如果超过所要求的范围,就会对水泥水化产生影响,使得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对骨料和水泥石的粘结进行削弱,使得骨料和水泥的水化产物开展相应的化学反应,同时产生出有害的物质。如果混凝土骨料中的黏土或者淤泥在骨料中的含量超过了 3%,各种不合格的碎石或者卵石超过了 2%,如果这些细粒材料在集料的表层出现了包裹层,将对集料和水泥石的粘结产生妨碍作用,如果以松散化的颗粒出现了,将对混凝土搅拌的用水量增加。

(3)外加剂。外加剂通常指的是减水剂、防冻剂或者膨胀剂。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可以使得新搅拌的混凝土的和易性进行改善,同时对凝结时间进行调节,将对硬化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改变,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在建筑工程混凝土中运用外加剂,要按照建筑工程材料和施工条件以及实验结果来确定,以外加剂的重量和胶凝材料重量的百分比来衡量。

2.1.2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对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严控混凝土质量,采用精细化的方式对混凝土各项成分比例进行管理。如果混凝土施工中出现水比例太大,用水量超过标准,就会引起后期混凝土构件空隙太多,构件强度大大降低等问题。为此,必须严格控制用水量,确保用水量精确度,水泥、集料及外加剂等配合比同样重要,不管何种材料的使用量配合比例不合理,都会造成后期混凝土施工各种问题的出现,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混凝土配合比质量进行管理,能够保证后期施工的顺利开展。

2.2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①应做好混凝土构件钢筋绑扎工作,应该严格依据相关规范保证钢筋的规格、尺寸、长度等要素达标,在钢筋绑扎操作前,务必要保证钢筋位置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在绑扎过程中要确保绑扎牢固,还要确保预留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达标;②要确保侧模底部严密不漏浆,妥善在侧模底部安装压脚条以保证侧模安装严密,进而方便后续混凝土浇筑作业的开展;③要合理的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将每次浇筑的混凝土厚度控制在400mm 以内,同时要保证首次浇筑与二次浇筑的间隔时间在 2h 以内,此外,对于新老混凝土的交界部分,还要妥善做好钢筋留设工作,以保证新老混凝土面的钢筋相互搭接。

2.3 混凝土养护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养护作业是重要的收尾作业。考虑到混凝土在进入模板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水化热,而水化热释放的大小及速度则会关系着水泥的水化速度,而当水化速度过快时,则易引发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进而导致混凝土开裂现象,严重干扰着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所以应该结合具体的混凝土施工位置以及现场状况,选用合适的混凝土品种,并选取适宜的养护方法,以防止开裂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工作将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需要施工人员不断地提升施工技术,使得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不断的提升,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

参考文献

[1]王 晋.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8(08):35-36.

[2]梁汉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7(09):58-59.

[3]徐海生.基于施工质量的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5(2):67-68.

论文作者: 姜兆娜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探讨论文_ 姜兆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