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旅游:中国后殖民文化批评的历程与问题_后殖民主义论文

理论旅游:中国后殖民文化批评的历程与问题_后殖民主义论文

理论旅行: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在中国的历程与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殖民主义论文,中国论文,历程论文,批评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1.023

回顾近20年来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真可谓大潮起落,令人目眩。后殖民理论从登陆之初的火热到21世纪的多论阈展开,似有绵延不绝的生命潜力。在此回顾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在中国的历程并清理其所产生的问题域,检视其应用于中国语境的得失,在中国当前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的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当会获有一份接受西方与自我重构的自觉。作为一种文化政治学批评,后殖民主义并无统一的理论纲领而只是多种批评方法的汇集,因此要理清其在中国的问题史就是一个颇为费力的课题。但我们认为,从历史缘起、问题发生、问题拓展以及问题的反思与展望四个方面入手,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在中国的历程就可以被把握。

一、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的历史缘起

后殖民主义在中国的出场要追溯到弗雷德里克·杰姆逊。20世纪80年代中期,杰姆逊以在中国引入后现代思潮而著名。1989年《当代电影》第6期发表由张京媛翻译的杰姆逊[1]的论文《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文章认为,由于有遭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的经验,第三世界的文学必然是民族主义的,其叙述方式必然是民族寓言式的。在杰姆逊提出的世界文化的新建构中,第三世界文学应该按照自己的选择和解释发展自身。这篇论文在中国学界引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电影艺术》、《文艺争鸣》、《读书》等杂志随后发表了一批以“第三世界”为题的文章。在全球化语境中,在中国追求现代性而西方已发展到后现代的情况下,中国文化如何自立,如何与第一世界文化打交道,如何构造新的民族文化正是中国学界的焦虑所在,文学批评界就此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在这些文章中,张颐武[2]在《文艺争鸣》1990年第1期发表的《第三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学》一文,主张以来自第三世界的本土经验建构第三世界文化理论,其中暗含以第三世界对抗第一世界的民族主义倾向,为中国后殖民批评的登场打下伏笔。

中国学界最早介绍后殖民理论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但在西学风潮如过眼流云的时代,这些介绍并没有引起学界注意。作为文化批评,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更与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相关。1989年以后,中国学界走向保守,国学研究兴起,并对80年代的西学接受提出质疑。上世纪90年代初,政治学者何新的反西方言论,崔之元的制度创新说,盛洪的文明比较论,以及《中国可以说不》的出版,国际关系上的银河号事件,驻南使馆被炸事件,中美撞机事件等导致在官方和民间涌动着民族主义潜流,中国经济上的崛起与政治上的屈辱促使中国知识分子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这些为中国学界对萨义德的解读提供了文化背景,为中国后殖民批评的出炉奠定了思想基础。1992年第10期《读书》发表了刘禾[3]的文章《黑色的雅典——最近关于西方文明起源的论争》,介绍美国最近关于西方文明起源的论争。在文章的末尾,刘禾介绍了美国后殖民批评。《文汇报》1992年10月14日刊登王干[4]的文章《大红灯笼为谁挂?——兼析张艺谋的导演倾向》,首次从东方主义视角对张艺谋提出批评,指出张艺谋电影的潜在观众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人,张是为了满足西方人的东方主义优越感而着意构造中华民族的腐朽性。王干的文章为此后中国电影批评的后殖民主义视角开了先河。1993年第3期《当代电影》刊登张颐武[5]的论文《全球性后殖民语境中的张艺谋》,奠定了中国后殖民批评对张艺谋的定位。张颐武认为,张艺谋电影的表达方式是神话,所谓的“民族特性”只是被排斥在现代性话语之外的闭锁空间,中国只是一个特性的代码而非一个具体时间的变化和更替。到此,中国后殖民电影批评已展开其视阈。但这些文章对于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在中国的亮相只能算做排练,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的正式登场是《读书》杂志的功劳。

中国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的转折性事件是1993年第9期《读书》上发表的三篇文章。张宽[6]的《欧美人眼中的“非我族类”》概述了萨义德两本书的内容,梳理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形象史,文章提到了西方主义这一概念,即中国学界对西方的非理性看法和态度。文章还指出了中国当代一些艺术家以东方的落后丑陋去迎合西方人的文化优越感等现象。应该说,这篇文章所涉及的诸多问题正是日后中国后殖民批评所讨论的问题。钱俊[7]的文章《谈萨义德谈文化》专门论述萨义德的《文化与帝国主义》一书,指出萨义德的缺点是排斥了文化的其他维度,如美感体验。潘少梅[8]的文章《一种新的批评倾向》介绍了后殖民批评的基本要点,讨论了萨义德的理论适用于中国文化的限度问题。在人文学者中影响甚大的思想性学术刊物《读书》,在一期刊登3篇介绍西方后殖民理论的文章,在中国学界掀起了巨大的声浪。此后,《读书》、《文艺争鸣》、《文艺评论》、《文艺报》、《光明日报》、《外国文学评论》等刊物对后殖民理论展开研究和讨论,介绍、推崇、否定、质疑之声皆有之。1993年、1994年可称为中国学界的“后殖民年”,一时间,学界出现了“争说萨义德”现象,学人争先恐后地加入“东方主义”大合唱。

中国的后殖民问题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后殖民理论在中国,二是中国的后殖民批评,前者指的是中国对来自西方的作为一种话语形态的后殖民理论的介绍、研究、批评和对话,其问题所指是西方的理论形态,后者则是中国学者借助西方的后殖民理论回应中国的文化问题所产生的中国式的学术批评话语,其问题所指是中国的本土经验和文化现实。对西方后殖民理论的介绍和接受产生了中国后殖民批评,中国后殖民批评的失误和多方面展开又需要对西方后殖民理论的深入研究。这两方面交错并行,互相关联又互相激发。

在学界对后殖民理论或大加追捧或激烈讨伐的喧哗中,中国后殖民批评出炉了,其标志性事件就是“中华性”命题的提出和“十批判书”的诞生。《钟山》1994年第1期“十批判书”栏目发表由陈晓明[9]主持的《东方主义和后殖民文化》长文。“十批判书”表现了阐释中国的焦虑。当前,阐释中国必须依靠西方话语,要与西方对话也必须依靠西方话语,这就是第三世界文化与第一世界交往的现实。该文涉及的大众文化中的西方主义与东方主义、中西文化碰撞中的错位、西方霸权与中国民族性的关系等都是后殖民批评的核心问题,话题的展开昭示了后殖民理论的开放性和中国后殖民批评的基本立场。至此,中国后殖民批评的问题意识和价值取向已基本奠定。细读这篇文章我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萨义德的文本和身份确实可以解读为民族主义,西方文化霸权也确实应该警惕和批判。二是中国的后殖民批评出场之初就注意到后殖民理论的精神是对一切霸权的批判,从而中国本土的文化霸权也在警惕之列。对此,学界后来对中国后殖民批评的批评有意无意地予以忽视。

此后,后殖民理论在中国和中国的后殖民批评向纵深发展。前者表现为研究更趋深入和辩证,正读和创造性的阅读逐渐代替误读,原典的翻译和多方面的介绍也随之展开。后者表现为以后殖民理论审视中国的文化现实,借助后殖民理论开拓学术新领域。

二、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的问题拓展

经过最初的“众声喧哗”,1997年以后中国后殖民问题走出浮躁与情绪化,走向富有建设性的学术研究。《文艺研究》1997第3期分别发表了罗纲[10]、王宁[11]等人的3篇谈后殖民的论文,标志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走向深化,此前的论争开始平息。1999年开始,罗纲、张京媛主编的后殖民文选以及萨义德的经典文本陆续翻译出版,后殖民研究走出最初因资料缺乏而导致误读的窘境。检索各类文献,中国后殖民研究性的论文按时间段来看,1989年到1995有42篇,1996到2000年为68篇,2001到2004是179篇。从论文数量和问题所指来看,中国的后殖民研究向各个方面纵深发展,以稳健、冷静、理性、细致概括其历程并不为过。细而述之,中国后殖民批评具体展现为七大论域,即后殖民理论研究的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论的反思,翻译的文化转向,艺术研究的后殖民视角,西方经典文学重读,华文文学的后殖民解读和第三世界文学的后殖民研究。下面概而论之。

一是后殖民理论研究的推进。中国学界对来自西方的后殖民理论本身投入极大的兴趣和精力,研究性的论文迄止2004年近60篇。1997年后,研究超越了引进之初的简单化的反对或赞成,或望文生义的诠释阶段,而是更深入地走向理论本身,做出更符合理论实际的评述,同时客观地展现后殖民理论的价值和局限。中国的后殖民基础理论研究具体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从总体上把握后殖民理论。学界对后殖民理论的基本概念如混杂、身份认同、第三度空间、文化霸权、文化抵抗等研究比较深入,指出其精神要旨是对抗性,其理论局限是文化保守性和冷战思维,其所热衷的杂交思想掩盖了文化关系中的不平等和权力差异,并指出后殖民主义是一种立足于西方文化传统内部的理论反思。其次是考察后殖民理论的思想来源。众多学者追溯了后殖民“他者”概念的思想渊源,研究后殖民理论前驱葛兰西和法浓与后殖民主义的关联,分析后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介绍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家的理论模式和阐释策略。第三是对萨义德本身的认识更为深入。学者们介绍了萨义德政治性的学术活动,论述了其文学叙述理论,分析了萨义德的多重身份,破除了萨义德是反西方民族主义英雄的神话。第四是对后殖民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如斯皮瓦格、巴巴等人的学术思想也展开研究。一些学术杂志刊登了斯皮瓦格和巴巴的访谈。第五是对后殖民经典文本的翻译和介绍。中国学界最初对后殖民的了解多通过二手材料,许多误解由此产生,1998年后这一状况得以改变,王宁主编的中西学者的论文集《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和盛宁翻译的英国学者艾勒克·博埃默著《殖民与后殖民文学》出版,是学界以论著形式介绍后殖民理论的开始。1999年是中国后殖民理论翻译的重要年头,影响甚大的知识分子图书馆丛书出版了《赛义德自选集》和罗钢、刘象愚主编的《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和萨义德的《东方学》也在这一年出版。随后,英国后殖民理论家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的《后殖民批评》和《后殖民理论》也分别出版,中国后殖民批评的思想资源得以扩展。

二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论的反思。中国曾经是个半殖民地国家,殖民地经历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创伤记忆。百年中国的现代性是一个“别求新声于异邦”,“师夷长技以制夷”以追求现代重返中心的过程,富国强兵、民主科学、民族独立、超英赶美、改革开放、民族复兴等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词,从而文化建设中的中西文化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就成为文化领域长久论争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西文化碰撞的加剧,借助后殖民主义审视百年来中西文学关系问题又进入讨论的视阈。从后殖民理论视角看百年中国文学理论所产生的问题就是“失语症”的提出。“失语症”牵涉的问题众多,关系到如何认识中国20世纪的文论建设,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文论的转型,如何看待中西文论在思维方式和阐释限度上的差异,如何认识文学理论与本土经验、借鉴西方与阐释中国、传统文论与中国当代审美体验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三言两语难以厘清,本人将另著文分析。

三是翻译的文化转向。萨义德、斯皮瓦格和巴巴均论述过翻译问题。在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之前,主导翻译理论的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翻译理论倾向科学主义,强调翻译的工具理性,翻译中的政治性和人文性被忽视。后殖民翻译理论是后殖民问题域之一,它从性别、族居、阶级、民族主义、殖民话语与权力反抗等问题出发,赋予翻译理论与实践以新的面貌。在后殖民理论看来,语言并不是对等的,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转换的问题,翻译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翻译活动必然牵涉到文化政治和历史因素,因此,翻译实践是一个文化政治问题,其背后是文化霸权与反霸权的斗争。在西方文化殖民东方的背景下,翻译的策略必须重新选择,翻译的本质、翻译的目标等问题必须重新认识。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肩负着文化解殖并塑造民族文化的重任。

检索文献资料,目前中国学界对翻译的文化转向问题的研究性论文近20篇,基本上是对后殖民翻译理论的平面介绍。我们认为,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对当前的翻译实践和理论具有深厚的文化学意义。在全球化时代,民族身份的建构及其现代性的追求使对外来文化吸收的自觉更趋强烈。因此,回顾与反思翻译理论与实践对于百年来中国现代性的历程就是一个重要课题。比如,我国因为意识形态的关系,“五四”以后大量翻译西学,1949年后大量翻译苏联的哲学社会科学著作,20世纪80年代后又着力引进西方前沿理论,这些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转换等都具有积极意义,但这一过程中翻译的功与过值得思考。具体到学科建设而言,就是重思西方学术概念的翻译和变异对中国当代学术话语的影响。如严复、鲁迅、林纾等人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应重新评估;对于文史哲学科而言,封建、唯心、唯物、形象思维、物质、意识形态、历史规律、社会存在、本体论等西方人文学科元概念的翻译对原作的变形及其对中国当代学术话语乃至思维方式的影响就应该做实证性研究。

四是艺术研究的后殖民视角。后殖民是一个包含多学科多视角多种批评方法的综合性文化思潮,其批评策略和理论意旨可运用于文史哲诸领域。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研究而言,后殖民理论也提供了新的批评手段,其中,运用得最多的是电影批评,具体来说是对张艺谋现象的评论。

1993年前后,张艺谋的电影在国际一系列电影节上获奖,后殖民理论此时正在中国兴起,理论思潮与批评实践一拍即合。国内评论界对张艺谋的电影存在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张迎合了西方理论界“东方主义”的虚幻建构;另一种批评则认为,中国电影获得国际大奖标志着中国当代电影的日臻成熟和逐步走向世界。电影艺术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对张艺谋现象的评论需另文著述,这里只想提及的是,中国后殖民电影批评的弊端是在电影的意识形态性上大做文章,对电影这门特殊艺术的文本及其技巧缺乏分析。直接搬用东方主义理论来批评张艺谋就无法解释其电影在中国也大受欢迎这一现象,张艺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政治文化的隐喻性批判也被忽视。

中国后殖民批评主要集中在电影艺术,对音乐、雕塑、建筑的后殖民批评还没有涉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篇对陈逸飞的评论。后殖民批评对于中西艺术的交流、本土化艺术的产生以及现代性历程中中国艺术的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比如音乐中的谭盾,绘画中早期的林风眠、徐悲鸿、常书鸿、赵无极等人对于民族化与西方化之关系的探索,当代艺术中的徐冰、蔡国强、罗中立等人所表现的艺术的民族化与国际化,西方趣味与中国标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技巧等问题都应该在后殖民语境下深入研究。中国艺术批评应该把真正的吸收西方与歪曲东方以迎合西方区别开,为中国艺术在新世纪的发展做出理论说明。

五是西方经典文学的重读。目前,从后殖民视角重新审视西方近现代经典文学的工作还刚刚开始,论文不足10篇。值得注意的如下:论者通过对莎士比亚《暴风雨》的后殖民主义解读展现了莎士比亚人文精神的另一面;通过对《鲁滨逊漂流记》和《鲁滨逊漂流续记》的阅读,分析出笛福笔下典型的东方主义他者形象;对赛珍珠文本的细读,发现其思想的复杂性,即反帝国主义内容和殖民主义思维方式的并存。

在后殖民理论看来,西方现代化的历史也就是在全球殖民扩张的历史。在殖民扩张过程中,一切知识都与帝国主义权力相关联,因此,超越性的审美形式如小说、游记等在萨义德笔下都是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帮凶,共同合法化着帝国主义霸权意识。学界以前把西方近代文学解读为人文主义和启蒙理性精神,是对神性的批判对人性的肯定,对其意识形态性的一面则极少注意。在后殖民语境下,这些经典小说呈现出另一面,即超越性的人文主义文学暗含着殖民暴力。后殖民理论认为,文学的超越性是有限度的,作为一种知识形式,文学与各种权力纠缠在一起。对于文学的这一面,形式主义的文本分析和文学社会学的外部研究都没有触及。后殖民理论对于西方文学研究的启示在于,应把西方文学放在西方与非西方的关系中审视,唯此,西方现代性的复杂性才显示出来。从后殖民视角阅读西方文学在我国学界才刚开始,这种文化政治的解读将对西方经典的认识带来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将会导致西方文学史的重写和文学史观的变更。

六是华文文学的后殖民解读。华文文学是指华裔或海外华侨以所在国语言创作的反映其异国生活的文学作品,东南亚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地是华文文学的重要区域。在后殖民语境下,华文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主题主要是文化身份问题,即海外华人与当地文化的认同和冲突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和再现问题。由于与性别问题和东方主义、西方主义等意识形态纠缠在一起,华文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呈现出复杂面貌。华文文学的后殖民研究是21世纪初才开始的,论文近10余篇,主要集中在美国华文文学领域。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华裔美国文学迅速发展,成为美国多元文化中的重要风景。华裔作家为介绍和传播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争取移民的合法权利,揭露白人的种族歧视,赢得华人与主流社会的平等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多重原因,华文文学创作须仔细辨析。学界主要把目光投向汤婷婷和谭恩美等人的作品,批评其避开华人与主流社会的文化矛盾,把历史中国和现代美国并置,强化美国文化的优越地位,实质是一种女性主义的东方主义。在历史和现实中,华人在异国他乡的艰辛和对中华文化的仰赖铸成了一部绚烂的历史。华文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对华人融合于异国文化,传播中华文化,建构自我身份,批判强权意识形态,思考自身命运等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从全球化后殖民语境看华文文学,它还必须走很长的路。

七是第三世界文学的后殖民研究。在现代性进程之初,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目的是向先进的西方文化学习,外国文学这一概念几乎等同于西方主流国家的文学。而在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中,英语文学就等同于英国和美国的文学,第三世界英语文学如非洲文学、加勒比海文学、澳大利亚文学几乎被忽略。20世纪后半期,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反映第三世界民族独立,以创建民族文化为己任,对文化殖民进行反思的后殖民文学作品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力量。后殖民文学是真正殖民地的文学,其阅读对象、创作背景、思想立场等都是第三世界的殖民地,是对帝国主义殖民活动的控诉和对殖民历史的反思。后殖民文学的主题大都是解析宗主国文化与殖民地文化的关系,批判殖民统治给殖民地人民所造成的文化无根和心理创伤,表现本民族寻找自身文化、解殖民化和追求现代化的焦虑,其文学具有模仿性、戏谑性、双重性、无根性、混杂性等特点。检索文献资料,我国从后殖民视角研究第三世界文学的论文将近30篇,论题主要集中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奈保尔,其次是英国作家福斯特,加勒比作家乔治·拉明,塞穆尔·塞尔文和奥斯丁·克拉克等,非洲作家塔希尔·本·杰伦、塔伊布·萨利赫、塔哈·侯赛因、沃勒·索因卡等人的后殖民创作都有所介绍。

综观学界的第三世界后殖民文学研究,其特点是:第一,集中在奈保尔和福斯特,对非洲、加勒比英语作家,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殖民地的文学研究比较少。第二,文章基本出现在2000年以后,可见文学研究的后殖民视角的自觉还是很近的事情。第三,研究仍然延续传统外国文学研究的路数,即多为通过作品解读作家本意的正读,创造性的阅读和文本分析还不够。第四,对后殖民文学的研究大都以西方后殖民理论为武器,还没有从文学作品本身提炼、重构、发展本土性的后殖民理论。第三世界后殖民文学研究对于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其一,把第三世界文学纳入研究领域,给外国文学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阈。其二,中国曾经是个半殖民地国家,台港澳还曾完全沦为殖民地,对第三世界后殖民文学研究必将对我国近现代文学和台港澳文学的研究提供借鉴。其三,对第三世界后殖民文学研究可以增加我们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认。

三、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研究的反思和展望

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在中国的历程有如下特点:一是中国对后殖民理论的引进以及中国后殖民批评的产生具有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这一点使其打上民族主义烙印。二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界对后殖民理论的态度趋向理性化并富有建设性。强调东西方对话,反对褊狭的民族主义成为共识。后殖民理论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民主进程的推进,对于西方文化霸权的警惕等积极意义逐渐被学界认同。三是中国后殖民批评问题域向多方面拓展。学界从本土经验出发,参与、重构后殖民理论,开辟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学术空间。作为一种批评视角,后殖民为中国学界带来了新的生机。我们以为,中国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需要进一步推进的地方如下。

其一是后殖民理论研究的深化。首先是后殖民经典文本的翻译介绍。现有的翻译比较粗糙,后殖民主要理论家如斯皮瓦格、巴巴、法浓、查特吉等人以及印度、非洲等地的后殖民研究者的著作的翻译工作有待进行。其次是后殖民代表人物的研究。目前我国对萨义德研究的论文比较多,但系统性的专著还没有出现。后殖民其他代表人物还在发展自己的学术思想,对其跟踪研究很有必要。最后是后殖民理论思想关联的展开,如后殖民文化批评与马克思主义关系密切,但其理论主旨差异甚大,以马克思主义视角看后殖民理论的贡献和限度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其二是后殖民理论的其他问题如地域、教育、语言等还需展开。在美国学者芒吉尔编著的《当代后殖民理论读本》中,后殖民理论所关涉的人种学、区域政治、教育等问题被单列出来,这些问题还没有进入我国后殖民研究的视野。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即是后殖民知识分子问题。萨义德受后结构主义的深刻影响,但他的知识分子观与后现代思潮的知识分子观差距很大,他仍然坚持西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传统。在中国这个后现代、现代、传统杂糅的地方,在20世纪80年代启蒙之后,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职责必须重新定位。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观对于我们具有启发意义。

其三是对后殖民理论的借鉴意义认识不足。后殖民理论把知识体系与权力及学科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这一点中国学界认识不足。中国现代学科建制来自西方,是中国现代性的产物,后殖民理论给予我们学科的发生发展、学科的思想来源以及学科的对象范围等问题以清醒的认识,比如学界最近争论激烈的文艺学学科的边界问题,如果有文艺学学科史的自觉意识,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在后殖民理论之后,文学批评应关注文化交往中权力与知识的关系,作家和批评家的身份问题,语言与殖民问题,文学的本土性与世界性问题,民族特色与西方技巧问题,文化再现与文化过滤等问题。

其四是对中国后殖民批评所引起的话题需系统总结和再认识。上文已总结出中国后殖民批评的七大论域,对于这些问题,现有的研究或失之简单化(比如把中华性定位为民族主义,对张艺谋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或停留于喊口号定方向(如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具体工作还未深入。如何把后殖民视角和基本方法运用于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以推动学科的知识增长和范式转换是人文学者应重视的问题,许多细致的工作如外国文学研究、华文文学研究、艺术批评等须持久关注并投入巨大精力。

其五是后殖民给予我们在全球化和现代性语境中以清醒意识。随着全球化的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但现代性发生在西方,西方经济文化仍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现代性的难堪在于如果借助西方现代性视阈就可能导致被殖民化,因此如何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现代性与中华性的关系在21世纪有重大意义。如何在全球化中发展中国文化又保持清醒的自觉意识是一个人文学科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由于后殖民理论最早为文学界所接受,因此这种自我意识在文学研究界比较自觉,哲学、历史、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后殖民视角还有待深入。进一步而言,是借助后殖民理论反思中国近百年来文化交流的得失,总结文化交流的意义和文化接受与文化输出的规律。在此,后殖民主义也给我们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契机,我们从中国语境和本土经验出发,从中国的问题出发就可以重构和发展后殖民理论,从而实现与西方学术的对话。

后殖民理论旅行到中国已十年有余,从最初的或欢呼或诋毁,到现在的创造性阅读开辟的众多学术领域,其中的复杂就如解释学所说的是自我视阈与对象视阈的融合过程。对于这一点,后殖民理论的开创者萨义德了然于心,他的这一段话正可以给这种理论的中国之旅以生动的注解:“首先,存在着出发点,或者类似于一组起始的环境,在那里思想得以降生或者进入话语之内。其次,存在着一个被穿越的距离,一个通过各种语境之压力的通道,而思想从较早一个点进入另一种时间和空间,从而获得了一种新的重要性。第三,存在着一组条件——称之为接受的条件好了,或者是抵抗(接受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的条件——而抵抗的条件对抗着被移植过来的理论或思想,也使得对这种理论与思想的引进和默认成为可能,无论它们显得多么疏远。最后,现在已经完全(或者部分)被接纳(或吸收)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被其新的用法及其在新的时间与空间中的新位置所改变。”[12]后殖民理论在改变中国思想范式的同时也被中国思想所改变,可以预见,这一过程将继续下去。

收稿日期:2008-10-13

标签:;  ;  ;  ;  ;  ;  ;  ;  ;  ;  ;  ;  ;  ;  ;  

理论旅游:中国后殖民文化批评的历程与问题_后殖民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