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人的自由本质在生命活动中的感性升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感性论文,本质论文,生命论文,自由论文,活动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自由作为人的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从根本上体现了人的审美享受和审美创造的本质要求,具有最高意义上的审美价值。哪里存在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动,哪里就存在孕育美的情感和想象的土壤,就一定会结出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丰硕的物质之果和精神之果。审美反映旨在从现实中发现一种与人的自由本质发生某种联系的特殊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构成审美反映的起点,经主体的诗性直觉和精神生命的自由创造,最终完成美的感性升华。
关键词 美自由生命活动感性升华
美作为沟通自然界的必然和精神界的自由、融合理性和感性的中介和理想境界,其本质属性是不能单纯由精神规范或自然法则来决定的。美作为感性形式与理性内容的完美结合,与体现了人类最高价值的人的自由发展密切相关,与以人的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对自然界的适应和改造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1〕。毫无疑问, 美的观念也只能从物质实践出发才能获得确切的解释。实际上,马克思自己就是从物质实践、从劳动出发来解释美的。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活动。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2 〕而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对象,夺走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把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使对象转为异己力量,使人成为自然界的奴隶。这种情况下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丧失了自由的本性和美的特性。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3〕。就是说,只有到共产主义, 人的生命活动才真正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和美的活动。但是,这并不排斥和取消把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自觉性作为现实社会的最高价值标准的现实意义。相反,我们所做的一切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归根结底都是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创造物质的精神的条件。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应当把表现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塑造从事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的人的形象作为最高的历史使命和崇高的审美理想。
我们可以把美的概念设定为:美是人的自由本质在生命活动中的感性升华。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对自由的执着追求。在人类文明史上,自由这个醒目的字眼具有令人神往的、激动人心的魅力。人们视自由为最高理想和最高价值。裴多菲在自由诗中道出的价值真理和普希金在《自由颂》中发出的“我要为全世界讴歌自由”的呐喊,经久不息地震撼和感召着人们的心灵。黑格尔说:“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4〕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追求和探索自由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类对自由的理解不免具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作为自由意识发展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人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一切表现自由为自由讴歌的文学艺术作品都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马克思主义对自由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共产主义学说为实现人类的幸福和自由开拓了无限广阔的美好前景。
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由的基本思想是: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性在未被人认识之前,是一种束缚人、限制人的生命活动的盲目的异己力量,致使人成为自然的奴隶。但是,一旦人们认识和掌握了这种必然,就使支配人的外在之物变成为我之物。“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5 〕人们只有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客观规律,积极地创造性地建造外部对象世界和改造自身,才能确证自己的本质,获得自我实现和发展。这是自由的最高境界,也是美的最高境界。马克思曾经说过,自由是生命的灵魂〔6〕。人失去了自由, 就失去了精神生命,也就意味着美的毁灭。自由作为人的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和人的本质的确证,从根本上反映了人的审美需要,体现了人的审美享受和审美创造,具有最高意义上的审美价值。哪里存在自由,存在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动,哪里就存在孕育着美的情感和想象的土壤,就一定会结出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美的物质之果和精神之果。
人类劳动生产关系中的相互协作性、人类共生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以及人际关系中的交往性,决定人的生命活动是社会性的生命活动。人的生命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整体性质上受到社会的规定和制约。人一旦失去了社会化的存在,失去了社会所提供的生活资料和精神资料,就无以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只有社会才能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全面展开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创新和升华不断赋予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
生命活动如果不具有社会的形式和社会的内容,就是片面的和单调的。这种片面单调的生命活动,不可能产生能够普遍传达的愉悦情感,也不可能产生创造美和享受美的需要。正如康德所言,一个孤独的人在一个荒岛上将不会修饰他的茅舍,也不会修饰自己,或寻找花卉,更不会寻找植物来装点自己。只有在社会里他才有可能做到和想到〔7〕。 因为只有在社会里才能产生和他人共同体验情感的需要,才能产生通过对象化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需要。即从观照这种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来确证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审美活动和审美享受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享受。因为审美活动和审美享受必须建立在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基础上,并且审美活动本身所包含的具有社会共通意义的情感感受和价值判断,就是以有利于人的生命活动为出发点的。反过来也可以说,这种生命活动又以具有社会共通意义的情感激发和价值导向为力量源泉。不具有社会性存在的生命活动,不可能获得具有社会共通意义的情感激发和价值导向,就不可能具有人性的意义,也就不可能成为观照的对象。不难设想,沉睡的生野的大自然,对于社会化程度很低的原始人来说,是阴森恐怖的,对他们的生命活动是疏远和压抑的,这样就不可能成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确证和人与人情感联系的纽带。只有在社会中,社会化的人的本质力量才足以影响和利用自然界,使之成为人的存在的基础,进而成为人的审美对象,成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感性确证和观念凝铸。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包括原始人的岩画,人体装饰,古希腊人的人体雕塑,历代建筑和绘画,都是对当时人的生命活动的感性确证和观念表现。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审美实践活动反复证明:凡是脱离社会生活,不表现或不能正确表现人的生命活动的艺术作品,都是苍白的无生命力的。只有贴近社会生活,深刻表现人的生命活动,并以自由的生命活动作为人类的最高价值和审美理想的艺术作品,才具有永恒的美的魅力。
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本质的区别。动物的生命活动只是简单地适应环境,完全受自然竞争、自然淘汰规律所支配,仅仅具有纯粹的生物学的意义;而人则以积极的有意识的活动改造环境,以便使环境适应自己的生命活动,满足自己的生命活动,为开拓新的生命活动提供现实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也就是说,劳动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主要形式,不仅创造了生命活动本身,而且创造了生命活动的意识。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有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存在物。人不仅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而且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把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即在实践上把整个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在理论上作为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正是人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才使他的生命活动有可能具有自由自觉的性质。动物因没有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而只能在生理本能的驱使下盲目地复制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因有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主体—对象关系,不断地在更高层次上创造自己的生命活动及其对象,同时创造理智地直观这种生命活动和对象的感觉。人的生命活动具有自由自觉的性质,是因为生命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如果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客观地存在着和活动着的对象,它就不能客观地活动也就不能自由地活动。它所以能创造和设定对象,只是在于它本身是被对象所设定的。只有这种能动性和受动性统一的主体,被对象设定的主体,才能在对象性的生命活动中获得自由。
所谓自由,并不是在幻想中摆脱必然的自由,随心所欲的自由,而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种外在自由是以内在自由即精神上的自由为前提的。“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8〕爱因斯坦所说的这种“内心的自由”, 正是我们所应高扬的人的精神生命的自由。人的生命活动只有超脱了权威、偏见和习惯的束缚,不断追求思想解放和精神自由,才有可能获得改造外部客观环境和创造对象世界的自由。对自由外在性和内在性的双重要求,说明自由不仅属于真的范畴,而且属于善的范围。不仅追求事实真理,而且更重要的在于追求价值真理,在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认为,外在自由和内在自由、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不是相互抵牾,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外在自由和外在价值的实现,内在自由和内在价值将失去自己存在的现实依据;没有对内在自由和内在价值的追求,外在自由和外在价值也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在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中,无论是对客体的创造,还是对主体自身的创造,都是自由和价值的全面实现,即既是外在自由和外在价值的实现,又是内在自由和内在价值的实现。这种全面实现自由和价值的创造活动,是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肯定和确证。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往往伴随着愉快的情感享受和精神自由的体验,成为孕育人间的一切美的源泉。生命活动一旦失去了自由自觉性,就意味着美的毁灭。
人作为主体,在于具有自觉的能动性。而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就是创造性。正是这种创造性的生命活动,把人从自然界提升出来,把人与自然混沌一体的关系变成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即使人成为“生产主体”,使自然成为“生产对象”〔9〕。 动物的生命活动因只具有受动性而无创造性,不能不在自然界给定的现成条件下,过适应自然环境的生活;人则为了满足不断产生和发展的人的需要,改造自然环境,创造自然环境,使之变成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类生命活动具有创造性的确证。
人类生命活动所创造的成果,既有物质的,又有文化的。文化成果比物化成果的意义更为重大。“创造的成果不仅是可见的,而且在许多方面也是不可见的。这个摸得着、看得见、听得到的世界,与那个通过探索外部世界与人的心灵而将要发现的新世界相比是非常渺小的,这确实就是产生创造力的永久的(并且差不多总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前提。一幅绘画新作、一首诗歌、一项科学成就或哲学认识都能在未知的大海中增添一些看得见的岛屿。这些新岛屿最终能够构成稠密的岛屿即人类各种文化。”〔10〕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文学艺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从广义的文化来说,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也是一般文化的组成部分。
不论是物质产品的创造,还是文化产品的创造,都具有双重作用:它不断开拓新的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而使世界更加广阔,同时又通过观照、体验这种新领域而丰富发展人的内在心灵。即在创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创造主体自身,丰富发展主体自身。主体自身的丰富发展又推动了对象世界的创造。这种双重作用,或者说双重创造,决定了人类生命活动的本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合规律合目的的创造,按照美的规律的创造。
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动物作为一种单纯的自然存在物,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本能地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和建造。如蜜蜂做巢,蜘蛛织网,都是由它们本物种进化的程度所规定的。因而动物的生命活动的范围受到很大的局限。人的生命活动则超越了直接的肉体需要,为满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进行生产。因而人的生命活动是全面的。这种生命活动既体现客体的规范,又体现主体的规范,既依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又依照内在固有的尺度。也就是说,人作为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不受自己本物种的限制,在尊重外在事物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按照人的本性和需要自由地改变外在事物的存在形式,以便实现自己预期的目的。
从人的生命活动的整体性来看,上述作为美的创造规律所要求的双重尺度是互为补充不可分割的。如果仅仅按照任何物种的创造,或者仅仅按照内在固有尺度的创造,都还不是全面的完美的创造。只有同时按照双重尺度的创造,才能实现真与善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把自在之物转化成为我之物,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达到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创造的理想境界。这种以真为前提、以善为目的的创造,就是按照美的规律的建造。
在马克思看来,按照双重尺度来规范自己的生命活动,即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审美活动。这也说明,美就是人的生命自由创造的境界。人的生命活动及其对象化的自由创造,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对象世界,而且创造了人的审美感觉和审美情趣。“在现实中的这种精神确证,对自己的潜能和力量、创造能力的愉快感和自由感就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11〕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并非天然就存在的,而是人的生命活动及其自由创造的结果。当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对象世界,并藉此确证自己的生命力量和开拓生命的自由境界的时候,人与现实的关系就成为美的关系。在这种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自然界的美也就光彩夺目地展现出来。在自然界中,由于各物种的尺度的规范和自然规律的作用,自然物对周围环境具有高度的协调性,本身的结构形态具有精巧的合理性和独特性,自然形式以色、光、线、形、音、质组合为明暗、浓淡、疏密等关系,形成均衡、对称、秩序、节奏、韵律等效果,在丰富多变中见出和谐统一,体现生命的活力和生命的情趣,这无疑是美的。但根据人们的审美经验,自然物之所以美,还在于自然物与人的特定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发生精神联系,人们能够在适当的自然形式中寄托对社会历史现象的沉思,寄托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联想。如古人把松的岁寒后凋、梅的傲雪迎春、兰的秀质清芳、竹的虚心有节等自然特质,与高尚的人格形象和君子风度联系起来,这种形式美和意蕴美的有机结合,使自然物的审美价值得到了升华。我们之所以对大自然有特殊亲近的感情,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和“精神食粮”,即“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12〕。正是由于自然界与人的生命活动之间客观上存在着这种广泛的和密切的联系,才足以引发人们游览和观赏大自然的浓厚兴趣,我们徜徉于壮丽、秀美的自然山水之间,往往激荡起优美、崇高的情感,孕育升华着自由的人生理想。
美,无论是见之于物性,还是归之于人性,都是通过以自由为中介的物性与人性的相容为之基本的形式和内容的。现实审美关系的领域是无限广阔的,现实的美和自然的美是无限丰富的。但这种现实形态的美、自然形态的美,并不象物质属性那样直接地映现在我们的感知中,而是以生命力的各种形式隐约地包含在自然物之中。这就需要富有内在生命力的心灵去发现,去体验,去构造。“艺术家的眼光不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录事物的印象,而是构造性的,并且只有靠着构造活动,我们才能发现自然事物的美。美感就是对各种形式的动态生命力的敏感性,而这种生命力只有靠我们自身中的一种相应的动态过程才有可能把握。”〔13〕所谓构造性,就是以自身生命力的搏动去感受现实中各种形式的动态生命力,并按照生命运动的本性和理想,把它凝聚、强化和重新加以塑造,使之在感性形式中显现出内在的生命力。因而艺术活动是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诗化与升华,是人的生命自由本质的光辉在感性形式中的灿烂放射。
不难看出,上述对美的本质的界说带有理想性。实际上,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生命活动才能真正达到自由创造的境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私有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异化劳动,把人的生命活动和人的本质仅仅变成维持生存的手段,使人贯注到对象中去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力量同他相对抗: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他的产品越完美,他自己越畸形;他创造的对象越文明,他自己越野蛮。这样,劳动人民对自己创造的对象世界,根本不会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即使面对最美丽的景色,也不可能有什么感觉和发生兴趣。不仅如此,还使人们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被拥有的感觉即占有欲所代替,使人们只看到物的价值而看不到人的价值精神,只看到物品和艺术品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它们的审美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人们不能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和内在固有的尺度进行美的创造,人的生命活动不可能达到自由自觉的境界。为了实现人的解放和生命活动的自由创造,要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这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做到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创造、为美的创造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已为现实生活所证实。但是,在社会主义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由于拜物教和拜金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尚未完全成为现实(已成为社会生产的目的),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创造程度还不很高,在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现实审美关系和艺术审美关系还没有得到全方位的确立。这就要求我们在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努力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创造美的能力,把“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14〕。这即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创造的理想境界在现实中和艺术中的实现。这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远大的目标。
上文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论述了美是人的自由本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体现。然而,要使这种体现真正成为美的感性升华,还必须经过一个审美反映的过程。就是说,在审美反映中才能实现美的感性升华。
审美反映过程集中体现了审美活动中主客体的矛盾关系,因而只有揭示审美主客体各自的规定性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审美反映的本质。
马克思批评黑格尔把观念变成独立于主体的思维过程,将其看成是现实事物的造物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并明确表示,“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5〕还提出要消除黑格尔对于意识形态的颠倒,“我们重新唯物地把我们的头脑中的概念看作是现实事物的反映,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做绝对的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映。”〔16〕这就是说,认识客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的认识不论表现形式多么抽象和复杂,归根到底来自并反映现实客观事物。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把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反映论即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当作自己的理论前提和基础的同时,承认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17〕这样既没有理解人的活动的客体性和对象性,又否定了人的思维的抽象性。列宁认为必须运用抽象思维,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全的反映,而是一系列抽象的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的构成、形成过程。”〔18〕在科学的抽象活动中,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于用抽象的概念、符号、图形等形式加工、改造认识对象的世界。在审美的感性活动中,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则在于用具象的概念、表象、意象等形式反映和重建审美对象世界。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的发生认识论,揭示出儿童一开始把自我当作世界的中心,到逐步发生主客体的分化,形成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这是一个由儿童的操作性活动内化为主体的认识图式,和由主体的认识图式外化以吸收和同化外部刺激的双重建构过程。他既不同意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有机体对外部的刺激反应,取决于主体对现有图式吸收、改造和整合外界刺激的能力。也反对对这种能力作预成论的解释,认为有机体会在顺应客体的活动中对自己的图式进行自我调节,使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达到平衡。〔19〕如果我们剔除皮亚杰学说中的生物学化倾向,这个认识活动的内化及认识图式外化的双重建构原理,对于分析和理解审美反映过程也是合适的。我们知道,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必须首先借助工具性活动中介把自己从自然界分离开来和同自然界对立起来,即把自然界当作自己精神的无机界,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并且在社会实践中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存在物。这就决定人的审美感官是社会化的感官。正是审美感官的这种社会性,这种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20〕,才有可能反映审美对象世界形式的多样性和内涵的丰富性。由于审美反映活动的反复进行和反映刺激痕迹的不断加深和积累,而形成动力定型模式和内化为主体的审美图式。这就要求主体随着反映对象尺度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创造与客体结构相适应的内部心理结构,以求达到对各种对象刺激的反映,即主体审美反映图式的外化。
皮亚杰认为,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不是单向的刺激→反应,而是双向的刺激反应。审美反映是一个比一般反应更为复杂的过程,包含同化与顺应两个侧面。所谓同化,是说主体根据自己的反映图式的结构特性,对带有亲和倾向的对象的刺激作出自由选择和重新整理,把对象美的图式特质纳入主体图式之中,即通过反映对象反映主体,达到审美体验的确证。这一般发生在对象图式刺激样式为主体所熟识或浅层刺激的情况下。所谓顺应,是说主体反映图式不适应对象的刺激,对象的刺激又强烈震撼和吸引主体时,主体则调整或重建自己的反映图式使之适应对象,以求按照对象图式(具象)的逻辑反映对象,即主体通过反映自己反映对象,经由主客体之间的不平衡达到新的平衡。对象刺激样式越新颖,刺激力度越深沉,顺应反映的作用就越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同化是“感物而动”的过程,顺应则为“随物以宛转”的过程。在实际审美活动中,两种反映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如果顺应反映完全脱离同化反映,审美反映则因缺乏主客之间的认同中介而难以实现;反之,同化反映若完全排斥顺应反映,审美反映又因失去主客之间必要的张力而无以开拓新的境界。总之,审美反映图式一旦在社会实践和审美实践中最初确立起来之后,就是顺应和同化双重不断建构过程。这种双重建构过程同时也是双向反映过程,即通过客体反映主体和通过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与认识反映不同之点,审美反映在于其对象不是转化为抽象概念,而是获得新的具象化生命,并成为新的审美反映的激发力量。
审美反映对象的基础是一种特殊的感性现象,即有可能与人的自由本质意义发生联系的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与科学反映从现象到本质的抽象过程完全相反,审美反映是从现实中发现一种能够与人的自由本质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特殊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构成审美知觉的起点。经主体的诗性直觉和精神生命的自由创造,最终完成美的感性升华。具体说,这种特殊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具有两方面的规定性:其一,它作为反映人的本质的感性现象具有人化自然的属性。不能现实地或象征地反映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能力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是不能成为审美反映对象基础的。未经人化的自然现象如果在观念中又与人的本质力量相对立,是无法转化成审美反映对象的。显然,那种使人的本质异化的社会现象也是如此。其二,它作为灿烂的感性具有内涵特别丰富的品质。不仅显示事物的外部感性特征,又具体、集中地表现了事物的本质。列宁把现实与本质的对立作为统一而充满矛盾的现实的特性来理解,认为自然界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既是现象又是本质,既是环节又是关系。同规律相对,现象是整体,因为它包含着规律,并且还包含着更多的东西,即自己运动着的形式的环节。因而“现象比规律丰富”〔21〕。无疑,作为审美反映基础的特殊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具有比一般现象更为丰富的本质内涵。当然,这种具有丰富本质内涵的特殊的感性现象,对于“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是没有意义的,而需要特殊的感官即审美感官来感知它,需要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来感觉和反映富有音乐美、形式美和内容美的感性现象。上述作为审美反映对象基础的特殊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两层规定性,都离不开人的感性的生命活动和人的内容。这是不是意味着审美反映对象基础客观性的淡化呢?正好相反,正是这种包含着能动的主观因素的客观性,比那种独立于人的感性的生命活动之外的客观性更具有现实的客观性。黑格尔确立了从主观性到客观性转化的思想:主观性仅仅是从存在和本质而来的一个发展阶段,——然后这个主观性“辩证地突破自己的界限”,并且“通过推理展开为客观性”。列宁称黑格尔的这个转化思想“极其深刻和聪明!”并把人的有目的活动理解为客观过程:“客观过程的两个形式:自然界(机械和化学的)和人的有目的的活动。”〔22〕而审美反映对象的基础,则是由于这两种形式的客观过程的渗透和融合所显现的特殊现象,因而其客观性当毋庸置疑。
然而,随着审美反映过程向前推移或审美反映形式(由创作到欣赏)的转换,随着审美反映对象的进一步生成和定形,这种客观对象中又大量地融进主观情感体验和情感评价,使审美反映的主观性色彩得到强化。非如此,不能实现从特殊感性现象(实体对象)到反映图象的转化。如前所述,对特殊感性现象的知觉构成了审美反映的起点。尔后,由于情感体验所造成的张力,激发主体在反映对象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和创造,以致发现和掌握那些之所以成其为审美对象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特质,实现“心物交融”,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对象——意象。当观赏者从对维纳斯的物质载体大理石的外部条件的特质的感觉进入审美反映,即出现英加登所描绘的那种情景:“在审美态度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完全忘怀了肢体的残缺,断掉的臂膀。一切都产生了奇妙的变化。这种方式‘观看’下的整个对象完美无缺,甚至恰恰因为雕像的双臂的未曾出现在人们视野里而更富有魅力。如果这雕像的双臂完好无损,那么有些审美价值便不会呈现出来,而由于现在的条件,这雕像就显得婀娜多姿,她的胸脯的曲线就显得更美了。”〔23〕以上恰好证明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产生的都不是对一块真实的石头或一个真正的女人的简单知觉,这种简单的知觉只是某些特殊的心理活动的基础。只有处于审美态度之下,这些心理活动才最终把我们引向作为审美对象的维纳斯。审美心理活动不同于简单的知觉的地方,在于这种心理活动与人的自由的生命及自由的生命意识相联系,或者说充满了对自由的生命活动的热爱、向往和憧憬之情。正是这种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的张力及其激起的再造想象力,使观赏者在一瞬间完成了对雕像的反映和建构,在眼前呈现出婀娜多姿、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维纳斯。
美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发现,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诗性直觉和感性观照。在我们的凝神观照中,对象世界“对着我们光辉灿烂地放射出我们的本质”。我们从对象世界中直观到生气勃勃的自然形式和灌注其中的情感生命,感悟到人类精神向理想境界升华的自由和欢乐。换言之,美的本质就是人的精神生命的自由创造及其感性确证。
收稿日期:199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