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作课堂——上海建平中学长江夏令营纪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建平论文,纪行论文,夏令营论文,万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览山川之秀
古人有“壮游长才”之说。历史上的许多文人大家多是“行万里路”的。司马迁曾说“尽天下之大观以助吾气”。的确,饱览名山大川之俊秀,采撷天地造化之灵气,可以提升人的审美情趣,净化灵魂,达到一种全新境界。
过去许多同学只在地图上认识祖国的广大,只在电视里欣赏山川的秀美,可实地游历,感受大不一样。这次“长江夏令营”,同学们游览了庐山、赤壁、秭归、三峡、天坑、地缝、岳阳楼、黄鹤楼等著名景点。第一站是庐山。刚泊九江港,导游便说,庐山因多有地垒式断块,所以多佳绝胜景:深洞幽谷,飞瀑流泉、乱云迷雾、奇松怪石……同学们还未上山,早已神往。汽车在庐山特有的盘旋山路上扶摇而上,窗外一会儿是翠绿深谷,一会儿是如镜碧潭,一会儿是陡直岩壁,一会儿是如絮云团……匡庐秀景让生活在逼仄空间的沪上学子们心旷神怡。这里,我们引用一位同学当天的日记:“进了庐山,我的感受竟如苏东坡《记游庐山》中所说的‘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车驶上盘山公路,导游考我们,说能数清上山有多少个盘旋者便有奖励。我和同学们兴致很高,可盘旋实在太多了,同学们一面数,一面迷恋窗外景致,数着数着就数岔了。导游边乐边吟咏毛泽东《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最让我感动的是站在御碑亭前,忽然发现有白云从锦绣谷方向冉冉飘来,一片片,一团团,飘在我脚下,遮断我视线。啊,庐山上的我此时不已是仙人了吗……”
船过三峡时,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在甲板上,一边饱览美景,一边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船在三峡整整走了一天,而这一天大家如同在迂回曲折的画廊里穿行。问及同学们的感受,一位同学竟高声诵起刘白羽《长江三日》中的一段话:“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在我们母亲河流长江上,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威力所吸摄了。”船过三峡后,船方向学校通报:这天来餐厅吃饭的学生较前几日大为减少。大概是三峡秀色可餐,同学们只顾看景,竟忘记吃饭了吧!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重庆奉节县新辟的天坑、地缝旅游景点,更让同学领略了宇宙的奇妙,自然的伟力。天坑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喀斯特地质漏斗,坑口直径626米,坑深660米,下坑的道路窄窄仄仄,成不规则的“之”字形。天坑附近一派峥嵘景象:山峦起伏,古木丛生,荆棘密布,雾气弥漫,各种奇特的生物在此生长。地缝是两座平行的山峦之间,茂密的丛林中掩映着的一条黑黢黢的大裂缝,全长37公里。这惊世奇观令天下所有的“一线天”都黯然失色。这一天,400多名师生无一能走到天坑底部, 也无一能走完地缝全程。有几位体力好的同学倒是坚持着下到了天坑的半腰,就累得走不动了。上来后问他们的感觉,就是仰望苍天,自己真如井底之蛙……
建平文学院指导老师在船上举办文学讲座时这样说:“‘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把自然山水当作审美观照对象,充分认识到它对提升人格的巨大作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俊美的江山还可以触发我们思维的灵感,于我们文学创作大有裨益。陆游强调的‘功夫在诗外’也是同一道理。我们如果仅把功夫放在书本上,视野仅局限在课堂里,文学素养是难以提高的。”
阅人文之丰
不阅读长江就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历代文人对长江流域的山水都倾注了太多的关怀情爱,赋予了太多的精神寄托,留下了不计其数的诗文佳作,这些都是陶冶性情、增长学识的无价之宝。
黄鹤楼是与岳阳楼齐名的长江名楼。黄鹤楼公园内有块镌刻着崔颢《黄鹤楼》诗的石碑。语文老师指着石碑给同学们讲解:“《黄鹤楼》可称是唐人七言律诗中的第一块牌子。”几个新学期就要升入高二的同学接口道:“S版第一单元我们刚自学了。教材上讲, 律诗必须讲究平仄,颔联、颈联必须押韵,可崔诗中‘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平仄也不讲究,颔联也不对仗,有这些不足却坐唐七律头把交椅,真怪!”老师微微一笑:“文以气为主。你们再细细吟诵一遍,可发现有半点滞涩?”“没发觉。”“不仅没有,反而觉得气势奔转,充满动感,颇有‘手挥五弦,目送飞鸿’的意味。有人说李白本欲在黄鹤楼上题诗,可看了崔诗后竟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或许是传说,但他的《登金陵凤凰台》明显地摹学崔诗,却是千真万确的——严羽《沧浪诗话》评崔诗为唐人七律之首也就不足为奇了。”一旁的政治老师莞尔一笑,进一步启发:“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文学作品内容的外在物质形式,形式应为内容而存在,为内容而服务。”同学们一边称是,一边感叹:“惟信书不能做学问。我真想给教材编者去封信,请他们将律诗知识点再补充补充。”
每个同学都会背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真的登上了岳阳楼,望着浩淼的洞庭湖,遥想范仲淹当年的博大襟怀,对这千古名句的理解程度与在教室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还有更绝的:当导游告诉同学们范仲淹根本没到过岳阳楼时,同学们不免发出了惊诧声。老师在一旁启发:“范仲淹是哪里人?”“苏州吴县。”“苏州吴县在什么湖旁边?”“太湖边。”同学们恍然有悟。阅历可以迁移,创作需要想象的道理无须再多谈了。
老师们收集了历代文人墨客在长江流域留下的山水诗,并按年代汇编整理,在航行间隙举行了“历代山水诗吟诵”活动,同学们竞相参与,普遍感到此时此刻吟诵,不仅感受深刻多了,也容易记住。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把山水形胜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探索“大语文”的道路,建平中学做了积极的尝试。
在此次夏令营征文中,有同学这样写道:“以往课堂里的语文课,听听很热闹,长久易忘掉。问题的关键是知识的吸纳缺乏一种独特的氛围,所以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就比较困难。朱熹讲:‘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课堂里的‘三到’能与此次大课堂中的‘三到’相提并论吗?”
悟人情之美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变快,生活压力变大,精神与感情呈现出“物化”的倾向,人们多么渴望去寻找一种返朴归真的真情啊!这次长江夏令营在此方面可以说是收获良多。
船到奉节,天刚放亮,同学们知道要去参加建平希望小学的落成典礼,所以早早起床。忽然,有同学往码头一瞧,发出一阵惊讶声——只见码头上欢迎横幅高悬,街两旁站满了列队欢迎的少年儿童。红地毯从岸上一直铺到船舷。老师们告知同学,这是奉节人民欢迎我们建平的师生来了!建平在奉节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捐资50万元修建了一所希望小学,此次又随行捐赠价值8万多元的校服和书籍。 淳朴的奉节人民用接待最尊贵客人的礼仪来欢迎建平中学的师生。还未下船,师生们都已被感动了。待师生们乘坐的中巴翻越大山,赶到建平希望小学门口时,已近中午,远远地就看到彩旗飘扬,听到鼓乐喧天,远近的汉族和土家族的乡亲们都赶来了。在欢迎的口号中,分明可以听出嘶哑。骄阳下,人们汗流浃背,可聚拢来的人却越来越多,操场上,走廊上,山坡上,全是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一位老大爷拉着冯校长的手激动地说,自己因为家远要翻山,所以头天晚上就赶到了,猫在学校走廊里睡了一夜。真高兴山里的娃们能在这么漂亮的学堂里读书啊!此情此景,让许多师生激动不已。
在去天坑地缝的车上,笔者认识了任临时导游的奉节县师范附小语文教师陈晓苏。她告诉我们,为了接待好建平师生,县里专门在各中小学挑选了25名包括全国劳模、特级教师在内的优秀教师,事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导游知识讲座,又去景点实地考察了一番。陈老师还说,奉节别号“诗城”,文化底蕴深厚,像唐代的两大双子星座李白、杜甫都在奉节留下了不少诗篇。在民间文学方面,当地土家族的山歌资源丰富,十分动听。得知上海师生此次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文化考察,充当导游的老师们便自发地去搜集历代文人在奉节的诗文,去土家族聚居地采风。陈老师顿了顿,朗声说道:“我给大家唱唱土家族的民歌好不好?”同学们一听来了兴致,齐声高叫“好——”,“我就唱首《薅秧歌》吧。”陈老师清了清嗓子,婉转悠扬的歌声就飘荡在弯弯的山路上,“小河流水波连波,哥妹薅秧在田坡。哥问妹妹累不累,妹妹笑出酒窝窝……”
同行的还有三十多位来自香港的师生。14天来,他们与建平同学一起游览考察,一起举办了4场热门话题研讨会, 一起开展各种形式的联谊活动,青年人的情感在相互交流中与日俱增。船到南京港分别时,三十多位香港同学齐刷刷站在码头边,一遍又一遍唱着《我们是挚爱的朋友》,久久不肯离去,他们和建平的同学一遍遍地握手告别,泪流在一起,心融在一起。
有同学对采访的记者说:“奉节和香港,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两极,可让我自己也奇怪的是,我在这两极世界里都寻找到一份真挚的感情,这是我上船前所没有料到的,奉节父老乡亲对建平人隆重的礼遇,是我不敢想的;香港学生和大陆学生那种天然的亲和力,融洽的旨趣,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句‘血浓于水’可以概括的。”
几点思考
一、借山川美景和历史文化给学生寻找一份精神寄托,提升审美水平,的确是有益的,是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我们过去的教育过多地注重理性的分析,而较少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较多地给予现成知识的灌输,较少注意对学生直觉领悟的培养。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是跛足的。建平中学让学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走进大自然,走进历史,走进传统文明,有助于摆脱小市民习气,树立大市民风采。
二、关在教室里只靠一套教材,是不可能真正学好语文的。传统的语文教学囿于观念和条件,往往就文讲文。须知语文是立体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当今不少学生知识面狭窄,思想认识肤浅,语言能力薄弱,“贫虚症”很厉害。仅局限于课堂治“贫”补“虚”,效果总难尽如人意。只有立足课堂、拓展时空、伸延触角、应用传媒,将平面的语文课变为立体的语文课,才会有更多的收效。此次长江夏令营,学生们白天游览景点,进行社会考察,晚上召开各种知识讲座和专题研讨会,他们反映:“一个学年语文课的收效也比不上这14天的长江大课堂。”
三、学校的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不断创新。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把创新教育贯彻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以学生发展为本,才符合教育的规律、时代的潮流。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就是活动。惟有用创新的观念设计出教学活动,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