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湖南省龙山县桶车中学
〔摘要〕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可见,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让自己更加睿智,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学校,由于社会、学校、家庭、老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差的,阅读活动也常常被老师忽视。对此,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简单的分析一下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及提高策略。
〔关键词〕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提高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缺乏浓厚的阅读兴趣,更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作为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对此深有感触。为此,我将结合我在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谈一谈我的一些看法和愚见。
1 农村中学生阅读现状及分析在研究中,我采用了与学生座谈、走访学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学生阅读现状及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初步了解了农村中学生阅读现状。
1.1 我们湘西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文化基础薄弱,农村地区更甚,因为学生父母文化层面较低,家庭文化底蕴浅薄,从小得不到良好的文化启蒙教育,受经济条件制约,学生在家庭中阅读资源相对短缺,给学生的阅读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
1.2 学生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面打工,把教育学生的担子扔给学生年老的爷爷、奶奶,他们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采取无所谓态度,往往视课外书为闲书,不赞成学生把时间浪费在课外阅读上。
1.3 学生由于家庭原因,在家庭中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性格塑造上严重缺失,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无心学习,学生从小习惯于在老师、家长的约束下掌握基本知识,学习的目的只在于任务本身,缺乏思维的训练,注重记忆,缺失思考,或思考力度不足,难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特殊的家庭环境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待问题缺失自己的见解,常表现为人云亦云,即使有不同意见,不愿或不善于表达出来,个性的不到发展。导致思维空间狭小,不能多层面、多方法的开展文章阅读,阅读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1.4 农村初中学校没有上规模的图书馆、阅览室,图书种类少之又少。很多都是年代久远的旧书,时代感不强,实用价值不高,即使学生阅读,也难以产生共鸣,这无形中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1.5 教师缺乏正确的阅读指导。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左右着整个阅读教学,把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圈定在语文书之内;教师的阅读教学往往缺乏合作交流,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也处于放任自流和自生自灭状态,这就大大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2.1 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注重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要把学生培养成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网络媒体等,向学生推荐好书,选择合适学生阅读的好书,扩大阅读范围,拓展学生的视野。要求学生阅读时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读书笔记,把精彩优美的片段和语句摘录下来,及时消化吸收,学以致用。教师还要经常与学生交流阅读的经验和感受,让学生尽情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同时,教师还要规定阅读的数量。初中阶段阅读量应不少于100万字,要求学生背诵语文书上的优秀诗文,再加上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图书报刊,阅读数量就有了保证。阅读面广了,积累多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也就丰厚了。
2.2 创设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读书习惯的养成,并非一件易事,它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共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作为家长,应尽可能为子女购买一些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督促子女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作为教师,更应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
首先,把学生课外阅读纳入语文阅读教学计划,并给予一定的课时,以确保学生能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从而达到培养其阅读兴趣的目的。其次,成立班级读书角,让学生捐书,由班干登记造册,管理借阅,为学生读书创造有利条件。再次,精心设计校园文化,让校园里每一处角落、每一面墙壁、每一个橱窗都充满书香。再次,在注重课内阅读的同时,还要不断引入“源头活水”,让学生更多更好的受到课外读物的激趣。最后,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2.3 加大阅读指导力度,全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现成的语文教材中,大多是“名家之作”,由于在有限的阅读教学时间里,学生只局限于课本里的作品,不可能涉猎更多的读物。学生容易产生“非名作不读”的错误思想,我们就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向他们介绍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读物,是学生喜爱的东西,自然有兴趣阅读,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树立新课改理念,提升阅读课堂教学品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教师要紧扣新课程要求,树立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在研究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之共性的同时,重视对学生个性阅读差异的研究。在语文阅读课教学过程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念和理解,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用自己独特的阅读方式,读自己想要读的东西,即在彰显学生其主人地位中培养其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提高学生欣赏品味能力。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的工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对学生不断地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加大阅读指导,才能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阅读能力才得以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参考文献1 语文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九年级上[M].语文出版社
论文作者:孙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语文论文; 农村论文; 教师论文; 兴趣论文; 初中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