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师生关系研究 回顾与展望
◎王 越 潘宝红
摘 要: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也是教育者和研究者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师生关系研究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在这70年内,与师生关系有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者和教学工作者对于师生关系的定义、师生关系属性的界定以及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展开了丰富的论证。总体而言,我国对师生关系的理论建构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还有所欠缺,并且缺少实证研究。展望未来,师生关系研究视角应逐渐趋向多维化,研究方法应趋向综合化,研究主体应趋向多元化,研究取向应趋于实践化。
关键词: 师生关系;理论;70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师生关系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们的教育观念与师生观念又出现了新变化,本文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师生关系研究进行分阶段梳理,系统地回顾了师生关系研究的发展历程,以期对当前的师生关系进行反思,从现状中发现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学术依据。
一、师生关系研究概况及主要观点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师生关系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传统“师道尊严”思想及苏联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占主要地位。教育部在1952年颁发了《小学暂行规程(草案)》,提出“以上课为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应在教学方面起主导作用”[1]。1953年中央政府颁布《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文件中提出,“管理小学生应以说服教育为主,不能只采用体罚和斗争等形式,并且对小学生的管理也不能放任自流”[2]。关于师生关系问题在1958年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引起了广大研究者对师生关系问题的关注。研究者们认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体现在刺激学生的主动性及创造性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该只表现为教师的“一言堂”。国务院在1958年颁发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在师生中应当树立民主平等的关系。”[3]一些研究者指出,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勇于接受学生的批评,听取学生的建议,学生不能完全无条件地迷信教师。与此同时,建立互助型师生关系在生产劳动中被提了出来,小学结业后,学生以参与生产劳动为主,只一部分人可升学。[4]国家着重强调教育与劳动的结合,参与劳动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学校中培育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和参与劳动的技能,半工半读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文革”时期是师生关系极度扭曲的十年,在此期间,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到重创。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被破坏,教育重视实践,轻视书本,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轻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地位空前提高,社会主流观念主张对教师进行思想方面的改造,尊师重教的传统被破坏。
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是由病原、机体、环境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此在蛙类养殖中,应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从改善、控制养殖水体的环境条件,抑制致病菌,增强蛙体免疫力着手,达到预防细菌性疾病发生的目的。同时,加强养殖饲养管理工作,切实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现疾病,及时选择敏感、有效的药物,对症治疗。考虑到抗生素在治疗过程中,会对蛙的肝脏造成损伤,对此应拌服保肝护胆,增强抗病力的中草药,以在细菌性疾病的控制与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师生关系研究
1978年后有关师生关系的研讨恢复正常,关于教师主客体的争论迅速成为研究焦点。刘佛年指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认识世界的主体。”[5]同年,于光远提出:“教育者、受教育者、环境在教学中都会发生作用,但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主动的要素。”[6]自此,师生主客体论争的序幕拉开。1981年,顾明远指出:“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教育的主体。”[7]之后,王策三正式提出“主导主体论”,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应该分裂开来,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要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统一于教学过程中。[8]由此,全国范围内的研究者对师生主客体问题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讨论。
组织和开展的实验教学竞赛活动可分为校内竞赛、地区性竞赛和全国性竞赛等不同规模的赛事。举办竞赛可有效激发实验教师的竞争意识、上进意识,对实验教师专业能力和实验教学能力的促进和提高,意义匪浅。
(3)校企合作,组建创业者联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配合,形成“一条链”服务。①医学院校应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建立创业实训基地,吸引广大校企合作建设;②企业通过与学院共同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共建研发平台,为医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服务,也提升了企业内涵[11],实现“双赢”,共同促使医疗卫生事业向前发展;③各大高校创业者创立联盟,资源整合,利用实见习期间和假期,发现创新点并与社会对接,纳入企业风投做评估管理,亲自参与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创业项目,增强创业自信,提高成果转化率。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中的唯一主体是教师,学生处于客体地位,被动接受知识。有研究者指出,“教师依照自己的意志组织教学,学生以教学对象进入活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9]。教师唯一主体论的第一条思路是把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区分,着重讨论教学主客体问题。如有研究者指出,教学进程的主体是教师,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学生作为客体,对其施加教育影响。否定这种关系,就是把教师的作用与学生自发的学习相混杂,其实质是否认教育。[10]第二条思路是把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从本质讲,教师是主体。[11]教师不断改造自身,进行教学实践,满足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12]
2.学生唯一主体论
3.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师生观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活动不能离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主体活动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的,但教师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能是教学中的指导者。[13]该观点同时认为,教学活动中真正的主体只能是学生,学生是有目的地认识客体的物质承担者,学生获取知识要得到教师的帮助,因此,教师在学生和教材之间处于中介的位置,但是,这个中介不是静态的物,而是动态的、掌握知识结构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教师发挥中介作用就是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14]学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也是接受信息的主体。[15]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师生关系研究的系统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一些研究可以借鉴到今天关于师生关系的构建中,但是诸如实践中存在的师生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仍需要我们及时认清并加以改正,以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一观点认为,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以教育者的身份教学,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教师的作用在于使学生朝着一定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的学习内容、方向起着决定作用。从学生的角度看,如果把学生置于教学进程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置于从属地位,实质上在否定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活动。以上观点从两个角度阐述了教师起主导作用的缘由,强调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16]学生在受教育的进程中要发扬主观能动性必须由内向外内化,而不是由外向内灌输。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教师用自身的思想影响学生,反过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可以作用于教师。但总体而言,主导主动说更看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4.双主体论
为了适应新制度的要求,应逐步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制度,并做好相关的基础工作。为真实反映资产价值,新制度增加了“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会计科目。期初建账时,需明确“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的基础数据,这就需要高校对现有资产进行认真清查核实,建立起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制度,建立起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基础数据库。
经过教师唯一主体论和学生唯一主体论的争论后,又有研究者提出了“双主体论”,即整个教学进程的主体,不但有学生,而且有教师,师生是两个主体;同时师生双方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互为客体,是两个客体。[17]双主体说有平行主体说和复合主体说两种观点。平行主体说提出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在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和学生地位是平行的。[18]复合主体说提出师生的主客体关系能够互相转化,且主客体可以统一。“教学主体中的人,不断进行改革和创造,以调整教学关系,所以具有主客两种属性。”[19]有研究者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作为主体,主动地认识事物,但同时又是双方认识的对象,可以互为客体。[20]也有研究者指出,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客观世界是客体。[21]还有研究者指出,主体间的交流可以淡化客体意识,教师以交流为前提,对学生施加影响。[22]
交往理论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与交流,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两个平等主体之间一种的对话与交流,没有高低、强弱的分别,交往意味着尊重差异,鼓励独特性与主体性。[26]师生关系是“主—客—主”模式,教师和学生以共同客体为中介,当其中一方作用于客体时,另一方就会受到制约,在改造共同客体时,教师和学生就形成了主体与客体间的交往关系。[27]
在研究者们提出的多种论断中,王策三提出的主导主体说影响最大。主导主体说认为,教学论不能因为对教师主导作用的研究过多而忽视对“学”的研究,要想激发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必须重视“学”的作用。教师主导作用有其本身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教师“闻道”在先,且经过专业训练,掌握着专业的技能,把握着教学的内容、过程、方法、进度、结果等。依据马克思的唯物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教师总是把环境对学生的要求和条件集中起来施加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都不是主观自生的,主要来自教师的影响。多年来我们一直把教师主导与为“学”服务割裂开来,导致片面的“二元论”思想,“学”虽然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但“教”是为“学”而存在的;教师施展主导作用的落脚点也只能是“学”;教学目标和结果也必须由“学”表现出来,且“学”是学生自主性的活动,教师包揽不了。[23]
(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师生关系研究
1.交往理论视角下的师生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对“主体—客体”的师生关系进行反思,师生主客体争论可分为关于概念的争论、关于正误的争论和无实质分歧的视角的争论。基于对以往研究的深刻反思,研究者逐渐淡化了对“主体—客体”的讨论。[24]马丁·布伯从对话哲学角度提出建设“我—你”的主体间性师生关系,提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强调双方的平等和接纳。[25]这期间,主流观点认为师生之间应当是民主、平等、对话的关系,在这一共同思想基础下,研究者又从不同视角进行了讨论。
本次会议以专家工作站启动为契机,落实了多方的合作协同,基本形成了“公司+大学+科研院所+当地农业管理部门”的四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为推动生产基地提质增效、当地蔬菜产业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鲁西水溶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也充分体现了鲁西为农服务的宗旨。
5.主导主体说
(2)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为10 mm。要求水平灰缝厚度应≮8 mm,同时≯12 mm;垂直灰缝里口≮5 mm,外口≯15 mm,砂浆饱满度应达到80%以上。砌体上下层的环缝应交错1/2砖,辐射缝应交错1/4砖。砌筑高度≯1.8 m/d,以防砂浆未硬化造成砌体压缩变形而产生较大偏差。
1.教师唯一主体论
2.后现代教育思潮下的师生观
后现代教育思潮首先批判现代师生关系研究,认为现代师生关系研究简单地将师生作为主客体对立起来,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导致师生间的情感关系被毁坏。其次,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学生有越来越多的渠道获取知识,教师作为知识占有者的权威地位将不复存在。再次,教师与学生共存于情景之中,教师成为情景中的领导者,而不是专制者。[28]最后,师生之间因为内心的需要而走近对方,而不是依靠理性的选择来靠近彼此,师生之间存在一种情感与生命互动的交流。
基于大数据的积极老龄化理念的培育及传承,要以智能手机客户端为载体,将新媒体社交平台运用于积极老龄化理念的创新领域,将其充分运用到积极老龄化理念的培育及传承工作中,积极发挥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和便利,精准、高效、便捷地将积极老龄化理念落到实处,推动非老年人群体形成积极正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合理地认识老年人群体的生活特征以及老年人的价值和贡献。同时,推动现有老年人养老思想理念的转变,为老人积极享受老年最为清静、最为明白的时光提供精神环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小剂量分次肌注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甲氨蝶呤剂量:0.4 mg·kg-1·d-1,5 d为一个疗程,米非司酮剂量100 mg,2次/d,连续服用3 d,剂量600 mg。观察组给予患者一次性甲氨蝶呤肌注给药联合米非司酮(100 mg,2次/d)进行治疗,甲氨蝶呤一次性剂量50 mg/m2,在患者给药4~7 d,如实验室检查血β-hCG下降幅度小于15%或持续上升,于第7天再次肌注同剂量甲氨蝶呤。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师生观认为,教师不该以传播知识为主要任务,要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的生长点,引导学生生长出新的知识。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与建设者,要不停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4.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师生观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学习者成为自我实现的人,因此,研究者提出师生之间是同伴探索式的关系,这暗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师生共同探究、发现与相互陪伴;第二层含义是师生在探索、发现与创新的过程中彼此尊重并维护对方权利。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倡导师生相互欣赏、相互尊重,该理论视角下的师生关系体现了民主、平等、宽容与理解。[29]
(四)21世纪以来的师生关系研究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占有者,师生之间开始相互学习。1999年教育部颁发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1年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的任务不只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变得尤为重要,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人格,满足学生的各方面需要,师生关系朝着民主化与平等化方向发展。以《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一文为代表,我国研究者对于师生关系的讨论开始转向“民主、平等、和谐、对话”等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问题,并在2005年之后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论证。从教学关系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教师与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共同促进的关系;从伦理关系看,我们要着力建立表示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伦理型师生观;从情感关系看,我们要在教师与学生全面交往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情感联络,实现心与心的沟通;从法律关系看,师生关系是“有法律规范调整的特殊法律关系”[30];从人际关系看,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和谐、进步的关系。
二、对师生关系研究的反思
3.主导主动说
(一)对师生关系的理论建构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师生主客体问题争论不断,一直囿于二元对立的范畴,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观点认为师生是民主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此外,还有研究者主张师生关系是教师主导下的民主平等关系,提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等,这些观点都各有所长,可以互鉴。总之,我国对师生关系的理论建构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
(二)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虽然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流派和观点,但是主张师生关系应是“人”与“人”的主体间性关系的观点占了上风,成了研究师生关系的主流思想。这种观点把学生看作独立发展的个人,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我国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具有独立精神的个体,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受应试教育及传统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师生关系被局限于知识领域内,但师生关系不仅是师生角色的关系,还是两个活生生的人的关系,这就注定了我们必须要建构体现生命价值的师生观。
(三)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有欠缺,缺少实证研究
关于构建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我国学界已经有了统一的认识,即倡导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观。虽然研究者对这一提法有过研究,然而过于笼统,容易使人对师生关系产生相对化的理解,而且师生关系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多属于定性研究。另外,研究者对师生关系的含义、特点、冲突等方面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但对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这一问题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今后需要结合实证研究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三、关于师生关系研究的展望
(一)研究视角应逐渐趋向多维化
任何研究都应该从多维视角出发,单一的视角会有局限性,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才会有新的见解。研究者不该局限于教育学视角,还可以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研究师生关系,提出更有价值的观点。同时,我们应注重综合研究,发扬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法的作用,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式,为师生关系的研究提供更多参照;要注重联系实际,不能空谈理论,让实践为理论提供指导。
(二)研究方法应趋向综合化
传统的师生关系研究主要以逻辑推理为主,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未来的研究要多运用案例分析法、实证研究法、比较法等方法,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做动态性考察,以更好地把握师生关系的动态运行机制,力求从具体层面来改善师生关系。
(三)研究主体应趋向多元化
研究主体不仅要有专家、一线教师、教育研究者,还要有跨学科、跨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师生关系问题是一个贴近实际的现实问题,一线教师参与研究具有天然的优势,他们能深切地体会到学生的需要,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与对策。教育研究者参与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有更深厚的理论素养,对师生关系的剖析更为深刻。其他跨学科、跨领域的工作者也可以应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多层次地对师生关系进行研究,揭示师生关系的丰富内涵,探索处理师生关系的恰当方法,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四)研究取向应趋于实践化
已有的众多研究,无论是探寻师生关系的基础性认识,揭示师生冲突的机制原理,还是界定师生的地位与作用,最终都是为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观念、原则和实践三个层面着手,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而现在的师生关系研究大多遵从“应当”的思维逻辑,对教师进行了太多规约,而这种规约是否具有合理性,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式(1)中,r(h)为半方差函数,h为分隔两样点的矢量,称为步长;N(h)为被向量h间隔的实验数据点对的数;Z(xi)和Z(xi+h)分别为区域化变量Z(x)在位置xi和xi+h处的数值。式(2)中,D为分维数值。样点方差在N-S(0°)方向变异最大而且有意义,因此选择此方向作为变异函数结构的分析。
综上所述,对于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研究者还要继续讨论下去。随着时代的更迭,师生观也会被赋予不同的时代精神,在不断探讨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启示,理论研究成果也会越来越丰富,实践中的师生关系也将朝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教育局.北京市普教资料选编1949—1985第三集(上、下册)[C].北京:[出版者不详],1986:24.
[2][3][4] 北京师范学院教育教研室.教育社论选辑 选自中共中央党报 1941—1959[C].北京:[出版者不详],1959:375,16,374.
[5] 张涛.教学主体研究的缘起、现状及未来走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56-159.
[6] 于光远.关于教育科学体系问题——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的讲话[J].教育研究,1979(3):2-10.
[7][21] 顾明远.再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1(2):69-73.
[8][23] 王策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6):70-76.
[9] 邓世喆.对于教学主体的思考兼评《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运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7(3):37-40.
[10]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323-324.
[11] 魏贻通.教学过程本质新说.[J].福建高教研究,1990(1):15.
[12] 马健生,王琦.论教学实践观——兼评“主导主体说”[J].教育科学,1995(3):40-44.
[13] 厉以贤.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16-217.
[14] 周虹.简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8(5): 48-50.
[15] 赵贞祥.也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9(2):41-44.
[16] 张连捷,张启航.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运动——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几点疑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6(2):32-37.
[17] 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8.
[18] 马福业.教学过程中主体和客体问题的再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4):41-46.
[19] 丁刚.“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质疑——教学主体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与实践,1987(3):5-8.
[20] 李瑾瑜.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J].教育评论,1998(4):34-36.
[22] 刁培萼,丁沅.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78-279.
[24] 王吉康,徐继存.改革开放40年我国师生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8(3):28-33.
[25] 金生.相互理解与师生关系的新建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4):60-67,79.
[26] 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2):58-62.
[27] 冯建军.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0(2):35-41.
[28] 李方.后现代教学理念探微[J].教育研究,2004(11):35-40.
[29] 李玉萍.从对立到对话的师生关系——后现代视野下的主体间性教育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57-60.
[30] 王木水.新课程与学校师生关系的重新构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2:33.
中图分类号: G4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19)10-0021-05
(王越 潘宝红,内蒙古师范大学,呼和浩特 010000)
(责任编辑:谢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