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38例儿童肺炎综合护理疗效观察论文_王任彤,祝有杰,田开语,纪春梅

(黑龙江大庆油田八百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大庆,163413)

【摘要】目的;观察对社区儿童肺炎患者的积极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将社区收治的38例儿童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有效率为84.2%,对照组患儿有效率为64.2%.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儿童肺炎给予积极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儿的治愈有效率,利于患儿康复.

【关键词】儿童肺炎;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冬春换季,社区常见儿童肺炎,为呼吸道的一种常见疾病,常反复发作,患儿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促和湿罗音等[1].因为儿童弱小,难于和家长及医护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语言表达,且病情会有较快的变化,在治疗同时给予积极主动的综合护理,可减少病情加重,促进患儿身体较快的康复.我社区儿科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儿童肺炎38例,诊疗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社区医院儿科收治的38例儿童肺炎患者,其中,男16例,女22例; 年龄6个月~13岁;病程10~15 d.年龄范围0.5一14.1岁,平均年龄为(7.34士1.27)岁.其中支气管肺炎16例, 支原体肺炎17例,毛细支气管炎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X线片结果确诊为肺炎,符合全国儿童肺炎的诊断标准.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抗感染、退热、化痰止咳、吸氧等)和护理,治疗和护理方法及原则均按全国统一治疗方案执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A 每日保持病房痛风,定时消毒,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不同病原体肺炎的患儿分病室居住,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患儿充分休息,保持体力.B 及时轻柔清除鼻涕,保持呼吸道通畅;营养丰富饮食,耐性细致喂食,防止呛咳,避免误吸,做好口腔周围皮肤护理.C 定时温柔给予患儿翻身,可1次/3小时,同时背部的轻度叩击,促进呼吸道和肺部震动,易于痰液能够及时排出[2].若患儿较大,可指导其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在叩击过程中注意五指弯曲并拢,以手腕力量从背部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叩击胸壁,保证动作的快而轻,利于痰液的排出.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用超声雾化吸入或祛痰药物.D 定时测量体温,若有发热者,则密切注意体温变化,1次/2小时体温的测量,若体温高于38.5℃,按要求行物理和药物的综合治疗,增加饮水量,可温水浴,对患者的腹股沟和腋下的大动脉部位进行温水的擦拭有助于散热[3].E 若患儿持续高热,亦可行冰枕、冷敷以及乙醇擦浴的方法进行降温护理,遵医嘱以静脉补液,积极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注意避免过快的降温,及时更换汗湿的内衣裤.F 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若出现高热惊厥的情况,例如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双拳紧握和双眼凝视的现象,必须立即请示医生并协助抢救.

1·3 疗效评价标准 (1)痊愈:咳嗽、气喘、发热等症状消失,肺部听诊干、湿啰音消失,或胸部X线片转为正常;(2)显效:有轻微咳嗽,肺部听诊干、湿啰音消失,或胸部X线片转为正常;(3)好转:咳嗽减轻,肺部听诊尚可闻及少量痰鸣音;(4)无效:咳嗽未减轻,肺部听诊仍可闻及中、小水泡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见表1);两组临床症状转归时间比较(见表2).

3 讨论

在社区,春夏及秋冬更换季节,儿童肺炎的发病率较高.肺炎是指在肺泡以、肺间质及人体终末气道等部位出现的炎症,其中细菌性肺炎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4].常见原因有自身免疫力的下降;空气的污染,病原体的变迁;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的上升、肺炎疾病诊断困难以及医院的不合理用药等[5].还有儿童为特殊群体,身体抵抗力差,保护意识不够强烈.儿童肺炎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发热、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病情严重的患儿在短时间内就会发展成为重症肺炎,可导致身体多处器官功能受到损害,如败血症、脓胸等.在对儿童肺炎进行治疗时,不仅要采取正确的药物治疗,还要加强对患儿的护理[6].因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大多组织器官没有发育完全,对疾病抵抗能力较差,患病后必须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避免病情的发展.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积极综合护理,分别在体温监控、辅助护理、基础防护、呼吸道清洁保护、维护身体舒适等方面的护理,其有效率为84.2%,而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的有效率为63.2%,远远低于观察组,二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儿童肺炎患者进行护理时,不仅要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还要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用积极综合护理,不仅有利于患儿排除呼吸道的痰液,还可以通过对患儿的体位护理,加强患儿排菌、排痰和排毒的功能,让患儿的呼吸道可以顺畅的进行呼吸.对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身体恢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发育.

参考文献

[1] 多力坤·木扎帕尔米娜瓦尔·伊米提,陈军.小儿特发性间质性肺炎1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7(25):105一106.

[2] 陈小妮,魔可儿,浏春松等.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l6(14):128一129.

[3] 郭晓燕,郭晓菊,陆斌等.儿童支原体肺炎6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22(2l):107一108.

[4] 马沛然,锅雷鸣,夏蕾.等.婴幼儿肺炎并心衰心功能和心肌酶改变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13,42(19):6.

[5] 梁玮.阻塞性呼吸道疾病体位引流的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2 010,10 (14):113.

[6 ] 翁秀银,杨斐敏.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感染的排痰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9,12(13):172.

论文作者:王任彤,祝有杰,田开语,纪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社区38例儿童肺炎综合护理疗效观察论文_王任彤,祝有杰,田开语,纪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