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疆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新疆属于资源开发主导型地区,其经济开发、开放具有资源型省区的基本特征。目前随着欧亚大陆桥和南疆铁路的开通,逐步形成了以铁路沿线为核心的经济增长轴,新疆区域经济增长将以单轴向双轴、双环圈的空间格局发展,形成一个新的沿线型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此格局是以亚欧大陆桥为主,以公路沿线为辅而形成的。
(1)铁路沿线区域结构,按其顺利范围和地域内互相联系,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核心层,是由陆桥和沿桥的中心城市组成的点轴结构的综合体。这些市包括哈密市、吐鲁番市、乌鲁木齐市、昌吉市、石河子市、奎屯市、乌苏市、克拉玛依市、博乐市及南疆库尔勒市、阿克苏市、喀什市等12个市;大中型企业集中,已形成包括石油、煤炭、钢铁、电力、化学、建材、纺织、食品等在内门类繁多配套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核心层以全疆1/3的人口生产了全疆2/3的国内生产总值、4/5的工业总产值。表现出核心层强大的经济聚集性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已成为新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二是外围层,是指核心层点轴吸引范围中的市县所密切吸引的地区。包括核心层中县市以外的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昌吉地区、塔城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北部地区、伊犁地区(有关县市)及库车县。人口占全疆的22.8%,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疆的13.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282.2元,是核心层的1/3。(注:韩德林:《关于绿洲若干问题的认识》,《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1995年第3期。)
(2)公路沿线区域,实质上是陆桥吸引作用较弱的地带,包括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的和布赛尔县、克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及巴州塔里木盆地南缘部分。这些地区离大陆桥吸引的核心层远,受陆桥影响力弱,经济发展与陆桥核心层相差甚远。
2.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
(1)区域经济,差异显著。疆内差异,受地理、历史、人为等因素影响,区内南疆与北疆,核心发达地区与次发达地区、边远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在经济发展水平前20名县市中,北疆有16个县市,占80%,占整个北疆县市的35.6%,而南疆只有4个,占南疆县市的9.5%。在经济发展落后的20个县市中,北疆只有4个,占北疆的8.9%,其他16个均在南疆,占南疆的38.1%。取最近7年数据计算,全疆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9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5%)。最高的是沙雅县为49.33%;在低于全疆平均增长率的54个县市中,有16个是负增长,最低的尼勒克县负增长率为-2.7%;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极为明显。
新疆与内地差异,新疆与东部五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不断扩大。在1980-1996年期间,人均GDP的差距明显拉大了,特别是与广东、浙江、福建三省的差距发生了重大变化。1980年新疆与这五个省区相比,福建、山东两省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新疆低17%和3%,浙江、广东分别比新疆高13%,经济最发达的江苏也只比新疆高30%;但到了1996年,这五个省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高于新疆,而且差距的幅度已经扩大到26-77%。其主要原因是,新疆与这五个经济发达的省区相比,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明显拉大了,区域经济差异更加扩大。(注:《中国统计年鉴》,1997年,《新疆统计年鉴》,1997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2)地域辽阔,交通不便,远离经济中心。新疆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1/6。境内地、市、县间距离远比关内省区长,使区内市场地域跨度大,加之远离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太平洋世界经济中心地带,相邻的国家也都属于经济上欠发达的国家;新疆与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目前也仅仅是小规模的地边贸为主。区域上的这些劣势已成为影响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3)产业结构层次低,财力匮乏。新疆产业结构处在低层次的变革之中,还面临财力匮乏,1998年新疆财政自给率只有49.5%;全疆85个县只有7个县市能自给,其余都要靠国家补贴。中央对新疆的财政补贴由1979年的10.4亿元增至1996年的59.1亿元,但财政支出的资金调度更为紧张,财政赤字逐年扩大。1996年在中央财政补贴之后,当年财政赤字仍达66.6亿元,其中县级财政赤字达23.4亿元。建设资金主要靠外源性投入,地方财政对经济开发开放的支撑力度有限。1979-1996年期间,外源性资金(不包括中央财政补贴)占资金投入总量的半数以上,新疆财政(包括中央补助部分)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量仅占资金投入总量的10%。资金匮乏,投入不足,有限的产业开发资金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严重影响了区域产业发展规模、质量与进度。(注:《新疆统计年鉴》,1997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4)生态环境恶化。在新疆166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沙漠面积就占到25.4%,荒漠化土地总面积99.5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2%,以每年400平方公里速度在扩大。全疆85个县市中已有53个受到沙漠化的影响和威胁,其中沙漠面积占本县(市)面积的50%以上的就有9个,比例最大的达80%以上;沙漠占30-50%的有8个,占20-30%的有5个,10-20%的有8个,10%以下的有23个。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表明,新疆土壤盐碱化面积在逐步增加,占普查面积的32.8%,其中约有60%是近15年内形成的。(注:刘甲金等著:《绿洲经济论》,新疆人民出版社,第21页。)除此之外,森林减少,草场退化。目前全疆草场退化面积为1.2亿亩,还有1/3的天然草场面临沙漠化危险。河流断流,湖泊萎缩,目前已断流了320多公里,塔里木河中下游沿河两岸伴河而生的天然荒漠植被,即“绿色走廊”,正在大面积萎缩或消亡。据统计,新疆的湖泊面积已由50年代的9700平方公里减少为目前的4784平方公里。许多湖泊萎缩甚至干涸,如著名的罗布泊、台特马湖、玛纳斯湖、艾丁湖、博斯腾湖、艾比湖等。新疆大气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和农业环境污染等均处在全国前列。所有这一切对新疆区域经济的发展均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1.以往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启示
“六五”提出了“支柱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是水利、交通等五大支柱产业。“七五”、“八五”提出并实行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重点是农牧业、能源、交通、邮电、重要原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九五”计划提出继续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并把战略重点放在依靠科技进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优势产业和发展拳头产品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振兴石油天然气化工、纺织、食品工业、建筑业和建材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后来则进一步提出了所谓的“一白一黑”为主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依靠大农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战略重点,要把新疆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西北最大的优质纱布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以上战略都是资源开发方式的战略,其核心是发展矿产资源为重点的原材料工业,基本上体现了新疆资源开发型区域发展战略,采用主导部门为极点的增长极理论。在制定和实施过程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并不很理想。其原因在于:(1)建国五十年来在新疆已建立了不少以大中型骨干企业和城市为中心的“增长极”和“发展极”。然而增长极取得成功的国家和地区与新疆软、硬环境有很大差异。在前者它是一种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互补充的方式,在一定“极”点创造与发达地区相似或更好的投资环境,利用区域竞争优势吸引投资者。而在新疆所建立的增长极是以计划体制,尤其对骨干企业是完全的计划体制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这些极点与地方之间管理体制的分离,社会经济条件的巨大差异等多方面原因产生的二元结构阻碍了“极”向周围落后地区的充分扩散。而且这些企业都是从企业生产性投资为主,忽略了软、硬基础设施的建设。既使有一些分路、供排水系统、医院、住宅、文化等设施,但由于本身不产生收益,如果企业不负担,自身就难以维持。另一方面,它们与主导产业也不甚配套,因而,这些增长极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2)虽然新疆地域辽阔,然而每个产业群的分布都是相当集中的。既使资源产地比较分散,但通过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后续产业仍然集中在中心城市,这是聚集作用的结果。反过来,中心城市作为发展极,通过产业群的扩展和延伸带动区域经济,这是扩散作用的结果。而作为增长极骨干企业的极化作用更多地表现为使经济在比它本身更高一级的中心城市发生聚集,而不是向比它更落后地区的扩散。这一点在贫富悬殊的地区更是如此。因此,这些企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3)棉花是新疆最具优势的经济作物。1998年新疆棉花占全国总产量的33.5%,90年代以来特别是对增加农民收入,拉近城乡差距起到了极化作用。然而随着近几年国际市场上棉花供过于求,收购价格下调,而生产要素成本涨幅较大,新疆棉花本来就在区位和运输成本上处于劣势等原因,导致“一白一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受挫。
2.今后发展战略的选择
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新疆自身的发展需求,今后指导新疆经济发展的主体战略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新战略和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同时还要推行一套“辅助”战略,作为新疆大发展战略的基本策略。
主体战略:(1)科教兴新战略。新疆实施科教兴新战略,要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高起点,超前式的发展原则,瞄准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前沿,把科学技术、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2)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包括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调控机制;(3)优势资源转换成战略。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有色金属、特种生物、特色旅游和民族文化等资源的开发和转换,尽快将其转换成经济优势,以带动新疆经济大发展。
辅助战略:一是农业发展在粮食自给、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前提下,逐渐把畜牧业与棉花一起作为全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工业发展在巩固石油工业主导地位的同时,将纺织工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三是第三产业发展在加强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将旅游业作为新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此,新疆经济发展的基本辅助战略可以概括为"3、2、6"战略,这里"3"指的是三次产业同时抓;"2"指的是各产业中确立的两个重点;"6"指的是三次产业中共形成6个重点。从空间布局和地域分工看,要各有侧重,石油重点在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三大盆地,南疆侧重棉、果,北疆侧重畜、糖、旅游和纺织、食品业,应随产地合理布局、优先发展,从而形成一业多主,上下联动,各显优势,互为促进的区域经济结构体系。(注:海热提等著:《新疆跨世纪区域经济开发若干思想》,《干旱区地理》200年1月。)
3.基本方略
新疆跨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内联外引,挺进中亚,突出重点,注重效益,合理分工,加强调控,缩小差别,协同发展。(注:《面向21世纪新疆开发开放战略研究》,黄俊主编,新疆人民出版社。)
随着新疆交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全疆区域经济增长轴线继续向双轴、双环方向发展。21世纪初,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应是依托南北两条国际大通道,实施“双轴开发,南北联动,兵团地方融合,共同推进”的策略。首先继续加强对欧亚第二大陆桥沿线天山北麓经济带的点轴式强化发展,今后重点是提高产业结构层次,发挥经济技术优势,创出特色名牌,提高经济效益,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为全疆起到示范推动作用。同时,大力推进南疆铁路沿线的开发,在建设国家级石油化工基地的同时,积极发展以优质棉花、特色瓜果等优势产业及精加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在南北疆扩大开放,双轴开发,互为联手,互为争雄的基础上,到2030年后,再实施准噶尔盆地环圈与塔里木盆地环圈的“双环圈开发”战略,确保全疆区域经济高效、协调、持续、稳定的发展。
4.发展重点
今后全区产业发展的重点:一是以水利建设为中心,对水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解决工业、农业和城市及生态用水问题;二是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铁路干线、公路干线、机场和通信枢纽的建设;三是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重点是煤炭、原油、电力、有色金属、石油工业和盐化工等;四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对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机电、轻纺工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同时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进一步搞活商品流通,加快资金积累。区域发展的重点是建设好“两带”和“三区”。“两带”是亚欧大陆桥东北疆沿线经济带和边境扇形开放经济带。“三区”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以伊宁市为中心的伊犁河沿岸地区和以库尔勒—阿克苏为中心的天山南坡地区。
5.总体布局
新疆跨世纪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总的要求是:以铁路沿线中心城市为依托,把带动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作为重要目标,促使区域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发展逐步向集约型方向转化,以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也就是要有重点地开展区域布局和经济建设,重点发展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的城市轴线地带、城市群和城市密集区。
(1)沿欧亚大陆桥具有全国意义的一级发展轴线和城市群。这一地带现在和将来都是新疆经济实力最雄厚、产业最为密集和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带。今后应该继续重点建设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体,形成以乌鲁木齐特大城市为中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并以经济特区、卫星城市以及新兴城镇的发展(包括城市等级的晋升和小城镇的建立)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根据新疆经济发展的实际,当前陆桥沿线区域发展应以大中城市为基础,围绕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采取点轴开发方式,重点开发沿铁路、公路干线地区,如博乐、乌苏、奎屯、昌吉沿铁路线地区,东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加大力度,突出重点,搞好沿铁路线、沿公路干线的开发培育,建成一批新的增长点,以此促进带动整个新疆的经济发展。
(2)沿南疆铁路、交通干线沿线跨省区,具有区际意义的二级发展轴线。南疆的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喀什、和田等沿干线地区,近期作为二级发展轴,未来有望升格的一级发展轴。该地区城镇的发展,要以沿线区域产业布局为依据,能源、原材料开发为动力,经济协作为纽带,“大陆桥”为发展轴,小城市为核心,节点枢纽城镇为增长极,相对集中成片地发展城市组群,逐步形成库尔勒、阿克苏等若干个等级规模有序的,布局合理,职能分工协调互补,城市环境良好的城镇群。
(3)新疆大发展战略能否成功实施,关键在于能否造就若干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城镇。在新疆开发建设中,城镇一直是起着新疆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核心地位。随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新疆逐步形成了以铁路沿线为核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和城镇群。但是,目前新疆城镇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塔里木盆地沿岸和准噶尔盆地东西北侧的广大区域没有几座拥有足够经济辐射力量的中心城市,或者贫困地区不处于几个中心城市相连接的包围圈的范围内(例如南疆三地州)。除了乌鲁木齐是特大城镇之外,其余18个市普遍规模小,起点低,城镇规划层次低,缺乏区域性,协调性,系统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和长期性,城镇功能单一,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形不成经济规模,制约着新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今后新疆大发展的切入点应立足城镇建设,建设和完善以资源开发促进城镇建设,以城镇带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区域生态功能的增强和环境质量的改善,通过聚集和极化来保障新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对策
1.控制人口增长,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从1949年到1998年,新疆人口由433万人猛增到1747万人。据预测,新疆人口将在2000年达到1850万人,2010年接近2200万人。迅速增长的人口不断使资源、环境、粮食、经济、社会等原有矛盾更趋于尖锐化。1998年新疆平均人口密度是10.92人/平方公里,但新疆适于人口生存的绿洲面积仅7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高达254人/平方公里,比全国的平均人口密度129人/平方公里高出125人(已超过了干旱区人口的“临界指标”)。(注:《新疆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0-1998。)因此,新疆要继续通过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令行政措施、思想教育措施等,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保持适度人口增长和速度,减轻其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新疆人口、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新疆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是:有效遏制草地“三化”和塔里木河中下游等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趋势;全面停止天然林的采伐;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提高生产率;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实现全疆畜牧业发展的重点由游牧型向农牧结合型转移,从而在全疆范围内形成基本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干旱荒漠绿洲特点的生态系统,使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为新疆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优良的环境支撑。将森林覆盖率达到3.33%,“三化”草地全部恢复,绿洲面积(包括天然绿洲)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0%,最终实现新疆山川秀美。为此,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环境政策调控和宏观管理,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加快环境保护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全社会投资环境保护建设的新体制。(2)以基本农田建设为基础,以林带建设为重点,以蓄水节水建设为关键,走综合治理之路,改善生态环境,使绿洲内外的生态环境都朝着好的方向不断发展。(3)加强自然环境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大力开展城市环境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抓好工业污染防治:重点解决乌鲁木齐市环境污染、三大盆地油田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博斯腾湖水质恶化和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等突出问题。(4)加强环境监测和科研,促进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3.改变能源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环境质量
能源结构不合理,是新疆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所在。1997年新疆能源生产总量5093.96万吨标准煤,占全国131989万吨标准煤的3.85%,其中原煤占46.5%,石油占45.7%,天然气占5.6%,水电占2.6%,全国比例分别是74.3%,17.4%,2.3%,6.0%,新疆这种能源生产结构决定了能源消费结构。1997年全疆能源消费量为3193.95万吨标准煤,占全国142000万吨标准煤的2.25%。其中原煤占64.1%,石油占24.4%,天然气8.1%,水电3.5%。全国比例分别为73.5%,18.6%,2.2%,5.7%(注:《新疆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0-1998。)。这种能源消费结构使新疆环境保护极为不利,污染环境十分严重。这必须通过能源工业技术改造,改变能源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控制工业环境污染,促进新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4.提高工业企业技术水平,减少“三废”污染
目前新疆工业企业技术水平低,主要设备技术性能达到80年代和90年代初水平的占8.28%,国内先进水平占27.8%,一般水平占33.63%,落后水平占30.29%,传统落后的加工工艺占70.0%以上。新疆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很低。1997年全疆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70.6%,发电及电站供热27.5%,燃焦为89.0%,炼油为95.5%。1997年全疆平均每一万元工业总产值能源消耗量为4.82吨,大大高于全国1.28吨/万元的水平(注:《新疆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0-1998。)。由于大量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以废弃物的形式向环境排放,既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环境。特别是乡镇企业,由于装备陈旧简陋,技术和管理落后,加工布局不合理,生产经营短期行为突出,往往导致严重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今后应通过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有效地减少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要制定工业总量控制和行业控制目标,综合治理重点城市工业区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经济容量,保证新疆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
标签: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新疆统计年鉴论文; 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新疆生活论文; 新疆历史论文; 城镇人口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