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心绞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观察论文_蒋琴辉

(湖南省邵阳市宝庆精神病医院 422000)

摘要:目的 分析心绞痛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抑郁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2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6例)及研究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抑郁(30.15±2.12)分、焦虑(34.45±2.13)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绞痛发作频率(1.53±0.37)次、住院时间(34.51±5.76)d、满意度(93.26±3.7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绞痛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负性心理,且护理满意度高。

关键词:心理护理;心绞痛;焦虑;抑郁;满意度

心绞痛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类疾病,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出现供血不足,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发作性胸痛的症状[1]。疼痛一般可波及手臂、背、颈等位置,患者需承受极大的痛苦,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本文旨在探究心理护理在心绞痛患者中应用后对其焦虑抑郁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诊治的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研究组中男23例,女23例,年龄47-76岁,平均(55.26±6.53)岁,病程2-8年,平均(4.76±1.23)y;对照组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47-75岁,平均(55.25±6.51)岁,病程1-8年,平均(4.74±1.22)y;两组基线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环境护理、用药指导、体征监测、健康宣教等;研究组接受心理护理,具体内容有:①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取得沟通,掌握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的原因,同时认真倾听其内心需求及疑问,使其真切感受到真诚的关心与理解;②明确存在负性心理的起因后,与家属进行交流,以取得其配合,同时鼓励家属参与到护理当中,给予患者充分的家庭关怀,有助于减轻患者存在的负性心理,提升其治疗信心和依从度;③向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教,同时将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措施、预防方法、用药方法等告知患者,并为其介绍成功治愈的例子,以提升其治疗的自信心;④患者病情发作时,需承受极大的疼痛,护理人员协助其取半卧位,指导其正确的慢呼吸、深呼吸方法,并鼓励其应用听音乐、说话等方式,使其注意力转移,以便减轻其疼痛度;⑤和家属进行深入交流,掌握其经济状况,如经济困难,可为其寻求医疗帮助,同时等患者病情有所缓解后,进行作业疗法,以提升其回归生活的信心,加快病情的恢复。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3]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应用抑郁和焦虑自评表评估,若焦虑评分≥50分,抑郁评分≥53分,提示焦虑抑郁;同时记录两组住院时间、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满意度情况,其中满意度采用自制量表评定,得分越高说明越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以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单位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例数( )表示计数,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 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差异,护理后两组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满意度、心绞痛发作频率及住院时间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心绞痛常见于中老年群体,疾病易反复发作,加上需坚持长期用药,患者会出现绝望、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致使其依从性差,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有研究表明[4],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习性、疾病认知度等均关系着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需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以改善其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信心和预后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与抑郁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均有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住院时间、满意度及心绞痛发作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心理护理在心绞痛患者中应用后,能够有效解除负性心理,其对护理的满意度高。分析原因为:心理护理是将医学心理理论应用其中,疏导患者存在的精神问题、疑难问题、心理负担,用解释、启发、安慰、引导、劝解等方式帮助其走出心理困境,解除其不良心理,减轻其负性情绪,对其自信心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5-6]。该护理方法有下列优点:①护理人员通过深入分析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原因,密切观察其情绪变化,并进行针对性的疏导,有效解除患者存在的情绪障碍,使其保持稳定而安宁的情绪,进而有助于发挥治疗效果,对病情进行稳定控制;②通过给予患者及家属疾病知识的宣教,可提升认知度,使患者了解遵循医嘱对自身病情的重要性,有效提升其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同时鼓励家属参与到护理中,给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可增强患者的家庭温暖度,对治疗充满信心,对治疗效果起到提高作用,促进患者恢复;③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监测,疾病发作时给予适宜的体位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度,增加舒适度,同时指导正确的分散注意力法,减轻其对疼痛产生的不安、焦虑情绪,对经济存在困难的患者,尽最大努力争取医疗援助,可解除患者对治疗费用的担忧,使其更愿意配合治疗,有效缩短病程,且其对护理服务更为满意[7-8]。受样本数、时间等原因限制,关于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心绞痛患者的效果优越,能够有效解除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国萍.临床心理护理对急性心绞痛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5,(12):1077-1079.

[2]钟丽苑.心理护理对急性心绞痛48例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9):35-36.

[3]赵鸿雁,钟晓玲.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6):211-211.

[4]黄微微.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4):600-601.

[5]王海霞.临床心理护理对急性心绞痛女性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4):171,174.

[6]符蓉.心理护理应用于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9):55-56.

[7]陈源金.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22):105-106.

[8]闫现华.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5,(10):1584-1586.

论文作者:蒋琴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对心绞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观察论文_蒋琴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