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建设社会主义论文,核心论文,体系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P2)认真把握这四个基本点,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第一要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界定

“第一要义”,是相对于其他各种要义而言的。把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说明在其四个基本要素中,处于首要地位和中心任务的是解决发展问题。也可以说,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遇到的诸种矛盾中,发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也同时表明,在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诸种要求中,发展是第一位的重要要求;在中华民族重新腾飞的伟大途程中,发展是第一位的内在需要;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实现的艰难历程中,发展是第一位的重要手段。胡锦涛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就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坚持其对发展的重要促进功能。

从内涵上说,发展原是一个生物学概念,其本义指生物个体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后来被人们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中,特别是“二战”结束后更广泛出现在各种社会科学和大众传媒中,其涵义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发达状态的过渡与转化。由于落后不仅仅指经济,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人的素质等诸方面的要素;所以发展也不仅仅指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等诸多内容,也就是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就是要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结构转变。当然,发展首先指的是经济发展,这是其他诸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突出的问题是经济文化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党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是时代的最强音。邓小平多次强调了这个问题,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也科学反映了这个问题,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其中最基础的条件。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也一再强调,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2007年6月胡锦涛进一步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1](P2)正是坚持发展不动摇,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保持了年均9.7%的经济快速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26美元达到现在的超过2 000美元。目前,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4位,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1位,完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当然唯物史观也认为,社会发展不能孤立的进行,应同时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概言之,必须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第一要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指导功能。十六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P558)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范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撑与强大动力。对于全面意义上的社会发展而言,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其中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又是最能反映和影响一个民族社会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精神文化因素。就我国来说,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3](P22)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深对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认识,在实践中自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其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功能。因此,《决定》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3](P22)这里实际上展现了双向的价值: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以推动社会发展为标的,也进一步促进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任务,必须努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正是在这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中,规定与实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功能。

二、“以人为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规定

(一)以人为本规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取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价值取向,也是我们党的立党宗旨。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贯穿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切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具体规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取向。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P1)这是我们党关于以人为本内涵明确而科学的界定,表明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一样。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定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在统治阶级特定价值取向主导下形成的,也是为特定社会存在和发展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凸显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取向,它不仅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需要服务,还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享受和发展需要服务;不仅要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服务,还要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服务。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指出:“我们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任务,同样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5](P4)由此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上,将会发挥巨大的时代价值。

(二)以人为本规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显现。以人为本的科学涵义,内在包括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必定从落脚点上具体规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标。作为一个基本的理论观点,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途程中,对这个问题一直十分关注,并为之作出了巨大努力。毛泽东、邓小平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江泽民在2001年著名的“七·一讲话”中,一连用了六段话第一次系统阐明了我们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概言之,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核心价值体系则从观念层面成为影响人素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决定性要素,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注重提高全体公民的综合素质,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可以为人们的多元价值选择提供统一科学的价值导向,也可以为人们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提供根本的价值导向,还可以为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新境界提供核心的价值导向。实践表明,核心价值体系如果不能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或者有人背离核心价值体系,就会出现错误的价值观,使自己的行动陷入歧途,阻碍自己进步,甚至中断正常发展。据中纪委通报,去年全国领导干部中有97 260人受党纪处分,37775人受政纪处分,424人因“跑官要官”被查处,3

530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其中包括7名省部级领导干部[6](P1)。可见,坚持以人为本,就从落脚点上有效规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标。

(三)以人为本规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原则。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必须认真贯彻党的立党宗旨,切实解决“为谁建设”的问题,还必须努力寻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力量,切实解决“靠谁建设”的问题。两个问题密切相联,实质上体现着建设目的与工具的辩证统一。唯物史观指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特别在于实践性。社会主体、历史主体、实践主体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毫无疑问价值主体即目的也只能是人民群众。以人为本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作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价值主体即根本目的,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解放人;一切工作都要从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但同时在建设路径上,以人为本又进一步规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原则。它科学指出了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抓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保证和伟大工具,是推动改革开放事业顺利进行的巨大力量。这种使目的与工具辩证统一的以人为本新理念,与那些割裂二者有机联系、仅将人作为单方面工具的观点大相径庭,显示了自己理论底蕴的科学性和价值取向的唯一性。胡锦涛多次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7](P2)《决定》强调的“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的社会,[3](P6)也进一步显示着这一点。“各尽其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各得其所”是社会发展的目的问题,其主体都是“全体人民”。我们要紧紧围绕如何使全体人民在这两个方面更好协调起来,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办法,使政策措施、工作方式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使科学发展观和群众史观紧密结合起来,成为团结人民、鼓舞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动力。

三、“基本要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则设定

(一)全面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空间原则。全面性,是从空间广度上来规定的。胡锦涛指出:“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4](P2)以此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注重从空间上把握其全面性要求,即内在包含着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要实现这种统一,就必须在全面发展观念指导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不能丢弃任何一个方面,必须认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保其内容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历史任务,全国所有地区、所有领域和所有人员,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建设、共谋发展、各负其责,既包括党员领导干部的主导、垂范作用,也包括理论界学术界的研究、宣传、解惑工作,还包括青年学生的认同与趋近,更包括广大民众的实践和反馈。因此,《决定》强调:“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把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3](P24)无论何人,所存在的那种与己无关、袖手旁观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应该抛弃的。

(二)协调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系统原则。“协调发展”,是从发展的系统性角度来规定的。构成发展的要素是不平衡的,这就必然会出现均衡与非均衡的矛盾,协调发展所反映的就是这种均衡与非均衡的统一,使各种要素按照系统发展要求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从而达到发展的最佳效果。以此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注重从系统上把握其协调性要求。为了实现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不仅要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还要实现社会自身的协调发展,克服现实存在的为了自身和小团体利益损害别人发展的不道德行为。胡锦涛指出:“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4](P2)概括起来就是江泽民所指出的:“发展必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8](P65)。精神文明包括智力、技能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方面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它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信念、理想、情操等方面的状况,突出反映了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的不同性质。精神文明总是受到具体的历史条件的影响,所以它在一定时期或某些方面能够历史地形成与现实物质文明之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现象在我国当前主要表现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滞后。所以江泽民一再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9](P382)鉴于此,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用统一的、科学的思想理论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增强国民内在的凝聚力。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3](P23),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可持续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时间原则。“可持续性发展”,是从时序的角度来规定的。发展具有过程性,这就必然会出现发展与再发展的矛盾,可持续发展所反映的就是这种发展与再发展的统一,既要从现实发展去规定未来的再发展,又要按未来的发展要求来规定现实的发展;既要注重以现实的发展去“展示”未来的再发展,又要善于用未来的再发展目标来“扬弃”现实的发展,使发展的持续效应得以充分的体现。从社会时域来看,全面发展体现为一种可持续发展。它着重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持续不断的过程,人类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它要求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因此胡锦涛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4](P2)以此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注重从时间上把握其可持续性要求。这包含着两层密切相关的涵义:一是就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建设来说,它是一个过程,要注意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结合。就前者看,它有着广袤的包容性,可以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同时必须由先进分子带头践行,特别是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真学、真信、真干,为全国人民做出榜样。就后者看,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都有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我们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根据变化发展的实践,认真总结新经验,充实新内容,探索新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时俱进,永葆青春。二是就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来说,它必须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是不言而喻的。

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基本要求是内在统一的。发展是多层面、多维度的,必须充分考虑到发展要素空间上的全面性、发展在系统结构上的协调性和时间进程上的可持续性。因此,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把反映发展不同维度又相互联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列作为当代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三种基本要求加以规定,正是这种新科学发展观对西方发展观有效整合和超越的重要体现。

四、“统筹兼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拟定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它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有重要意义。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路径。

统筹兼顾有着科学的思维立度。统筹全局,历来是我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毛泽东形象地喻之曰:“弹钢琴”[10](P1442)。在现实生活中,要把握好统筹兼顾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必须注重其科学的思维立度,即思维的角度、思维的立足点或出发点。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思维的全面性原则,正确处理中心工作和一般工作的关系,用中心带动一般,达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思维的客观性原则,尊重规律,按辩证法办事;统筹兼顾还必须坚持思维的动态性原则,在研究抓中心、抓关键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其发展变化性,切忌形而上学的看待问题,等等。在新世纪里,我们党的领导工作和领导方法坚持统筹兼顾,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以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为内容,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推进为目标,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为途径,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囊括了当前改革和发展所要解决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也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它们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统筹兼顾的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途径,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方法。

(一)注重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点与落脚点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其出发点与落脚点以及建设主体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同样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欲达此目的,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而且还有赖于社会有机体的全面、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个人而言,包括人的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潜能)的充分发展、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要的丰富和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等。就社会而言,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各阶层之间的平等发展、整体发展、和谐发展等。人的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才能实现人的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才能满足人的物质与文化的需要,才能丰富与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当前,在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下,要实现每个人的发展,其根本途径只能是统筹兼顾,只有通过统筹兼顾才能解决一切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就必须推进“四位一体”的建设,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平等发展、整体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注重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摆在突出的位置,并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指导地位”。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个“四位一体”的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始终是灵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加强对于这个“体系之魂”的认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及国家核心利益的观念体系,它是根本区别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魂,就在于它在揭示社会主义根本区别于其他社会体系的独特价值及其客观依据的同时,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进步性、人类性和无限生命力,从而能够真正起到整合并引领日益多样社会价值观的作用。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首先把握住建立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的、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符合的、为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和践行的、与其他社会基本价值观相对立的社会价值规范和行为选择标准。但是,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是忽视其他三个方面的作用,应该统筹兼顾,“魂”必须“附体”,即指导其他方面的建设。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三)注重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其他建设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的事业,包含着多方面的丰富内容,特别是和谐社会的构建,关乎着这一伟大事业的成败。建设和谐文化,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因此,坚持统筹兼顾,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其他建设的关系,特别是同和谐文化的关系,显示了其最直接的现实联系。和谐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与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它既包含与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及理想追求,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总体认知与基本评价、实践取向与制度构建。从价值观念来说,它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思考与目标追求;从社会功能来说,它是全社会形成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从存在形态来说,它贯穿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是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它体现为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及风险的制度和机制。因此,和谐文化以引导、培育人们和谐的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为目标,以树立和谐风气与行为为功能,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观念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作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为根本,二者相辅相成。

标签:;  ;  ;  ;  ;  ;  ;  ;  ;  ;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