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放”还“收”为哪般?论文_尹小青

欲“放”还“收”为哪般?论文_尹小青

尹小青 湖北省枣阳市第四实验小学 441200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1-143-01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由此,我们发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独立思考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明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力所能及的“最近发展区”内依靠自己的知识基础,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去掌握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因地制宜,结合教学内容,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自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切勿越俎代庖,一味地包办代替。下面结合我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的难忘经历,希望大家以此为戒,力争做到“该放手时就放手”。

【片断回放】

师:出示两个面积分别为10、11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纸。

(1)估一估、猜一猜,谁的面积大?

(2)动手操作,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两个长方形纸尝试进行比较。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和同伴商量,也可以借助学具盒中的 学具。(学具盒中有各种形状的小图形)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汇报尝试过程及结果。

生1……

生2……

……

正当教师“焦头烂额”之际,一名学生汇报“用填小图形”的方法时,教师“眼前一亮”,赶紧抓住机会,适时引出:这种方法不仅比出了大小,还能让我们看出大长方形的面积比小长方形的面积多了一格。这可真是个好方法。欣然命名“××”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课件演示一遍),发现学生用摆圆片或三角形其它方法的也可展示。请你们给这种比较方法取一个名字好吗?(板书:数格法)

师:数格法真是一个好方法,一个图形含有几个这样的格子,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几。老师也用这种方法来测量了几个图形的面积,你认为结果怎样?

评一评:老师量的对吗?

依据学生讨论配合课件演示,依次隐去方法不对的图(4),,再隐去测量不太方便的图(3)图(5)。然后比较图(2)与图(1)的面积大小,由此得出:比较图形的面积必须用同样大小的方格(即小正方形)来测量。

【自我反思】

这是我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之前自认为很得意的一个教学设计。之所以得意,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一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即让学生充分“经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的过程。

二是教学手段的新颖:课件中对象的逐步隐去就象是逻辑思维中的“排除法”,使学生对统一面积单位的必然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就这个曾经让我为之骄傲与激动的教学设计却遭到了学生和听课教师们的质疑,只不过,学生的质疑是因为课堂上的“不配合”,教师们的质疑则是在评课时的直言不讳:为什么通过学生动手探究自己就可以弄明白的问题,教师非要再设计一个课件来演示?是否有画蛇添足之嫌?

反思整个环节的教学过程,学生们在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时想出的办法还真不少:有把两个长方形撕开重组后进行比较的,有用小长方形去摆的,有用三角形去摆的,还有用圆片去摆的……而我只是选择其中较典型的两种让学生汇报,就迫不急等地去展示我的课件,学生的汇报被教师的草草收场而中断,学生们还沉浸在自己的活动中,难怪他们的回答总是游离于教师的问题之外。而教师提供的这些素材再典型,也不能引起学生的“特别关注”,因为这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教师不让他们展示明摆着就是对学生的不放心吗?记得周玉仁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可是,我们当中不乏有些教师(恐怕像我这样的不止一个)既想放手,可又不敢完全放手,始终不太相信学生的潜在能力,万一“卡壳”了怎么办……依然如同“保姆”似的“牵着学生走”,把学生当作三岁孩童,当作知识的“容器”,被动接受知识,长此以往,这样怎么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怎么能促进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呢?

看来,有了理论的指导,我们还要付诸于行动上。绝不能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做到“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学生的精彩回答绽放于课堂。

论文作者:尹小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欲“放”还“收”为哪般?论文_尹小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