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是“化学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学变化论文,语文学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题与困惑
时常会有家长来与我交流关于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问题,他们说:“我的孩子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成绩怎么就是不见提高呢?”“我的孩子,读了不少书,作文水平怎么上不去呢?”“我的孩子只要见到作文就头痛,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手,该怎么办呢?”
也时常有学生来找我聊天:“我背了不少诗词,也读了很多书,做了几大本读书笔记,可语文成绩还是不怎么样,老师你看怎么办?”“老师,语文真奇怪,几天不上课,也看不到什么差别,这是怎么回事?”有的问得更直接:“老师,怎么样才能让语文考试得高分?”
思考
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也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上面所说的情况,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这中间到底有哪些因素制约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呢?困惑促使我阅读了大量中外教育名家的著作,还阅读了不少现当代作家的回忆文章,试图通过对他们当年学习经历的回忆与解读,从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同时我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平时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观察,我逐渐发现语文学习是一种在心灵这个容器里所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化学变化”,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物理变化”。所谓“化学变化”就是说学生吸收的与输出的实际上已有了质的区别,虽然它们在表面上区别并不大。这个“质”就在于输出的已不是自然状态下的、没有任何情感的言语,而是经过学生心灵吸收、思考、过滤、沉淀后的富有情感的语言。输出的语言是学生心灵语言的外化,是学生对自己所经历的、所想象的、所接触的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语言的表述。“心灵”在这中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既是外界信息的储存器,又是过滤器,更是输出器。三者和谐自然地统一在“心灵”之中。
如果说现在的教学形式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在于我们只是一般要求学生读、记、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到底有没有真正参与,有没有用“心”、用“情”,我们并不知晓。用了,就可能发生“化学变化”;没用,只能是“物理变化”。上面所说的情况,正是学习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而无化学变化的结果。物理形式上量的积累并不能必然带来其心灵中的“化学变化”。
探讨
哪些因素能促使“化学变化”尽快显现呢?
1.鼓励学生创建一个原材料库、一条传输带。一定量的语言积累是必要的前提,学生应自觉地通过多种方式,阅读一定量的中外名著、古典诗词和现代诗、现当代作家作品,以及各类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刊物、适合他们观看的影视作品等等。这是奠基工程,没有这个基础,一切希望都只能是空中楼阁。道理很简单,任何新物质的生成首先都要有原材料。原材料量的多少直接决定新物质的多少。
量的积累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是一个持续的、不断的过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量也会愈来愈大。同时积累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阅读者应该不断地吸纳来自不同方面的内容:文学的、历史的,甚至包括政治的、地理的、科幻的等等;还包括从不同媒体上的吸收: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乃至广告牌、对联、民间俗语等等。
2.帮助学生修建一个心灵的“熔炉”。虽然同是读书,但结果是不一样的:自愿读书与被迫读书不一样。一个自愿读书的人,作者在文本中所描述的景象,他(她)阅读后能清晰流畅地描述出来,能在阅读时将自己的身心融入到作者所描绘的美景中去,体味作者的喜怒哀乐,能将文字阅读与自己的真实经历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一旦学生发自内心喜爱上读书,真正沉浸于其中,沉迷于其中,那他就能在阅读与积累中品出其中的三味来,这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将积累的原材料放到“心”的熔炉冶炼后吸收,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从中提炼出新的、更有价值的东西。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否则,阅读只能是做“二道贩子”的工作,只是在做转手倒卖的勾当,不可能品出其中的三味,更不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3.建造一个试验场。学生提炼的“新产品”出来了,需要不断试用。通过试用,一方面是验证产品的质量,一方面是提高它的运转速度。否则,新产品就可能出现堆积。这个试验场可以是“小练笔”“小反思”“小构思”“小对话”等等,通过一些短平快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语言优势、构思优势,优势的不断发现与积累将会提高“化学变化”的速度,提高“变化”的质量。如此坚持下去,从原材料到熔炉到产品的出炉就形成了“一条龙”的运营模式。
提高转化效率的策略:既然是“化学变化”,其变化就有一个速度的问题。化学反应中有催化剂,语文学习中能不能寻找到类似于这样的催化剂呢?应该是能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兴趣。因此我们一直把兴趣作为学好语文(当然也包括其他学科)的最佳催化剂。如果一位教师能通过激发兴趣、维持兴趣,并最终让兴趣变成学生对语文的热爱,那他的语文教学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
父母是优质催化剂:做老师的都有这样的感觉,语文水平好的学生,其家庭背景中,父母大多喜欢读书,而且家里一定会有不少的藏书,家庭文化氛围浓厚。这一点在中小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我曾将这样一句话赠与许多家长与他们共勉:“再穷不能不买书,再忙不能不读书,房子再小不能没有藏书的地方。”父母的身教是孩子阅读兴趣的自然增长点。试想,父母热热闹闹地看电视,你让孩子如何静下心来看书,你的呵斥能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对孩子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人难以达到的。有一首歌唱道:“长大后,我就变成了你。”这话放在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上,是完全正确的。有教育专家说,做父母是一项很专业的工作,需要认真培训后才能上岗。而我们作父母的大多数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所以在孩子出生后,就更需要学习如何做父母。否则,会因为我们的失误与无知而影响孩子的一辈子。读书是第一步,当我们做父母的抱怨孩子学习不好时,应该首先想一想自己在身教方面给了孩子怎样的影响。我们更多的可能是“言传”,而身教与言传的脱节,正是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
“化学变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长效与短效:将学生的语文学习比作“化学变化”,并不是说它会像化学课上所做的试验那样,能立马就见到新生成的物质,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实际上,语文能力的形成有一个积累、发酵、沉淀、生成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毅力、坚持,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这是语言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当然这也是语文学科让学生、父母不满意的原因之一(现在的父母大多希望“投资少,见效快”)。语文学习不像吃饭,吃后立马就有饱了的感觉,它更像长个子,你天天量个头儿,却不见长高的迹象,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忽然发现自己长高了。看待语文不能像看待数学、物理学科那样,要求学后就见效。如果因为见效慢而放弃学习语文,那将是非常可悲的。
能力与分数:将语文能力与分数挂起钩来,用考试分数的多少来衡量语文能方的高低,不能不说是语文在当今社会中的又一大悲哀。作家应该是语文学习中的佼佼者了吧,但如果让他们去参加语文考试的话,也很难有好的成绩,这是已被事实证明了的。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它说明了语文能力与分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同台比较,也让语文颇为尴尬。其他学科通过学习新课、练习、巩固,基本上就掌握了新知,过程短,效果明显;而语文则不成。如果因此而对语文怨声载道,实在也是对语文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