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均衡测度与比较分析——基于京津沪渝的实证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职业教育论文,中国论文,京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以下简称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特殊位置。京津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沪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核心,渝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四大直辖市、三大经济区域是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强大引擎。京津沪渝在经济区位、战略发展意义等方面均具有相似性,但在地理位置、发展基础上又具有差异性。京津沪是传统直辖市,同属东部优先重点发展地区,经济基础比较好。渝是新兴直辖市,属于西部重点发展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京津沪渝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东西部的区域差距。基于此,本文以京津沪渝为研究对象,测度并比较京津沪渝职业教育近5年的发展水平与均衡程度,透视中国职业教育的东西两极差异。
一、研究设计
(一)职业教育发展均衡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与量化
根据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本研究将均衡指标分解为入学机会、基础条件、核心发展、保障支撑和培养成效5个一级指标。[1]采用因子分析法对5个一级指标分别进行二级指标分解,最终职业教育发展均衡测度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构成。鉴于所选取的指标大多为定量指标,这些指标的性质和标准不尽相同,加之目标变量建立在各子变量之上,而各子变量的权重不一,本研究又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出各二级指标的精确权重和各一级指标系数。
入学机会(一级指标权重为0.106,下同)是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表征。其二级指标可以分解为2个:每万人高职/中职在校生数(二级指标权重为2/3,下同)、近4年招收学历生递增/减率(1/3)。硬件设备(0.142)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其二级指标包括: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3)、生均仪器设备值(1/3)、生均图书(1/3)。师资队伍(0.234)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是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要素。其二级指标包括:生师比(1/4)、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1/4)、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1/4)、高学历教师比例(1/4)。经费投入(0.251)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撑,也是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均衡保障。其二级指标包括:生均教育投入(1/3)、生均教育经费支出(1/3)、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1/3)。培养成效(0.267)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均衡体现。其二级指标包括:学生满意度(1/3)、近5年毕业生数(1/6)、毕业生获双证比例(1/6)、一次性就业率(1/3)。
(二)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入学机会、基础条件、核心发展三大指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7—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中国统计年鉴》、《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重庆统计年鉴》、《北京教育年鉴》、《天津教育年鉴》、《上海教育年鉴》、《重庆教育年鉴》等;保障支撑指标数据来源于2008—2011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培养成效指标数据主要通过年鉴数据、网络搜集、问卷调查得到。满意度问卷是根据Parasuraman等人的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SERVQUAL量表)①改编而成。问卷调查通过网络方式在京津沪渝的高职、中职院校进行,发放问卷660份,收回有效问卷509份,其中京124份,津109份,沪114份,渝162份。
统计分析既有京津沪渝之间的相对比较,也有以相关标准作为参照的绝对比较。相对比较主要采用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采用统计图展现区域、年度差异,用方差分析测定京津沪渝在特定变量上是否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显著性。绝对比较主要以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为参照标准,高职以《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和《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为依据,中职主要以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和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衡量标准。
二、京津沪渝职业教育发展的均衡测度与比较
(一)入学机会指标:教育机会总量增加,供需匹配局部失衡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职业教育公平一方面指每位社会成员拥有平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即职业教育对个体的公平性;另一方面指职业教育在与普通教育的关系上,得到与普通教育同等对待,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平等性。从每万人高职在校生数看,京津沪渝高职在校生数低于本科在校生数,相差幅度在48—300人。京相差约300人,沪相差约154人,津相差约112人,渝相差约48人。(见图1)
图1 2007—2011年京津沪渝本科、高职每万人生均在校生数变化图
从图1可见,京津沪渝高职教育在规模上还未真正形成与本科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从年度变化看,津渝每万人高职在校生数逐年增加,京沪有所振荡,尤其2011年均有所下降。从平均值看,京津沪渝每万人相差较大,津每万人138人,渝每万人仅39人。在统计学上,京津沪渝平均值存在极其显著差异(F=2293.739,P=.000**)。
从每万人中职在校生数看,京津沪渝中职在校生数略低于普通高中在校生数,相差幅度约17—70人。从平均值看,京津沪渝每万人中职在校生数相差不大,平均值不存在显著差异(F=2.754,P=.057)。从年度变化看,京津沪渝每万人中职在校生数有下降趋势,这与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见图2)
图2 2007—2011年京津沪渝普高、中职每万人生均在校生数变化图
从高职近4年招收学历生情况看,渝每年以较高比例增长,京津沪招生情况有所振荡,偶尔出现负增长。当下,在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持续增长以及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背景下,高考适龄考生人数逐渐下降,会带来生源减少问题,如何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使职业教育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京津沪渝职业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从中职招生情况看,京津沪渝呈现减少趋势,2011年仅京保持递增。(见表1)
表1显示,京津沪渝中职招生总量不大,2011年京津沪渝招生人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职生源紧缺矛盾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综合职业教育入学机会指标,京津沪渝表现出教育机会的总量性增加,但职业教育生源不足问题尚未解决,中职教育出现机会供给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局部失衡问题。
(二)基础条件指标:硬件资源的支撑力彰显,资源配置区域性失衡
1.生均建筑面积:京渝高职水平相对较高,中职区域差异显著
在高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上,2007—2011年京津沪渝不断增加,尤其2011年京生均面积增幅较大,达到生均40平方米。在差异性上,京津沪渝极值分布区间为[25.41,40.28]。在平均数上,京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的整体水平较高,京津沪渝显现极其显著的差异(F=34.995,P=.000**)。对比全国平均水平,京渝生均校舍建筑面积高于全国,津沪低于全国。(见图3)
图3 2007—2011年京津沪渝高职、中职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变化图
图3显示,京渝高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相对突出,反映了京渝在办学条件上具有良好保障。
在中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上,2007—2011年津沪渝平均面积不断增加,京生均面积呈振荡状态。四个直辖市平均面积为15.92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差异性上,京津沪渝的极值分布区间为[11.72,21.44],京津沪渝平均数显现出极其显著差异(F=6.113,P=.006**)。相比全国平均水平,京津沪远高于全国,渝与全国基本持平。
从高、中职集中区域看,京津沪渝高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京生均37平方米位列首位,津沪不足30平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沪渝中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约16平方米,渝生均最低,与全国持平。就优势而言,高职京渝生均面积占优势,中职津沪生均面积占优势。
2.生均仪器设备值:京高职优势独特,沪中职超过高职
从时序变化看,2007—2011年京津沪渝高职生均仪器设备值显著增加,京增幅较大。四个直辖市平均值为8939.71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差异性上,京津沪渝极值分布区间为[4194.14,21572.78],极值差距达5倍之多,在平均数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F=16.775,P=0.000**)。生均值最高的京每年以20%的比例增加,并显现差距扩大态势。(见图4)
图4 2007—2011年京津沪渝高职、中职学校生均仪器设备值变化图
图4显示,对比全国平均水平,京津沪生均仪器设备值远高于全国,渝略低于全国。京高职生均仪器设备值优势特别突出,京津沪渝之间有显著差异。2007—2011年京津沪中职生均仪器设备值逐年增加,尤其京沪增幅较大,渝在2011年略有下降。在差异性上,京津沪渝平均值呈极其显著的统计学差异(F=21.276,P=0.000**)。相比全国平均水平,京津沪均高于全国,渝略低于全国。
从高、中职集中区域看,京津沪渝高职生均仪器设备值约8000元,超过《方案》的要求。中职生均仪器设备值约5000元,京津沪达到了《标准》要求的“生均仪器设备值不低于2500元”,但渝生均值仅为2089元,达不到《标准》要求。就各地平均值而言,京优势特别突出(超过15000元),津沪生均7000余元,渝生均仅5000元。整体来看,沪中职生均值高于高职,可推断沪持续加大中职教育投入,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得到改善。
3.生均图书:京高职增长势头强劲,渝中职相对较低
从时序变化看,2007—2011年京津沪渝高职生均图书册数不断增加,京增幅较大。京津沪渝平均水平分布区间为[69.96,86.83],存在极其显著的统计学差异(F=16.216,P=0.000**)。四个直辖市的极值分布区间为[55.10,100.08],京生均图书册数最高,2011年增幅11.6%,而增长率最低的仅为1.28%,差异显现扩大趋势。对比全国平均水平,京津沪高职生均图书册数远高于全国,渝略低于全国。(见图5)
图5 2007—2011年京津沪渝高职、中职学校生均图书变化图
图5显示,2007—2011年津沪渝中职生均图书册数不断增加,2011年京略有下降。从差异看,京津沪渝平均水平分布区间为[15.48,36.99],平均数存在极其显著差异(F=21.40,P=0.000**)。四个直辖市的极值分布区间为[13.44,46.90],生均图书册数最高的沪达到37册,渝仅有16册。相比全国平均水平,京津沪中职生均图书均高于全国,渝略低于全国。
从高、中职集中区域看,京津沪渝高职生均图书接近70册,中职生均图书接近30册。高职生均图书是中职生均图书的2倍之多。京高职优势突出超过80册,津沪生均近70册,渝生均60册。京津沪渝生均图书均达到了《方案》的要求“生均图书60册以上”②。沪中职生均图书近40册,渝生均图书不到20册,低于全国水平。数据表明,京津沪渝生均图书差异较大,尤其渝中职生均图书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和教育教学需求。
综合各类基础条件指标,京津沪渝在高职、中职硬件条件上逐年改善,办学资源得到一定保障,但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较大,有逐渐扩大趋势。京高职硬件资源配置很好,在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上遥遥领先,显现出京高职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而沪中职硬件资源配置较好,在生均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具有突出优势。
(三)核心发展指标: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区域配置结构失衡
1.生师比:高职优于中职,区域差异明显
生师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职业院校办学规模的大小和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也反映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合理的生师比,既能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又能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学校的办学效益。从时序变化看,2007—2011年京津沪渝的高职生师比较稳定。京津生师比小幅增长,渝生师比小幅下降,沪在振荡中略有下降。四个直辖市差异比较大,其极值分布区间为[12.67,17.89],在平均数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F=80.140,P=0.000**),京生师比远低于其他。相比全同平均水平,京津沪渝高职生师比平均值为16.14∶1,略低于全国平均值17.26∶1。除沪略高于全国外,京津渝生师比均低于全国。数据表明,京津渝高职生师比低于全国,参照《方案》的要求,京津沪渝达到合格等级的生师比≤20∶1,但离优秀等级高职院校生师比≤16∶1有一定差距。(见图6)
图6 2007—2011年京津沪渝高职、中职生师比变化图
图6显示,2007—2011年京津沪渝中职生师比整体下降,差异较大,极值区域为[14.53,32.83],在平均数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F=48.824,P=0.000**),津仅16.45∶1的生师比较突出。京津沪渝中职生师比平均值为21.78∶1,低于全国生师比平均值(25.66∶1),但离《标准》要求的生师比(20∶1)有一定差距。
对比高职、中职,高职生师比优于中职,中职区域差异大。高职生师比差异不大,整体水平距离《方案》要求的生师比(16∶1)不远。中职生师比差异较大,平均水平离《标准》规定的20∶1尚有距离。高职生师比优势明显的是京(13.6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26∶1)。中职生师比特点突出的是津,中职生师比(16.45∶1)略低于高职生师比(16.92∶1);难点是渝,生师比(29.58∶1)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效益。津渝悬殊的中职生师比显现京津沪等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优势明显,对专业人才拥有更强的吸引力。
2.双师型教师:高职中职比例偏低,亟待加强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的特殊需求,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合理的双师型教师比例才能保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从时序变化看,2007—2011年京津沪渝高职双师型教师比例逐年增加。从区域差异看,京津沪渝在平均数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F=9.492,P=0.001**),津接近40%的比例,高于京沪渝。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职双师型教师平均比例为30.76%,低于全国平均比例(31.67%)。津渝比例高于全国,京沪低于全国。整体看,京津沪渝高职双师型教师整体比例偏低,与《方案》要求“优秀等级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70%,合格等级为50%”的规定相差甚大。当下,必须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解决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这一难题。(见图7)
图7 2007—2011年京津沪渝高职、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变化图
图7显示,2007—2011年京津沪渝中职双师型教师比例逐年增加,尤其津增幅明显。从区域差异看,京津沪渝在平均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F=.345,P=.793)。相比全国水平,京津沪渝中职双师型教师比例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9.41%)。数据显现,京津沪渝中职双师型教师在数量上严重不足,与《标准》提出“不低于60%”的目标有很大差距。按照现有的速度与模式进行培养,京津沪渝很难达到要求。由此,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俱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中职学校师资建设的重中之重。
3.高级职称教师③:整体比例不高,区域差异凸显
职称结构是衡量学校的学科层次和人才培养层次的重要尺度。职称结构是否优化的关键指标在于高级职称的比例。高级职称比例太低,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从时序变化看,2007—2011年京津沪渝高职院校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呈振荡上扬的走势,津比例最高为36.24%,沪比例最低为25.92%。在差异上,四个直辖市存在极其显著差异(F=118.615,P=.000**)。比较全国平均水平,津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远高于全国,京略高于全国,渝、沪低于全国。(见图8)
图8 2007—2011年京津沪渝高职院校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变化图
图8显示,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不断发展,京津沪渝学校规模与专任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目前仅津高级职称比例在30%以上,符合《方案》要求“优秀等级的高职院校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以上,合格等级的高职院校高级职称比例达到20%”,但京沪渝都没有达到优秀等级的要求。京津沪渝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更要逐渐缩小区域差异。
4.高学历教师:整体比例领跑全国,京津沪渝分布不均
学历结构是衡量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学术能力的基础性标志。学历结构的优化关键在于提高高学历教师比例。高职院校侧重于分析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中职学校侧重于分析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
从时序变化看,2007—2011年京津沪渝高职院校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逐年上升,四个直辖市平均数(比例)为32.55%,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显现良好发展态势。在差异性上,京津沪渝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的极值分布区域为[18.35,45.97]。在平均数上,京比例最高达40%,沪比例达36.13%,津渝25%左右的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京津沪渝存在极其显著差异(F=9.720,P=.001**)。对比全国平均水平,京沪高职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高于全国,津渝略低于全国。京沪达到了《方案》要求的“优秀等级高职高专院校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在30%”,津渝与《方案》的要求有差距。(见图9)
图9 2007—2011年京津沪渝高职、中职学校教师学历情况变化图
图9显示,从京津沪渝中职教师学历的时序变化看,2007—2011年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逐年增加。四个直辖市平均数为87.9%,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继续领跑全国中职教育。在差异性上,京津沪渝极值分布区域为[74.44,94.91],京沪平均比例均超过90%,津渝平均比例在80%以上,京津沪渝存在极其显著差异(F=13.527,P=0.000**)。相比全国平均水平,京津沪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高于全国,渝略低于全国。但离《意见》提出的“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超过95%”有差距,尤其是津渝的差距较大,需要加大对教师学历水平的培养和提高。从高、中职集中区域看,中职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约80%,高职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约30%。
综合核心发展指标来看,京津沪渝专任教师数量存在一定不足,尤其中职专任教师缺口较大。京津沪渝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高职比例严重不足,中职出现“低水平均衡”。京津沪渝高级职称教师、高学历教师整体比例不高、分布不均,区域配置出现结构性失衡。
(四)保障支撑指标:教育经费供给增强,区域投入差异扩大
1.生均教育投入:京津沪投入力度大于渝
经费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与支撑。充足的经费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推进器,经费的短缺会变成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比较京津沪渝普通本科与高职生均教育投入,本科生均教育经费投入高于高职,沪差距最大,本科超出高职近5倍。渝差距最小,超出1.5倍。从年度变化看,2008—2011年本科生均教育经费增幅较大,尤其京沪2011年增幅很大。2008—2011年高职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但增幅远低于本科。(见图10)
图10 2008—2011年京津沪渝本科、高职生均教育投入变化图
图10显示,相比普通本科,京津沪渝高职生均教育投入比较薄弱,尤其渝2011年出现了负增长。比较京津沪渝高职生均教育投入,京生均经费较高,2010、2011年生均教育投入超过40000元,同比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0000多元。津沪渝生均教育投入相差不大,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京津沪普通高中生均教育投入高于中职,沪差距最大,普高超出中职76.46%,渝差距最小,普高超出中职20.65%。从时序变化看,京津沪渝中职生均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尤其2011年增幅较大。2011年京沪中职生均教育投入超过25000元,津以接近20000元的投入首次超过普高,渝生均教育投入8838元超过普高15%,这是政府对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支持力度增大的可喜变化。(见图11)
图11 2008—2011年京津沪渝普高、中职生均教育投入变化图
图11显示,虽然渝中职生均教育投入首次超过普高,但这是低水平均衡,离京津沪高水平投入有相当差距。比较京津沪渝中职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与高职一样,生均经费的高低顺序依次为京、沪、津、渝。京沪均值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接近4倍,津超出近2倍,而渝中职生均教育经费与全国基本持平。
比较高、中职发现,京渝高职生均教育投入高于中职近90%,京高、中职生均水平都高,属于高水平投入,津高、中职生均水平比较接近,属于中水平投入,渝高、中职生均水平都低,属于低水平投入。而沪高职生均水平低于中职,说明沪这些年加大了对中职教育投入。由于京津沪渝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京津沪传统直辖市经济基础较好,对高、中职的投入力度远大于渝。
2.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京沪生均经费较高,津渝相对较低
比较京津沪渝的普通本科与高职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本科生均教育经费支出高于高职,渝沪本科超出高职50%以上,京差距最小也超出27.56%。从年度变化看,2008—2011年本科生均教育经费呈逐年增长,2011年增幅较大。2008—2011年高职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但增幅不及本科。(见图12)
图12 2008—2011年京津沪渝本科、高职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变化图
图12表明,相对于普通本科,京津沪渝高职的生均教育经费仍较薄弱。这不符合职业教育成本应该高于普通教育的基本规律,必然影响甚至制约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比较京津沪渝高职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发现,京生均经费最高,2008—2011年的平均经费超过35000元,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0000多元。沪生均经费超过25000元,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0000多元。津生均经费20000元左右,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500元。渝生均经费为17276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生均教育经费上,京津沪普通高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高于中职,超出比例30%左右。渝普通高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与中职交替上升,2008—2010年普高生均低于中职,2011年普高略高于中职。全国的基本趋势是中职生均教育经费高于普高。从年度变化看,2008—2011年京津沪渝普高、中职生均教育经费均呈逐年增长,但普高、中职生均教育经费差距有逐年增大趋势。(见图13)
图13 2008—2011年京津沪渝普高、中职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变化图
图13显示,京津沪渝中职的生均教育经费相对于普通高中仍显不足,必须遵循职业教育运行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支持力度。比较京津沪渝中职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与高职一样,生均经费的高低顺序依次为京、沪、津、渝。渝中职生均教育经费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渝中职生均教育经费虽然与普高基本均衡,但这种均衡是低水平均衡,渝对普高、中职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比较高职、中职发现,高职生均水平略高于中职5000元—7000元。从分布形态看,高职、中职的分布近乎一致,这有力地说明职业教育的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由于京津沪渝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京、沪等传统直辖市经济基础较好,对高职、中职的投入力度远大于渝。
3.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京优势突出,渝严重不足
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最能体现财政资金对职业教育的支撑程度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较京津沪渝普通本科与高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发现本科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高于高职。沪本科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是高职的3~7倍,渝本科是高职的2~3倍,差距最小的京、津也超出60%以上。从年度变化看,2008—2011年本科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逐年增长,2011年增幅较大。2008—2011年高职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但增幅远不及本科生均教育经费的增长比例。(见图14)
图14 2008—2011年京津沪渝本科、高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变化图
图14显示,比较京津沪渝高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情况,生均经费从高到低依次为京、沪、津、渝。2011年京高职生均预算内经费接近30000元,津沪渝的生均费用仅在4000元—8000元的范围之间,京津沪渝之间具有较大差异。尤其渝高职生均教育经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渝高职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比较京津沪渝普通高中、中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情况,京津沪普高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高于中职,普高超出中职20%~60%的比例。渝中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高于普高,中职超出普高10%左右的比例。从年度变化看,2008—2011年普高、中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均呈现增长形势,京津沪渝普高增幅普遍大于中职,还需加大对中职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见图15)
图15 2008—2011年京津沪渝普高、中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变化图
比较高职、中职发现,京高职生均水平高于中职,津渝高职、中职生均水平接近,沪中职生均水平高于高职。其中,京高职、中职生均水平最高,高职达到20000元以上,中职达到10000元以上。渝高职、中职生均水平最低,仅5000元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现出京优势突出,渝严重不足的投入形态。
综合保障支撑指标,京津沪渝进一步加大投入,对职业教育的供给力明显增强,但区域投入的差异性也在不断扩大。京高职、中职的教育经费优势特别突出,在生均教育投入、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上远高于津沪渝。相比之下,渝教育经费投入相对薄弱,面临严重的经费投入不足问题,生均经费水平明显低于京津沪,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才能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五)培养成效指标:人才质量成效突显,区域人才匹配不足
1.满意度分析:高职优于中职,区域差异较大
了解学生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指标。调查表明,京津沪渝满意度值没有出现服务绩效大于学生期望(P>E)的情况,即学生所期望的服务质量与学生实际体验到的服务质量之间有一定的差距。比较而言,京满意度相对较高,渝满意度相对靠后。中职、高职对比,学生对高职的满意度普遍好于中职。尽管这些年京津沪渝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如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实行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但由于职业教育本身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社会、行业、企业、家长、学生对其都有高期望值,尤其作为既是“顾客”又是“产品”的学生,其需求与期待值就更高,学生对职业院校服务质量的感知与期望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距。
2.毕业生数:津毕业生数最多,区域差异显著
从每万人中职毕业生数看,京津沪渝毕业生数最多是津。津2007—2011年平均毕业生数44人,京沪平均毕业生数25人,渝仅有10余人,低于全国15人的平均水平。从时序变化看,2007—2011年京津沪渝毕业生数不断增加,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技能性、应用性人才。在平均数上,京津沪渝存在极其显著的统计学差异(F=132.167,P=.000**)。(见图16)
图16 2007—2011年京津沪渝每万人高职、中职毕业生数变化图
图16显示,2007—2011年津渝每万人高职毕业生数不断增长,京沪毕业生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京津沪渝毕业生数最多是津,平均人数近50人;其次是京沪,平均45人左右;渝毕业生数相对较少,仅有33人。在平均数上,京津沪渝存在极其显著的统计学差异(F=14.129,P=.000**)。数据反映,津高职、中职毕业生数最多,渝毕业生数相对较少。
3.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比例:沪获证率高,津获证率低
从高职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比例情况看,沪获证率最高,平均比例45%左右,京次之,津渝较低,但四直辖市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时序变化看,京津沪渝高职获证率逐年上升,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职业技能的鉴定与培养。在平均数上,京津沪渝存在极其显著的统计学差异(F=71.798,P=.000**)。
从中职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情况看,沪获证率最高,达到73%以上。渝位列第二,接近70%。京位列第三,达到50%的比例。津获证率最低,仅42%左右。在平均数上,京津沪渝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F=3.654,P=.02*)。从高职、中职分布看,分布形态基本一致,中职的分布曲线趋陡,显现中职差异更大。
4.一次性就业率:高职、中职就业较好,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比较京津沪渝的高职、中职就业率发现,中职一次性就业率高于高职。在高职就业率中,京沪就业率较高,津渝相对较低,但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差异性上,京津沪渝高职一次性就业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F=46.039,P=.000**)。京渝中职就业率较高,津沪相对较低,但都在95%以上。京津沪渝中职一次性就业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F=53.447,P=.000**)。数据还显示,京津沪渝高职、中职就业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与市场需求度呈现正相关。
职业教育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也关系到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学生能否立足社会,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整体看,京津沪渝职业教育有长足的进步,职业院校在倾尽全力提升服务质量,人才质量的成效突显,但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尤其是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还未能形成一种良性的、相匹配的关系。
三、研究发现与主要结论
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测度了2007—2011年京津沪渝职业教育发展的均衡程度,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在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京津沪渝入学机会系数最高的是津,说明津为更多人提供了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基础条件、保障支撑、质量效益三个指标系数最高的均是京,数据表明京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最高,学生所期望的服务质量与学生实际体验到的服务质量之差相对较小。而核心发展指标最高的是津,津比较重视高职师资的培养,尤其在双师型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培养上表现突出。
第二,京津沪渝高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程度最高是京,津第二,沪第三,渝最低。近年来,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进程加快,区域间差距有缩小趋势,但渝与京津沪之间的差异仍非常显著。(见表2)
第三,在中职教育发展中,京津沪渝入学机会系数最高是京,基础条件系数最高是沪,核心发展系数最高是津,保障支撑、培养成效系数最高均是京。数据表明,京津沪各有自己的优势,虽然津渝在总体上不及京,但在基础条件与师资队伍建设上有突出之处。而渝由于是新兴直辖市,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中职教育还需大力加强建设,尤其需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配置相对优良的硬件资源与师资队伍,为中职教育腾飞奠定经济、物质、人才基础。
第四,京津沪渝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程度最高的是京,沪第二,津第三,渝最低,京津沪渝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见表3)
表3数据表明,京津沪中职教育优于渝,渝中职教育的综合发展比较薄弱。主要原因在于渝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不及京津沪,在教育机会的提供、硬件资源的配置、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服务的质量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第五,京津沪渝职业教育与区域内普通高中、普通本科相比较,显现出较大的差距。事实上,这种状况在全国大多区域普遍存在。因此,未来中国职业教育应当进一步理顺中职与普通高中、高职与本科教育发展的关系,并平衡好各自关系。政府应该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起“助推器”作用,加快政府制度创新,突破经费投入不足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阻碍,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在职教发展中的作用,聚集各种力量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六,职业教育的生源问题是当下必须重视的问题。在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计划持续增长以及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背景下,高考适龄考生人数逐渐下降,生源不足、生源不佳。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使职业教育适合地区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京津沪渝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七,职业教育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潜在的、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双师型教师更为缺乏,高级职称、高学历教师偏低,是京津沪渝专任教师队伍中的普遍问题。由此,补充专任教师数量,全面提高专任教师素质,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素质俱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无疑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第八,“均衡”的核心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和协调性,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融合性和生长性。基于我国各地的资源、生产力等不同,不均衡是必然的,但可以提升适应性。如何在现有经济条件下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京津沪渝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如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逐步缩小职业教育发展的差距,是中国职业教育必须摆在战略位置的重大课题。
注释:
①SERVQUAL模型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市场营销学家A.Parasuraman、Zeithaml和Berry依据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理论在服务行业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其理论核心是“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该模型名字由三位学者的首字母构成,即PZB。
②由于《方案》、《指标》规定的各类高职(专科)院校的生均图书量不统一,不同类型的高职(专科)院校有不同的要求,对其进行综合,得出生均图书60册的平均水平。
③由于京津沪渝中职学校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缺乏完整的数据,所以这里没有对中职学校的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进行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